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无功得厚禄

九鼎风云志 第二百四十八章 无功得厚禄

作者:湛青是条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熙硬起心肠回返杨府,心中却如被火炭堵住,憋了千言万语,却不知该与谁吐露。

先生不知去了何方,小乙远在天边,青儿将自己拒之门外,家中只有一个老仆,自己满腹心事,更无法与他说知。

少女金桂从后院步出,迟疑片刻,走上前来轻声问道:“杨公子,你...你怎么了?你的脸色不大好...”

杨熙强笑道:“我没事,金桂姑娘莫要挂心。”

虽然杨熙很想找个人倾诉,但他知道,自己心中全是关系重大的秘辛,随便说了出来,只会害了这个心地善良的少女。

金桂也知道他的苦衷,虽然关心,但未曾继续询问。

然后便是两顾无言。

许久之后,金桂才起身抱来瑶琴,轻声道:“左右无事,便让金桂操琴为公子解闷罢。”

杨熙默默点头,便见金桂横琴膝上,转轴拨弦,如水琴音淙淙而出,却是《流水》之调。

杨熙本不喜诗赋音律,但在百家万藏之中,多的是古律古谱,杨熙既熟读万藏,无形中一通百通,却知这一曲《流水》乃是先秦大家伯牙所遗,意在谢酬知音。

所谓心音如水,以琴名之,看来这金桂姑娘也是一个有心事之人。

琴音歇处,杨熙忽然开言道:“金桂姑娘,在下唐突,有一事想向你请教,不知姑娘能否为我解惑?”

金桂没来由脸上一红,声如蚊蚋:“金桂乃是无知女子,怎当得起公子请教?”

杨熙叹道:“不瞒姑娘,在下所惑之事,并非学问道理,而在男女情爱。熙自幼随先生攻书学习,却不知该如何与女子相处。想来金桂小姐久在暖玉楼中,必然知晓男女之情,究竟是何物也。”

金桂虽然颇负才名,琴艺无双,但毕竟是烟花贱籍,那些愿意为其一掷千金的王孙公子,心底里也不会将她当作正经女儿看待,不然那董晖也不会强掳金桂上船,欲要对其用强。

但杨熙与之相处,只将其当作寻常女子来看待,甚至说出“久在暖玉楼中”这等话来,可见他的胸怀坦坦荡荡,并无一丝一毫轻贱其出身的意思,而是真信向她请教。

金桂一愣,旋即宛然而笑:“我还以为杨公子你是在....在为什么家国大事而烦恼,原来你是在为男女之情而烦忧么?是那丹家小姐将你拒之门外了,还是....”

她话一出口,立刻自觉失言,平日她对谁都是冷眼冷目,不苟言笑,如何竟说出这么轻佻的话来?

杨熙却混若不觉,只是尴尬道:“不仅仅是丹...青儿的事....”

金桂冰雪聪慧,立刻竟猜得七八分真相:“莫不是有别的女子,也对杨公子倾心?也难怪了,英雄难受美人恩,杨公子如此人物,没有别的女子对你倾心,倒也奇怪。”说着脸上竟又不觉飞起一抹红晕。

杨熙苦笑道:“在下不过是一个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士子罢了,若不是有先生提携,甚至连这点微末官职都要保不住,在这天子脚下,长安城里,又算什么人物了?能得青儿与我两看不厌,已是非分之喜,哪里值得许多姑娘为我倾心?”

金桂轻声道:“话却不可如此说。杨公子虽非什么庙堂高官,但身有官职已算人上之人,何况还有杨府这般大的家业呢!抛开这些身外之物不提,杨公子知书达理,最难得是待人至诚,心地仁善,金桂虽在行院之中,也听得杨公子与游侠豪客结交,在市上为孤儿寡母仗义执言的事迹,不比那些身在高位,只是沽名钓誉的所谓‘长安公子’之辈好上许多?”

杨熙一愣,没想到金桂这样看似冷冷淡淡,对他人之事漠不关心的女子,竟知道这许多他曾经做过之事。

只见金桂脸上带些迷惘之色,继续说道:“妾身长在那...烟花之地,也见过许多痴男怨女,所谓男女情爱,多是有情无爱罢了。多少客人对钟爱的姐儿一掷千金,许下海誓山盟,但能够为姐儿赎身,别说明媒正娶,便是收作侧室媵妾的,也颇少见,这便是只耽于**,却无真爱了。可怜姐妹们见了个肯使钱的孤老,就觉得可以托付了终身,又被甜言蜜语哄了,觉得那便是爱,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真心人呢!”

杨熙此前只觉金桂这个冷艳美人对谁都是拒之千里之外,怎料到她竟是对这些事看得如此通透,这才能在烟花巷陌立身自处,留得一个清白的身子。

但是金桂迷惘的双眼中忽然微露一丝笑意,道:“不过金桂也见过是那般真爱的。前年香室街有个妹妹,与街中一名游侠儿互相看对了眼睛。那游侠儿是个真心的,抛了家业要为那妹妹赎身,无奈鸨母贪得无厌,只是开口索要巨帑,那妹妹一狠心,竟卷了妈妈的体己私房,随那游侠儿远逃他乡,不知这一对有情人,在他乡是否过得好呢?”

fo

杨熙也听说过此事,却正是因为那遮护香室街的的游侠儿拐带一名姐儿私奔,才让小乙有了进住温柔巷陌的机会,从此遭逢许多变故奇遇,成为与自己纠葛渐深的会中之人。

可金桂和杨熙皆不知晓,那游侠儿与女孩儿私奔逃走,若不是有东市胡爷暗中照护,又出私房填了鸨母亏空,让她放弃报官,那一对苦命鸳鸯都逃不出三辅之地,就会被官家缉捕,当逃奴抓回,落得生不如死的境地。

烟花巷陌,每少真情之人,街头市井,不乏侠肝义胆之辈。

但这一双为情私奔的榜样,也间接

酿成了一桩祸事。金桂的好姊妹堇娘,虽是一点朱唇万人尝的红倌人,但心中却是天真孩气,羡慕极了这对鸳侣,终致信了雷狼要将她带去大漠的花言巧语,被当了棋子利用。

可怜好好一个女儿,一腔真情错付,芳心如草木死灰,便连一条命都如敝履般舍了,去得干干净净。那却是金桂的心底之痛,让她再也不想提起。

“所以若是有女孩儿真心喜欢你呀,”金桂勉强笑道,“不管你爱不爱她,都莫要伤害她才是。”

金桂的软语却如当头棒喝,惊醒梦中之人。

青儿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她看似柔弱,内里刚强,既肯自命杨家之妇,便已是打定了从一而终的主意,再不肯回头。

尹墨....对自己则是三分依恋,七分倾心,杨熙毫不怀疑,这个敢爱敢恨的草原天娇,甚至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安危,而不顾自己的性命!

这两个爱着自己的女孩儿,自己决不能让她们因自己而受到伤害!

青儿现在虽然恼他,但终有一日会原谅自己,自己决不可任她受人欺侮。

尹墨对他相思日笃,心心挂念,却要硬起心肠,从此再不相见,才能斩断这段孽缘。

想清此节,杨熙忽然长身立起,向金桂作揖致谢。

“听金桂姑娘一席话,胜似熙独坐枯想数日矣!”

金桂本不欲受杨熙之谢,但瑶琴在膝不能移转,只得螓首微低,勉强受了这礼。但不知为何,她看着心结稍稍开解的杨熙,却觉自己心中有些酸楚。

--------------------------------------------------------------------------

此时幽夜已深,万籁俱寂,忽然门首响起一阵咚咚敲门声音,便在后厅也能清楚听见。

杨熙颜色一变,嘱咐金桂回房暂避,自己却趋向前庭,看看究竟是谁遑夜来访。

如今先生离京,自己便是这杨府的主人,便有什么意外变故,他自然要出头应付。

但来人既能光明正大的敲门,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果不其然,老仆李翁打开门后,杨熙发现门外赫然立着两位人,顶贯高山之冠,身穿长裾素服,却是皇庭谒者装束。

见杨府门开,其中一人尖声道:“尚书署郎官杨熙在否?天子有诏,快出来迎接罢!”

天子有诏?

杨熙心头一紧,自己方回长安两日,为何天子经这么快便知晓了自己已在杨府?

但旋即他便释然了,天子毕竟是天子,富有万方,统辖宇内,在这长安城中,若天子想知晓甚么,又有何事能瞒过他的眼目?

何况自己已经光明正大在尚书署现身,也未曾刻意隐瞒行踪。

但却不知天子下了诏来,又是所为何事?

心中思想着,杨熙便跪拜下去,静听那天使宣读诏书。

“着尚书郎杨,明日早朝即上殿面圣!”那两名天使读完诏书,意味深长地看了杨熙一眼,再不停留,登车便即离去,竟是没给杨熙任何询问的机会。

这就完了?

杨熙有些疑惑,不知天子让自己上朝却是为何。若是天子因先生之事迁怒自己,想要将他治罪论死,何苦要如此大费周章?

他又想起两年之前,自己被刘子骏和天子合谋赚入深宫,突遭软禁,成为他们要挟先生、坑骗尹墨郡主的诱饵,那一夜发生的事,比先皇驾崩之时亦不遑多让,不着痕迹却有深远长久地影响了国势走向,今日天子匆匆将自己招入朝中,又会发生何事?

但是天子有诏,不得不遵,此时已是深夜,距离明日上朝,其实仅剩了几个时辰,杨熙不得不翻出自己没穿过几次的深裾礼服,鵔鸃之冠,赶紧装扮起来。

看看时辰将近,他便独自一人出门,踏着月色走向未央宫高耸的门阙。

官员上朝多是乘车前往,到了未央宫外门阙之前,方才下车前驱,在驰道之侧等候宫门开启,如杨熙这般步行而来的官员还真是不多,是以当他从宫墙一角转出之时,本来等候在门阙之下的诸多官员,同时向他瞧来。

虽在一片昏暗之中,但杨熙的双目是何等锐利,早将众人神色收入眼底。

杨熙虽是若虚之徒,但官职不大,名声不显,是以没有多少官员识得他的面貌,许多人脸上的神情都是好奇和疑惑,不知这个面生的郎官究竟是从何而来。

但是还有一些人,脸上的表情有嫉妒,有冷漠,还有故意装成的漠不关心

能在长安城中为官者,哪一个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这些人已经知道了杨熙的归来,比杨熙更早知道今日天子要招其上殿,甚至知道其中内幕,猜到了这个少年将要成为今日朝会的主角之一。

但杨熙却不知道等着自己的究竟是什么,只是觉得奇怪,为何这么多陌生官员,一直在偷眼看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这时黑夜里一阵哒哒马蹄声响由远及近,一个高大官员从马上一跃而下,周边之人纷纷避让,但无人敢露出不满神色。

因为乘马而来之人,正是如今朝上硕果仅存的三朝元老之一,大鸿胪卿任宏。

任宏此人,出身行伍,是一刀一枪剿匪平乱搏出来的执金吾功名,后来又机缘巧合,持节宣书报太子,因缘际会迎嗣皇,成为如今天子的

扶龙之臣,任了大鸿胪卿。

此人看似没有显赫圣眷,但地位长久稳定,不像何武、师丹、彭宣之流,崛起也速,衰败亦疾。

他虽为九卿,但行动不改武人本色,经常骑马来朝,亦可走马入宫。见是他来,何人不是退避三舍?

今日他骑马来到宫门之前,却并未一路入宫而去,享受这超出群伦的优遇,而是在宫墙之下便勒马而停,翻身而下,只因他看到了一位熟识的少年。

“延嗣,你可回来了!”他走上前来,便如长辈一般拍拍杨熙的肩膀。

旁人都道任宏洪福齐天,只有他自己才知,能有今天,全是因为若虚先生初入长安之时,为他面授机宜,才让他一个区区武人,竟能登上卿位,成为天子信任的肱骨之臣。

杨熙连忙施礼道:“暌违许久,不敢劳大人记挂。”

任宏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今日朝会,延嗣当有所得!”

说完这话,他便不再耽在杨熙这里,只是昂首挺胸走向宫门前方。毕竟以他的身份地位,朝会之上也是要立在前排的。

但是他只是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却让有心之人眼神炙热起来。杨熙不仅仅是那个杨若虚的弟子,竟还值得任宏大人为之下马,与他攀谈!

再加上任宏那句“朝会之上,当有所得”,更是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朝会之上能得到啥?

无非高官厚禄,或是廷杖一百!

要挨廷杖的人,任宏大人会与他攀谈么?

更令人惊讶的是,又有一驾车马停在杨熙身侧,一位着进贤冠的中年官员从车上走下,温言对杨熙道:“延嗣,咱们一同上朝。”

这位官员不是别人,正是官居尚书左仆射,如今尚书署中地位最高者,郑崇郑子游!

能得衙署主官陪同,共上朝堂,这是多大的荣耀?

许多隐隐知道内幕者,心中都开始重新盘算起将来要如何与这少年相处了。

这时天门轰然中开,在第一缕晨曦之中,数十官员鱼贯而入未央宫中,径往前殿而去。

殿上高坐的,是普天之下最尊贵、最有权势的帝王。

他身边立着一名略显疲惫的男子,虽然脸有倦容,但丝毫不减其风神俊朗,神仙之姿。

此人当然便是驸马都尉,天子近侍,董贤董圣卿。

杨熙虽然在殿前便备受瞩目,但到了殿上,仍是个品轶不高的小小郎官,只能侍立在后,但如今他的目力超人,自然看见天子的气色,比之半年之前只差不好,但不知为何,天子的脸上却有些喜孜孜的身材,还不住将视线瞟向他这边来。

今日只是常朝,殿上议了几事,便见少府毋将隆出班奏道:“尚书令缺如,尚书右仆射尚不齐备,请选拔贤能填缺,以葆政令通达。”

天子似乎就在等着他这一奏,连忙道:“各位卿家,谁能举荐贤能,充任此职缺?”

立刻便有二人如商量好一般,同时出班道:“臣荐杨熙延嗣....”

两人互相对望一眼,眼中皆有讶色,似是没想到竟有人一同出班,举荐杨熙。

这二人一为尚书左仆射郑崇,另一人竟是待诏夏贺良。若说郑崇举荐杨熙便也罢了,这夏贺良与杨熙有何交情,为何突然出来举荐?

那夏贺良抢先道:“延嗣此人,恭谨仁善,进退有度,才识既高,可为尚书令之选。”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这杨熙究竟是什么人物,如何配得上尚书令一职?可知那尚书令乃是比二千石大员,且在中朝当值,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杨熙从一个比六百石的小官,直升尚书令一职,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许多臣子立刻出班道:“不可!”

郑崇振衣奏道:“杨熙虽有才学,但毕竟年纪太轻,尚缺历练,便选在右仆射之职,也足勾了。”

郑崇此言,也是令人侧目,那尚书右仆射,便不是那千石要职了?但有夏贺良语出惊人在前,这番说辞倒还不那么难以接受。

但相府那一干外朝官员,却皆是冷眼旁观,无人出声,似在观看一场闹剧。

除了一个郑崇是尚书署的仆射,出班启奏之人、应声而动之辈,全都是天子近臣,若说这不是事先演好,谁又肯信?

尚书内朝和那相府外朝,本就是一体两面又相互掣肘,外朝大员自然乐见内朝职司空缺,在朝政大事上便能左右上意,如今天子这几乎明里要将这名不见传的少年杨熙插进内朝,究竟是什么意图?

毕竟天子与杨若虚闹翻,杨若虚愤然挂印出走,乃是朝野皆知之事,天子又为何要对这个少年如此优容厚待?

有些不明就里之人,甚至在不住打量杨熙的面貌身姿,难道是天子看腻了董贤,要换个别样的贴身体己之人?

杨熙今日自己糊里糊涂被招上朝来,眼看又要糊里糊涂封得高官厚禄,心中却忽然豁然开朗。

这是要将我擢上高位,再想法子拿捏我么?

他仍记得当年之事,难道今日天子要依葫芦画瓢,再来一次?

杨熙见群臣寂寂,天子却欣然欲要准可郑崇之奏,心中焦急,便要推辞自谢,不料一个隐含怒意的声音忽从殿前响起。

“天子岂不闻“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臣倒要问问,这杨熙何德何能,足可窃据此等高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