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一卷 长安乱 第十五章 顺天景命至宝现

皇后去后,堂上一片寂静。

只听得天子笑道:“今日所见,却望列位不要到处传说,否则朝堂之上,又有那名贼要讥谤于我了。”

众人听圣上说的有趣,竟然称那朝上铮谏之臣为名贼,不禁都是莞尔。但圣上既然已经出言警告,无人敢把这话当作玩笑,都知道今日所见倾城一舞,却是要永远埋心底了。

此时有内侍上来禀报时辰,已是夜半初刻。天子便道:“宴饮虽欢,犹有尽时,众卿饮乐之余,却不可误了正事。”说罢便在侍者扶持下站起身来。

所谓正事,又是何事?今日不就是为了先生入宫觐见吗?杨熙一头雾水,哪知天子日理万机,能够费尽心思将众人留到此时,定是另有要事。

但是众人却好像都知道下一步的安排,或是点头,或是微笑,都各自起身拂衣,跟在天子身后走出门外,只有一个杨熙不明就里,糊里糊涂也跟着先生走了出来。

天子走出阁来,一路走到那阁前石台。杨熙走在最后,只见那贲丽大人一边走,一边抬头望天,伸出一手,五指箕张,然后又握指成拳,比较天星远近分野,同时口中念念有词道:“北极五星,在紫薇中,大帝之座,三门齐开,灵台列布,上及太微偏六度,下至天市行贯索。八月初时,夜半二刻北偏三度,或有客星。”

听着这位大人口中话语,杨熙又想起《星野分舆图》中一些篇章,也是描述这紫薇垣的景象。但那《星野分舆图》藏着禹鼎的秘密,贲丽说的这段话又是什么涵义?

走上石台,天子和众人在那水边站定,皆是举目望天。杨熙看得奇怪,也不由得抬头望去。

今天是八月初二,天上只有一弯新月,繁星如洗,最为明亮的自然是象征皇室的紫薇垣诸星,帝车熠熠生辉,却不知大家究竟再看什么?

忽然,杨熙只见那紫薇垣中暗了一暗,天际突然出现一颗小星,直从垣外闯入,一路穿门入户,过“阴德门”,穿“四辅营卫”,直到“华盖”之前才渐渐消失。那“大帝之座”的第三星仿佛应和一般,忽地放出豪光,仿佛在天上眨了眨眼睛。

客星入垣!

杨熙自小背诵《星野分舆图》,对各种星象当然非常熟悉,知道这紫薇垣是帝王气数所在,若有客星入紫薇,乃是大大不利君王,一时间心中惊骇,差点惊叫出声,却是一旁的先生伸出手来,将他的嘴掩住了。

但是除了杨熙之外,众人却只是静静看着天幕,沉稳如常。想来在场的有星象大师,也有高深修士,都是颇有见识之人,肯定都知道客星入垣的意义,但为何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应,难道是自己眼花了不成?

不对,先生肯定是看见的!不然也不会伸手掩住自己的嘴,让他无法惊叫出声。

杨熙正自惊疑不定,却只见天子回头瞥了他和若虚先生一眼,却什么话也没说。

转瞬之间,又是两颗客星拖着长尾,分别从“女床”、“龙尾”划过。

望天诸人脸上神色终于有了变化,只见贲丽狂喜下拜道:“天子洪福!若微臣所料不差,今日子时,正是那否极泰来之机,大汉的气运即将转变了!”

天子点一点头道:“贲先生计算丝毫不差,今日的确有客星行天,正是那国运逆转的时机。时辰到了!”

众人或是点头称是,或是眼露兴奋的光彩,只有杨熙一人越发如蒙在鼓里一般,不知将要发生何事。

天子刚一说完,便有随侍内官捧上一个金匮,在灯火之下灼灼耀目。金匮打开,里面竟是一方玉玺,必然是那天子之宝了。

天子取了玉玺,走到石台边上那个石盘处站定,轻轻将其嵌入石盘中央凹陷。

白天看到这个石盘,杨熙还有些在意,不知有何用途,此时方才知道,这竟然一处需要用天子玉玺为钥才能启动的机关!

只见天子手抚盘缘微微一转,就听见地下似有机括隆隆作声,前方水面突然传来哗哗水响,岸畔浸入江中的铁链也如同怪蟒一般,随之不断绞动起来,仿佛正在拉起河底的什么东西。

杨熙愕然抬头向前看去,只见明渠之中水面黑沉,影影绰绰看不分明,只能勉强看到水面波动,似有什么庞然大物在水面之下翻腾运转。

一时间水声越来越大,翻腾浪花也越来越凶,猛见一座巨大物事从河底升起,像一面石墙一般,挡住了水面反射的星光。

然后接连隆隆声响成一片,一座又一座石墙从水底接连升起,恰似在河道中起了一道围堰,将水逼在外侧,堰内水位霎时下降几分。

只听地下连绵不绝地响起重锤相撞一般的金铁之声,众人脚下传来微微震颤,那渠内围堰之内,流水哗哗翻涌,一座黑沉巨台从水底冒出。

从岸边到那巨台之间,也有一块一块巨石如踏板一般升上水面,水流如瀑哗哗泻下,巨石连绵,堪堪组成一道石梁,恰似神龙背脊切开水波,将那石台与众人脚下石台连在一起。

这...这又是何物?杨熙看着这些从河底渐次升起的巨大造物,只是目瞪口呆。

要在河中修建这样一座石台,已是非常困难,更不用说还要用机关驱动,让石台从河底升起了。虽然明知这机关肯定是人工制造,但看着这神迹一般的巨台,杨熙只觉恍若看见鬼斧神工,再不敢相信是人工制造之物。

杨熙哪里知道,这河底机关,乃是以墨家秘法,花费数年打造而成,仅以一人之力便可驱动,通过打开河底水路,然后再以水力带动机关,最终将河底巨石拉起,其中巧妙之处,便是积年工匠也要研究好一阵子,却不是他看上几眼就能明白的。

忽然之间,杨熙鼻端似乎闻到一丝异香,清幽沁人却恒久弥远,使劲深嗅几下,只觉异香渐浓,其中蕴含丝丝定神安魄之力,四肢百骸无一不畅。

此时只听丹辰子狂喜大呼道:“陛下洪福!实丹!是实丹!”天子冷冷盯了他一眼,丹辰子猛然惊觉,闭口不言,然脸上的狂喜神色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实丹”又是什么东西?杨熙已经完全不明白现在是什么状况了。

天子小心翼翼地将玉玺取下,放回金匮当中,便令众內侍全部退下。

君王身边,哪能无人陪侍?众內侍犹豫不去,张凌却张口便骂:“快滚快滚,哪个不肯走的,小心我将他打断手脚丢出宫去!”他在内廷当中积威甚重,众侍顿时屁滚尿流而去,恨不得爹娘多生两条腿。至于天子安危?有张大人在侧,哪里用他们操心?

此时空气之中已是异香弥漫,几欲将人醉倒。丹辰子知道那是丹气,心中喜悦非常,忙忙上前拜道:“臣愿为前驱,为陛下将这丹取来!”

天子见他殷勤,又是这般爱丹如命的痴态,颔首道:“那就劳烦丹辰子先生去将丹取来,千万小心!”

丹辰子见天子允诺,狂喜叩首道:“领命!”便突地爬起身来,猛提胸中真气,如飞燕一般纵向那黑沉的水面。

杨熙没想到这人行动如此之快,且身手大是不凡,甫要接触水面之际,只是伸足向露出水面的石梁上轻轻一点,便又向前纵跃数丈。仅仅几个起落,便已踏在那围堰之中的巨大石台之上。

帝王喜好方仙之道,所以在明渠北岸的建章宫中,建有一座神人承露台,延请了无数方士、丹客在上修行。承露台上的方士之间,流传着一个传闻,说在这明渠之底,黄龙之下,藏着让所有丹客梦寐以求的金丹之秘。

大多数方士,只觉这是一个笑话,但只有丹辰子一人,才知这话并非虚言,因为十多年前,他的师尊,便亲眼见过那沉在河底的金丹之秘。

他记得当年向师尊问起金丹样貌,师尊却摇头叹息:“我没有福分,没有见到实丹。你要努力修行丹道,总有一日要将这秘密参透,让金丹重现人间!”

丹辰子站在石台之上,只见面前矗立着一道黑沉石函,精纯丹气不断喷涌而出,心知金丹之秘已是摆在自己面前了。等取了函中之丹,参透奥秘,自己便真正可称天下丹道第一人了。

虽然心中无比兴奋,丹辰子却仍然异常谨慎,慢慢将手靠近石函。那石函中的宝物似乎感觉到他的到来,竟呜的发出一声啸鸣,一道豪光冲天而起。

黑夜里骤见此光,众人皆是双眼一痛,连忙用手去遮。离那石函最近的丹辰子更是双眼被刺,一时眼花缭乱,泪水喷涌,什么也看不见了。但他怎能放弃到手的宝贝,只是伸手向前乱抓。忽然耳边一声轰鸣,他只觉劲风扑面,心中暗叫糟糕,脚下发力往后便倒,像一块石头一样往水中投去。

只听一声闷雷也似的巨响在皇宫之中响起,那石函竟然爆炸开来,光芒四散有如白昼,那沉于江底、锁在石函之内的宝物终于重现世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