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三十章 变乱皆从微末始

先生回来了。

只这一句话,便胜似万语千言。

杨熙一直紧绷的心弦霎时放松了下来,因为他知道,只要有先生在,那一切便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种毫无道理的自信,是他从小时起便已经形成的思维惯性,也是他与先生的默契所在。

在他出仕为官之际,在他被上司刁难,查案遇到阻碍之时,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若是先生在,那所有问题必然能够迎刃而解。

但是正因为先生不在,他才更加拼命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用在先生身边学来的为人处世方法,解决问题手段,来独自面对陌生的一切。

只有这样,他才感到对得起先生的教诲,感到自己没有给先生丢人,让别人提起他时,都赞一句:“不愧是杨若虚的弟子!”

“先生!”他向先生深深一拜,心中有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

若虚先生微笑颔首,看着这半年多不见的弟子,身量好似又拔高了些,脸色变得有些黝黑,但是看起来气质更加沉稳从容,已经不再像之前文弱的太学生了。

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汉官员。

“很好,很好!”若虚先生笑道,“看来你成长了不少啊。我回来的时候经过京兆各县,听闻不少你的事迹,看来为师不在身边,你也能过得不坏。”

杨熙连忙再拜道:“熙资质鲁钝,虽然侥幸出仕为官,但烦难疑惑之处甚多,仍需先生指教。”

若虚先生哈哈一笑,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你已经在长安官场的年轻一辈中崭露头角,怎能如此妄自菲薄?总有一天,先生都是要离你而去的,我不在长安之时,这一份官声都是你自己挣得的,你要好好珍惜,再接再厉!”

杨熙苦笑道:“好教先生得知,我此番能得天子赐官,内中缘由颇不简单,弟子无能,险些因此被人算计,乃至遗祸师门,实在是惭愧至极。”

既然已经说到此处,杨熙便将自己缘何被天子选中任官,又是怎样在京兆尹查案,然后如何被召入宫中,险些遭到算计,卷入皇家关于传国玉玺的凶险纠纷,一桩一桩,原原本本说与先生知道。

若虚先生静静倾听,待得杨熙终于说完,才点点头道:“你所说的这些事我知道一些,但是连我都不知道,原来那传国玉玺竟是被太皇太后拿去了,这位老太后真是个厉害人物!”

那一夜皇帝驾崩,张逸云杀入宫中,皇宫之内乱成一团。太皇太后竟然在自己的儿子身死,皇位还未抉择之时,先于所有人将那玉玺取在手中,这份眼力见识,和心志精神,远非一般人可以比拟。

只要玉玺还在她手里,管你是谁坐上皇位,这王家便永不会倒!

“另一个让我意外的是刘子俊。怎么说他也算我半个弟子,我真没想到他竟然利用你和我的关系,利用尹墨郡主图谋玉玺,此人的心智当真也是决绝狠厉。”

杨熙点头称是。

“不过,”若虚先生微微一笑,“以后你应该不用再担心刘子俊了。为师对他略施小惩,谅他此后也不敢再陷害于你了。”

先生说不用担心,杨熙自是不再担心。他只是略有好奇,不知先生所说略施小惩,究竟是怎么个小惩,竟能让他再也不敢打自己的主意?

杨熙服侍先生又饮下一杯香茗,然后对坐案前,肃容像先生问道:“先生不辞而别,一去半载,是去淮阴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现在先生归来,想是事情办的差不多了?”

若虚先生道:“我正要对你说这件事。我在朝中只是个散职大夫,有什么事情能请得动我?天子为了将我调开你身边,还是很费了一些苦心。他秘诏于我,让我去淮阴查探当年一件旧事,这件旧事是我唯一放不下的事情,我便不得不去走了一遭。但是很可惜,最后也没查出什么结果。”

杨熙心中一跳,不由得脱口问出:“是跟我的身世有关么?”

若虚先生眼神一凛:“身世?你知道什么了?是不是刘子俊对你说了什么?”

杨熙坦言道:“昨夜刘子俊的确要对我说些什么,但是我怕他蛊惑于我,便没有听。”

若虚先生沉默良久,眼中神色复杂难明,终于开口叹道:“熙儿你聪慧过人,一定看出先生有些事瞒着你。但是我并不是故意要瞒你,而是有不能说的理由。”

“关于你的身世,你的确是个孤儿,这点我从没有骗你。但是你的父母……其实是大有来历之人,但我与先皇约定,绝不对你提起此事。”

“本来先皇殡天,我便告诉你也没什么,但是此刻那张逸云又从大狱逃走,他对先皇忠心耿耿,我若对你说了,他怕是会找你我的麻烦。此人却是惹不得的,所以你的身份秘密,便留待以后再对你说吧。”

杨熙更不迟疑:“熙儿自幼跟着先生长大,不知有父母,但知有先生。先生待我恩重如山,熙儿一切全听先生的便是。”

若虚先生一怔。没想到杨熙竟然如此干脆,丝毫没有因自己向他隐瞒了一些事情,而对他生出隔阂,顿时不由得眼眶有些发热。

不只有父母,但知有先生,这句话说出来,便是以他为父的意思了。若虚先生当年为了他们一家,抛弃自己家人,导致全家满门被害,连自己的幼子都没有能够幸存,这一直是他心中抱憾之事。

他养育杨熙之时,未尝不是将他当儿子来对待,但此刻听到杨熙说出这话,他的心中仍然感动莫名。

“好孩子,好孩子!”他伸出手去摸摸杨熙的脑袋,发觉杨熙的身高都快要赶上自己了,不由得心中百感交集。

杨熙看到先生心情激动,不由得转开话题,问道:“先生,您方才说张逸云逃了?我日里听说有钦犯从御史台大狱中逃走,难道便是张逸云?”

若虚先生冷哼一声,道:“不是他,还有哪个?若这世上有一个人能从天牢中逃出,那这人必然便是张逸云!”

杨熙想起先皇驾崩的那一个晚上,张逸云突出火海,向自己杀来之时的景象,仍然是一身冷汗。他紧张道:“那现在长安城中岂不是很危险?张逸云可不是一般钦犯,他实在太厉害了,便是守军能将他搜出,也不一定能将他捉拿回去!”

若虚先生冷哼一声:“张逸云虽强,但不是滥杀之人。就算他心中有千般不服,万种愤懑,但是先皇已死,新皇即位,他还能真的去将天子如何不成?我到要看看,这厮逃了之后,又要弄出点什么事来!”

还是不要弄出事来的好。杨熙听了这话,心中却在默默祝祷。

只听若虚先生又道:“如今你获尚书郎一职,异日上任,却要当心莫要陷进朝堂纷争,如今朝堂的水实在太深了。先生我圣眷已失,现在只是个闲散大夫,可能在朝堂之上也帮不上你什么,只能凭你自己去闯了。”

杨熙连忙道:“熙儿敢不尽心竭力!”他又想起昨日宫中小朝会上,天子委任亲信充任卿相一事,便连忙将此事向先生禀报了。

若虚先生静静听完,沉默许久,然后:“看来这位天子,终于要对王家动手了!”

杨熙听了这话,又联想到刘子俊利用他帮天子偷盗玉玺一事,不由得也是点头道:“想来天子确有此意,但是王家势大,就算天子也要徐徐图之。”

若虚先生笑道:“怕是天子等不了那许久。他现在任命董氏为南北两军首领。便是要先将大内和长安城的兵权牢牢握在手中。”

“若我所料不差,天子下一步必然要重用自己的母族,让定陶郡国的旧部入朝为官。虽然明面上不是削弱王家,但是此消彼长,丁氏、傅氏的势力一旦增长,王氏的势力必然就相对弱了。然后天子再欲变换朝堂格局,有自己母族旧部撑腰,王氏便再也左右不了局势了。”

“哼哼,当年先帝要拔擢刘子俊入朝,却仅凭大司马王凤一言,便令天子都要收回成命,他们王氏可能想到,他们也有被压制的一天?”

杨熙默默静听,只觉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若是有一个今日上过早朝的官员在此,怕不是要惊得跳起来。

因为若虚先生所说,与今日早朝之上天子的言语举动一模一样!

天子今日将自己为定陶王时的太傅师丹召入朝中,给了一个中散大夫的职位,其官职高低与那刘子俊一般无二,又让自己两位母舅即刻入朝听用,不得延误。

种种迹象表明,天子在隐忍蛰伏许久之后,终于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不过天子还是太年轻了,处事还是有点操之过急。”若虚先生捋捋胡须,“王家在官场经营多年,不仅是庙堂之上多有王氏子弟,连那郡县之中的官吏,也有好些出自王门。若是想要打压王氏,朝堂和地方的秩序必会因此大受影响,可别弄得民不聊生才好!”

民不聊生?杨熙心中一紧,不知怎么的,又想起了大司马王巨君的两个儿子。这位高官是出了名的不徇私情,连他的两个儿子都在朝为官,其余王氏诸侯,又有多少子弟渗入大汉官场?

杨熙也算是官场中人,深知一名官员在整个官员体系中的重要性,便是一个小小功曹,也是一郡一县不可或缺之人,若是要将王氏子弟排挤出官场,不知会造成多大的动荡。

“先帝虽然有些独行特立之处,但究其在位期间的功绩,确实当得起一个‘成’字。这新帝虽然看似聪明勤勉,但观其所作所为,真不知道到时能赚个什么字眼。”

现在天子风华正茂,若虚先生却在谈论他将来的谥号了,实在是大大的不敬了。

但是史书之上,又有谁能够逃得过后人的评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