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宫墙埋异宝

九鼎风云志 第二百二十五章 宫墙埋异宝

作者:湛青是条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什么东西?

世上真有龙这种生物,竟然生活在这小小石盆之中么?

杨熙心中惊骇,小心翼翼地弯腰捧起地上石盆,凑到眼前仔细观看。

但水波一晃,那盆中龙影立刻消失不见,澄澈透亮的水中什么东西也没有,仿佛刚才杨熙看到的一切皆是幻影。

但是只要水面静置,那奇妙龙影便又悠悠浮起,神异至极。

杨熙将盆中之水倾出,水中也并没什么可疑物事,真不知那影像究竟是从何而来。

他仔细查看盆内,发现盆中并无龙形纹样,说明那幻影并非盆底的反光。不过他发现石盆内倒是镌刻有一圈一圈浅浅的神秘纹路,仿佛是什么不知名的文字。

如今杨熙见识不可谓不广博,先生曾经教导他古代金文和蝌蚪文字,他在百家万藏当中也见过许多不知名的,如今已经断绝了传承的古早文字,但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符号,与他所知的任何文字皆不相同。

如果它们真的可被称作文字的话,那么使用这些文字的人,目力一定都超出常人。因为这些“文字”如竹节盘绕,看起来仿佛乱七八糟虬结在一起,但认真看去,又会发现这些“文字”的笔画绝不互相交叉覆盖,节节都连缀在一起,仿佛有一道连绵不绝的线条将这一圈一圈的文字穿了起来。

再注入清水,那盆内龙影再现。

杨熙此时才猛然惊觉,这……这水面之上应该映出自己的面容啊,怎么竟是龙的幻影?

他从地上拈起一节枯枝,凑到水盆之上,发现水面好好地映出了枯枝的形象。

但自己探头去看,水中便是游弋的龙影!

杨熙忽然心中有些恐惧。

这奇怪的水盆让他想起了一些不好的回忆。

这东西有古怪,要好好研究一下!

四顾无人,杨熙将那盆连水一起,端将起来,便做贼一般走出院落。

他可不是想偷这东西,只是想将它拿回房内好好研究一下,不管最终是否能看出它是何物,杨熙还是会将它还回来的。

但杨熙一出院门,便差点与一人撞个满怀。

是邓宏。

他是来探望县主,没想到却看见杨熙端着一盆水向外走去。

“延嗣,你到这院里来端水作甚?你那边院中没有水缸么?”他奇怪地问道。

杨熙尴尬笑笑,他不善说谎,更不愿欺瞒这位自己和小乙的救命恩人,便直言道:“我是看这小玩意有些稀奇,想拿回去看一看。”

邓宏不疑有他,只是哈哈一笑:“这种小物件,这行宫内多的是,延嗣要是喜欢,我都能够做主,不妨拿走便是。但这些东西都是皇家制式,却不要在外面显露,以防万一酿成祸事。”

杨熙心中失笑,皇家制式的样貌,他是再懂不过了。甚至可以说,掌握了百家万藏,曾在历史上出现过、有所记载的皇家制式,他都能按图索骥,比照认出。

但是这个小石盆,不符合任何他所知的制式。

它绝不是皇家之物,甚至可能都不是凡俗之物!

这时杨熙心中一动,忽然将那水盆递向邓宏,问道:“邓兄看这水盆之内有何物?”

邓宏一怔,他记起蝠千里袭来那日,他已看过这盆内,记得是个动物的影像。他抬眼看看盆内,道:“不是有个大虫的图样么?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竟有这般巧思。”

老虎?

杨熙一愣,没想到是这个答案。

这水盆之中的水面,似乎不能映出人像,却显示出动物的形象。

如果说龙也是动物的话。

这让杨熙心中又忐忑了几分。

他将水盆端走,一路上装作不经意地询问了数人,让他们看盆中的景象。

那些仆役,大多数只道那水里有虫豸,只有一个小婢说水里泡着一只老鼠,吓得哇哇大哭。

经过实际测试,杨熙已断定,这外表不

甚起眼的小盆,是一件神异之物。

而他所见过的神异之物,只有那两尊不似凡间之物的禹鼎!

其一蛰伏明渠之下,孕养了产生智识的通灵金丹,其二深藏地宫之中,貌如金球,能食金铁,最终这两尊禹鼎已全数落入当今天子手中。

这奇异的石盆,不会……又是一尊禹鼎吧!?

杨熙都被自己这异想天开的想法给吓坏了。

前两尊禹鼎,都是先生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下落,才抢夺到手的,自己怎么可能在这破旧行宫之中,随便逛逛就遇到那等神物?

这种怪力乱神之事,杨熙往往都喜欢询问先生,而若虚先生则总是给他答疑解惑。

如今先生不在身边,杨熙只能学着自己找答案。

其实,他如今身边就有一名有道方士,他也动过念头,想要向任文公请教。但是他转念一想,若这东西真的便是禹鼎,兹事体大,却不可随意透露给其他人。

他左思右想,越想越觉得此物便是又一尊禹鼎,但如果这是禹鼎,那么这尊鼎又有什么用途?

将人的面目映为各种动物,那可能这便是最没用的神异之物了吧。

他哭笑不得,最后决定将那石盆埋在庭院角落之处。

若这东西真是九鼎神物,就这么随便扔着也太暴殄天物,如果被官家知晓,少不得还会给县主刘钦一家带来祸患。

当然以杨熙的脾性,肯定也不会将此神物据为己有。

所以他终于决定,将这小盆埋藏起来,免得带来祸端。

他将石盆埋在行宫的墙角之下,为了记得位置,杨熙随手拈起一颗麦粒,就种在了那埋起来的石盆之上。

做完之后,杨熙便回到院里,走入堂屋,去看视重伤在床的小乙。

走入堂中,杨熙发现任文公正在替小乙诊视伤情。

虽然任文公医术并不甚高,但身为方士,却是精通气脉流注之术,有暇便来帮助小乙导引真气。小乙是习武有成之人,导引真气流转全身,对伤处恢复大有裨益,甚至大于药石之功,不几日间,竟能艰难坐起,饮食渐渐恢复。

能吃能喝,说明身体已经开始好起来了。

这几日小乙一见杨熙,便劝他赶紧返回长安,杨熙当然不愿丢下他去,所以这两天都不太想来小乙的房间了。

果然,小乙一见杨熙前来,便又劝他回长安去。杨熙听了此话,只是默然不语。

任文公帮小乙梳理完气脉,心中惊叹这少年的经络宽宏,真气运使如臂使指。只要假以时日,这少年毫无疑问将能成为武艺一道的宗师高手。

看着两人默然不语,任文公忽然道:“你二人是去是留,我无意干涉。但我是马上要拜别刘县主,回蜀中去了。若延嗣公子也要离开,我倒是可以送你一程。”

小乙一听,不由得大喜过望,连声催促杨熙一并离去。虽然那蝠千里不知逃去了哪里,但始终是个威胁。杨熙一个人离开,只怕会再被那阴魂不散的老怪物盯上。

这任文公武艺术法皆是高明之极,若能护送杨熙一程,实在是再好不过,甚至可以说,过了这个村,便没有这个店了也不为过。

杨熙颇为不愿,只是问道:“任先生为何去得这般紧急?”

任文公叹息道:“不瞒二位,我本来早该回蜀中去的,只是欠了王巨君一个人情,才不得不到此处来。如今我终于明白了,原来王巨君让我来此,便是要让我帮你等度过难关的。”

杨熙和小乙齐齐相顾骇然,难道王巨君早已预料到了济阳县城当中即将发生的事?!

难道他真的是未卜先知的圣人不成?

默然良久,小乙突然诚恳道:“杨兄,你若要回返长安,此刻便是最好时机。那蝠千里伤重逃遁,暂时顾不上来寻你晦气,若是等他恢复,说不得又要前来害你。若你已经离开,他多半便不会再关注此处,县主等人也不必再受到牵连。等我伤势痊愈,我必立即动身,返回长安找你...

.”

小乙还没说完,杨熙突然打断他道:“小乙,这些话是谁教你说的?”

他对小乙再了解不过,小乙心思纯善但是想法也简单,绝对说不出这等思谋远虑的话语。

小乙赧然,低声道:“我方才向任先生请教的。”

杨熙猛然抬头看向任文公,任文公却与之含笑对视,一言不发。

杨熙在对视中败下阵来,终于转开目光。任文公教了小乙这番说辞,其意也是好意,但总让他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他忽然开口道:“任先生,让在下尽快返回长安,也是巨君大人的意思么?”

任文公一怔,没有料到杨熙竟如此敏锐,发现了这个他未曾宣诸于口的,不算是秘密的秘密。

“确实如此。我来之前,巨君曾言,京中将有大变故,你若不在,必会抱憾无穷。”任文公坦言道。

大变故?杨熙突又想起先帝驾崩之日,王巨君处变不惊的样子。

究竟要发生什么,能让王巨君说出“大变故”三个字?

“就算有什么大变故,在下人微言轻,便在长安,又有何用?”杨熙低声道。

任文公微不可察地低叹一声,道:“延嗣,你如今与我也算同道之人,必也懂得一些望气之法,难道你就没有瞧过自己的气数高下?”

最后这一句话,任文公却是以传音秘术道出,果真是法不传六耳。

杨熙默然不语。

他是宗室遗孤,又得百家万藏传承,亲眼见过禹鼎神物,与皇家气运也是纠缠不休。只要他愿意,他甚至可以走上竞逐天下的道路。

他忽然心中一动,想起那已被他深埋地下的那个奇异石盆。

难道那小盆之中,竟能映照出人的气数,拟作实物?

别人的气运都呈虫豸百兽之形,自己的气运却如同蛟龙一般!

但这别人梦寐以求的气运机缘,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负担?

他不想搀和帝王家事,不想沾染朝堂的是非,更不想背负别人强加给他的命运。

这便是为何他觉察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王巨君的注视甚至操控之中时,会心生不舒服的感觉吧。

“延嗣,是走是留,都在你的一念之间。”任文公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转身走出厅堂。

杨熙心中为难,嘱咐小乙安心休息,也出门来到院中。

刚来到门外,杨熙便见到一个小童正在墙角撒尿。

定睛一看,这不正是那县主的大公子刘縯么?

而他撒尿的地点,正是杨熙埋藏那个小石盆的位置。

杨熙只感觉一阵无语。

世上巧合之事何止千万,但这些巧合为何发生?却没人能够解释清楚。

就算不在王巨君的算中,又怎么脱得了上天的算计?

小乙说得对,自己不能继续羁留在此。

据王巨君所言,先生早已返回长安。想来以他的脚力,此刻必然已到长安多时了。

先生返京为自己顶替罪责,自己却还在此犹豫不决,这何尝不是一种逃避?

若是因为自己没有及时返回,导致先生遭遇什么不测,自己那可真是悔之晚矣!

他又忆起长安的宅邸,想起尚书署的职司,想起临近婚期,却被自己抛在脑后的未婚妻子,心中五味杂陈。

但自己已经不是昔日那个需要先生遮风挡雨的病弱少年,自己如今已是百家万藏的司书人,也该学着独自面对一些事情了!

小乙不在身边又如何?

就算没有任文公同行相送,自己也该立即起身,返回长安而去!

想通此节,杨熙只觉头脑清明,再不为去留所迷障,不由得仰天哈哈大笑,声震屋瓦。

那小童刘縯被这笑声吓了一跳,不知这平素总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客人究竟是在发什么疯。他连裤子都没顾上提起,便连窜带跳地跑出门外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