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九章 还田,分粮!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九章 还田,分粮!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宜春县有强盗山贼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但是知县郑秋平一直都没有把这些小毛贼给放在眼里。

不过山贼强盗第一次洗劫豪门地主这种事情却是第一次遇上。

郑秋平立时坐不住了。

他叫来差役道:“马上把刘指挥请来!”

宜春隶属袁州,县衙门和袁州府衙门就在一条街上,在府衙的右边,便是卫所指挥使所在的地方。

袁州府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便设立了袁州卫所,设卫指挥使一名,下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设置千户一名,百户十名,一个千户总计1120人。

袁州卫有五个千户所,总兵力多达5600人。

不过这只是纸面上的数字,实际上明朝自中期之后,地方卫所便已经糜烂不堪。

地方官府也遏制不住卫所的士兵的逃亡。

直到崇祯时期,地方卫所兵力已经十不存一,一个堂堂袁州卫,都已经凑不出五百人的部队来。

袁州卫指挥使刘世忠,是世袭家中的卫指挥使一职,乃是正三品的武官。

一听知县大老爷有请,刘世忠大大咧咧的就来到县衙。

还未进县衙衙门,刘世忠就扯着大嗓门喊道:“郑大人,何事找我?”

一见到刘世忠,郑秋平如同见到了自己的亲爹。

他上前一把拉住刘世忠的手,用极为恳切的语气说道:“刘老弟,这次你可得拉兄长一把!”

刘世忠悄悄推掉扯着自己手腕的手掌,说:“郑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如此慌张?”

“哎呀,出大事了,一群反贼洗劫了温汤镇宴老爷的家,宴老爷在府中的亲眷全被反贼给杀个精光!”

刘世忠听了这话,顿时大吃一惊。

温汤镇晏家在宜春县可不算小门小户,宴镇川的老爷子是上任宜春县丞,他的祖父也是宜春县丞。

晏家三代世居温汤镇,家中拥有良田两千多亩,更是在宜春县城经营着米粮生意,乃是宜春县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没想到这么庞大的晏家,居然被一群反贼给洗劫了,这还得了!

刘世忠作为世袭的袁州卫指挥使,平日里也没少跟晏家打交道,他更是在晏家的米行中有着一成股份呢。

现在一听晏家被一群反贼给洗劫了,刘世忠这哪还忍得了。

至于郑秋平找他,这一点刘世忠心里门清,作为一县之住,治下出现了一群反贼洗劫了豪族,这事要是传到正在萍乡县视察的知府乃至坐镇南昌的巡抚大人耳中,恐怕少不得一顿批评,搞不好还得丢官罢职。

所以现在郑秋平唯一补救的办法便是将那群反贼给全部捉住,然后明正典刑,这样才能将功补过。

郑秋平有剿匪的需求,而刘世忠也有剿匪的必要,晏家被洗劫了,但是宴镇川的儿子还在,只要自己剿匪顺利,宴镇川的儿子以后还是得巴结自己,米行的股份又能多要一成。

他‘大义凛然’的对郑秋平说:“郑大人,剿匪乃是本官的职责,你莫要担心,本官这就点齐兵马,去将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反贼给剿灭!”

郑秋平听了这话不禁长舒一口气,他拱拱手道:“那一切就得麻烦刘指挥使了!”

“义不容辞!”

两人刚说完话,外面的衙役进来报告说有人找县令大人。

郑秋平问:“是谁找我?”

“是宴府的大公子,宴文才。”

一听来人是宴镇川的大儿子,郑秋平赶紧对衙役说道:“快请!”

不一会门外便传来一名男子的嚎哭之声。

只见一名穿着孝服的青年男子一进房便给郑秋平跪下。

口中大喊:“叔父,我爹他死的惨啊,我爹他死的惨啊,请叔父即刻发兵,杀光山贼,为我爹报仇雪恨啊!”

郑秋平赶紧搀扶起跪在地上的宴文才,用尽全身力气挤出几滴眼泪道:“哎,我也是刚刚听闻镇川兄的噩耗,叔父也是悲痛欲绝啊。

你放心,我已跟刘指挥使商量好了,马上发兵,去将那群反贼一举扫灭。”

宴文才这才注意到站在县令身边的刘世忠。

他赶忙施礼道:“刘叔叔!”

一切尽在不言中!

刘世忠看着宴文才,心里那也是‘万分悲痛’,他对宴文才说:“贤侄啊,你放心,本官马上去去点兵点将,为你爹报仇!”

“不过嘛.......”说着刘世忠不禁开始用手摸起了胡子。

久在城中生活的宴文才一看便知刘世忠的意思。

他马上表态说道:“刘叔叔,小侄愿意献出大米一百石大米作为劳军费用!”

刘世忠一听一百石大米,顿时眼前一亮。

不过过他并没有露出一丝笑容,而是一副苦相说:“贤侄这就太见外了,你父亲与我乃情同手足,为他报仇,无论于公于私那都是我的职责。

不过嘛,你也知道,朝廷又不给我卫所发一颗粮食,我要养这么多人,也是很为难啊!”

宴文才听了这话真是心里一阵作呕,不过他还是强忍着想吐的感觉对刘世忠说:“一切就拜托刘叔叔了!”

刘世忠很快便聚集起来宜春县城里所有的卫所官兵,清点一番之后发现赶到的仅有不到三百人。

不过有三百人在,刘世忠心里也觉得自己稳操胜算。

因为根据前来报官的宴府家丁所讲,反贼最多不过二三十人,自己有近三百人,是反贼兵力的十倍。

十倍之力攻敌,那就跟碾死一只臭虫一般简单。

刘世忠点兵点将完毕后就率领人马浩浩荡荡的往西南方的温汤镇直接杀奔而去。

而此时的温汤镇却是另外一副景象,全镇的百姓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挑着一副担子。

担子下面的箩筐里装的是满满金黄色的稻谷。

家中箩筐不够的甚至拿着木桶,竹篓等物,一窝蜂的前来领粮食。

莫谦带人守在粮仓里,防止百姓们为了抢粮发生争斗。

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百姓们并没有发生了哄抢,反而在自己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开始分粮,其中还有几个壮劳力专门在粮仓里分粮。

分到粮食的百姓一个个笑的牙都要裂开了,在经过莫谦身边的时候还夸赞莫谦道:“好人啊,好人啊!”

的确,莫谦的举动在全镇百姓人的眼中当然是大好人。

他们虽然世代生活在此,但是日子却过得清贫不已。

家中但凡有几亩良田的,最后良田都会落到地主宴镇川的手中。

最终大家不得不成为宴镇川的佃户,每年收上来的谷子大部分都得交给地主,剩下的一点谷米只够维持自己的半温饱而已。

望着过往百姓那一张张瘦脸上洋溢出的笑容,莫谦心中感到非常欣慰。

晏家的粮库虽大,但是也经不住全镇乃至周边村落百姓们的人多,很快满满一粮仓的粮食便被分了个干干净净。

等粮食分完之后,莫谦叫住了即将离开晏府的百姓。

他大声喊道:“乡亲们,请留步!”

百姓听到有人喊他们,不禁纷纷放下肩上的扁担,看着站在晏家大门口的莫谦。

只见莫谦从怀里掏出一沓厚厚的纸说道:“乡亲们,这是宴镇川那个无良地主跟你们签订的佃户契约,这个狗贼为了土地,残害生命,丧尽天良,今天,他已经被我们杀了。

从现在起,你们就再也不是晏家的佃户,乡亲们,回家吧,去拿回属于你们的田!”

说完,莫谦便把那一堆契约扔进了事先准备好的火盆之中。

看着一张张契约被烈火烧成了灰烬,百姓们呆住了。

不过仅片刻的功夫,百姓们便欢呼雀跃起来!

曾经被地主兼并的良田,居然有朝一日回到了自己的手里,百姓们能不激动吗?

看着欢呼雀跃离开的百姓,莫谦对身边的卢照等人说道:“咱们也赶紧撤,官兵用不了多久就到了!”

莫谦现在身边已经有四个跟班了。

分别是卢照,彭金洪,易九和易成桂四人。

卢照是因为感激莫谦帮他大仇得报,所以对莫谦充满了感激的心理。

他之前多次想要劝大当家张三下山,但是张三都没有理睬。

所以卢照对张三并没有多少忠心可言,如果不是卢照曾经练过拳,有一身半吊子的功夫在身,恐怕都入不了张三的法眼,当不了乌云山的二当家。

彭金洪则是因为卢照的原因,所以卢照在哪,他便在哪。

至于易九和易成桂两人,完全是出于对莫谦的信任。

在他们心中,读书人的地位是远远高于一个土匪头子的。

虽然莫谦也成了土匪,但是莫谦是读书人,读书人的脑子灵光。

要不然的话为啥莫公子一上山,就马上带着大家打了这么大的一场胜仗,直接把一个地主家给抢了。

张三当了几年山大王了,却还是只有那么一亩三分地,两边一比较,傻子都知道谁更有本事了。

五个人每人身上都背着一袋沉甸甸的大米,这是他们未来很多天的口粮。

用屁股想也知道,洗劫了大地主的财产,肯定会引来官府的疯狂报复。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莫谦带着四人直接上了温汤镇背后的明月山。

至于张三和他的十六个手下,则被张三带着直接回了乌云山。

至于张三为什么不跟莫谦等人一起,主要原因还是张三看了一眼高耸入云的明月山,立刻就否决了躲到山上的主意,而是选择回到他的老巢——乌云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