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六十八章 花马刘出场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六十八章 花马刘出场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莫谦兵临城下,连正式的攻城都还没发起,城内的守军就主动打开城门投降献城了。

带头投降的是清江县的衙役,他们都是清江本地人,一家老小全在城里,他们可不会傻到要跟着官老爷一块去死。

一群官老爷还在府衙上商议到底殉不殉国时,他们就主动打开了城门,放义军进城了。

莫谦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临江府就给拿下了,胡永清等一帮官员是一个都没跑掉,全部被堵在了府衙之中,被义军给活捉了。

莫谦来到府衙,看着被绳子绑着跪在堂下的四名官员,他踱步上到胡永清之前的主位上坐下。

林时锦和王家泰吓的瑟瑟发抖,连头都没敢抬起来看,只看到一双脚走着上去坐在了之前府尊坐的位置上。

胡永清比他两人胆子稍微大一点,他偷偷的抬头瞄了一眼莫谦,当发现莫谦如此年轻之后,顿时感觉有些惊讶。

府衙官员中只有胡来相没有害怕,他抬头挺胸的站在堂下,用鄙夷的目光盯着莫谦看。

莫谦也发现此人,他问胡来相道:“阁下是何人?官巨何位?”

胡来相用极为不屑的语气回答道:“呸,你一区区反贼,哪有资格问我这忠臣之名!”

堂下诸将一看胡来相居然敢辱骂自己的大帅,顿时齐刷刷的抽刀出鞘。

“大胆,你敢骂俺们大帅,你活的不耐烦了!”刚刚升任二营二旅参将的易九刷的一下便把刀架在了胡来相的脖子上。

没想到胡来相在看到易九的快刀后,居然不害怕,反而哈哈大笑道:“有本事就给我来个痛快!”

易九最听不得有人说莫谦坏话,一听这话哪里忍得住,他揪住胡来相的衣领就打算把他脖子给抹了。

此时旁边跪着的胡永清三人是吓得面色全无,一个个生怕下一刻刀就架在他们脖子上。

就在易九快要动刀之时,莫谦出口止住了他。

“九哥,我不是说了入城后不妄杀一人么,还不退下!”

易九为难的看了一眼莫谦,有些难以接受的说道:“大帅,他骂您是贼!”

莫谦笑道:“他骂的本来就没错,我现在可不就是一反贼,人家又没骂错,你先把刀放下,等我问完再说。”

易九没辙,只能放下手上的军刀,然后恶狠狠的瞪了胡来相一眼。

莫谦最欣赏的有两种人,一种是聪明肯干有能力的,一种就是忠义之人。

造反也半年多了,他见过许多贪官污吏,但是也认识了曹国祺程之敦这种治理地方的能臣。

在攻打安福时,知县郭桥不愿投降他,死后莫谦也给了郭桥厚葬,毕竟在这种年代,能做个忠臣,他莫谦还是较为敬重的。

只要不是以后那些会投降满清的汉奸,他是能招揽一个就留一个,也算是少造杀孽了。

莫谦看着胡来相,问他说:“你是临江推官胡来相吧?”

胡来相见他已经知道自己身份,见没啥可藏的,便不卑不亢的回答说:“我就是胡来相!”

“是何出身?”

“崇祯三年举人。”

莫谦点了点头说道:“一个举人才屈居七品推官之位,我听说,你们临江府的五品同知和六品通判都是贡生官生出身啊,怎么你这个举人出身的,还位居他俩之下啊?”

胡来相一听这话不禁有些来气,临江府这些同僚,除了清江知县粱士济是进士出身外,其余哪个不都是举人出身。

连知府胡永清都是举人出身,新淦新喻两县的知县也是举人,倒是在他们之上的同知和通判两人,却是两个读书的草包。

胡来相心里比谁都门清他的这些上官是群什么货色,都是些治理无方扰民有术的人渣。

就说这通判王家泰,根本不是什么好鸟,这厮花了几千两银子买了临江府通判这一官职,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捞钱。

临江府内有着整个大明最大的药材基地,全大明一半的中药都在临江府的樟树镇,全国的药材商人每天在樟树南来北往的不知多少。

王家泰这厮,花了大价钱买了这个官,掌管全府的粮盐都铺,他跟知府胡永清狼狈为奸,伙同同知林时锦这个官生,三人在临江府大肆荼毒药材商户,搞的商户们是怨声载道。

胡来相早就对这三人心生不满了,只可惜他官职低微,打上去的报告如泥入大海,根本一点水花都没溅起来。

久而久之,胡来相就对临江这**官场产生了厌倦,刚好莫谦领兵来攻,胡来相干脆就想拉着这三个贪官污吏自杀殉国,也给自己留个好名声。

胡来相没有回答莫谦的问题,只是沉默的看着地上跪着的三人。

莫谦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胡来相对这三人的恨意,他挥挥手道:“把胡大人给我送到庐陵去,让李邦华好生招待。”

胡来相一听李邦华的名字,不禁眼前一亮,他抬头问莫谦:“李尚书,降你了?”

莫谦微笑着点了点头。

胡来相傻了,他愣在了原地许久,最终还是被几名义军乘坐小船给送往了庐陵。

对于这种人,莫谦懒得跟他说教什么,直接送到李邦华那去,让李邦华这个前兵部尚书去给他们开窍。

自己这个反贼去开窍他们,那效果肯定没有大明前兵部尚书好使。

送走胡来相,莫谦又把目光望向了其他三人。

这三人的名号在临江府随便找个人打听都知道这三人什么操性,莫谦军中那三千清江县的乡勇,莫谦没事就找他们聊天,没出两天就摸清了临江府的情况。

临江府除了粱士济这个清江知县是个好官外,其余三个知县和外加知府同知啥的那是一个比一个操蛋。

这帮孙子仗着樟树镇的药材生意,每日里盘剥银子不知多少,莫谦看着跪在堂下的三人,冷冷的说道:“把这三人给我押进牢里,先派人去抄他们的住所,肯定收获不小。

大军攻占临江府后,第二天莫谦派钱大有率一旅兵马西进新喻,新喻知县林献葵一看反贼大军都打到自己东边了,这才知道临江府城都被反贼攻占了,知府同知都被反贼一锅端了。

知府都被抓了,他这个小小的知县哪里能独活,林献葵想投降,可是又怕福建晋江老家的亲人被朝廷责问。

不投降吧,回头万一反贼把他一刀砍了怎么办。

就在林献葵左右为难之际,县衙的一帮衙役们不干了,他们直接拿绳子绑了县衙的一群官员,然后打开城门献城投降。

林献葵在衙役绑着出城的时候,心情别提多高兴了,他现在可不担心晋江老家的亲人了,因为他可不是主动降贼,他是被衙役们绑着降贼的,这下朝廷要怪也怪不到他头上了。

新喻县一拿下,宣告着临江全府都被攻克了下来。

消息传到南昌,刘宗祥不敢隐瞒,马上又把这事告诉了崇祯,崇祯一听勃然大怒。

他拍着桌子骂道:“小小的一个莫贼,区区月余功夫,就又攻占了两府十县之地,刘宗祥就任江西巡抚已经几个月了,反贼非但没有剿灭,反而还越剿越多,连新募的一万大军也被那莫贼给全收了。

刘宗祥上奏说,还要朕下圣旨,调湖广浙江两省的官兵入赣助他剿匪,如此无能之辈,岂能为一省巡抚?”

之前极力推荐刘宗祥接任江西巡抚的钱士升这会也不敢说话了,现在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自己一开口就让皇帝想起自己怎么举荐刘宗祥的,那自己岂不是得背锅了。

崇祯骂完了刘宗祥,大伙都不说话了,只有首辅温体仁站出来说:“陛下,新淦之败,刘宗祥必须负主要责,他那新募的一万新军,哪里有多少战力可言,他在明知这一万新军在没有多少战力的情况下还敢派出南下,这才遭此大败,导致损失惨重,微臣建议,锁拿刘宗祥入京,交由刑部审理,追他无能之罪!”

钱士升一听这话就慌了,刘宗祥要是被下狱了,那他这个举荐的人不也得跟着遭到牵连。

他马上站出来给刘宗祥帮腔道:“陛下,刘宗祥正月才上任巡抚一职,他在南昌募集的新军才不过一万人,那莫贼狡猾奸诈,他趁着刘宗祥新军还未练成之际,特意出兵吉安临江两府。

据微臣所知,反贼大军足有万人,每日猛攻峡江县城,峡江知县和前往支援的清江知县粱士济没了办法,每日都发告急文书至南昌。

可是江西又无战兵可用,刘宗祥没办法,这才冒险派这一万新军南下支援,哪晓得那莫贼用兵如神,居然在新淦往峡江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江西都指挥同知李猶龙才刚跟反贼交战,便抛下部队独自逃生,导致官军军心溃散,士兵争相逃命,这才有此大败。”

听完钱士升的话,崇祯气的暴跳如雷,他用力的拍着桌子骂道:“李猶龙这厮贪生怕死,害我一万大军全军覆没,传旨,夷李猶龙三族!”

一群大学士赶紧草拟圣旨。

背锅的人找到了,可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崇祯又问诸位大学士,“莫贼现在军威太甚,若不剿灭,怕是江西都得被他占去了,你们说,该不该派湖广浙江之兵入赣剿匪?”

吴宗达一听赶紧站出来说:“陛下,湖广之兵不可动,现在流寇正在湖广一带作乱,湖广的兵不能调,不过刘宗祥所请的调浙兵一万入赣倒是可行,但是一万士兵太少,怕是剿匪兵力不足。

陛下,莫不如调宿松一带的刘良佐南下入赣,他的兵都是跟张献忠等贼打过恶仗的,战力不俗,而且他现在刚好在宿松,过了江边进入了江西,而且宿松一带现在又无流寇,可以迅速南下剿匪。”

崇祯听后不禁点了点头。

“船令,升任刘良佐为安庆总兵,即日率军南下,全力剿灭赣西莫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