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二十三章 义军不讲武德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二十三章 义军不讲武德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学龙的请罪折子在十一月上旬崇祯皇帝便收到了,崇祯得知田有年被一群反贼所败,气得大拍桌子,当即下旨要将田有年罢官去职。

田有年的官好罢,可是由谁来接替他却成了一个难题。

而且现在袁州已经被反贼给围了个水泄不通,就算现在有人走马上任,在没有消灭反贼之前,新任知府他也上任不了。

无奈之下,崇祯只能先让田有年在袁州府城呆着,并且给他下了死命令,要他戴罪立功,配合江西巡抚谢学龙剿灭袁州府的反贼莫问。

田有年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没成想到居然能够死里逃生。

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谢学龙在袁州府的街道上面北而跪,遥喊万岁。

大明崇祯七年十二月初八,谢学龙终于率兵抵达距离分宜县仅四十里地的新喻县城。

此时寒冬已至,赣江流域河水骤减,流量不如往常的一半,水师的大船根本无法从赣江西入袁河水域。

谢学龙只能舍弃水路,改走陆路前进,只是这样一来行军的速度便大打折扣。

本来仅需三天的路程大军硬是用了八天才走到。

等一万两千大军走到新喻县城时,大军已经劳累不堪。

谢学龙本人也累的不轻,已经五十二岁的他拖着疲惫的身体顶着寒风前行,等人到新喻县城时谢学龙很快便病了。

巡抚巡抚,本是官员替皇帝巡查安抚的一省大员,但是随着明末各地农民起义的爆发,巡抚的职责也不仅仅是管理一省之政务了,本省的军务也渐渐的开始挑了起来。

江西自建国以来,除了武宗朝有宁王叛乱之外,便再无大的战火。

百姓安居乐业,地方安宁。

这有好处,但是也有坏处。

江西一百多年没打过仗,这导致江西的卫所制度彻底糜烂,官兵将领吃空饷极为厉害。

按照朝廷制度,江西有13府,不算官府衙役捕快,光地方上的卫所武装就有七万多人。

可是到了崇祯年间,这七万多士兵到现在十不存一,作为省府的南昌还好一点,五千六百人的卫所到现在还能勉强凑出四五百兵来。

可是其他十二个府就没这么好了,省府南昌北面的南康府居然连一千兵马都没有,仅派来一百卫所官兵,剩余九百人都是当地招募的乡勇。

其他十一个府也没好到哪去,官兵与乡勇的比例基本在二八开之间,有的府甚至在一九开。

谢学龙算了算,自己手下满打满算真正的官兵其实不过才三千五百多点,剩下的一半人马都是乡勇。

至于那五千民夫,那就是一群挑担子的劳力,一旦跟反贼作战有些许败象,这帮民夫绝对会一哄而散。

谢学龙心里的那个愁哦!

本来就心事重重的他又在路上吹了八天的寒风,结果一到新喻县人就不行了,病倒在了新喻县衙里。

新喻县令一看巡抚大人病成这样,顿时吓得不轻,赶紧请城中最好的大夫前来诊治。

这一下又耽误了五天功夫,五天之后,谢学龙的病情才渐渐好转。

谢学龙病好的第一件事便是叫来随他一块出征的巡道王庭梅,要他立刻集合军队,准备进攻袁州的反贼莫问。

王庭梅看谢学龙身体还没完全好,本想劝他在休息几天,等病完全好了再去攻打反贼不迟。

结果被谢学龙给好一通骂,没办法,王庭梅只能叫几个领兵的游击和参将集合队伍。

此时官军已在新喻县休整足足五天了,个个养精蓄锐。

恰逢第二天天气开始转晴,太阳从东南方缓缓升起,阳光驱走了寒风带来了温暖。

谢学龙的精神在这天也是大好。

他当即叫来王庭梅,吩咐他每日白天把队伍拉出县城去拉练,还特别嘱咐要拉到反贼窃据的分宜县城城墙根下。

白天在分宜县一番耀武扬威后,下午便把部队拉走,但是也不走远,就在距离分宜县城三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七千人的大军外加五千民夫,一万两千大军就这么在分宜县令曹国祺的眼皮下驻扎了。

到了晚上,谢学龙又让一万大军赶回新喻县城,只留两千老弱在营地驻扎。

等到第二天一早,大军再出新喻县城,再到分宜县城下挑衅叫骂,一番辱骂后大军又回到营地,在原来的营帐旁边又继续扎营。

如此反复三天,曹国祺人都懵了。

第二天一早,分宜县丞孙邦佐不禁对曹国祺说:“大人,抚台大人吹嘘的五万人马似乎是真的啊,我观这几日,每日都有上万大军进入营帐,营地也建的颇大,足以安置五万大军了。”

主簿王以尚也赞同孙邦佐的话,他对曹国祺道:“大人,巡抚大人率五万大军来攻,咱们分宜县城墙才丈许高,只要大军一个冲锋县城必丧,咱们得早做打算啊!”

曹国祺叹了口气道:“我知道,这次巡抚大人是抱着要全歼咱们的心思来的,我已向大王去信,大王说正在调兵谴将,不出两日便到!”

“可是今天已经是第二日了!”王以尚有些着急。

他和县丞本来好好的在分宜县守城,县令率兵前去支援知府作战,县里的公务就全都交由两人处理。

上个月听说知府大人兵败,自家县令被俘虏,两人还以为曹国祺必死无疑。

但是两人万万没想到,曹国祺非但没死,还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本来县令回来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可是没想到县令一回来就劝他们两个从贼,不从贼的话就要赶他们两人出城。

两人跟曹国祺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只能跟着曹国祺一块从贼。

现在巡抚率领大军前来征讨他们,身家性命有危险,两人不禁有些后悔从贼,早知如此还不如离了知县而去。

就在两人悲哀的时候,县里的民兵跑上了城墙禀报道:“大人,大人,大王到了!”

三人一听这消息精神顿时为之一振,曹国祺更是兴奋的拉着民兵的手问:“你说的是大王的援兵到了?”

民兵摇摇头道:“不光援兵到了,大王本人也到了!”

“什么?大王也来了?”

曹国祺一听莫谦亲自来到前线,顿时不敢托大,忙率领手下前往迎接。

在分宜县西门,曹国祺看到了骑着高头大马的莫谦,在莫谦身后,是他率领的五千兵马。

“微臣拜见主公!”

曹国祺一见面就给莫谦行礼,莫谦赶紧从马上下来,双手托住曹国祺将他扶起。

“曹县令辛苦了,军情如何?”

“回主公,谢学龙的大军已到城外三里地。”

“哦?谢学龙已经到了?”

“是!”

“他可有攻城?”

曹国祺摇了摇头,把这几日来城外官军的奇怪动向告诉了莫谦。

县丞孙邦佐也适时的说道:“主公,我看官军最少有四五万人呐!”

莫谦听了这话不禁哈哈大笑。

这一笑搞得在场的众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孙邦佐不禁忍不住问道:“主公为何发笑?”

莫谦伸手指了指三人道:“你们呐,被谢学龙骗了!”

“被骗了?”

“当然被骗了,五万人马,整个江西自太祖建国始,全省卫所官兵加起来也不过七万人。自宁王作乱之后,江西卫所官兵便更少了,现在他谢学龙就是把全江西的卫所官兵都调这来,也不可能有五万人,你们这是中了谢学龙的疑兵之计!”

“此话何解?”

“这还不简单,我要是谢学龙,我也可以玩这一手,每天上午派兵来城下挑战叫骂,到了下午便回去安营扎寨,等到晚上呢?晚上我再把兵马调回新喻县城。等到第二天一早,我再把兵从新喻县城调出来,如此反复个三四天,你们就会觉得他谢学龙手里有五万人马了!”

众人一听这才恍然大悟。

曹国祺更是拍手说道:“我说呢,官军明明有五万人,居然迟迟不攻城,就分宜这小城,有三千人马就能拿下。”

话刚说完,城外忽然传来叫骂喊杀声。

众人不敢大意,马上上了城墙观察敌情。

只见城下乌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官军正在城外叫骂。

由于谢学龙带来的人各地都有,这便造成了叫骂声异常杂乱。

“错大木娘的贼股,有本事下来跟爷爷打一架!”

“叼你老母沟嗨~”城墙上的分宜乡勇忍不住回骂了回去。

“错恩麻痹~~”城下的九江士兵也加入了骂战。

“我错你屋里卖鳖!”前来支援的袁州士兵也不甘示弱。

一时之间城上城下一篇骂声,整个一菜市场一般。

莫谦看了一眼城下的官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却站的极其松散,东倒西歪的,一看就是昨晚没有休息好。

此时他忽然有了一个想法。

他对身边的卢照说:“卢参将,你马上给我集合人马,给我杀出去城,给这帮官军一点颜色瞧瞧!”

卢照刚才被城下的南昌兵给骂的老火,现在一听主公叫他出兵,他立刻高兴的就下城楼准备去了。

一刻钟后,城内义军集合完毕,城门缓缓打开。

城外的各府官兵此刻正跟城头上的义军骂的正酣,突然发现城门居然打开了,然后便是一群义军嗷嗷叫的喊杀了出来。

官军一点准备都没有,一时之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疯狂往后撤退。

边撤的时候还官军中还夹着错大木娘的叫骂声,大骂义军不讲武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