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世事多沉浮

九鼎风云志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世事多沉浮

作者:湛青是条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熙与任文公二人沿着黄河岸畔的驿道一路径返长安,沿途皆是赤地,民生凋敝,饿殍满野,让人不忍相顾。

杨熙既知自己无能为力,改变不了这悲惨时局,只有硬起心肠,对这些都作视而不见。

与任文公同行,倒有许多便利。杨熙身份路引早已丢失,与小乙一路北上,经常风餐露宿,无处安歇,但如今任文公却持有独属方术士的凭信,得以穿州过县,毫无阻碍,又能宿歇驿站,免受饥寒。

在灾荒之年,能得如此,已是了不得的优待。

但说起此事,任文公却苦笑摇首,道:“虽然如今方术士仍然受到优待,但随着儒教大行,方仙诸脉总是逐渐式微的,所谓的优待地位,也只是上位者所施舍的特权罢了。先帝喜好方仙神道,修士的地位便超然无比,但现今天子不喜这些,我等就被赶出宫禁,只得自谋生路。说不定哪一天,这通关凭信也要变成一枚废竹。”

杨熙默然颔首。他胸中有万藏,自然知晓方仙一道的由来兴衰。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太一治世,相传那时天地未分,人神混杂,山川河流皆有灵性,日月星辰的运转,四时九气的循环,皆可由神人驱策,渺小之人也可希冀做出登天之举。

那鸿蒙初开之时,上古人神翻天倒海的异能,便是方仙之术的根本源流。

之后轩辕氏与蚩尤氏战于涿鹿,更是有天上神仙与山间妖兽,纷纷现身世间,将神州大地都

再有轩辕黄帝之孙颛顼,命重、黎司序天地四方,压镇登天之梯,绝天维,断天地通,才使得人神分离,天地清朗。

及至禹王治水,疏浚百川,斩杀妖兽,踏破幽境,铸造九鼎,序数九州,神怪之属终于渐渐绝迹,九州才真正成为凡人繁衍生息的沃土。

但是在凡人之间,仍有那等智、圣、聪、明天生具有资质之辈,女称之为巫,男称之为觋,仍然具备勾连天地之能,而他们沟通天地的秘法,便是如今方术的雏形了。

传说彼时大巫,具有嘘喝为云、喷吐为风的威能,又有长生久视、固本培元之秘术,在凡人看来,与那神仙也差不多了。

秦皇当年也曾相信这些传说,多方访求仙药,北至昆仑,南入海角,但最终仍是一场空梦。相传正是因此,他才怒而下令,做出那焚书坑儒之举,差点将那百家子弟和方仙术士全部杀尽。

所以如今的方术士,早已没有了上古大巫的秘术威能,只凭着一些风角鸟占之术,服食导引之功,来为愚氓百姓断言祸福,却病医痛,甚至连那长生法门,都已不传世间。

过去数十年里,先帝喜好方术,所以方仙术士再次受到尊崇,但那只是虚假的繁荣,当今天子不喜此道,方术士们便只能回返草野,复归艰难谋生的日子。

归根结底,方仙之术总是世外之道,世上之人,多半还是要学那经世济民的儒教显学,所以任文公才有那“儒教大行,方术式微”之叹。

二人夜住晓行,第五日上便到达了雒阳城外。

雒阳亦是繁华大城,相传当年高祖皇帝动还过在雒阳定都的念头,但终于还是因长安凭恃天险之故,选择了定都长安。但雒阳处在交通要道,南控瓯越,北接羌戎,东凭幽燕,西卫关中,天下商旅皆在此辐辏,所以远远数

里之外便看见城垛高耸,气势恢弘,纵是荒年,驿路之上以雒阳为目标的车马也是络绎不绝。

杨熙与任文公向着雒阳城策马而行,忽然远远瞧见驿道之上尘土飞扬,一群人乱哄哄地,有车有马,有走有骑,几乎占住了整条驿路,正在那里迤逦前行。

两人马快,堪堪便要靠近,那群人中便有几骑纵马错后,拦住驿路,高声道:“此乃北军公干,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杨熙心中一惊,定睛看去,只见那二人贯盔顶甲,衣淡黄帛,腰间悬八面剑,马臀之后挂角弓箭壶,正是金吾卫缇骑装束。

金吾卫只在长安护卫,几乎不出关中,这是什么公干,竟来了雒阳城外?杨熙勒马不前,心中却充满疑惑。

他远远向那纷乱人群望去,才发现原来是这群金吾缇骑将一群披枷带锁的男男女女围在垓心,正往雒阳城中押送而去,如同驱赶囚犯一般。两辆马车也如同囚车,封锁严密。

小书亭app

杨熙目力强绝,看出那人群当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人人面有菜色,还有人哀哀痛哭,看他们的衣着,虽然褴褛肮脏,但还能看出制式颇为不凡,不似寻常罪民囚徒。

就在这时,那人群中一个瘦小男子趁着这几名缇骑离开,从队伍的缺口当中猛地一窜,便窜入驿道旁边的沟渠当中,亡命向着远处狂奔。

“停住了!否则格杀勿论!”那缇骑队中一名将官厉声大喝,但那男子好容易逃出重围,又如何肯听,只是没命地逃窜不止。

“杀!”那将官一声令下,左右数名缇骑早已挽弓在手,齐齐向着那人攒簇射击!

凄厉的惨嚎声惊心动魄,又戛然而止,那男子如同一头奔鹿,被劲矢狠狠地钉在地面。

此时驿道上有不少行人商贾,虽然都不得靠近这群缇骑押送的人犯,但都远远看见此处伤了一条人命,都吓得离这群杀人不眨眼的兵士再远了几分。

“小弟!小弟!”人群中传来一位女子的悲呼,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不要命似得从人群冲出,就要向那惨死的男子奔去。

杨熙心道不妙,只道又要看到一桩惨祸在眼前发生,但未料到众缇骑对这女子却未曾痛下杀手,只有两名手持长戟的缇骑一左一右,交叉戟杆拦住她的去路。

“夫人莫要自误,否则莫怪小人不客气了!”那将官出言厉喝,但言语之中却不敢过于放肆,甚至于自称小人。

“你们这些禽兽!畜生!”那女子哭天抢地,仆倒尘埃,“为什么要杀我小弟....”

“我等也是奉命行事,只要你们乖乖听令,随我们回返长安,便什么事都没有,若要逃跑,便是忤逆之罪,格杀勿论!”将官冷眼扫过人群,那些饥寒交迫的罪民都似被毒蛇舔舐,齐齐噤若寒蝉,两个蓬头垢面丫鬟小婢赶紧将那悲哭的女子架将起来,拖回人群,以免她又行过激之事,不光伤了自己性命,还要连累大家。

杨熙忽然觉得那女子悲哭之声似乎有些熟悉,突然任文公嘴唇翕动,却是以传音秘术道:“莫管闲事,咱们绕路走!”

杨熙心中七上八下,随着任文公调转马头,转入一条小路,行不多时,便离了那群被押解的奇怪囚徒,哀哭悲声也听不到了。

“怎么了?”杨熙看着任文公铁青的脸色,知道其

中必有缘由,果不其然,任文公低声道:“这些人....我认识!”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方才那哭号的女子,应该是中丨山王的母亲卫姬!”

中丨山王?

卫姬?

杨熙脑海之中忽如霹雳炸响。

怪道自己方才听到那女子的哭号,竟有些熟悉之感,自己神念异于常人,只要是自己感觉熟悉的,那必定曾在何处见过!

他又想起两年前的那个雪夜,自己在长安城西清平门下,见到的那位贵气雍容而又美丽坚强的女子。

那时她的夫君已死,尸身便在车中,她却能怀抱一岁婴儿,冒着茫茫风雪,载尸踏上漫漫归途,其心性坚忍,令人动容。

自己只是顺手帮她出得关隘,她便对自己千恩万谢,还特地问了性命,说要永铭在心,其品行高洁,也可窥见一斑。

后来听说她安然回到中丨山国中,其子也袭了王位,她便以太后之身,独撑起一国大小政事,更能看出她有智有识。

这样一名奇女子,怎的竟沦落到如此悲惨境地?

“这...这是怎么回事?”杨熙惊道,“那卫夫人不是中丨山国的王太后么?怎么会成了披枷带号的囚徒?”

任文公双目微闭,无奈叹道:“不光是卫夫人,看来中丨山国的臣子,全成了阶下之囚了!”

杨熙心中惊骇,忽然全明白了。

此世之上,天子最尊,其次便是诸王。

什么罪名,能让一国王庭,从上到下,无论贵贱老幼,皆成阶下之囚?

自然是那欺君谋叛之罪!

“不,不可能!”杨熙冷汗涔涔而出,不由得失声叫道,“卫夫人是何等样人,她怎么会让中丨山国谋叛?”

任文公曾在中丨山国中呆过一旬时光,经历了医士齐雍离奇死亡,也见过御史驾临,感觉到山雨欲来的预兆,他才决然抽身而走。

没想到半载之后,自己仍是遇到了这不想面对的情形。

他刹那间已将那真相猜了个**不离十,听闻杨熙之言,他嗤笑道:“中丨山王尚在襁褓,卫夫人又是女流,自然不会谋叛。但是,中丨山国不想谋叛,却有人想让中丨山国谋叛!”

杨熙如坠冰窟,一瞬间仿佛重新回到了数年之前,初次来到长安的时光。

那时大统未定,诸王相争,明争暗斗,波橘云诡。

他又恍然回到那被自己忘却多年,却刚刚被寻回的宗室身份与隐秘过去。

那时的海昏国,也是被人诬陷谋叛,自己全家皆死,国亦除。

是谁?

究竟是谁要中丨山国亡?

究竟是谁又要制造那等惨剧?

他想起那只有一面之缘的美丽女子,抱着那尚在襁褓的幼儿立在雪中的模样,就像一株单薄的寒梅。

他又想起在自己面前被人砍掉脑袋的生母,想起因海昏灭国而遭受牵连的小沁冻坏手脚,留下终身残疾,想起自己那记不清面目,宁愿死也不愿躲入万藏书库的生父,心中绞痛似要滴血。

他的双目中渐渐凝起疯狂之色,忽然注目看向任文公,低声问道:“任先生,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救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