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气数已尽?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一百七十八章 气数已尽?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绍禹一看到闯王大军,一个机灵之下,马上出来高声喊道:“总兵王绍禹在此,你们可是闯王的兵马?”

“闯王就在后军,王总兵,快打开内城城门,放弟兄们入城!”

王绍禹一听李自成就在后军,立刻连喊了三声,“好好好!”

内城城门一开,洛阳的城防顿时洞开,闯军的前军在王绍禹兵马的引路下,直接杀入城内。

才不过一个时辰,洛阳城墙上的大明日月龙旗便换上了闯王的旗帜。

这天晚上,朱常洵按照惯例,依然挑选了两个年轻的女子给自己侍寝。

由于身体太过肥胖,在房事时,朱常洵根本不能在上面,因为他翻身太困难了。

而且三百斤的身体,如果在上面一旦趴下的话,那是会把人给压死的。

去年便有一个身体弱小的女子被朱常洵给活活压死。

朱常洵躺在特质的龙床上,享受着快乐。

突然,门外传来响动,有人敲响了房门。

“王爷,王爷,不好了!”

“大晚上的,出什么事了?”朱常洵的不耐烦的问道。

“王爷,闯军攻进城了,现在王府外面已经被贼军给围了个水泄不通,王爷,您还是快出去看看吧!”

一听到闯军入城,朱常洵瞬间就被吓的缩了回去。

服侍他的两个侍女此刻也吓得花容失色。

“王爷!”

“吵什么吵,快,给本王更衣!”

两名侍女费力的把朱常洵从床上拉了起来,拿出量身定做的衣服套在朱常洵的身上。

船上衣服的朱常洵打开房门,看着门外惊慌失措的家仆。

“卫队们呢?”

“回王爷,朱将军已经带着卫队顶上去了,王爷,您还是赶紧准备逃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话音刚落,王府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朱常洵听到巨响,顿时被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声音?”

一旁的家丁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听着,像是火炮的声音!”

“火炮?贼兵有炮?”

李自成亲自带兵攻打福王府,王府大门做的极为结实,李自成看自己的手下一时半会攻不下大门,便直接命人去把城墙上的火炮抬了过来,对着大门就开了一炮。

在火炮的威力下,王府大门直接被洞穿,很快王府便被攻破。

在闯军攻入王府时,朱常洵在一群卫队和家仆的护送下,最终还是从王府的密道逃了出去。

一行几十人借着夜色,在洛阳城内四处躲藏。

但是奈何朱常洵人太胖,根本跑不动,才走了几里地,朱常洵就累的气喘吁吁。

他不停的用力大口呼吸,一边喘气一边说道:“不行,本王二位的跑不动了!”

护送朱常洵出逃的卫队统领看朱常洵这样,不禁急道:“王爷,不跑咱们就得没命了!”

“不行,我跑...跑不动了!”

这一下可把一群给急坏了,眼下城里都乱作一团,现在不趁着闯军还没追上来的时候赶紧跑,再等一会,就真的跑不掉了。

这时,一名亲兵指着不远处亮着灯光的迎恩寺说:“咱们不如护送王爷先到那里避一避!”

众人一听,觉得这是个主意,只能赶紧护送朱常洵前往迎恩寺躲避闯军的追杀。

朱常洵逃了,得到消息的李自成勃然大怒,他呵斥手下道:“快,派人给我去找,朱常洵是个大胖子,他跑了多远,把将士们都撒出去,全城找,哪怕是把洛阳翻个底朝天,也要给我找到!”

数十万大军在洛阳城内翻箱倒柜,许多士兵借着抓捕福王朱常洵的借口,开始肆意的进入百姓家中。

他们将百姓赶到院中,逼问他们是否有藏匿福王和朝廷官员,不招供的,就是一顿毒打。

洛阳城内许多百姓家庭遭到了浩劫,有钱人家的家财被闯军给搜刮了去。

家中无钱财的,就搜刮家里的其他值钱的东西,什么面粉,大米,但凡是吃的,统统带走。

有些穷苦人家有女儿的,看到人家姑娘长的漂亮,闯军便直接女儿拖入屋内,当天晚上,洛阳城内四处都是女人的尖叫,孩童的哭泣,和一片火海。

朱常洵在一群卫队和家丁的护送下,狼狈的逃窜到了迎恩寺,迎恩寺的和尚此时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何事,看到是福王亲临,住持还亲自带着人前来迎接。

当得知洛阳已经被李自成攻破,迎恩寺的和尚们顿时大惊失色。

当晚,迎恩寺的和尚们聚在了一起,商讨出路。

经过一番探讨,和尚们觉得福王这会躲在迎恩寺内,定然会被李自成的部队发现,到时候一旦李自成发怒,迎恩寺肯定会寺毁人亡。

与其坐等闯军前来杀人烧寺,何不先在闯军发现福王躲在寺内之前,就先把福王控制起来,交给闯军呢?

方丈决定,直接绑了在寺内下榻的朱常洵。

可是想要捆了朱常洵送到闯军跟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就是迎恩寺内都是一群手无寸铁的和尚,而朱常洵的身边还有四十多名带刀的侍卫。

有这四十多人守在朱常洵的身边,莫说是去捆他,就是想要靠近他都不可能。

思来想去,和尚们想到一个办法,便是派人出寺去寻找闯军,让闯军自己上门抓人。

很快,一名小沙弥就借着夜色出了迎恩寺,他找到了正在城内烧杀抢掠的闯军,拦住一名闯军将领喊道:“将军,我知道福王在哪!”

小将领听到小沙弥的呼喊,这才发现一颗黑黝黝的光头站在不远处正在朝他招手。

他赶紧骑着马跑了过去,一把刀直接架在了小沙弥的脖子上问道:“你是什么人?”

“小僧是迎恩寺的和尚,敢问这位将军,可是闯王的手下?”

小沙弥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却不小。

他有些畏首畏尾的说道:“小僧知道福王的下落,特来禀告闯王!”

“朱常洵在哪?说!”

“福王就藏在我们寺内,他身边有四十多带刀护卫!”

“才四十多人,哈哈哈,小秃驴,你在前面带路,若是能抓住朱常洵,记你一功!”

小沙弥带着一千多闯军来到了迎恩寺门外,小沙弥指着寺内说道:“福王就住在后院的厢房里,将军请!”

小将一听这话,立刻下令道:“冲进去,给我抓活的!”

很快寺内便传出了喊杀声,才不过半柱香的时间,朱常洵便被闯军兄弟给抬了出来。

三百斤的身体,足足要六个人才能抬得动。

小将带着士兵抬着朱常洵来到迎恩寺不远的周公庙位置,此时天色已经渐渐亮了起来,队伍到达周公庙时,刚好遇上了李自成。

小将立刻上前向李自成禀告道:“大王,我抓到朱常洵了!”

李自成一听朱常洵被抓,顿时大喜过望。

他问:“那朱常洵人在哪?”

“就在我队伍里!”

李自成赶紧跟着小将走了过去。

看到李自成出现在自己眼前,朱常洵顿时被吓得腿软,当场跪了下去。

“闯王饶命,闯王饶命啊!”

李自成眯着眼睛,狠狠的盯着他,说:“饶命?你也配?你做了多少恶事,害死了多少人,饶了你的命?岂不是连上天都瞎了眼?”

朱常洵一听,知道自己这是必死无疑了。

过了一个时辰,天色大亮,李自成把朱常洵捆绑起来,跪在了周公庙的庙门前。

当着洛阳百姓和全军将士的面,李自成命人将朱常洵斩首示众,人头高悬于洛阳城门之上,并且暴尸三日。

三天之后,朱常洵三百斤的尸体才被他的两个侍卫给用钱赎买了回来。

两名忠心的侍卫散尽家财,铸造了一副铜棺,将朱常洵的尸体放入其中,然后带离了洛阳城。

......

洛阳城破,福王被害的消息传至北京。

崇祯接到消息后,嚎啕大哭,他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大哭了。

自登基以后,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每天醒来,他都会接到一堆告急的文书和地方官员的奏折。

奏折里的坏事远多于好事,不是哪里受灾了,就是哪里闹匪患了。

但是在崇祯的心里,他最痛恨的还是只有三个人。

首当其冲的便是刚刚占据洛阳的李自成,因为他是撅了朱家祖坟的头号罪犯。

其二便是张献忠,他跟李自成一块掘的朱家的祖坟。

第三便是在南京称王建国的莫问,莫问在南京称王,攻占南方六省,大明朝的财政一下就失去了来源。

如今的大明王朝,是个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气数已尽!

南方是大明赋税的根基,没有南方的税银,朝廷莫说是发军饷,就是官员的俸禄,都根本发不出来。

早朝的时候,崇祯神情呆滞的坐在皇帝的宝座上,王承恩在一旁高喊道:“列为臣公,有本请奏,无本退朝!”

殿内的文武百官此刻都已经知道了李自成攻破洛阳,杀害福王的消息。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想要说点什么。

不是这群大臣不想说什么,而是他们这会根本不知道要怎么说。

现在大明的局势闹成了这样,有谁敢拍着胸脯担保说能够力挽狂澜。

河南被李自成搞的一团糟,四川又有个张献忠在四处流窜。

陕西还在闹旱灾,边关又得时刻提防关外的满清鞑子。

江南就就更不用说了,连太祖陵寝都被反贼给占了,反贼还公然称王建国,这简直就是在崇祯皇帝的脸上左右狂扇耳光,哪里还有给朝廷留一丁点的面子。

崇祯看着下面一群低着头不说话的大臣,心中不禁气不打一处来。

他指着殿下的大臣说道:“诸位爱卿,你们为什么都不说话啊?你们说话啊?这李自成占了洛阳,你们怎么都跟没事人一样,都说话啊?”

一干大臣个个闭嘴,眼睛紧盯着脚上自己新买的靴子。

崇祯大手一指,便指到了兵部尚书杨嗣昌的身上。

“杨嗣昌,你是兵部尚书,如今闯贼占了洛阳,你有什么办法?”

见崇祯都点名了,杨嗣昌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回答道:“陛下,如今之计,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马上调集边关的大军火速南下,配合潼关的孙传庭,陕西的洪承畴两部,或许能够消灭李闯!”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杨大人,你这是想我大明马上灭国吗?”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臣站了出来,第一个反对这个提议。

众人定睛一看,是礼部尚书姜逢元。

崇祯一看是他,不禁心里凉了半截。

这个姜逢元虽然为人正直,曾经也因为不爽魏忠贤被贬官,但是这人是个书法家,对于朝廷政务并不在行。

崇祯本来打算年底就让他致仕回家养老的。

不过姜逢元虽然政治不行,但是不代表他是个傻子。

殿内许多大臣,都知道边关的明军是大明最后的根基,想要剿灭反贼,非这些人不可。

杨嗣昌看反对的是姜逢元,便出来说道:“姜大人,边军战力强悍,如今朝廷根本无兵可用,想要剿灭反贼,不用边军,姜大人难道能变出几十万大军来吗?”

姜逢元被杨嗣昌顶的无话可说,但是他理直气壮的说道:“关外便是狼子野心的满清,如果把边军调走,万一满清入关,攻入京师,你能承担这个责任吗?”

“既然怕满清入关,何不先派人去辽东,与满清议和!”

杨嗣昌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大惊。

连坐在龙椅上的崇祯也是傻了眼。

议和啊!

这两个字在朝廷里可以说是非常忌讳的两个字。

崇祯心里想过不止一次跟鞑子议和,但是他一直不能自己开口。

现在杨嗣昌开口了,他心里倒是很开心,可是看满朝文武这个样子,看来反对的声音怕是又不小。

果然,杨嗣昌这话一出口,立时便被文武百官给淹没在了口水中。

都察院御史商周祚直接对崇祯说道:“陛下,微臣请陛下下旨,将杨嗣昌押出午门斩首!”

崇祯一听,顿时一惊。

“商爱卿,为何?”

“陛下,杨嗣昌居然敢提议与鞑子议和,便是卖国,卖国者,罪当斩首!”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