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三十三章 座谈天下大势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三十三章 座谈天下大势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一栋很不起眼的民房,屋里冰冷异常,仅有一盏微弱的烛光。

餐桌之上,放着三叠小菜和两碗米饭。

汪秉忠走进一看,是一碗腌菜,一尾小鱼,还有一碗白菜。

“杨公,这大过年,怎能吃的如此寒酸!”汪秉忠看着桌上那寒酸的三道菜肴,不禁有些心疼。

白发老人借着微弱的烛光看清了来人的脸。

“是行莆来了啊,吃了没,来,坐下一块吃,素心,给你汪伯父盛一碗饭来!”

“哎,汪大人您请坐,我这就给您盛饭!”

汪秉忠一看赶紧摆手道:“不用不用,我今天来就是请你们跟我一块去过年的,素心,快给你爷爷拿件外衣披上,莫让他着凉了!”

少女一听是要出去吃,顿时笑了。

女孩从屋内拿出一件旧棉袄给白发老人披上,扶着老人的手道:“爷爷,汪大人叫咱们去吃团圆饭呢!”

白发老人起身笑了笑,说:“这哪里好意思呢,我一戴罪之人,岂敢如此啊!”

嘴上说着不好意思,但是身体却很诚实的站了起来。

汪秉忠上前扶住老人说:“杨公这是说的哪里话,满朝上下谁人不知杨公正直清誉,我素来敬仰杨公为人,今日乃除夕之夜,卑职特请杨公前往相见一人。”

“哦?是何人啊?”

“今日袁州之主!”

白发老头一听到这几个字,顿时神情愣了一下。

“你说的是反贼莫问?”

汪秉忠点了点头。

白发老头的表情变了,他用一种捉摸不透的眼光看了一眼汪秉忠,说:“看来行莆已经归顺于反贼了吧?”

汪秉忠再度点了点头。

白发老头见状叹了口气,道:“好吧,就带我去与他相见,我倒是想看看能把谢学龙给打败的人,到底是何模样。”

“素心,扶我出门!”

白发老头撇开汪秉忠搀扶的手,叫来自己的孙女。

莫谦在府衙等了不到一刻钟,便看到汪秉忠带着一白发老人和一妙龄少女来到府衙后堂。

白发老人还未进入后堂,在门口忽然身体不适,开始剧烈咳嗽。

莫谦一看赶紧起身走出后堂来到三人身边,看着白发老人关切的问道:“老人家,你没事吧?”

老头咳喘了好一阵后,他的气息才渐平缓。

汪秉忠此时也赶紧站了出来介绍说道:“主公,这位便是卑职的好友,杨老先生。”

“哦,原来是杨老先生,还请入座。”

老头听到汪秉忠称他主公,不禁抬头看了莫谦一眼,这一看莫谦如此年轻,顿时心中微微吃了一惊。

莫谦招呼老人坐下,对门口的仆役吩咐道:“去给老人搬个火盆来!”

老人身边的少女听到莫谦的话,不禁对他投去了一个感谢的眼神。

莫谦此时也把目光投向了老人身边的少女,发现此女子长相居然甚美。

再看到少女的目光后,莫谦也回了一个微笑,然后便转过头去了。

原来是莫谦刚才看到老人的身体在发抖,再看老人身上的衣着,猜测老人受不住冷而咳嗽的。

没一会,仆人便端着一盆碳火来到内堂,放在了老头的身边。

火盆一端到身边,老人马上忍不住把手伸过去烤火,等到一会血液流便全身之后,老人顿时觉得身体好多了。

有了精神的老头转头看了一眼坐在主位的莫谦,心中有些诧异。

“想不到打败江西巡抚谢学龙,占领袁州一府四县之地的反王,居然是一位年纪不到二十的年轻后生,真是令人佩服!”

莫谦赶紧拱手回道:“老人家谬赞了,学生不过是侥幸而已。”

老人点了点头,说:“年轻人不必如此谦虚,我听闻莫公子也是读书人出身?”

莫谦笑了笑,“学生秀才出身,曾在县学读过几年书。”

“哦?既是秀才出身,公子为何会行造反之举?”

莫谦想了想,说道:“学生斗胆敢问老先生姓名!”

老头愣了一下,而后笑了笑,摸了摸下巴上灰白的胡子说道:“老夫姓杨名鹤!”

杨鹤!

莫谦心里头琢磨了一下这个名字,不一会便恍然大悟。

他赶紧起身,来到老头的座位面前,深深的一躬到底。

“原来是前陕西三边总督杨大人,学生未能远迎,还请杨公恕罪!”

“岂敢岂敢,老夫一戴罪之人,当不起大王如此大礼!”

“哎,杨公此话差矣,学生敬佩杨公为人,而今天下盗贼四起,陕西流寇作乱,大明朝廷竟无一人敢为国做事,杨公不知兵,却毅然挑起这副胆子,如此忠肝义胆,如此敢于担当,学生心中是万分钦佩。

早听闻杨公巡居袁州,学生早就想亲往探寻,奈何众多要务在身,没法脱身。”

杨鹤听到莫谦这么夸奖他,顿觉眼中微热,他想起了几年前的经历。

那时候陕西地方扰攘,自己顶着三边总督的职位就职陕西做招抚工作。

可是奈何朝廷既没钱又没粮,流寇们没多久就又造反,搞得朝廷群臣纷纷弹劾自己,导致自己落了个充军袁州的下场。

如果不是自己孙女在身边伺候陪伴他,怕是自己早就已经死在袁州了。

少女看老人流泪,赶紧递过一块手绢过去给杨鹤擦眼泪。

“爷爷,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咱不去想好吗?”

杨鹤擦了擦眼泪,眼睛盯着眼前的莫谦。

“莫公子真如此看待老夫?”

“当然,陕西的事,根本怪不到杨公的头上,杨公性情耿直,是在朝廷得罪了人,这才遭至朝廷群臣的弹劾。”

杨鹤听莫谦说的话,心里头如同找到了知己。

“想不到我杨鹤在官场历经半生,居然都未参透这其中之事,莫公子年纪轻轻,三言两语便能直书朝廷的利弊。

莫公子如此大才,不为国效力真是太可惜了!”

莫谦听到这话冷笑一声道:“杨公此言差矣,这大明朝早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依我之见,不出十年,这大明朝就要亡。”

杨鹤听到这话顿时脸色一白,他问:“莫公子何出此言?”

莫谦拱拱手道:“杨公,我有四大理由。”

“老夫洗耳恭听!”

“其一,土地兼并严重,大量无地流民造反。

当今天下,官僚士绅几乎占据着天下十之有八的土地,其中以藩王为最甚。

太祖皇帝为了子孙后代世代享福,让朱家的子孙不缴纳赋税,开国初始或许可以,然则几百年后呢?

当今天下,朱明皇室子孙已逾百万之众,然而这些人却一不生产,二不纳税,朝廷每年还要花费巨资养着他们。

其次,陕西等地自天启年便旱灾严重,然而朝廷非但不尽心赈灾抚恤,反而变本加厉的向百姓征收重税,百姓所负担的税负是越来越重,朝廷甚至还每年增加辽饷,如此倒行逆施之举,百姓焉能不反!

其三,朝廷大臣不思精忠报国,却内斗严重。

每逢天下出事,朝廷上下大小官员皆以自己本身利益为主,没有几个官员愿意为天下苍生考虑。

朝堂上下党派林立,人人都在想着怎么捞钱,却无人想着怎么救国,如此官僚,再大的国家也非生乱不可。

其四,崇祯皇帝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刻薄寡恩,无法担当起一个皇帝应该负起的责任。

就拿杨公总督陕西一事来说,皇帝让杨公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用以招抚陕西流寇。

可是呢?朝廷却拿不出银子拿不出钱粮来招抚,今日把流寇们招抚了,却不给田亩,不给口粮,不给种子耕牛,这让这群流寇何以为生?

流寇们降而复反,朝廷官员们立刻把责任指向了杨公你,而崇祯呢,身为这起事件的最终决定人和负责人,却无法站出来为自己的臣子说上一句公道话,反而还把您充军袁州,这样的皇帝,焉能为我中华之主乎?”

杨鹤愣住了。

“说得好!”杨鹤身边的少女鼓起了掌,给莫谦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爷爷,莫公子说的没错,这大明朝早就没救了,您这辈子为大明朝鞠躬尽瘁,可是您都得到了什么?皇帝对您不公!”

杨鹤的脑子此刻似乎宕机了,他还从未听过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半晌过后,杨鹤才缓过神来,他朝莫谦拱了拱手,说:“莫公子高论令老夫茅塞顿开,老夫多谢莫公子解惑。只是老夫有个问题想问公子,不知方不方便!”

“杨公有何问题但问无妨!”

“老夫想问,莫公子认为,当今天下大势,最终是何人才能扫清**,席卷八荒,成为这天下之主呢?”

说完,杨鹤便把目光投向了莫谦,在场众人的目光也都纷纷投向了他。

莫谦想了想,回答道:“杨公,在座诸位,如若我不起兵的话,这天下八成会落入关外建奴的手中。”

“哦,何以见得?”

“李自成张献忠高迎详等辈,皆流寇出身,此三人非救世之主也。

大明积重难返,崇祯无力回天,大明也无力续命。

只是那关外的黄台吉,此人允文允武,鹰扬天下,一向以入主中原为最终目标。”

“那看来这黄台吉是必取代我大明一统江山了?”杨鹤问。

“非也非也,那黄台吉虽是雄主,但是他运气不好。”

“哦,怎么个运气不好?”

“他遇上了我,而我,乃是他命里的克星!”

“扑哧!”

杨鹤身边的少女笑了。

“你这人好生不要脸,哪有如此自夸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