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九鼎风云志 > 第二卷 相见欢 第一百零二章 皇陵凋敝有鬼哭

杨熙今日心血来潮,来这吕节家中探访,竟然意外寻到了那刘宗正女儿的线索,真是意外之喜。那吕节则是不放心媳妇安危,生怕她出去传说,引起凶手注意,导致引祸上身,连连嘱咐了多遍,这才略略安心。

那昌陵邑便在霸陵的临县,两人计议已定,明日便一同去那昌陵廖家,探寻一下那桩线索。

当下杨熙返回京兆府中,饱睡一夜。第二日一早,那吕节便已套好车马,前来迎接杨熙出发。

虽是邻县,乘车前往也需半日时间。此时天气炎热,两人走了一程,只见日上高天,照耀大地,不一会儿便令二人汗透重衣。杨熙叫停车马道:“歇一歇,等日头下了再走。”

吕节依言将车停在道旁一棵大栎树下,二人在树荫下面纳凉。杨熙极目远望,只见两道大水浩浩汤汤,在前方不远处汇聚为一,正是那渭水、灞河。再往远处看去,一道山陵起伏高耸,正是那骊山如一道龙脊破开地面,远远而去。

杨熙看着那道山脉,只觉一股冷气从脚底泛起,他跟着先生,所学驳杂,略懂一些地理堪舆之法,此刻看到这道山梁,如同看见一匹在地下扭动翻腾的巨龙,气象万千。他不由得叹道:“怪不得当年秦始皇帝要在骊山之下修建阿房宫,这山梁下饮江水,上通苍天,正应那帝王龙兴之兆!”

吕节笑道:“这里风水虽好,也看能不能覆压得住。当年那始皇帝一统**,何等威风,最终不还是无寿无福,二世而亡?那阿房宫建在这龙脉之上又能如何,不也被人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杨熙叹道:“是啊,想那先皇在此修建昌陵,必也是看上了此处的龙脉风水,但三年修陵,五年不成,直到宾天,也未能住进这龙穴之中,可见冥冥之中,必有天意。”他亲历孝成皇帝身死那一夜的惊险恐怖,此时想起,不由得暗暗庆幸那日终究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不然整个帝国都要因之倾覆。

吕节眯起眼睛看那火红烈日,道:“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天子的旨意便是天意了。先皇下诏在这霸陵县西修建昌陵之时,我年纪还小,不然也要被征发为夫,去山上抗那夯土。我妻廖氏,家中本是霸陵大族,在置昌陵邑之时被县中选上,被逼居家迁往昌陵。一个家族,背井离乡,纵有再多土地产业也败得光了,到了昌陵郡中,自然元气大伤,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将养过来。所以直到今天,我家那口子说起修建昌陵一事,都要破口大骂的。”

“不过,”吕节嘿嘿一笑,“若不是廖家败落至此,我那老泰山,又怎么舍得将他的宝贝女儿许给我这个小吏?”

杨熙听了吕节说完,才知道中间还有这段故事。

长安周围五陵之地,皆是膏腴肥美、藏风聚水的好去处,历代汉皇修建陵墓,巨家大族依陵而居,各处陵邑真是治安良好、百姓乐业,繁荣程度不下于长安都城。所以三辅地区便有“宁居五陵原,不看长安花”的说法,意思便是在陵邑居住,比在长安城里还要舒服。

但是唯独有一个例外,便是这昌陵邑。当年孝成皇帝主持修建昌陵,最后又半途而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这陵墓修到一半停止不修,陵邑县城也修了一半,多撂荒弃置,那为了建设陵邑而迁来的百姓却没法再迁走了。迁到昌陵的大族要么元气大伤休养生息,要么水土不服直接覆灭,还有些人想要借机炒卖昌陵郡田产,没想到这陵墓废弃,主持修陵的皇帝也驾鹤而去,葬在了最初修建的延陵,这昌陵邑便成了不上不下的烂尾工程,县置也是百废不兴,凭你有再多田产,也是无人购买,不知让多少富户一夜成了穷光蛋。迁居来此者皆是苦不堪言,但又无力再行迁走,只得在此勉强居住。

从修建昌陵邑这一件事上,便能看出先皇的荒唐不羁,无怪乎他在位之时,天下对他已是颇有怨怼之心。

杨熙沉默一会,忽然问道:“那修了一半的昌陵怎么样了?”

吕节苦笑一下,道:“还能怎么样?先皇动过的地面,虽然只是起了数丈高的土封,谁还敢将它推倒再种地不成?而且先皇选的龙穴在此,虽然最后也没真正住进去吧,后面哪个皇帝也不会再选这里了。那修到一半的昌陵,只能放在那里无人理会,这七八年一转眼就过去,草都长得好几尺高了。”

杨熙不由得又是一阵叹息,看来这君王若是随心所欲,不体恤民生疾苦,竟能酿成如此大的祸患。

眼看日头偏斜,原上清风发生,不似方才一般炎热。二人吃了干粮饮水,便又登车前行。

过了渭水之后,果然见那山岭之前,一座土台高高耸起,黑沉沉地遮蔽了远处老大一片地面,仔细看时,只见土台周边星星点点散落着无数窝棚破屋,就像嵌在山间的难看伤疤。

杨熙与吕节游历各县之时,还真没走过这条道路,是以杨熙看见这光景,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问道:“那昌陵封土周围,还有人居住么?”

吕节手指着那些窝棚道:“那都是当年征发来修建帝陵的民夫,后来帝陵废弃,这些苦民无处可去,便只能在陵旁搭窝住下,苦挨光阴。据说那边住的都是刁民,多有作奸犯科、偷盗摸抢之辈,纵是县君也无力管束,只得由他们自生自灭,寻常正经人家都不会往那边去的。”

杨熙身为五官曹掾,值司正是要剿灭这些盗匪之辈,但是听了吕节的说明,他也觉得头大无比。

没有什么盗匪天生便是盗匪,也没有什么刁民天生便是刁民。这种因**而成的“刁民聚落”,又怎能像剿匪一般处置?所能寄希望的,无非是天子圣明,为这些流民想出安顿之法吧。

但是天子临朝未久,要做的事多如牛毛,这废陵流民的事,恐怕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决了。

越靠近那昌陵县城,那废陵土封也便越发显得黑沉高耸。杨熙突然只觉耳中一阵嗡鸣,只觉风声之中似有啸叫之声从地下响起,仔细听去,那声音的源头竟在那废陵深处。

“这是什么声音?”杨熙期初觉得是自己产生了错觉,但越是走近,这声音便越是明显,初时还时断时续,到了后面,便像有什么庞然大物在那地下呼呼喘息。

吕节在京兆府做公多年,知晓不少奇闻异事,他的媳妇又是本县中人,此时不由得笑道:“这啸声起了有好几年了,也有方士来这边看过,说是那废陵孔窍众多,每当有风刮过,便呼啸作声。但是当地人都说,这是修陵时死在里面的民夫,化成了厉鬼,被压在陵下不得脱身,每日里哀哀哭泣呢!”

杨熙一听,还真有些像许多人一起哭喊的声音,心中不由得打了个激灵,啐了一口道:“子不语怪力乱神,那些鬼神之事都是无稽之谈,我看还是那风声呼啸更为可信。”

吕节道:“谁知道呢?百姓本就愚昧,也许更愿意相信鬼神之说。以前也有县君组织乡勇去陵内查看,但是十几人下去,就上来三人,还都被吓破了胆子,什么话都不会说了。”

这陵中必有古怪。杨熙虽然并没有打算去探寻那陵墓中的秘密,但心中也是暗暗留上了神。

马车正在前行之时,杨熙时不时地看向那废陵方向,只觉陵墓如同一头巨兽,趴在地上打着呼噜,不知何时便会一跃而起,遮蔽天日。突然间,他只见远处天际有什么东西闪过,定睛一看,在那荒坡黄土之间,不知何时竟出现了高高矮矮几个人影!

走在最前的是一个纤细的身影,似乎是个女孩,身上穿了一袭绿袍,后面跟着一个身形佝偻的老者,一个身材矮小的孩童,一个穿玄,一个穿白,在晴朗的天幕之下尤为醒目。

这几个人,竟在朝着那废陵走去,而且速度极快,杨熙只是眨了一下眼睛,便见这些人凭空挪移一般,从一处高坡去到一处平地,望之如同鬼魅。

他的先生杨若虚是一位武道高手,杨熙自然知道,这些人不是鬼物,却应该是那身怀绝技的异人。

这些人是要去废陵吗?他们去废陵做什么?

杨熙赶紧招呼吕节去看,但吕节抬头之时,那天幕底下,哪里还有人影?杨熙信誓旦旦说看到有人向着废陵去了,吕节却怎么也不肯相信:这宽阔荒野之上也没处躲藏,怎么可能一眨眼人就不见了?

这个上司莫非是见鬼了把!

一时间吕节不由得寒毛直竖,赶车的手也不觉加快了频率,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便远远看到了那横亘在废陵西方十里外的昌陵县城。

这昌陵县不比别县,只有十几年的置县历史,县城中聚居的大户也都是迁徙而来,一切只为修建昌陵。随着昌陵的废弃,这县城的发展也同样戛然而止,连城墙也只造了三分之二,城北靠近废陵的部分只是简单地堆了夯土。

从外面看来,整个县城都笼罩着一种悲凉灰败的气氛。

一行车马来到县城旁边,那古怪鬼哭之声也突然消失,便像这声音出现之时一般毫无征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