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一卷 长安乱 第六十四章 骄横跋扈谁家子

却说流年岁转,转眼便来到绥和二年正月,新年一派喜气洋洋当中,中山国忽然传来噩耗。

中山王刘兴突发疾病,未及向天子请辞,便匆忙归国。归国之后不久,便撒手人寰而去。

天子与这个兄弟感情颇为不错,年少时也曾一起斗鸡走马,干了不少混账事儿。但后来一为天子,一为藩王,两者身份不同,纵使私交不错,也只能先论君臣,再论兄弟,只能把继嗣之位传给他人。此刻听说他不治身死,又忆起当年两人兄弟义气,忆起日前刺客袭来时他奋不顾身救驾的情形,心中也是大恸不已。

于是天子遥寄玺书一封,赐下谥号曰“孝”,又册封那刘兴的母亲冯氏为中山国太后,让刚满一岁的侄儿刘箕子袭承了中山王之位,对中山王的妻子卫姬,以及卫姬的兄弟皆有封赏。

有了天子的封诰,中山国才没有因主君忽然身死而陷入大乱。冯太后、卫姬两个女流,自去抚养那箕子不提。

却说这中山王身死,原他那一党臣子顿时成了没头的苍蝇。翟相一派趁机座大,先是大司农孙子严被翟相当庭参劾,道他与淳于长的门客杜稚季交往甚密,天子素恼这孙子严性子阿直,每要修建宫室,皆要被他阻拦,好容易得了这个机会,便将其罢职免官。然后御史大夫孔光也受到牵连,担了个察举官员不力的罪过,被贬为廷尉。

如丹夫子、涓夫子,以及太常、太学诸位官员,虽然尚未有厄运临头,但也都是噤若寒蝉,不知何时便会有祸加身,平时在朝中、官署之内都是加倍小心,谨言慎行。

当此之时,朝中外戚王氏一党因淳于长案而暂时雌伏,孔光一党皆遭攻讦,不复旧观,只剩翟相一派一枝独秀,风头一时无两。杨熙虽不是官员,但时时听先生提起朝中之事,也是心惊肉跳。

没想到这朝堂之上,真如大海一般,顷刻间便是波倾浪覆,天地翻转。

这一日太学散学,杨熙约上岑规、王宇两位好友,同在街市上一间酒楼二层对坐吃食。正谈天说地间,忽然只听楼下熙熙攘攘,两名年轻人一起走进酒楼里来,酒楼老板亲自上前迎接。

杨熙抬头一看,两人皆是熟人。一人面如冠玉,风流潇洒,一双桃花眼眸勾人魂魄,正是那郎官董贤董圣卿,另一人则是面白短髭,星眉朗目,仪表堂堂,却是那翟方进之子,翟义翟文仲。

以前在市井之中,杨熙曾经听说过“长安四少”之名,这二人均列四少之中,想必互相也是认识的。但见两人说说笑笑,拣定一层一张桌子坐了下来,口中全是互相奉承的话语。

这翟义道:“多日不见,圣卿还是如此丰神俊朗,今日若不是咱们走得快,都要被市上的少女给包围了。”

董贤笑道:“还不是有文仲兄在侧,那些俗人才不敢靠近前来?相门虎子,所言非虚呀!”

说罢,二人都是放声大笑。

楼上这桌的三人都是相对无言,轻轻摇头。这两人互相吹擂的话语,真是不堪入耳,可偏生如今的官场之上,都时兴这一套,互相鼓吹起来,无所不用其极。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这喜欢听奉承的风气,却是从那天子开始的。

天子都爱听奉承,你不爱听,你算老几?

“好一个相门虎子!”这时突然一人从外而来,看这人不过二十岁上下,却身穿绫罗曲裾,头戴文士冠,腰悬玉佩,脚踏方履,看起来老气横秋,一双三角眼睛放出闪闪精光,“今日文仲下帖邀我前来,我已倍感荣幸,不想还能见到董圣卿这样神仙般的人物,真是幸甚至哉!”

座中二人一见此人到来,都是连声谦逊道“不敢”,又连忙招呼他坐下。

楼上杨熙等人一听,这马屁大军又多一人,不由得皆是大摇其头,只觉浊臭之气萦绕鼻端。杨熙轻声问道:“进来这人,又是哪个?”

王宇笑道:“这人你不认识?他是东平王的嫡子,姓刘名信的便是。”

杨熙顿时心下恍然,这人也是“长安四公子”其中之一,据说此人智计无双,虽然只是郎官署的一名郎官,但朝中大臣有疑难之事,也经常来向他请教。又兼之此人出身宗室,总有一日要继承王侯之位,与他亲善之人自是如过江之鲫。

岑规见楼下三人皆是青年俊彦,却都如那官场上的老狐狸一般,一边推杯换盏,一边互相吹捧,不由得叹道:“这三位公子从此以后大概要亲如一家了。”

此时杨熙才猛然发觉,这翟义代表朝上以翟相为首的儒臣一党,董贤则是京官一派,刘信则是宗室一脉,若这三人所代表的势力勾连起来,确实不容小觑。

当前朝上最大的势力,自然是王氏外戚,但是假以时日,这些年轻官员成长起来,未必不能与王氏一争高下。

突然杨熙觉得有些奇怪,仔细一想,突然奇道:“都说‘长安四公子’,还有一人却是谁?”

王宇笑道:“这人你竟也没有听说过?他便是...”

说话间,又有一人走进酒楼,岑规一看,道:“这不是来了?”

杨熙见一名短衣少年掀帘而入,这少年不似三人穿戴绫罗,却是一身布衣,带一顶武贲冠,眉目轩朗,看上去英气勃勃。

王宇继续说道:“此人名叫李忠,父亲是高密都尉,算是一名地方官员,年前被选为郎官,却是好武之人,以武艺为人所称。”

岑规嗤的一笑,道:“这李忠何德何能与这三人并称?他的父亲只是一名小官,身为郎官,却爱学那好勇斗狠之辈,之所以也被列入‘长安四公子’,只不过是占着名字里有个‘忠’字,所以才得了便宜罢。”

杨熙想起“信义忠贤”四个字,不禁噗嗤笑出声来。

但见那李忠进了门来,叉手向三人问好,道:“三位官人有礼了,蒙文仲兄相召,小弟不敢不来,但待会在下还有些事情,就不作陪几位了。”

说罢竟是转身又走出门,头也不回的远去了。

翟义等三人笑容顿时僵在脸上,席上陷入了一瞬间的冷场。刘信眼珠一转,圆场道:“喝酒喝酒,咱们不与这不识好歹的小子一般见识。”三人这才同时举杯,但气氛已不如方才热络。

楼上三人看这李忠竟然不卑不亢,并不与这三人沆瀣一气,马屁连天,顿时感到一阵意外的清新。王宇道:“方才我看他在门外站了一会,想是也不喜这一干人等互相吹捧,便找个由头走了。”

杨熙点头道:“没想到这李忠倒是一个耿直之人。”

岑规也道:“恕我眼拙了,这气节高低,看来跟出身官职并无什么直接关系。若是换了别个,能有机会与这当红大员的子弟结交,还不是亦步亦趋?这李忠真个有些不同凡响,若有机会,倒可结交一二。”

此时楼下气氛冷淡,楼上三人说话也未刻意避讳,霎时便有只言片语被楼下三人听去。那刘信率先将杯一摔,怒道:“是什么人敢在此妄加议论?”

另外两人同时将眼一抬,看到了楼上栏边一桌,三人皆服布衣,头戴文士冠,却在此大放厥词,对他们三个官人妄加评论,如何不是心中怒起?方才在李忠身上吃的闷亏,此时不觉全加到这三人身上。

那董贤自命风流清高,只是斥了一句:“几个酸儒,一派胡言!”

那翟义却不依不饶,离席走上楼梯来:“你们三人又是什么东西,敢在此讥谤朝廷官员?难道不怕我我告到太学,革了你们的‘弟子’出身?!”

岑规大惊失色,杨熙也是心中已一惊,都同时站起身来,均知惹上此人,确实麻烦无穷无尽。此时朝中翟相为太子一党,风头最劲,文武百官无不要给他面子。翟义此言并不是虚言,若是真的闹到太学,自己有先生庇佑,也许还能无事,自己这两个好友,却是要大大倒霉了。

唯有王宇却安坐微笑,甚至还饮了一杯酒,脸上毫无惊慌之色。

那翟义上得楼来,一眼便看见杨熙站在前面,顿时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又想起父亲和自己被杨洵拒之千里的屈辱,心中一声冷笑:此一时彼一时,父亲助刘欣成为太子,以后便是从龙之臣,却不用再拉拢杨洵那老儿了!

一念及此,他便开口斥道:“我道是谁在此大放厥词,原来是你!你以为仗着杨洵的官声势力,便可随意品评我等么?快快与我们道歉,或许我等还能既往不咎!”

他上来便逼着杨熙道歉,看似无礼至极,但翟义本人身居高位,又有一个丞相爹爹,对一个官身都没有的学子,自然可以说得这么有底气,怕是杨熙道歉后,别人还要说他宽宏大量。

杨熙也知道此节,但听翟义话中捎带着先生名讳,若是低头认错,却是连先生的面子也丢尽了。

他脑中正在飞快地想着办法,突然座中一个平和戏谑的声音响起:“文仲大人上来便让我等道歉,又是依凭何据?便是天子,也不禁吏民讥谤于市朝,哪有听了几句不中听的,就逼着别人道歉的?而且文仲大人口口声声说要告到太学,革了我等的出身,却不知是翟相还是您,要到太常寺任职呀?”

众人同时向那声音看去,发现说话这人稳坐席间,面白无须,一双桃花长眸似笑非笑,正是那王宇。

翟义正想出言呵斥,忽然看见是他,脸上神色突然大变,本来想好的话语也顿时说不出来。

如果是别人还好,丞相之子,最年轻的太守,这两个官身的分量没多少人可以吃罪得起。可偏偏眼前这人,却让他不得不压抑怒火,不敢信口开河,被他拿住话柄。

杨熙与岑规看到王宇一句话便将这翟义镇住,也是大为惊奇。岑规是家道中落的南阳豪族,不是本地人士,杨熙与这王宇虽然义气相得,但相识时间尚短,都是不知他的家世身份。但看此时翟义的反应,王宇的家世想必是煊赫至极,竟让丞相之子也心生忌惮。

“是何人如此牙尖嘴利?文仲大人想要革除几个学子的出身,又有什么难的?”那刘信摇头晃脑地走上楼来,突然看见翟义脸色阴晴不定,隐隐意识到哪里不对。但他也不是长安人士,任郎官时间不长,的确不认识这王宇,也倒无所畏惧。

王宇笑道:“莫说是文仲大人,便是翟相怕也做不了主,还得问问我家老头子才行。”

刘信心中一沉,忽然隐隐猜到一人,不由得脱口问道:“你爹...尊上是谁?”

不等王宇回答,就听翟义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他的父亲,是新都侯、大司马,领太常事的王巨君!”

此言一出,不仅是刘信,便是杨熙和岑规,也都是大惊失色,没想到王宇这平易近人,诙谐幽默,平时都是一身布衣的年轻人,竟是当朝大司马的儿子!

同是三公之子,翟义凭借父茵加官进爵,这王宇却作为一个普通学子,从太学脚踏实地逐步登高。但若是因此小看他的父亲,却是极为不智之举。大司马出身王氏外戚,又是儒道大家,领太常事,便是如今风头正健的翟相与之相比,影响力也只能说在伯仲之间。

而且,大司马现领太常事,是太常之主,太学之尊,想要革除王宇的学子身份,还真是连丞相也不能置喙。

霎时间,几个年轻人之间的口角突然变成了家世地位的比拼。

翟义本来志得意满,想要笼络同为“长安四公子”的三人,没想到其中官职最为卑下的李忠不买他的面子,紧接又碰到杨熙这个对头,还惹上了王宇这个油盐不进,却不能轻忽对待之人,真是流年不利,大触霉头。

他脸上忽红忽白,心中愤懑无处发泄,只能狠狠一摔衣袖,当先走出门去。那刘信见势不妙,也紧跟而去。只有董贤一脸苦笑,给那迎上来的酒楼老板会钞后,神情复杂地看了这三人一眼,方才随后走去。

王宇见他们离去,拍案大笑道:“以家世地位压人,不是君子所为!”直听得杨熙、岑规二人忍俊不禁,心中均想:你不也是靠着父亲的名头,才把他们惊走的么?他二人本就豁达,虽然知道了王宇的家世,但见王宇待他们一如往常,便也如常谈笑,至夜方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