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零四章 深宅寂冷金钗现

是夜,杨熙与吕节借宿在驿馆之内,仔细梳理起获得的线索。

那榻下的毒虫尸体和道道血痕,都说明这事并不简单。有没有可能是那刘氏女子用了什么法子引来毒虫,将自己的第二个夫君害死了呢?那廖家小郎临死之前,掰断铜镜,割破手指,在床榻下面留下和血痕?

但是那廖家小郎临死之前已是病弱之躯,又怎能将这铜镜掰断?

还是说凶手另有其人,将这廖家小郎害死之后,用铜镜去撬那床榻,想要找到里面藏着的东西?但是日间他们也已将床榻里里外外拆开看了几遍,也没发现藏东西的地方啊?

但是,不管真相如何,那廖家小郎绝不是纵欲过度而死,而是与陈都以及那两个证人一样,属于他害!

那刘氏女子即便不是凶手,也一定知道内情。而她一直保持沉默,让这廖家小郎被认为是病死,也便说明,她一定大有问题!

“这刘氏女子的第一个婆家是王氏的话,应该便是那个王家了吧。”杨熙忽然道。

“嗯,应该不会有错,是那个王家。”吕节点头道。

两人都未说出“那个王家”是谁,但互相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不仅是他俩,可能全长安城,都知道“那个王家”是什么意思。

因为姓王而且族中有人封侯的,必定是先皇的母族,势力最强大的外戚,太后王政君的那个王家!

但是究竟是王家哪一支,仅凭那廖翁的只言片语,二人却根本分辨不出。

若是说姓李姓孙的侯爷,他们立时便能知道是谁,要说到姓王的侯爷,那可就多了去了!

先帝在时,外戚王氏一家独大,权倾朝野,大到什么程度?二十年前的河平二年,先孝成皇帝悉封诸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一日五侯”前无古人,令朝野震动,天下人都目瞪口呆。

时至今日,虽然先帝已去,但那太后王政君仍在长信宫中,王氏之势力犹未减损,族内封侯之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这刘氏女到底嫁过哪个王姓侯门,还真是无从判断。

不过杨熙却不担心。听到王氏二字之时,他的心中已经想到了一个人。

这人便是他的好友,大司马王巨君的儿子王宇。

现在的朝堂之上,若论权势,整个王家当以王巨君为首。那么他的儿子王宇,必然知晓一些族中密事。此人秉性正直,与杨熙关系极好,应该会知无不言,给以协助。

想到此处,杨熙便自去安歇不提。

第二日一早,二人分头行动,杨熙直奔太学寻找王宇,吕节却返回京兆府中调集快手公人,以备不时之需。

不一时杨熙来到学宫,正是学子们前来上课之时。杨熙看到那“敬事牌”上挂着吴章的名字,这位大儒正是那王宇的先生。

先生既在,弟子也必不远,杨熙等了一会,便见一位二十余岁的高大青年杂在一群同侪当中,说说笑笑一路走来。

“太宇兄!”杨熙见到此人,连忙迎上前去。

王宇定睛一看,来得竟是杨熙,不由得笑逐颜开,道:“延嗣贤弟做了官后,一直也未曾回来看看,今日是吹得什么风,竟将你刮回来了?”

杨熙脸上一红,道:“太宇兄莫要说笑,延嗣官小职卑,不敢擅离职守,今日有些公事要办,还请太宇兄借一步说话。”

“哦?”王宇有些惊讶,问道,“我与什么案子有牵扯么?”

杨熙忙道:“太宇兄这是哪里话,只不过是有求于你罢了。”于是便将这刘氏女的事与王宇说了。

王宇一听,眉头一皱,道:“你所说的这事我确实知晓。但我却不能说出来。”

杨熙急道:“为甚么!?”

王宇拉着杨熙到了一个僻静处,叹了一口气道:“那刘宗正与王家联姻,自是有他的目的。但是这却是一次失败的联姻,族中皆以为耻,不许随意向外传说。而且这事涉及逝者,我更不能对你说了。”

杨熙听他说得如此郑重,也不能勉强于他,不由得愁上心头,道:“那好吧,我再去寻别的线索。”

王宇突然一笑,道:“延嗣何用再找什么线索?你已经拿住了刘宗正最大的把柄,何愁他不配合调查?”

杨熙惊道:“我哪里有什么把柄?愿闻其详!”

王宇神秘一笑,道:“他为什么把女儿关起来的原因,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杨熙皱眉思索,迟疑道:“他不就是因女儿再嫁,觉得丢人,所以将她关了起来吗?”

王宇正色道:“那可不是丢人这么简单。周礼汉律皆有定规成法,女子出嫁后便算是夫家之人,一切要听从夫家安排,所以女子再醮与否,本应由那夫家决定。这刘宗正身为宗室典正记录族谱的值司,却知律犯律,将自己的女儿嫁了两次,此时还取回家中,岂非大大犯忌?”

王宇一言惊醒梦中人,杨熙这才明白为何刘宗正将女儿锁在后宅,自己上门查案时他又那么紧张。

不仅是被碰触逆鳞的愤怒,还有被抓住把柄的色厉内荏。

想到此处,杨熙心中又惊又喜,不由得深深作揖:“太宇兄真是见事通明,可笑我身在其中,却还没有太宇明白,真是贻笑大方了。”

王宇笑道:“延嗣不必妄自菲薄,你刚入京兆府,便能如此勤于值司,我相信你必能破得大案,早日升迁!今年新皇即位,太学必开恩科,我在太学已久,也要如延嗣一般,去考一个功名了!”

杨熙见他有心出仕,更是心中大喜,真心祝福了几句,这才相拜而别。

回到杨府,只见吕节、老沈已经带着一队精干公人在此等候。杨熙叫了一声好,只觉万事俱备,便与众人一齐往刘宗正家中而去。

转眼便至夕阴街门首,杨熙吩咐吕节、老沈带着公人在旁警戒,若有人从院墙跳出,或是有人要进刘家宅院,必须全力拿住。他自己却只身一人,到门首递上名谒。

门子进去报过名谒,不一会便出来道:“杨功曹,宗正大人不想见您,还是请回吧。”

杨熙微微一笑,道:“下官此来,不仅要见刘宗正,还要见那王夫人,廖夫人。”

那门子一听,脸上不由得大惊失色,匆匆回去再报。不过数十息的时间,便又匆匆返回,阴着脸将门打开,道:“宗正大人有请!”但那说话口气,却似要将他吞了一般。

杨熙毫不在意,整衣肃容,跟着他走入宅去。

进了厅上,只见那刘宗正一脸阴云坐在正中,不待杨熙坐下,便大怒道:“杨功曹,你在威胁老夫!”

杨熙面色不变,甚至嘴角还有一丝微笑:“不敢。延嗣只是个小小功曹,哪敢威胁宗正大人?况且在下只求查明案情,那礼制之事是鸿胪官署管辖,却不是我能管的。”

言外之意,若是查案受阻,说不得要让那大鸿胪寺来管一管那些有违礼制、有伤风化之事。

“你!”刘宗正吹胡子瞪眼,说不出话来。

按理说,杨功曹和刘宗正地位天差地远,若是换了别人,敢在刘宗正面前这样讲话,早就被他换一百种方法摆布收拾了。但他知道杨熙的底细,也确实被他拿住了短处,一时发作不得。

杨熙直视刘宗正的双眼,夷然不惧。

“年轻人,有胆识!”那刘宗正冷笑一声,终于率先转开视线,“好!你要见我的女儿,老夫就让你见!但杨功曹如果查不出什么,也希望你将见到之事,净皆忘去!若是传出什么风言风语,那老夫也不管礼官杨大夫是你什么人,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让你尝尝苦果!”

杨熙笑道:“小子斗胆,愿为令爱洗刷嫌疑!”

刘宗正见此子胆量如此之大,心中也是暗暗惊佩,便喊来管家仆役,并两名婢女,与他一起带着杨熙走向那紧锁的后宅而去。

不一时走到门前,那管家仆役熟门熟路将门锁打开,几人一同进入后宅。

这后宅之中一片寂静,仿佛无人居住。看看院中草木,也是自在疯长,不知多久没人修剪,园子里的假山小池,也早已干涸废弃,直让杨熙觉得自己进了一座废宅。

刘宗正的女儿,真的住在这宅中么?

这时刘宗正已经开始轻声呼喊:“素素,素素,你在哪里?爹爹来了……”

“爹爹!”突然一个低哑的女声从远处厢房之中传来,只听提提踏踏的脚步由远而近,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从那厢房中向众人奔来。

那女子奔到近前,杨熙不由得大吃一惊,慌忙拿袖子遮住双眼。原来那女子竟是只穿亵衣,光着双腿赤着双脚便跑了过来,一头扎进刘宗正的怀里。

“爹爹,你怎么这么久都不来看女儿,”那女子伏在刘宗正的怀中哀哀哭泣,丝毫不在意自己衣不蔽体,赤臂露腿,大片春光让旁人看去。

杨熙偷眼看那女子,只见她约摸二十多岁年纪,云鬓散乱,双眼朦胧,一身肌肤呈现病态的苍白。仿佛是多年未见阳光。但看她身材曼妙,容貌秀美,又自成一段勾人魂魄的风流态度,怪不得那廖家小郎不嫌弃她是再醮之身,只想与她百年好合。

杨熙见她这不知羞耻,浑浑噩噩的样子,又想到刘宗正将她锁在后宅,耻于提起的态度,隐隐明白了其中原委。

“她…她…”杨熙看着那带着三分妖冶,二分天真,更有五分傻气的女子,一时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唉…如你所见,”那刘宗正一脸悲戚之色,“我这个女儿,已经疯了。”

这名叫刘素素的女孩儿,为了家族利益,为了保全家里的颜面,被逼着嫁了两次,又接连死了两个丈夫,刘宗正固然觉得颜面无存,丢人至极,谁又想过这妙龄少女,又承受了多少无法承受的重压?

没人想过。

所以因此而疯,又有什么稀奇?

那刘素素这时才看见多了杨熙这个陌生人,突然双眼一亮,娇呼道:“夫君!夫君!我的夫君来了!”说着便不管不顾,向着杨熙猛扑过来!

杨熙吓出一身冷汗,不由得连连后退,那刘宗正和众位童仆、婢女却是见怪不怪,均是一脸苦笑,七手八脚的将素素按住。

刘素素眼中一片凄迷,乱笑乱叫道:“哈哈,我的夫君来了,爹爹让我嫁,我便嫁,你就是我的夫君…”眼中却簌簌滚下泪来。

那刘宗正尴尬一笑,道:“杨功曹,你现在知道我为何不想让你见素素了吧?她这个样子,怎么可能与什么凶案有关?”

杨熙默然不语,但也不觉接受了刘宗正的这个说法。这可怜的女子整个身心已经全被毁了,又怎么可能是那杀人凶手?看她这个样子,想从她身上问出别的线索,肯定也是不可能了。

虽然已不抱希望,杨熙还是试着问了问这刘素素看没看见过有人翻墙,有什么异常之事,但女孩儿一团浑浑噩噩,只看着杨熙傻笑,只是乱叫夫君。弄得他尴尬无比,只好走开去查看别处。

杨熙仔细查看临街的墙头,只见墙高一丈有余,非是轻身功夫高手,或是借用器械,应该没那么容易翻逾。走入刘素素的闺房,只见里面帐幔衣物都被扯成片缕,一片狼藉,也看不见什么有用的线索。

什么也没找到。

虽然不甘心,但此情此景,也只能告辞而去了。就在杨熙想要走出小院之时,突然眼前一闪,只见一枚金灿灿的凤钗静静地躺在梳妆台下的一片狼藉之中。

看到那凤钗的制式,杨熙不觉心中一动,偷眼看那刘氏父女仍在夹缠不清,童仆在旁乱作一团,便故作附身正履,不易察觉地将那凤钗捞在手里,藏入袖中顺袋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