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一卷 长安乱 第三十一章 山河图里宝鼎出

看那地洞似乎没有什么危险,若虚先生便越过那巨大石门,向洞内走去。杨熙压下心中忐忑,也举着火把跟上,与先生一起进入这幽深地洞。

进入石洞,脚下是一道长长的石阶,旁边墙壁都是用巨大岩石砌成,用手一摸,只觉粗粝厚重,再用火把一照,只见石上布满斧凿痕迹,想必这些石头都是从别处采来。

能够用这么多石料砌成这长长通道,必定不是一日之功,主持修建者肯定也是非凡之人。

通道内虽然逼仄,但是却并不气闷,想来隐秘之处自有通风孔穴。杨熙一边用火把照亮脚下,一边默默数着阶梯数目,一直数了三百余级,才感觉脚下开始平缓起来。回头望去,那洞口已在远远头顶之上,还能看见天空一角,星汉灿烂。

越往前走,杨熙越觉得有阵阵凉意透过岩石沁了进来,令人毛骨悚然。前方通道渐渐开阔,忽然远处似乎传来潺潺水声,杨熙顿时惊讶道:“先生,这里好像有地下暗河!”地下水脉复杂,如果一不小心失足踏入地下暗河,被卷入急流、掉下水眼,怕是永远不得出头了。

若虚先生停下脚步,心中默默推算,道:“按我计算,咱们刚刚深入地下不过三丈,应该还到到不了地下水脉。而且这水声甚是轻微,不像是地河急流。不过多加小心总是没错。”说完便与杨熙并肩而行,借着火把的光芒慢慢向前走去。

越往前走,通道就越是宽阔,水声也逐渐清晰,周围的石壁之上渐渐沁出水珠,地上一片滑腻,似乎长满青苔。二人谨小慎微,沿着通道复行数十步,突然豁然开朗,竟是进入一个巨大的石厅。

杨熙高举火炬,只见前方大厅足有数十丈宽,呈正圆之形,厅壁有五六丈高,都是由青石砌成。大厅四角,各有一根一抱粗细的石柱,撑起巨大的条石穹顶,在火光映照之下显得雄伟壮丽。

即使在地面之上修建这样的建筑,肯定也要费不少力气,在这层层黄土之下,完成这样的工程,更是倍加困难,不知修建之时,到底耗费了多少功夫。杨熙看着这雄伟石厅,心中顿时充满震撼。

再向前看,杨熙便看见了流水声的来源。

在他们正对的大厅尽头,墙壁上好像有两个黑沉沉的物事,正汩汩向外流水。那水流喷溅在大厅的石头地面上,却不是胡乱流淌,却是顺着石质地面的纹路四散流去,最后在石厅周围所凿的细渠中汇聚,流入暗孔,排出厅外。

杨熙注意到,这石厅的地面也是经过人工开凿,神秘的纹路正好成为水流的路径,不知是何用意。

杨熙心中好奇,不由得向前走了几步,突觉脚下一空,竟是咔嚓一响,将一片地板踩塌半寸。只听身后轰隆一声巨响,水气弥漫,石屑四溅,方才进来的通道落下一道石闸,瞬间将来路完全堵住。

杨熙大惊失色,反身去推那石闸,但却怎么推得开?一时间又惊又怒,不知如何是好。

若虚先生倒是不慌,查看了一下杨熙踩脱的机关踏板,又看看那掉下的石闸,发现那控制石闸的机关全部砌在石板之下,却是无计可施。他知道此时只能继续向前走了,便嘱咐杨熙站在原地不动,自己一个人信步向大厅中央走去。

那大厅地面是由大块青石砌成,方才杨熙踩下的那块地板,显然不是唯一一处机关,刚走几步,若虚先生便咔嚓踩上一块青石,顿时左侧“铮”的一声,劲风扑面而来。若虚先生听风辨位,一个侧身避过风头,手臂轻轻一舒,便将袭来的物事抓在手里。定睛一看,竟是一个铜绿斑驳的箭头,箭杆已经腐蚀殆尽。

若虚先生倍加谨慎,脚下边探边走,遇到松动石板,都是一触即离。不多时便在大厅之内转的一圈,却未再触发一处机关,果然是实力高强。他走到石墙边上,发现墙上镶嵌一排小小暗格,里面便是由机关触发的弩机箭头。虽然箭杆都已腐朽,但是机关竟然还能正常运作,一有人踏下关键石板,便会有箭射出,当真阴狠至极。

若虚先生又查看对面墙壁上的出水之口,却是镶嵌在墙上的两个石雕龙头,正源源不断从口鼻之中喷出水来。这龙头之水,应该是连接了洞外的水源,所以才能源源不绝,而通过沟壑流入暗孔的水流,应该是流入地下暗河中去了,一进一出,也不怕这石室被水淹没。

在那两个石雕龙头之间,矗立着另一座一座紧紧关闭的石闸,想来是此厅之外,还另有密室。

回到杨熙身边,若虚先生叹了一口气道:“现在不论是前行之路还是后退之路,都已经堵的严严实实。若要生离此地,可能是要另寻别的法子了。”

杨熙手持火把,却是怔怔盯着地面,不知在发什么呆。若虚先生问道:“熙儿,你怎么了?”

杨熙这才醒过神来,道:“先生,弟子方才看这地上鉴凿的沟壑图形,只觉有点眼熟,似乎...似乎是那山河舆图,但是细微之处好像又有点不太像......”

若虚先生方才只顾警惕环境中的机关,还真没有注意到这凿出的沟壑痕迹,以为只是排水和装饰用的。经杨熙提醒,他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地上痕迹酷似地图一般。

那沟壑之处应该就是河流山谷,隆起之处则是山脉高峰,简直是一幅立体的山河舆图。

“很好!熙儿竟然注意到这种关键信息,为师甚感欣慰。”若虚先生笑道,“这地图的山河走向,确实与现世略有不同,但这正说明建设这个地宫的是古代之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岁月悠久,河流也会改道,山川也会崩塌,却没什么奇怪的。”

“但是建造这地宫的人,为什么要用舆图作地板呢?”杨熙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什么门道。

“此人大费周章,运来巨石将此处建成,即便今天没有被我们发现,这个水流大厅也能自主运行千年,静待有缘人来。如果毫无用处,为何要做得如此复杂精巧?这里面必然藏着什么秘密。”若虚先生一边说着,一边仔细看那舆图。

杨熙虽站在原地不敢乱动,也是举起火把,仔细参详那舆图奥秘。这舆图的高低深浅暗合法度,一眼看去便能看出山河地貌。看那最高一线必是太行山脉,最长一沟必是长江之水,弯曲绵延的一定便是黄河,甚至连几道支流都刻得清清楚楚,一眼便能分辨出来。

突然之间,杨熙看到眼前舆图之上,连长安周边的江河,都刻得清清楚楚,不由得灵光一动,道:“先生,既然这地窟就在灞河边上,您是否能看一看这舆图之上,灞河附近是否有什么玄机?”

若虚先生听了杨熙突发奇想的提示,定睛看向舆图中象征“灞河”的一道浅沟。说来也怪,那个方位,竟然真有一块石板机关。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若虚先生纵身过去,谨慎地将那机关踩了下去。

机关踩下,竟然没有暗器袭来,但也不见来去方向的石闸打开。但踩下这机关之后,大厅中央的地面却开始轧轧作响,一块三尺见方的石板从中间分开,下面缓缓升上一座石台,台上安置着一件黑沉沉的物事。

那东西不过三尺余高,二尺余宽,个头不是很大。仔细一看,杨熙心中却是又惊又喜:这东西三足、两耳,有盖,正是一尊小鼎形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