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一卷 长安乱 第七十五章 君臣生死两相隔

却说当时杨熙送走若虚先生,心中却丝毫安定不下来。

在任萌传信之时,他隐约听到“宫中、祸乱”几字,先生走后,街市之上又如鼎沸腾,人喊马嘶,无休无止,隐约听见有人叫喊“宫中出事”“封闭城门”等,不觉越发惴惴不安起来,猜不到究竟出了什么状况。

过了不多时,突然有一队金吾卫来到府前,二话没说便封锁了门口,虽然并无什么逾越举动,也未进入府内,但不许任何人进出。

杨熙心中隐隐泛起一丝疑惑,便隐在门后静听外面动静。

初时守门的兵士还默不作声,但长夜漫漫,怎耐得寂寞?不多时便听得两个守军窃窃私语,一个说:“听说宫中出了大事?”

另一个道:“悄言,据说是天子...”

然后两人又是默不作声。

杨熙听了一半,正心痒难搔,忽然又听一人道:“据说卫尉大人今日正好不在宫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可怎么办啊?”

另一人冷哼道:“什么卫尉大人,那张逸云犯下死罪,尤不知悔,听说刚刚闯入宫中去了。”

张逸云?死罪?杨熙心惊肉跳,逐渐猜到了那不祥的真相。

这时又听见一人庆幸道:“听说那张逸云闯入宫中,见人便杀,无人可撄其锋,幸亏我们没有去宫中巡卫,却被派来这里。”

杨熙听了这话,顿时满头冷汗。如果自己猜的没错,能让张逸云疯狂之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天子遭了什么不测。

如果张逸云大开杀戒,以他之能,怕不是要将皇宫中人杀个干干净净!

此时此刻,除了先生,还有谁能够阻挡于他?

猛然间,他想起明日与尹墨郡主的约会,心倏地往下一沉。

此时此刻,尹墨郡主应该身在宫中,会不会被发狂的逸云所伤?

他越想心中越惧,突然下定决心,从马厩牵了一匹马儿,偷偷打开后门,上马向皇宫奔驰而去。

虽然不知自己去皇宫能有什么用处,虽然可能连宫门都进去,但杨熙想起与尹墨郡主相处的种种过往,想起两人互相扶助,共度险境的经历,只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恨不能插翅飞入皇宫,将尹墨郡主安全带出宫来。

杨熙纵马一路奔驰,遇见金吾卫的堵截,也是毫不在意,只是一阵风般纵马冲过,将那呼喝叫骂之声全部甩在脑后。所幸此时街上大乱,如他一般纵马奔驰之人不在少数,竟是被他一路顺利冲到皇城之下。

但皇城之下比街市上却要森严数倍,一见他纵马奔来,顿时有两队兵士围上前来,将他的马匹逼停,两名高壮的卫士将其扯下马来,反剪了双手,押至宫门之前。

此时金吾卫首领毋将隆、虎贲将军李立均已带兵入宫,止余一名步兵校尉在门口带兵守护。因为此时想要入宫之人实在太多,皆被拦在宫门之外,那校尉也不及审问,只让军士将杨熙押下看守。

杨熙心忧尹墨郡主安危,苦苦哀求四周军士放他入宫,但此刻宫门之前乱成一团,又有谁管他要做什么?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中年文士向着宫门走去,看见杨熙挣扎不休,顿时起了一丝兴趣,便喝住兵士,走上前来。

周围兵士本欲将这文士斥走,一见他的面貌,突然脸上均是大骇,均是作揖行礼,口称“大人”,无人再敢稍动。

杨熙也不识得此人是谁,但看这些卫士对他如此恭敬,心中不及多想,扑在地上便是连连叩头,道:“这位大人,求您让我入宫,我有一个朋友失陷在宫中,须得救她出来。”

那文士穿一身半新不旧的深衣,头上着一顶鹊尾冠,头发半黑半白,身上也没半分富贵骄横之气,但周围卫士见了他来,都是噤若寒蝉,不敢大声鼓噪。

逸云见他半天不答话,不觉抬起头来,正对上这文士深邃的双眼。

文士见他抬头,不觉一笑,道:“你就是杨延嗣?”

杨熙呆了一呆,没料到这个文士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难道是先生的好友?当下不由得大喜道:“小子便是杨熙,敢问大人尊姓大名?”

那文士并未回答,却突然笑道:“你既然叫杨延嗣,那你认不认识潘仁美?”

潘仁美?杨熙呆了一呆,搜遍脑海也想不起谁叫这个名字,不由得茫然摇摇头,道:“潘仁美是谁?小子不识得。”

文士哈哈一笑,道:“你若认得,那倒是奇怪了。”

杨熙看这文士仪表不凡,但不知为何说出的话语却让人云里雾里。既是我肯定不识,那你何必要问?

那文士笑了一阵,笑容忽敛,道:“你朋友是谁?为何失陷在宫中?”

杨熙这才想起正事,嗫嚅道:“是尹墨郡主,她应该是在宫里,我怕她有危险,便想入宫去救她出来。”

文士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又突然问道:“你是不是喜欢她?”

喜...喜欢?杨熙头脑嗡的一震,被这一问吓了一跳。情爱之事,自古以来便是私密话题,哪有人竟这样直接问出来的?

说到喜欢,杨熙对那丹家小姐,自然是喜欢的,恨不能与之双宿双栖。但对这尹墨郡主,倒是丝毫没动过“喜欢”这种念头,倒不如说,更多是觉得她精灵古怪,缠人无比。

但是若不是喜欢,为何一知道她身处危险,便不顾一切的赶了过来?

那文士见杨熙呆呆愣住,不由得失笑道:“痴儿!跟上来吧!”说罢转身就走。

杨熙站起身来,头脑仍然混沌不清,下意识问道:“去哪?”

“入宫!”

守门卫士连问都没问,便打开宫门,让二人走入宫内。

于是二人一路走过重重宫禁,便向着通明殿走去。路遇巡守岗哨,见是这位文士行来,皆是大惊失色,躬身作揖,口称“大人”,纷纷让开道路。杨熙越往前走越是心惊,怎么也猜不透这人竟是什么身份。

突然之间,杨熙想起一事,不由得问道:“这位大人,我们现在是要去哪?”

“通明殿。”那文士头也不回,继续前行,“逸云必是要去那里,我们便也去那里。”

“通明殿是什么地方?”杨熙见这文士对宫中路径甚是熟稔,但此人身上奇事怪事非只一件,倒也没什么值得惊奇了。

“通明者,通冥也,通明殿,便是天子大行之后,暂时停灵的场所。”那文士一边前行,一边答道。

此时此刻,杨熙才算真正肯定了心中的判断。大汉天子,果然已经驾崩登遐而去了。但他看这文士竟然毫不吃惊,神色如常,与周围一片混乱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不由得对他的身份更添几分好奇。

“大人...我听说尹墨郡主居住在东宫,我想去与她通个消息。”杨熙低声道。

文士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骂道:“你所惧者,无非是怕逸云大开杀戒,伤了你的郡主小朋友。咱们这便去通明殿上,让那逸云罢手,不就完了?”

让逸云罢手?杨熙呆了一呆,又想起张逸云那如神一般高绝的身手和喜怒无常的性情,不由得对这文士说的话大为怀疑。

突然之间,通明殿那边爆发出一阵七色光彩,连天空都照亮了半截。那文士立定脚步,杨熙也随之停下,两人同时抬首,看见了半空中一轮圆月下对峙的两个人影。

这边厢两人正在全神对敌,哪里还管有谁靠近?若虚先生居于下风,连连率先出手,只见他眼中厉芒连闪,数道雷震夹杂无匹之力,击在殿顶之上,震得屋瓦分崩离析。

逸云游走于如林电芒之间,手中“八极剑”不时劈出,或是火焰,或是雷震,或是霜风冰雪,纵横交杂,后发先至,直将若虚先生脚下所踏树枝斩得粉碎,迫他不断转换落脚之处。

杨熙见若虚先生纵跃奔逃,躲避逸云剑光,一颗心都要提到嗓子眼里,但这二人相斗,似已超出了人类所能想象的范畴,便是心急如焚,也没有半分主意可想。

那文士看了他一眼,忽然笑道:“不用担心,这两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胜败之机,此时还未显现。”

果然如这文士所说,若虚先生看似在闪避剑光,实则绕着大树不断上纵,在险之又险避开一道剑光之后,所处方位终于比那逸云高过一线,重新占据了上风。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虚先生神念如海,顷刻间勾连天地,化为如刀罡风,铺天盖地向着通明殿顶倾泻而下。那殿顶的瓦片如鱼鳞鸟羽,被这罡风全数揭起,叮叮当当向外飞射而出,那逸云也立足不稳 ,随着纷飞的瓦片向后倒飞出去。

先生赢了!杨熙一见攻守之势逆转,心中顿时喜悦无比,但那文士却脸色一变,自语道:“不对,咱们快走!”说罢便疾步向前走去。杨熙不明就里,只得快步跟上。

通明殿前,殿门口只有两个內侍战战兢兢守在那里,再无别的兵士在此。若是张逸云突破若虚先生这最后一关,便再无人能够阻止他进得殿来。文士带着杨熙快步走上石阶,两个內侍见他前来,如同见了救星,都是慌忙拜下,就差没有嚎啕大哭了。

与此同时,殿顶逸云被罡风吹落,眼看就要摔下地来,但见他身躯在空中神奇一转,仿佛一只飞鸟一般向那宫殿檐角撞去。

不好!若虚先生见逸云去势,已知他内心打算,登时便如御风之仙,在空中横渡数步,向着逸云飘飞而去。

那文士推开殿门,带着杨熙大踏步进入殿内,只见空旷的大殿正中,供奉着天子的明器,周围站立的,都是杨熙见过的熟人。

正中是满面悲戚神色的太子刘欣,他的身边立着一名白衣公子,虽然神色憔悴惊慌,但仍难掩逼人丽色,竟是那董贤!原来那日刘欣与董贤相识之后,不觉惊为天人,从郎官署拔擢他为太子舍人,常伴左右。现在这样要紧的时刻,刘欣都让他陪在身边,亲厚之意可见一斑。

右边便是那大鸿胪任宏。他做执金吾卿之时,虽然他与若虚先生有些龌龊,但不知得了若虚什么指点,竟然因祸得福,得了天子的赏识重用,被拔擢为大鸿胪,连立太子的诏书都是他去传诏,因此也成了太子看重的官员。此时天子大行,他身为大鸿胪,由他负责典丧事宜,可谓合情合理。

左边立着一位宫装丽人,却是皇后娘娘。皇后的脸上也是布满泪痕,再不复雍容华贵的模样。她的身边立着一位罗裙少女,杨熙定睛一看,不是尹墨郡主,又是哪个?看到她陪伴在皇后身侧,他又惊又喜。喜的是她并无伤损,惊的是那张逸云便在殿外,却不要有什么闪失才好。

此时此刻,殿外虚空之上,那张逸云双手虚握,一道连绵不断的“艮剑”发出,竟将那檐角硬生生地斩去半截,露出一个大洞,他便又如化身游鱼,猛地向着洞内投身而去。

原来逸云在与若虚先生对决之时,一直不断地靠近通明殿上,最后都攀到了殿顶,就是为了能够趁机侵入殿内!

杨熙跟着文士刚刚走进殿堂,突然听见头顶刮剌剌一阵惊天乱响,众人惊讶抬头,却见通明殿的一个檐角竟被一股无形之力整个掀开,瓦石土木簌簌而下,然后就见一个人影如长枪一般直插进来,轰然砸在青石地面之上,激起一片烟尘。

张逸云!

逸云从碎石堆中站起身来,高大的身形如天神一般慢慢伸展,凌厉的目光扫视一周。方才他在殿外与若虚先生赌斗神通,殿中之人早已心胆俱丧,此时被他看到之人皆如遭到蛇舐,全都噤若寒蝉。

这时,若虚先生也从那坍塌的檐角飘然而下,但见那逸云并未立刻发难,也便落下地来,对他遥遥戒备。

两人的目光针锋相对,却同时转了开来,最后同时停在大点正中正中,那帝王明器之上。

此时棺盖还没盖上,那曾经君临天下的帝王如同睡着了一样躺在棺中,身上已经换上金缕玉衣,但缀玉面幕尚未遮上,还能看见脸面。但天子脸上却并无想象当中现出中毒的紫黑之色,却是有些枯槁昏暗,仿佛并非中毒而死,而是疲累而亡。

看来那丹辰子的丹药并非有毒,而是能够榨取人的精力,慢慢置人于死地。这种暗算居心,实在比那下毒更为可怕。

逸云终于看到帝王尸身,心中再无挂碍,不由得仰天大笑,戟指指向太子、皇后,厉声质问道:“你们,究竟是谁害死了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