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二十一章 均田策初显威力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二十一章 均田策初显威力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田有年大败之后便逃回到了袁州府城,在收拢了几百溃兵之后,田有年也顾不上后面的队伍了,直接下令将城门关闭。

逃回府城的田有年此时已成惊弓之鸟,只要听到城外有喊杀声,便吓得立刻叫府中下人备马,随时做好跑路的准备。

但是在城中呆了足足三天,府城周边都没发现有农民军出现的迹象。

倒是之前那负责运粮的三千民夫,被莫谦给放了回来。

不过田有年可不敢放他们入城,鬼知道这三千民夫里面有没有反贼藏在其中,一旦放他们入城,万一有几百反贼,那袁州府不是瞬间便被拿下了。

田有年非但不放人进来,反而还强迫城中的男丁上城墙守城,谁敢不从的话,立刻以通匪的罪名下狱,轻则用刑,重则斩首。

一时之间袁州府城人心惶惶,百姓都在传知府大人打了败仗,五千人马被反贼一千人给打了落花流水。

田有年深知自己铸成大错,知道事情已经瞒不下去了,此时他也顾不得头上的这顶乌纱帽了,马上写信星夜派人送往省府南昌,交到巡抚谢学龙的手中。

谢学龙在收到信后大发雷霆,气的把早饭都给扔掉了。

他问前来送信的驿卒,“反贼有多少人马?”

驿卒还是第一次见到巡抚大人,看到巡抚大人发怒,两条腿顿时吓得打起了摆子。

谢学龙瞄了一眼驿卒,喝声道:“我问你话呢,听到没有?”

驿卒吓得赶紧磕头回道:“回大人话,反贼..反贼..反贼拥兵千余人!”

“什么?才一千多人,就把五千官军给打了个落花流水?”

驿卒不敢隐瞒,只能跪在地上疯狂磕头。

谢学龙是气的拍着桌子骂道:“田有年误国啊,如此酒囊饭袋,岂可为一府之尊,本督要上奏朝廷,弹劾这厮渎职!”

气归气,事情已经发生了,得马上想办法解决。

谢学龙一大早就召集了在城里的五品官以上的所有官员前来巡抚衙门商议讨贼事宜。

众人在听说田有年大败,损兵折将两千余人时,顿时都惊了。

袁州府一府四县之地,人口近六十万之多,官府居然被一群反贼给打的毫无反手之力。

谢学龙看着下首的众人,悠悠的说道:“诸位同僚,田有年兵败明月山,丧师数千,实乃庸才,如此废物,岂能再任一府之主,我欲上奏朝廷,罢免这厮的知府之职,诸位可有何不同意见?”

省府一干官员此时哪里敢有意见,往常跟田有年关系最好的几名官员此时也紧闭着嘴巴,不敢给田有年帮腔。

谢学龙看众人既然没有异议,便说:“既无疑议,那本督这便写折子上奏朝廷!”

谢学龙拿起毛笔,很快便写了一道请罪的折子。

他先是在折子里向崇祯皇帝请罪,说自己御下不严,导致出了田有年这种败类,在对付一群农民组织起来的流寇时居然战败,导致官军元气大伤。

另外又把田有年给贬的一无是处,说此人自到任之后,治理无方却扰民有术,把整个袁州府是搞的乌烟瘴气。

反正就是把屎盆子全往田有年的身上扣,尽量撇清自己的责任。

这也是官员们常用的手法,只要事情不发生在自己头上,能推多干净就推多干净,实在推不掉的,就找个人把屎盆子扣他头上去。

折子写完,谢学龙用印泥封好,然后交由驿卒,快马送往京城。

写完折子,接下来便是商讨如何讨贼的事情了。

谢学龙对在场的官员们问道:“诸位,田有年虽然兵败,但是咱们也不能坐视反贼猖獗,本督打算派兵征讨,不知何人愿往?”

众官员们听到这话不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人想去接这个差事。

现在大明几乎半壁江山都在闹流寇,造反这种事情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崇祯元年时,一群流寇把安远县城都给打了下来,还把县令抓走了。

更离谱的是,反贼居然向城中的富户要赎金,最后乡绅们凑了一笔银子才把县令赎回来。

至于袁州出了一个叫莫问的反贼打败官军,这也不算啥了,北边的李自成高迎详等贼几乎把中原大地给闹了个底朝天,朝廷到现在不也还没解决么。

区区才一府之地的反贼,用不着那么紧张。

谢学龙看在场的众人没一个人吱声,不禁心中有些不快。

见无人说话,他这个当督抚的无奈,只能自己站出来说:“既无人愿意担此重任,本督亲自领兵,剿灭此贼!”

这时在场的官员们都纷纷开口说话了。

江西守道郭必昌站出来说道:“巡抚大人出征,剿灭叛贼自然不在话下,不过,如今府库空虚,南昌卫所又兵员奇缺,这大军该从何来?”

谢学龙瞄了一眼郭必昌,起身说道:“大军所需钱粮,可叫南昌府各地乡绅解决。”

郭必昌一听,赶紧反驳道:“不可,去岁督抚大人为重修滕王阁,南昌府各地乡绅已经掏过一次钱了,这次剿匪又叫他们出,我怕乡绅们有意见!”

“他们能有什么意见?保卫桑梓人人有责,这出钱剿匪保的是什么,还不是那帮乡绅地主们的土地财产,不出钱,这反贼让本督一人去剿?还是等着反贼壮大打到省府他们才肯出钱?”

谢学龙的语气有些不悦,郭必昌看他情绪不对,也就不敢再劝了。

巡道王梅庭这时又站了出来,问:“南昌卫所早已糜烂,现有兵力不足千人,这点人马剿贼怕是远远不够,这可咋解决?”

“这好办,即刻下本督命令,南昌,南康,九江,吉安,饶州,抚州,广信七府,每府出一千人马前来南昌报道,给他们一个月的期限,一个月内兵马未到者,本督便上疏奏报皇帝,撤他们的职!”

说完,谢学龙便气呼呼的离开了会场。

当晚,谢学龙便举办了一场晚宴,宴请了南昌府周边共计三十余乡绅大户。

晚宴上,谢学龙先是说了一套客套话,敬了三杯酒后,他便把自己的请大家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众乡绅一听又要捐钱捐粮,顿时心中就不乐意了。

前几年谢学龙刚上任的时候,就拉着他们说要重修滕王阁,搞得众乡绅捐了一大笔钱,出了一大笔血。

滕王阁去年才修完,没想到安生日子还没过上一年呢,现在又要出钱剿匪,乡绅们心里把谢学龙给骂了一万遍。

骂归骂,但是大家没一个人敢说不出的,最后在谢学龙的紧逼之下,各家只能含泪再捐一次钱粮。

谢学龙仅花了一顿饭便又凑了一万石的粮食,三万两白银。

手中有了钱粮,谢学龙心中的剿匪计划也渐渐完善起来。

现在就等七府的士兵了,等大军一到,自己便直接开拔袁州府,一举剿灭莫贼。

......

谢学龙在筹备剿贼的事宜,莫谦这边也没闲着。

他四处派兵入驻袁州府周边的村庄,每到一村便抄当地地主的家。

地主家中除了能保留二十亩的自耕田之外,剩下的所有田地一律交公,谁敢不从就直接抓了下狱,家中财产田产一律没收。

地主们没有一点办法,只能哭着忍痛交出手中的土地。

交了土地还能活命,还能保住家里的财产,不交的话,那就真的啥也没了。

莫谦这一招太狠了,短短十天时间,袁州府周边的西村镇,彬江镇,柏木乡,新坊乡,以及分宜全县,所有地主乡绅全部被洗劫一空。

前脚士兵进村收田后,后脚马上就有义军主簿率人到各村丈量土地,清点人口进行分田。

明月山大战之后,莫谦把自己所带的农民军改称义军,他所教的那三十几个童生在经过检验后统统封为义军主簿,专负责土地政策执行。

为了让老百姓容易接受他的政策,莫谦还亲自撰写一本书,名字就叫均田策。

书中内容非常简单,核心概念就一个——分田!

只要家中有人的,就可以按人头分田,而且是平均分配。

但是小孩子有点特殊,家中有小孩的须年至六岁才可分田,不过在六岁之前,村民可以向当地村集体申请保幼粮,六岁之后孩童必须上学,饭食由学堂提供。

这个保幼粮很简单,就是官府为了给百姓减重而设置的,这样可以让村民放心生娃,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养不起孩子的问题。

而且由于产妇怀孕之后无法劳作,所以莫谦把这个保幼粮直接从怀孕三个月开始便能领取。

为了彻底让老百姓放心生娃,莫谦甚至还设立了产妇专用产粮,每个孕妇在怀孕三月至孩子两岁前,每月可以领米三斗。

有了这双重保障,就不怕老百姓不生娃。

果然,莫谦的这一政策一经发布,立刻在百姓中引起巨大的反响。

有的百姓甚至不远一百多里地亲自跑到温汤镇来感谢莫谦,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更是说道:“老夫我活了七十有三,还从未见过如此仁义的主公,莫公真乃圣人也!”

一时之间莫谦在袁州府当地的声望达到鼎峰,老百姓只要一看打着莫字旗号的义军,无不箪食壶浆。

一个月内,莫谦便把袁州府周边八个县镇乡的农村给整合完毕。

如此效率简直堪称神速,当然,这跟莫谦在当地施展的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一个月,莫谦每日外出,事无大小皆亲力亲为,而且身边必带着被他俘虏那群官员。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几名官员对莫谦的形象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萍乡知县程之敦更是坦言要拜入莫谦麾下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