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史海钩沉百家黯

听到“百家争鸣”这几个字,小乙微微一愣,挠了挠头道:“没听说过。”

逸云见他愣头愣脑,连“百家争鸣”的故事都没听说过,一腔谈兴便少了一半。

他闷闷地道:“小乙,不是我说,你真该去读点书才是,整日跟着你那狗儿大兄鬼混,到头来连个字都不认识,只会痴痴氓氓过一辈子,与那禽兽有什么分别?”

小乙不解道:“做游侠儿也需要读书识字么?”

逸云不由得笑骂道:“做游侠儿是不需要识字,只要能打架便是了,但是你愿意在市上跟人打一辈子架么?”

小乙一愣,猛然想起了教他武艺的杜陵大侠杜稚季。

那杜稚季本是杜陵大户,只因喜好行侠仗义,所以才习练拳勇,闯荡长安,但到了晚年,又何尝不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想要重新过回安定的日子?但是作为游侠,一旦有了侠名,便“人的名儿,树的影儿”,一辈子也甩脱不得,最后终于落得个枭首弃市的下场。

自己虽然也羡慕大侠们行侠仗义,受到市上少年纷纷奉承跟随,但是自己愿意一辈子过这样的生活吗?

但是自己不做游侠儿,却能干些什么呢?

就算如逸云前辈所说,去学了读书识字,难道便能去当账房先生,去当蒙学教师?

大汉一朝,虽然以儒道治国,但是民间不识字的百姓仍占大多数,小乙还真想不出,自己读书识字能做什么用处,难道只为知道一些故事传说,只为能写自己的名字?

逸云见他呆愣,知道他心中已是陷入了迷局,不由得点破他道:“小乙,你天资聪颖,宅心仁厚,必不会在游侠行里久住。将来无论你要投行伍,还是经商务农,都需要学习新本事。武艺一道,只要有师傅教习,有机会实战,便可逐步练好,所以说练武实乃是天下第一等的容易事。但你要学其他本事,便要求诸于书简之上了。”

逸云天资高绝,在他的眼中,练武倒成了极容易的事情,只让小乙心中哭笑不得。

不过听了他这一番话,小乙也对读书的重要性有了一些实感,忙道:“前辈教训得是。过了这一阵,我便找几卷《仓颉篇》来看看,好歹先学几个字儿。”

“好,好!”逸云知道小乙为人至诚,言出必践,不由得大为放心,举步向前走去。

这个大厅的另一头,是四条通路,既无区别,也无路标,小乙正不知从哪条道路走,却见逸云信步抬足,直接便向左数第二条道路当中走去。

小乙连忙跟上,发现这条道路不项刚才那井壁上挖出来的泥洞,而是如方才的大厅一般,用砖石砌成四壁,看上去坚牢稳固。

“前辈知道这条道路通往哪里吗?”小乙见逸云在前走得果断,不由得开口问道。

“不知道,”逸云微微一笑,“但我知道,这里必然是出路。你看!”

小乙见逸云指着他手中的火把,不由得凝神细看,只见那火把的火焰,正向着这通道的内部呼呼偏斜。

“这地洞之中能够燃着火把,说明这里与外面是相通的。而火把的火焰向着这通道里面偏斜,便说明这里面就是出路!”

小乙心中对逸云大为敬服,更是惊叹那些“鬼人”竟然能够修建这么精巧恢弘的地下通道,不由得赞道:“那些‘鬼人’能修成这样的地道,也真是厉害!”

逸云冷笑一声,道:“若是三百年前,他们可能还真能修出这样的地道,但现在,哼哼,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吃老本的蛀虫罢了,哪里修得出这样的地下通道?”

小乙惊讶道:“这不是他们修得么?那是谁建造了这些地道呢?”

逸云道:“若我所料不错,这应该是长安城修建之时,由当时丞相萧何所建。”

小乙虽然不通文字,但对于萧何这个开国丞相的故事,还是听过不少的。这长安城便是当年萧何亲自选址,亲自修建的,那么他在主持修建长安城的时候,在地下修建了这样的通道,也便不足为奇了。

但是为何当年萧何修建的地道,却被这些“鬼人”利用呢?

听了小乙的疑惑,逸云笑道:“当年萧何在宫中修了许多地道,可以沟通各处宫室,直到现在,有些地道仍然能够使用。当时有些通道便是通往宫外的,与这宫外的地道相连,可以直接从宫中出城去。但是后来这地道安全隐患太大,到了孝武皇帝之时,便逐渐被切断、填平了,不再能从宫中直接出城。”

“但是,当时的地下通路修建得太过复杂,仍有不少地道尚未被封堵,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谁也找不到了。不想这些‘贵人’却将废弃的地道重新找到、打通,造成出城的密道!”

他说出这些皇室秘辛,只让小乙听得目瞪口呆。

他默默地跟着又走了百十来步,忽又开口道:“这些‘鬼人’能够找到旧日地道,又将其重新打通,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又为何与前辈结仇呢?”

逸云哈哈一笑道:“拾人牙慧,这算什么了不起?!要在数百年前,公输班、墨翟等人在时,自己便可建设成更加宏伟、精巧的地宫,他们的这些徒子徒孙,只会让祖宗蒙羞罢了!”

小乙虽然他不知道什么“百家争鸣”,但是公输班、墨翟这两个人的名字他是听过的。街头说书的先儿,谁没有说过公输班和墨翟以机关术数模拟攻城战争的故事?在小乙的眼里,这两个人都是古时的神仙之流,这些“鬼人”,又怎么能与这二人有关?

“公输班、墨翟和徒子徒孙?这些‘鬼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小乙不由惊道。

逸云见他疑问,谈兴又起:“这还要说回到那‘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去。咱们大汉朝之前是秦朝,秦朝之前便是春秋和战国了。那时候华夏大地上有许多国家,彼此之间整天打来打去。却说乱世出英雄,许多大学问家便是在那个乱世诞生,分别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向各国君王阐述各自的学问和主张。方才所说的公输班、墨翟便都是那个时候的人了。哦对了,孔丘圣人,李耳道人也都是那个时代的人,你便没读过书,也听过这些名字吧。”

小乙当然听过。此时他只觉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这些有本事的先人,为何都出现在那个时代呢?”

逸云沉默一瞬,道:“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也不甚了然。”然后他又继续道,“那个时候,厉害的人实在是多得要命,他们的学问也都是自成一家,所以才有了‘百家争鸣’这个说法。但是之后秦国统一了华夏,始皇帝君临天下,却不能容这些有本事的人继续争吵下去了。他运用了法家的学说来治理天下,然后将其他各家的学问都贬作‘伪学’,不让他们继续收徒讲学,免得影响了他的统治。你说这些百家子弟受到这样的待遇,会怎么样呢?”

小乙迟疑道:“那就先不吵架了,先劝那始皇帝收回成命?”

逸云笑道:“你说的没错,这些大学问家和他们的弟子便联合起来,闹上咸阳,逼着始皇帝收回成命!”

小乙吃了一惊:“那么始皇帝怕是不太高兴罢。”

逸云冷哼一声,道:“何止不太高兴!可笑这些学者还以为是‘西河之学’和‘稷下学宫’的时代呢,竟敢行此僭越之事!始皇帝乃是成就了统一华夏伟业的千古一帝,怎么会被这些学者左右?当时他便下令,将这些士子全部抓起来,将天下的百家学问全部搜罗一空,人全活埋,书全烧了!”

小乙大惊道:“这怎么使得?禁绝学问,烧掉书卷也就罢了,将人活埋也太残忍了吧!”

逸云道:“天子之心,哪能用人心道理来忖度?他若是由得这些人胡闹,那秦朝的天下必然不会安稳。他杀了这些学者,把百家的学问全部焚尽,乃是统一全国的思想!可惜始皇帝打下的江山,他的儿子却没有守住,不过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小乙脑海中仍然盘旋着“焚书坑儒”的故事:“可是...可是始皇帝这么做,未免让这百家子弟家破人亡,真是教人难以接受......”

逸云叹道:“是啊,那被杀之人虽然去了,但他们的子孙后代,他们的弟子传人还仍然生存,仇恨便一脉流传了下来。但是秦朝二世而亡,他们想报仇,也没法子报去了。”

“我大汉朝以法家、儒家两脉学问治国,孝武皇帝按照董仲舒董夫子安排,以儒道为尊,罢黜百家之学,这在秦朝遭到重创的百家学问,在大汉朝也没有发展起来。他们的后人见学问凋零,随时都有断绝的可能,便彼此联合,成立了‘百家之盟’,妄图延续百家学问,以图再起之时。但是时也势也,皆非当年的光景,百家争鸣的盛况也难以再次出现,‘百家盟’的人也便如咱们游侠儿一般,成为街头巷尾为了衣食奔波的小民了。只因他们的首脑皆藏在暗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所以就被咱们游侠儿称作‘鬼窟’了。”

小乙这才明白,原来这“鬼窟”竟是如此来历。但是“鬼窟”与游侠,与前辈究竟又是怎么结仇的呢?

他正待询问,突然只觉逸云脚步一停,将他扯在一边。

小乙心中一惊,凝神倾听,却听得前方甬道之中,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之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