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之势悄相易

建平改元之后,天子又开始起动给母亲、祖母加尊号之议。

这一方面是皇帝自己的意思,要以这种形式报答祖母、母亲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也是因祖母傅太后几次暗示明示,想要这个皇帝孙儿给自己一个显耀的名号。

这傅太后是何许人?她也是高宗皇帝的嫔妃,昔日受尽恩宠。当年她在宫中充任婕妤,生下皇子刘康,元帝大喜,不仅将刘康封为定陶王,还特立“昭仪”之号,专门赏赐傅氏,可谓恩宠隆盛。

这定陶王刘康喜好音律,文才颇高,深得天子喜爱,有一段时间天子都起了念头,要以他为嗣,取代太子之位,还是朝上众臣一致反对,才终于打消了这个主意。

所以说,孝成皇帝之所以能当皇帝,当年其实也是很有些风险的。

但事实就是事实,后来太子即位,便是成帝,刘康只得回到定陶国做他的藩王,傅太后也只能随着儿子回那定陶国中,做了个藩国太后,而同在后宫为妃的王政君,则母以子贵,摇身成为太后,是为后宫之主。

但现如今情势发生逆转,孝成皇帝无嗣,却让定陶王的儿子当了皇帝,傅太后终于也随着孙儿来到长安,住进了这后宫之中。

但是从名分上说,傅太后仍是无法与太皇太后王政君相较。因为她的孙儿继承大统,便已不算她的孙子,而成了太皇太后的孙子了!

这让傅太后心中如何不恨不妒?

看着昔年在后宫与自己争宠的人,如今在地位名分上仍然压着自己好几头,地震之后,孙儿都不能首先来看望她,而要先去拜见那个女人,她的心中便如被毒蛇噬咬一般的难受!

但是上次董宏上疏??试探为傅太后、丁姬加尊号一事,已经引起了朝臣特别是三公九卿的一致反弹,这次天子便采取了另一种途径。

这回他不再动议论给祖母、母亲加尊号,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自己早已去世的父亲。

这一日天子日常拜见太皇太后,忽然垂泪道:“朕自继承大统,殚精竭虑,忧心国是,兼奉宗庙,不敢怠慢。但昨夜梦回定陶,见定陶恭王,背对于我,想是宗嗣断绝,对朕有所怨怼也。”

太皇太后如何听不出天子的言外之意?宗嗣断绝?先帝在立定陶为太子的时候,已经指定了楚孝王刘嚣之孙刘景为定陶王,奉定陶恭王刘康之后,哪有什么断绝一说?

天子无非是想要为定陶旧族争取更多的利益罢了!

但她也知此时王氏逐渐败落,日后还得依靠这位天子,只好宽言宽慰,同意下诏追奉定陶恭王刘康为恭皇。

既然天子生父都追封为皇,接下来的举措便是名正言顺,天子立刻下诏尊奉傅太后为定陶恭皇太后,丁姬为定陶恭皇后,各设置左右詹事,封赏食邑按照皇太后、皇后的制度。追尊恭皇太后的父亲为崇祖侯,恭皇后的父亲为褒德侯。

这一番操作下来,朝臣皆是目瞪口呆,原来还可以这样?

但是此举也算合乎礼节,便是那些忠直老臣,也都说不出什么了。

天子心意得逞,顿时龙颜大悦。恰逢冬日将尽,春日将来,天子在未央宫大摆宴席,宴请群臣。此宴意在炫耀,朝中众臣皆被邀请,便连那称病在家、告老还乡的臣子,也都被请到了宫中。

天色尚未全黑,便见未央宫里华灯初上,御座以下鳞鳞排开案几,羔羊美酒流水价送上,群臣各安本位,看着殿内排定的座位,心中又惊又疑,不由得互相小声交谈起来。

因为天子宝座之下,竟是设了四个案几,以示高于常人之意。

平时天子设宴,那里不是只有两个位置吗?一个是给太皇太后王政君,一个是给太后赵飞燕的。

如今突然多了两个位置,难道是……

这时座中一位中年臣子忽然长身立起,唤那内者令道:“这多出来的两个位置,是给谁的?!”

内者令一看竟是此人,顿时不敢隐瞒,只得如实答道:“这是定陶恭皇太后、恭皇后的座位,天子亲自命令将这两个位置安排于此,以示尊贵之意。”

此人冷笑一声:“尊贵?借着定陶恭皇得了个封号,便尊贵了么?定陶太后不过是藩王的母亲,怎么能跟太皇太后并排而坐!给我把这两个位子撤了!”

内者令左右为难,一面是皇帝的要求,另一面是这人的命令,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站出来的臣子,正是王巨君!

他一直称病在家,但今日也是应天子之邀,前来赴宴。这百官之中看出此宴目的的不在少数,但站出来质疑的,却只有他一个!

“我不在朝堂这些时日,诸君是要眼看着天子将大汉的宗庙规矩都丢完了吗?任宏、刘交!你们对得起手里的俸禄么?”

任宏是大鸿胪,刘交是宗正,这些宗庙规矩正由他们管束,天子如此妄为,他们两人难辞其咎。此刻听到王巨君点他们的名字,不由得都是低头赧然。

“按照巨君说的,把这两个位子撤了吧。”忽然有人一声叹息,原来是刘子骏开口。

内者令不敢不从,只好派人将这两个座位挪走,但又不敢完全撤下,只得又摆在了太皇太后座位的下首。

就在这时,天子搀扶着太皇太后从后走出,一见座次被改,顿时心中大怒,但不好当即发作,只能先将太皇太后扶至座中,才强忍怒气,沉声道:“是谁将这宴会座次改动?”

“是臣所为。”王巨君夷然无惧,出列自认。

一见是他,太皇太后眼中光芒一闪而过,天子却气愤难平,冷笑道:“是你!巨君这是成心与朕作对?”

王巨君脸色平静,拜道:“巨君自知忤逆君王有罪,但宗庙之法不得轻废,还望天子三思。”

天子大怒,忽然又有孔光、任宏、何武等人出班拜道:“宗庙之法不得轻废,还望天子三思。”

“好,好个王莽!你不是称病不朝么?以后你也不必入朝了,回你的新都养老去吧!”天子心中气恼至极,一句话便贬了王巨君的功名,“谁还想跟他一起回乡种地的,朕也绝不拦着!”

众臣噤若寒蝉,再无人敢出一言。只有王巨君却再拜起身,口称:“谢天子赐骸骨。”然后转身离席,洒然而去。

天子余怒未消,令内官将座位移回,立刻派人去请祖母、母亲入席。但是方才殿上动静太大,早有婢仆报给傅太后知道。

傅太后大怒,心中将那王莽骂了千遍万遍,也是坚决不出席宴会,最后将一场大宴闹得不欢而散。

-————————————-

知道王巨君终于被贬,即将离开长安,返回封地新都,朝野上下一片沸腾。

这王巨君的人望可谓恐怖至极,在他离开长安之前,无数朝堂官员、太学学子,甚至市井吏民,都到他门首拜访,与他告别。

杨若虚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与计无双手谈“六博”。只见他眼前一亮,投骰于坪,笑道:“时机到了!”

前几日,杨熙天天跑去暖玉楼中与那小沁问话,最后终于问出,雷狼来到长安,最重要目标竟是要杀王巨君!

这王巨君才学高绝,所立“安汉七策”果真是厉害无比,特别是对匈奴一策,看似只是开放边禁,准许通商,但长此以往,势必引起匈奴在商业上对大汉的依赖,便让匈奴越难再次对大汉发起战争。

正是看到了这一策的厉害,匈奴王乌珠才重新起用雷狼,让他远赴长安,暗杀王巨君!

当然,若是能顺便干掉大汉皇帝,或者其他哪位重臣,也是意外之喜。但偷袭若虚先生,暗杀张逸云,则是雷狼的私怨了。

可叹匈奴都将这王巨君视为必杀的劲敌,大汉皇帝放着这样一个贤人,自己却不重用,而是将他免官贬职,赶出长安,真是讽刺至极。

而王巨君离开长安返回新都这一路,必然也会成为雷狼袭杀他的最好时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雷狼若想杀王巨君,则必暴露行迹,若虚先生正是要借这个机会,给这雷狼布下天落地网!

只见若虚先生展开一方白绢,以笔蘸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长安地形图样。他一边安排杨熙去联络杜小乙,通知吕节,让计无双放出消息,吸引金吾卫,一边连说带比,需要多少人手,在何处埋伏等候,说明清晰,丝毫不爽。

计无双越听越是心惊,没想到若虚先生在兵法一道上,竟是胜过自己这么多。他自觉若是让他布置,绝对安排不到如此细致。

若是自己是被埋伏之人,那自己该是必死无疑!

可是若虚先生安排之后仍觉不足,又交代了几个后手,这才放他们各去准备。

这只能说明,雷狼的强悍,也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计无双只觉冷汗直流。现在看来,若是当时雷狼拿出真本事与他放手一搏,自己就不是损失三名弟子那么简单了,说不定连命都要搭进去!

但此时敌明我暗,攻守之势已然逆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