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河如旧改新元

转眼便是年终岁末。

今年的年景出奇地好,真个是百姓仓廪实足,绝少见人冻馁于道,连徐记米行的米粮,比之往年都价贱了两分。

张逸云通过狭小的米仓牖窗向外望去,看到鹅毛大雪洋洋洒洒,从天上落到人间,不知怎的,又想起去年寒露乍起之日,先帝将那禹鼎灵丹化入甘露,洒入明渠的景象。

斯人已逝,只在史书上留下寥寥数行文字,在太庙中留下一个冷硬无比的牌位,又有谁知道,这个在臣民眼中算不上什么明君的皇帝,却能够毅然将那山河气运还归万民,换来这风调雨顺,物阜民丰的大大丰年?

不知从何时起,长安城中便有了在年关之前走亲访友的惯例。官场中的贵人们更是讲究这往来拜会,不绝的车马将那夕阴街上厚厚的积雪都碾成了雪泥。

一干朝堂重臣的府上,比如那孔光、师丹、彭宣等人,府上拜会者是络绎不绝,皇帝的母族,丁氏、傅氏诸位侯爷家中,更是门庭若市。那少府董宏因为儿子董贤受皇帝青睐,也变成炙手可热之人,日日皆有王公贵族、朝堂大员相邀宴饮,好不风光,但其煊赫得势之态,却为儒臣清流所不齿。

宗室贵人之间素有来往,年关之前走动也是更为频繁。但只有二人闭门谢客,一个是宗正刘交,他的独女年前暴病去世,刘交伤心过度,整日待在家里不见外客。另一个则是光禄大夫刘子骏,道是要在年关之前将《三统历》最后勘正,整日在那天禄阁中盘桓,连家都很少回去。

有人门前车水马龙,自然就有人门前冷落鞍马稀少。王氏一族受到天子钳制,再也没人敢与他们扯上关系,王氏诸侯自己也谨小慎微,并不聚会宴饮,唯恐被天子挑了什么错处,寻了什么由头降下天威。

礼官大夫杨若虚更是如此。新帝即位后,对这位先帝身边的老臣并不喜欢。前一段时间,他不知为何生了一场大病,连床都下不得,天子正好看他心烦,便下诏让他静养,礼官大夫的职位也先交卸了,还让杨熙先不必去尚书署做事,在家服侍先生便好。

大汉一朝,向来是职随人走,这师徒二人便等于被天子免了官,只待若虚先生病好之后才能重新起复。

既没了圣眷,曾经挤破头要来拜见的大小官员便再也没人上门,年节期间,只有几位老友上门探病,也皆被杨熙以“淮阴一行,感染瘴痢”为由,没有让他们近前探视。

要是若虚先生在勾栏院中受伤一事传扬出去,还不知道被传成什么样子,如今也只能假托生病了。

本来若虚先生想着年前去丹家纳吉下聘,为杨熙和丹青小姐说下亲事,定好吉期,经此一事,也只能向后推迟了。好在杨熙对那丹家的路径已是走得惯熟,通过丹小姐的贴身丫鬟巧雁时时可通书信,总算略解相思之苦。

新年来临,对于天子来说,最重要的事便是改元了。

改元的意思便是要更改年号。这年号乃是孝武皇帝首创,始创年号为“建元”,以后汉家便因循成制。以后的天子们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当然,整个国家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改天换日、新帝即位了。

今年是新帝即位的第一年,仍然因袭“绥和”年号,便是为了表达对先帝的尊重和孝顺。但是在新年到来之际,年号却是必须要改的。

朝臣们挖空心思,想出无数的年号,有“百瑞”“龙骧”“天马”“永安”“归宁”,林林总总不下几十个,恨不得将全天下的吉祥话儿全部用上,但是天子皆不满意,唯有光禄掾王嘉奏上“建平”二字,却让天子点头不语,似甚满意。

“建平”者,建设平安盛世也。新帝即位初年即是太平丰收之年,这两个字可以说贴切至极,也表达了将来国泰民安的愿望。廷议之上,众臣也觉这二字甚好,于是天子便拍板定案,只等除日一过,便即昭告天下,改元“建平”。

除日这天终于来到。

凡是有条件的人家,都是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共同庆祝一岁过去,新年到来。

这日金吾不禁,百姓可随意聚集、饮酒作乐,市上游侠最是欢喜不过,

成群结队招摇过市,到处吃酒耍子,但对百姓却是秋毫无犯,便是令大家都能过个好年之意。

胡安、梁屠子、燕翅儿和秋娘子怕张逸云孤单寂寞,携上数坛美酒来到徐老三的米行,相伴逸云饮酒作乐。韩狗儿也拉上小乙,去找他的好友任萌、三儿等人吃酒,但小乙吃了半晌,想起与小蕊儿的约定,便借故离开,向那暖玉楼的方向奔去。

除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便是最不顾家的嫖客,也不会留在勾栏内盘桓。所以今日长安城中所有勾栏均不开业,姐儿们一年辛苦到头,终于也有一日的安闲。

暖玉楼中处处燃着铜炉炭火,一室温暖如春。楼中姐儿们有的聚在一起掷采行令,笑闹不羁,有的懒洋洋地坐在炭炉边上,慢慢剥着果子,意态慵懒,还有的干脆躲在房里,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

独独今日,无论姐儿们想做什么,莳妈妈都不会嫌怪的。

只有那一向不苟言笑的金桂,仍是坐在长琴前面,十指纤纤,挑动琴弦,乐声忽断忽续,从她指下流出,如无数花朵生灭无常,让这楼中平添了几分出尘之意。

她弹得是大曲“朝天子”。

“朝天子”便是木堇花。

这种花不像牡丹般雍容华贵,也不像菊花清幽高洁,更不像海棠花一样色彩艳丽。它花期极短,朝开暮败,往往让人来不及欣赏,便已衰败而去。

就像那堇娘一样,刚到如花盛放的年纪,便已无可奈何凋零而去。

可是对楼中的姐儿们来说,她弹得是什么曲子,又有什么分别呢?

众姐儿有一日的辰光可以休息,小蕊儿却要在厨房打杂,服侍姐儿们吃食用度,所以只能休息半日。

今日她干活特别卖力,终于将提前脏活累活一并干完,便揩抹了手脚,将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穿在身上,又将姐儿们赏给他的果子、肉食包在苇叶当中,只等小乙来了,全要送给他吃。

小乙哥说过会来陪她过年,那便一定会来的!

果然一过午时,门外便传来轻叩之声。小蕊儿飞奔而去,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小乙来了!

“小乙哥,你...你真的来了!”小蕊儿喜不自禁,拉住他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乙被蕊儿拉住,心中不由得一荡,笑道:“咱们约好了的,我当然要来。”

“快进来坐吧,今日厨中只有我一个人。”小蕊儿说着,将小乙拉进厨房,然后将准备的吃食全拿了出来,“今日过年,咱们要吃些好的。这里还有些酒浆,小乙哥你喝不喝?”

她心中喜欢小乙,恨不得将自己所有全部拿出来给他。

小乙看到那厨房中柴堆俨然,忽然又想起当日之事。

自己正是在这厨房之中被杜稚季挟持,这才能与小蕊儿如此亲密无间,才有了后面的诸多奇遇,才能学得这么一身功夫,最终将逸云前辈救出大狱。

自己真该谢谢他才对。

他一言不发,将杯中酒浆倾了一点在地上,心中向那泉下的杜稚季默默祝祷,也算对他聊表祭奠之意。

小蕊儿见他神色有异,不由得问道:“小乙哥,你怎么了?”

小乙这才回过神来,对小蕊儿说:“上次我来得急,走得也急,没顾上与你说说分别后发生之事,今日有暇,你愿不愿意听?”

小蕊儿雀跃道:“要听,要听!”

小乙微微一笑,将那些吃食包起来揣入怀里,道:“那好,咱们不在这里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他要带我去哪儿?小蕊儿心中突突直跳,脸也羞红了大半,但仍然鼓起勇气,点点头道:“好,我都依你...”

小乙便携着蕊儿悄悄出了后门,踩着积雪在巷道中转来转去,终于来到了城西一片颓墙之前。

这片颓墙乃是长安城旧城墙,后来长安城扩建,这边便留下了长长一道土墙,之前小乙初学功夫之时,韩狗儿便是在这颓墙下面,找了一处僻静所在,教他习武。后来小乙武艺渐高,自己也经常来此锻炼,是以走得极为熟练。

他们二人走到墙下,小乙四顾无人

便伸手环住小蕊儿的腰肢,只觉触手温软,竟是从未感受过的滋味,小蕊儿只觉腰上又麻又痒,闭眼不敢瞧他,口中却不觉嘤咛出声。

小乙听到她的声音,这才回过神来,低声道:“当心了!”

小蕊儿只觉自己耳边风响,睁眼一看,顿时吓得一声低呼:原来小乙托着她的身子,竟是腾起在半空中,直向那颓墙顶上纵去!

那颓墙虽然不比真正的城墙,但也有丈许高矮,寻常人怎能纵得上去?

但小乙武艺已成,尤擅轻身提纵之术,便是带着一个小蕊儿,也能纵至半空,然后在墙上一处凸起一踏,便已登上墙顶。

“小乙哥,你...你怎么变得这么厉害了!就像那个劫持我的人一般!”小蕊儿惊魂未定,蹲在墙头呼呼喘息。

小乙带着小蕊儿在墙头上走了几步,来到一处凹陷处,仔细看时,却见夯土之内镶着砖瓦,竟是一座碉楼的雏形。

两人走入其中,只见四面有壁,上头还覆着木板,其中空隙用犬皮绷住,一丝风也刮不进来。最近落了大雪,白雪将外面覆盖,竟成了一处隐蔽性极好的藏身之处。

看看四周还堆放着不少稻草犬皮,小蕊儿啧啧赞叹:“小乙哥,这里是你发现的么?”

小乙面有得色,道:“嗯,听说游侠儿在城中都有藏身之处,我虽不算什么大侠,但也难免遭遇什么...什么不好的事,所以我也在此弄了一处藏身地,除了你之外,连大兄我也没告诉!以后你要是遇上什么危险,你也可以躲到这里来的!”

小蕊儿嘻嘻一笑:“我可没有你那么大的本事,能飞得上来。”

小乙本来想着炫耀一番,却没想到此节,不由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小蕊儿见他语塞,不由得拉住他的手,笑道:“我上不来,小乙哥你带我上来便是了。”言语之中的亲昵之感,让小乙又是一阵面红心跳。

就在这时,远远传来一阵提铃喝号的声音。二人同往外看,便看见远处那高高的城墙之上,一队兵丁正巡逻而过。

小乙沉默半晌,忽然叹道:“从这里看过去,那边的城墙,正是我与杜稚季大侠逃出城外之处。”

小蕊儿这才明白,他带自己来这里,只是想对他说说之前发生的事情罢了。

于是,她便与小乙并肩坐下,依偎在他身边,听他讲述那惊心动魄的一夜,以及之后发生的故事。

小乙本来不善言辞,但今日在小蕊儿面前,却不知怎么的,口舌无比伶俐,将那一夜与她分别之后发生的事情全数娓娓道来。

小蕊儿听到两人在箭雨中缒下城头,跨过护城河逃命之时,不由得紧张地抓住小乙的手。听到杜稚季教小乙武艺之时又眉开眼笑,比她自己学了功夫还要开心。听到杜稚季与诡异的蛛夫人决斗之时,一张小脸又吓得煞白。及至听到杜稚季独自断后,让小乙快逃,后来被京兆府军士格杀枭首,不由得泪水连连。

说完杜稚季这一节,下面便是有关张逸云的事情了。

劫大狱救钦犯的事,小乙却是万万不敢对小蕊儿说的,倒不是怕她泄露秘密,而是怕把她吓晕过去。

冬季日短夜长,此时日头已经沉到了城墙之下。

小乙踢开灶坑,点着炭火,一边与小蕊儿烤火取暖,一边将那吃食炙烤加热。忽地听闻远处阵阵擂鼓声响,渐渐四面八方皆是敲击铜锣、铜盆的声音,渐次汇成一片。

两人向外望去,只见无数的百姓或手持火把,或敲击铜具,纷纷走到街上,汇成一股股奔涌不息的人流。

这便是除日的习俗了。

人们相信,通过敲锣打鼓,便可惊走瘴痢瘟神,送走一年的坏运气,迎来新年的新气象。

与此同时,宫中羽林、金吾缇骑尽出,奔散八街九陌,皆大呼道:“皇帝诏天下,改元称‘建平’!”

一位头发半黑半白,髭须过颈部,眼眶深邃的中年文士从府中走出,听着大街上传诏的骑士呼喊,似乎愣了一愣,脸上旋即露出奇异的微笑。

建平,马上是建平元年了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