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见知何日

九鼎风云志 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见知何日

作者:湛青是条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在外乡,不得不处处小心,忍气吞声,杨熙感受不深,小乙却深得其味,盖因其从小颠沛流离,吃尽世间辛苦,看尽人世百态。

所以从心理上来说,他要比杨熙更加成熟。

也正因此,他如今仍能保持一颗纯良忠厚的赤子之心,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他引着杨熙在市上转了几圈,发现其他粮店也均是粮米价如金珠,直可卖出丰年数倍价格。

这些商贾前些年在丰收之时低价囤货,如今便又奇货可居,不顾生民死活,只顾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也难怪大汉历代君王对商贾都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将其划为贱籍一等。

若是之前,杨熙定要心怀不忿,暗骂这些商贾为商不良,但如今他腹中经书既多,学问见地自然而然的也增长了不少,知道商贾乃是均输货衡之本,没有商人来往交通,贩运天下货殖,各处物产就不能交通,就不会有那市井辏集的聚落和城市渐渐兴起。

可以说,天下之财汇聚一城的长安之所以能够建成,少不了商贾的营营不休,那商道海路,也都是那些不畏生死的商人,用性命一分一分逐渐开辟。

甚至可以说,大汉经年累月积累的雄厚国力,也都与商贾往来密不可分。

为商之道,财自道生,只有重信守诺、利己利人才是正途,可如今世道浇漓,逐利成为商人本性,难道真的是商人有什么问题吗?

所谓市不豫贾,果真没有约束的商人便会成为如此模样吗?

杨熙忽然对王巨君广开太学、广教乡里的策略有了一丝明悟。

读书不仅仅是仕进做官之途,学问一物,即使不能经世济民,也能让人明白事理、重视然诺、提高道德。

等到何时市间小民商贾也知道义理,都能以信取财,方能成就大治之世吧。

可是如今朝野混乱,外戚当道,民间又如此灾害频仍,黎民吃都吃不饱肚子,哪有余暇去学那圣人文章、道德经卷?

杨熙一路胡思乱想,小乙却货比三家,终于在一家粮店里以稍微便宜的价格买下两包干粮,至少能勾三五日食用,身上的钱钞也花去不少。

两人走到街头,忽然听得前方人声嘈杂,一个佝偻男子一边哀声痛呼,一边引着五六名手持木棍的皂衣公人向这边走来。

杨熙定睛一看,只见这人细眼鼠眉,身材瘦小,赫然便是不多久前他与小乙一同货卖金铤的那个粮店的掌柜。

但此时那掌柜却已没了先前那冷嘲热讽的面皮,而是面色灰白,呲牙咧嘴,一只右手上还缠了厚厚的布条,上面隐隐渗出殷红的血水。

“官爷,就是这两个小子!”那掌柜远远看见杨熙和小乙,顿时脸上来了精神,跳脚怒骂道,“他们先是在我店里卖了一块金子,然后又让同伙持械行凶,将那金子抢了回去!这两人此刻还敢在大街上晃荡,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把咱们孱陵的官爷们放在眼里!”

持械行凶?

杨熙霎时就明白了,原来这钱米店掌柜得了金子,被人用强抢走,这才报了官家,诬陷自己和小乙行凶抢劫!

杨熙看这掌柜对着他们横眉竖眼,转头向那官差告状,又是可怜兮兮,就差没一把鼻涕一把泪了,只觉此人又是可恶又是可怜。

他倒是不怀疑这人弄鬼,想要吞没金子又行诬告,毕竟不是人人都有魄力自残肉身也要嫁祸别人,那便是果真有人将那枚金铤抢走了。

但自己遭了祸事,不问青红皂白便行诬赖旁人,实在也是可恶至极。

杨熙见那些公人眼神已有不善,便微微一揖道:“几位官爷明鉴,在下方才确与这位掌柜有过钱钞交易,但俱已交割完毕,钱货两清,他自丢了金子,须赖不到我们头上。”

那掌柜又急又气,跳脚骂道:“怎么不是你们弄鬼!你们前脚刚走,后脚那小娘皮就走进店来,明言讨要那锭金铤!我拿钱换来的金子哪能随意给她?她便恃武行凶,拿一柄明晃晃的刀子戳穿了我的手掌!我吃痛不过,只好将金子给了她,然后那该挨千刀的小娘皮一转眼就不见了!若说不是同伙,哪有这般巧的?”

杨熙和小乙皆是心中狂跳,不由得互望一眼,脸上都有喜色。

是小沁!

听那粮店掌柜的描述,那抢走金铤的人既是女子,定是那小沁姑娘无疑了!

想是小沁恼他们便宜卖了所赠金铤,所以气不过才出手抢回吧,这种雷厉风行、下手狠辣的做派,除了小沁还有哪个女子?

她可是敢当着蝠千里的面,刺杀其的凶人!

那几个公人见到两人脸上的颜色变化,不由得举起手中的木棍,成半弧将二人围住,为首一人厉声喝道:“看你二人面生的很,是不是你们的同伙抢劫?快快从实招来!”

杨熙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么快便找到了小沁的下落,知道她安全无虞,忧的是她也实在太过霸道无羁,又出手伤人惹出祸端。

小乙却忧大于喜,他是市井游侠,与那官家公人乃是天然的对头,知道若被这些公人拿去衙署,管你是不是真的抢劫盗窃,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杨兄,既知道小沁姑娘尚还安全,咱们还是先走为上,稍后再去寻她!”小乙低声说道,已然扯起杨熙的衣袖,转头狂奔而去!

几名公人只见这两个年轻人忽然转头,毫不犹豫地绝尘而去,更加笃定这两人是犯事的恶徒,不由得奋起鼓噪,随后紧追而去。

那粮店掌柜虽手上受伤,但为了落袋又飞去的金铤,仍是咬牙忍受,一步不落地缀在后面。

于是街市间便出现一幅奇景,当先两名少年携手狂奔,后面四五公人紧追不舍,一个瘦猴样的粮店掌柜捂着受伤的手掌,一边呲牙咧嘴,一边跳跳舞舞地缀在一行人身后,一步也不肯放松,引得沿街闲汉驻足围观。

小乙脚力惊人,杨熙也得若虚先生传授“禹步”,纵跃如飞,眼看便要越逃越远,后面公人发起急来,一叠连声喊道:“蟊贼休走!你们这些看热闹的,快将这两个小子拿下!”

但自古官民如仇敌,平素这些公人在街市上作威作福,干得全是欺男霸女的勾当,如今看他们被这两个少年牵着鼻子一样戏耍,周围的闲汉乐的看戏,谁也不上前去阻挡。

亏得这些公人生长本地,比小乙两人道里路熟,这才不至于真的被甩脱开去。

小乙和杨熙被久追不辍,自然心中也是焦躁,杨熙边以“禹步”跟上小乙的身形,一边嘶声喊道:“小乙,要不然我们还是好好与他们分说,若真是小沁将金铤抢走,咱们找到小沁,劝她还了便是!如此逃窜总不是个办法!”

小乙却毫不减慢速度,一边皱眉道:“杨兄是不知这官家的厉害!若咱们果真被抓住,那可真是有口莫辩.....”

说话间两人闯进一条街边巷弄,抬头一看,心中顿时都凉了半截!

原来这巷子竟是个死胡同,再也没处可逃了!

“咱们翻墙!”小乙轻身功夫不差,便是带着杨熙,也能轻松翻出墙外。

但当他跃上墙头,刚要将杨熙援上,却不由得叫了一声苦。

原来这一场喧闹早已惊动了戍城军马,墙外竟有一队四五十人的兵卒执矛向这边包抄过来。

这个小沁还真是能惹事至极,直叫两个少年大叫吃不消。

墙外是兵丁包抄,身后是公人堵截,小乙迅速评估一下两边实力对比,自忖在那几名公人之中突围并不困难,但若被兵丁围住,要想逃走却是再也休想。

“回头,墙外有军士包抄!”小乙跳下墙头,作势便要向那几名公人冲去。

“小乙,莫要如此!”杨熙大急,他作为一名奉公守法的儒生,让他在公人兵士的追捕中逃跑,已是他能接受的底限,让他直接与官家起冲突,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

“我乃长安京官,尚书署中郎!你等安敢无礼!”到了此时,他终于忍不住自曝身份,希冀自己的京官身份能够让这些公人心存忌惮,能够停下手来好好说话,不至于越搅越乱。

但是骤然暴露自己的身份,不仅会给人留下京官擅离职守出长安的口实,一旦被参劾,轻则家破官丢,重则啷当下狱,更不用说也会让自己的行踪暴露,被那些对自己图谋不轨的百家盟鬼人寻踪而来,实在是遗祸无穷。

但不管会引起什么后果,如今还是要先过了眼前这关,才能再说其他。

谁料到身后追来的公人皆是一脸狞笑,一人嗤道:“你这贼眉鼠眼的小子是京官?我他娘的还是王爷呢!你要是京官,如此狼狈逃跑作甚?为何不将官引凭信拿出来看!”竟是根本不信。

杨熙一时语赛,他与小乙连夜逃离松兹城,行囊等物俱都遗失了,哪里拿的出凭信?

小乙见众差役逼来,再不迟疑地矮身欺近,当头一人眼前一花,只觉虎口剧震,死死攥在手中的杆棒已被小乙劈手夺去。他张口欲呼,不防小乙手中杆棒如毒蛇出洞,猛地戳在他的胸口,竟将他直直搠翻在地,翻翻滚滚跌出一丈余远。

众差役定睛一看,这吃了一棍的倒霉鬼竟已闭气疼晕了过去。

“这小子有武艺!”众人发一声喊,都是急急刹住了脚步,再不敢小瞧了这两个年轻人。

若在别处还能一拥而上,倚多为胜,但在这小巷当中,同时只容二人并行,后面几人顿时挤挨起来,阵脚一时自乱。

“走!”小乙向后一招,摆个架势,突觉一股真气由脐下生发,霎时顺着双臂经络游走至虎口玄关,继而关注在木棒之上,一根普通的木棒竟发出一阵悠然嗡鸣,让面前虽然人多势众的差役惊惧不已。

“再不让开,我可不留手了!”小乙将木棒贴地一挑,使出战阵武学当中的“羚挂角”,以棒为抢,引动巷中残雪如飞花倒卷,霎时迷了面前之人的眼睛。

一片雪雾之中,小乙如离弦之箭趋进趋退,手中一根木棒如长枪大槊,戳打点崩皆有厉啸相随,一缕雪尘被气机牵引,在木棒尖端聚而不散,如同长矛枪尖,让人下意识地想要避其锋芒。

以小乙的身手,对上这几个公人,若是要痛下杀手,即使手中只是一根木棒,也能轻松将他们的喉咙戳碎,让他们死于非命。

但此时此刻,两人本就心虚不已,哪敢杀伤人命,再添事端?是以小乙出棒,招招避开公人们的要害,只往腿根腰肋击去。饶是如此手下留情,这几人也不经小乙一通棒打,几个呼吸之间便全数滚翻在地。

杨熙顿时头大如斗,但事已至此,只能随着小乙向外冲出。

巷外兵士已经快要聚集,若此时不逃,便再也走不脱了。

“兀那贼子,莫要逞凶!”两人冲出小巷,便听见一人远远大吼,吼声由远及近,竟是疏忽而至。

小乙心中一凛,知道来了扎手的人物。果然只听弓弦振响,眼前一道迅疾黑芒闪过,竟是一根羽箭射来,箭锋所指,赫然便是杨熙面门!

眼见箭矢向杨熙射去,杨熙直似呆了一般,竟然伫立原地,小乙却早已吓了一身冷汗。若是由他当这一箭,自是可以在毫厘之际闪躲而开,但射箭之人显是明白避强击弱的道理,不去管冲杀在前的小乙,却是刁钻一箭直射杨熙!

如此迅捷一箭,小乙现下便是强行将杨熙撞开,也难保他的安全,可能只有飞扑向前以身为盾,才能拼死挡下这一箭!

但就在这一刻,小乙只见杨熙涣散的双目忽然凝聚,瞳眸之中闪射出微微金光,眼神已捕捉住了那飞速接近的箭矢尖端。

下一刻,就见他的右手毫无章法地探出,却准确地握住了那疾飞而来的箭杆!

当杨熙回过神来之时,只觉手心剧痛,粗粝的箭羽在高速之下,将手心的皮肤刺得鲜血淋漓,但自己终是奇迹般地将这致命一箭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小乙也呆住了。

这一箭之威劲疾无比,虽不是必杀必死,但以人身抵敌弓矢,即便他有武艺傍身也只能趋避,杨熙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能够徒手抓住羽箭,实在是匪夷所思至极!

原来杨熙此时神念锤炼业已晋入

“化虚”之境,虽身无武艺,但在危险加身的一刻,散布于身周的神念之力自行化为远超常人的目力和速度,骤然举手,竟是如本能一般将那箭杆握在手中!

没错,正是本能。

若他能够有所反应,若他熟知武艺精要,必然不会如此行险,只会趋避闪躲,看起来也不会如此的惊险。

那射箭之人乃是孱陵军一名副尉,膂力惊人,能挽得两石强弓。今日巡城之时,偶见这厢有人被官家追捕,便引部曲前来相助。及至看到这两个少年竟敢殴伤公人,不由得恶向胆边生,登时引弓便射,没有半点犹豫。

在孱陵这一亩三分地上,谁敢与官家叫板,都是死有余辜!

善射者目力必强,他看到那似乎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竟作出徒手接箭的手段,不由得也是一呆。

就是这一呆,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一道匹练也似的银光猛然暴起,如一线飞瀑撞入这持弓副尉的眼帘,竟是一个矮小的身影不知何时闯入行伍,手中利刃枭向他的脖颈!

这一刀来得迅疾狠辣,又恰恰抓住了副尉失神的瞬间,当他反应过来想要躲避之时,已觉半边脖颈剧痛难忍,犀利的刀锋业已入肉半寸!

亏得此人武艺尚可,又是真正参加过剿匪平乱的宿卒,当此危及时刻,只听他狂吼一声,贴地滚出数丈,终于在间不容发之际躲开了这阴狠一刀,没有立毙当场,饶是如此,他的颈边也被斩出深深的血槽,鲜血如泉飙射而出!

众军头领遇袭,行列登时大乱,纷纷鼓噪起来,却无形中给了那矮小刺客可趁之机,只见他游鱼一般从戳刺而来的枪尖之中窜出,几个起落便隐入另一条巷弄。

“别管我,快追那混蛋!敢袭击官军,我要将他拿住大卸八块!”那副尉也是悍勇,以手按住鲜血喷涌的的脖颈,嘶声命令众军追向那刺客,却再也顾不上杨熙和小乙二人。

杨熙和小乙心中又惊又喜,因为他们已经认出那袭向官军,为他们解围而后逃窜的身影,不是小沁,又是哪个?

终于找到她了,她真的没事!

“她引了这么多官军,太危险了!”小乙焦急道,“咱们去帮他!”

杨熙一咬牙,低声道:“帮她作甚?还能帮她将这些兵士宰了不成!她能向官家军士下死手,你能么!趁那些兵士顾不上咱们,咱们还是快走为上,等到了安全的所在,再行寻她不迟!”

他当然担心小沁的安危,但既然小沁以如此暴烈的手段为他们解围,若再不走,却是浪费了她涉险换来的生机。

既然小沁能够在蝠千里的手下逃得性命,这区区孱陵戍卒,应该不能奈得她何。

小乙心中忐忑,但见杨熙都如此决断,便也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绕过躺在地上哀叫的公人皂役,寻了条隐秘路径快步当先而行。

这孱陵城中的喧嚣,全数被城墙最高处静立的三人看在眼中。

其中一人身量高大,一身磊落青衫,在寒风猎猎之中让人看了都觉寒冷,另一人穿着半新不旧的棉袍,看上去有些瑟缩,仿佛不胜寒意。最后一人身着一件邋遢的鹿皮裘袍,却袒露胸膛,似乎丝毫不在乎寒风如刀。

正是杨若虚、王巨君与张逸云三人。

“这两个小子,还不如那女娃娃有胆识魄力,落荒而逃的本事倒是不错。”张逸云看着那小沁引着数十名甲士而走,杨熙和小乙却悄然遁去,不由得嗤的一笑,将手中的酒壶一饮而尽,砰地抛下城头。

“那小沁姑娘是西域凶人雷狼教养出来的弟子,且不说武艺如何,最难得的是凶狠沉着的心性,自是跟你那小乙徒儿完全不同。”若虚不动声色道。

听到若虚提起雷狼,张逸云玩世不恭的脸上难得有一丝复杂神情一闪而过,嘴上却仍是满不在乎道:“小乙是个好孩子,但我只是指点过他一些武艺,却不是他的师父。我一个孤家寡人,收得什么徒来?”

王巨君看着城中渐渐归于平静,终于开口道:“我倒是觉得,今日杨熙能够当机立断,转身便走,才是有了几分若虚的心性了。若是以前,他应该会不管不顾,随着那女孩儿去吧。但是到头来是帮忙还是添乱,那就未可知道啦!”

他转过身,将双手笼入袖中,忽然双目直视若虚道:“如今你可放心了?”

这句话说得没头没脑,但若虚却似乎懂得他的意思,双目之中光华一暗,只是轻叹了一口气。

杨熙等人离开松兹之后,若虚终是不放心他的安危,与王、张二人共同随之赶来。但方才看到杨熙几被官军捉拿,差点被箭矢刺穿,他都没有出手相助,其实已是用行动对巨君之问作了回答。

既已决定要让杨熙自由地按照心意而活,那便不要干涉他的选择,不要左右他的人生,更不能再让他继续生活在自己的护佑之下。

天下之大,终是要让他自己去闯,是时候撒手了!

可是苦心孤诣这么多年,一切谋算都落空而去,他的心中又怎能平静无波?

“既然看开了,那就走吧!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也有他们自己的际遇造化。”巨君似乎看穿了他心中的失落,慢悠悠地说道,“为师者犹父母也,有的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啊!”

若虚先生心中如遭重锤,一时愣愣地说不出话来,只觉心中一片茫然无措。

正如巨君所言,自己离开杨熙,自己一时仿佛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不知该何去何从。

自己智谋无双,庙算无遗,此刻却成了无用武之地的屠龙之技,自己胸怀万藏,天下之事事无巨细,对自己再无秘密,但若离了杨熙,余生还有何事可做?

却只听巨君轻笑一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不独华夏一地,少年之时你不也曾梦想去那域外他乡,看看迥异华夏的风光人文?生无所息,知也无涯,咱们这些老家伙,就不能找点自己的事做么?”

若虚呆了一呆,双目之中神光渐起,忽然对着王巨君一礼到地,仍是那弟子之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