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探贤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一百六十五章 探贤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献忠派人把自己的四个义子叫了回来,一块回来的还有驻扎在谷城四周的四万兵马。

兵马一聚集,张献忠马上带兵赶往西北方向郧阳,罗汝才此时正带兵驻扎在这。

两人虽然都投降了朝廷,但是大家伙心里都清楚那不过是权宜之计,迟早他们还要反朝廷的。

罗汝才与张献忠向来友好,最起码在现在这个阶段两人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

看到张献忠带兵前来,罗汝才忙问:“张大哥这是咋了,咋好端端的带着兵马来我这了?”

张献忠说道:“别提了老弟,李自成那家伙在河南被卢象升打的大败,仅剩下几十骑仓皇逃窜,我接到消息,卢象升已经带兵南下,左良玉也带兵西进,咱们兄弟俩都是诈降,朝廷也知道这一点,这一次,朝廷肯定是豁出命去了要跟灭了咱们,现在不抓紧时间跑,后面怕是想跑也跑不了了。”

罗汝才一听这话,当即不敢耽搁,马上召集人手,然后杀了郧阳县令,伙同张献忠再度举旗造反。

此时卢象升已经带着大军赶到南阳,听闻张献忠和罗汝才降而复判,卢象升骂道:“真是贼心不改,传令,命左良玉部三日内火速赶往郧阳,与本帅会和,歼灭张献忠罗汝才二贼!”

传令兵骑着快马来到左良玉驻扎的枣阳县,左良玉接到卢象升的将令,嗤之以鼻道:“哼,卢阎王当了天下兵马大元帅,这官威是一天比一天足了!”

左良玉向来跋扈,藐视上官,杀良冒功是他军中的常态。

若非张献忠杀了他亲哥哥,左良玉才不会这么用力跟张献忠死磕呢。

现在杀兄之仇马上就要得报了,左良玉倒也没跟卢象升搞什么貌合神离,带着自己的几万人马立刻就出了枣阳,直奔郧阳而去。

此时张献忠得到消息,知道朝廷的两路大军正在火速向他围来,当下不敢耽搁,跟罗汝才一合计,决定往西进入四川。

两人第一站便是攻打白河,然后南下进攻竹溪。

张献忠和罗汝才人数加起来足有六七万人,而朝廷官军足有十万之多。

张献忠知道,自己这帮人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他那能打的老底在武昌府都给莫谦给打光了,现在就一点老底。

张献忠没底气跟朝廷的官军硬磕,只能先跑再说。

还是按照以前的老一套,跑到哪,抢到哪,吃到哪,反正就是要把官军给拖垮,拖累来。

北方打的热火朝天,南方此时也没闲着。

莫谦占领南京后,便派部下大将四处出击,只用半月功夫,南京周围的滁州,和州,扬州,镇江,苏州等九个州府就全部纳入了汉军的版图。

降将浙江总兵李泽打仗也十分出力,带着手下一万五千人马从苏州进入浙江。

浙江巡抚喻思恂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派出去支援南京的总兵,居然带着浙江兵马打了回来。

此时浙江境内的官兵几乎全部被抽调一空,喻思询手上只有两千老弱残兵,外加一千多临时招募的乡勇。

偌大的杭州城就靠这三千多人,怎么可能守得住。

明知道杭州守不住,但是巡抚喻思询依然决定死守。

喻思询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中进士的那年,莫谦才刚刚出生。

喻思询性格脾气极为执拗,且向来嫉恶如仇。

当年魏忠贤权倾朝野,喻思询便多次与魏大中等人联名上奏弹劾抨击魏忠贤,被天启皇帝下旨严厉斥责。

喻思询愤怒之下,索性愤然辞职,回家归养。

崇祯即位,魏忠贤身亡,崇祯便下旨请喻思询再度复起,出任山西道御史,后来又升任太仆寺卿,没两年又升任浙江巡抚。

今年已经六十二岁的喻思询这会已经没啥可怕的了,他对崇祯皇帝是感恩戴德。

看到李泽带兵来攻杭州,喻思询站在城头上破口大骂道:“李泽,你身为朝廷总兵,如今委身于贼已经不忠,而今还带兵来进攻杭州,便是不义,你母亲如今就在城中,你带兵来攻,此时便是不孝,你这不忠不义不孝之徒,还有面目面见浙江父老!”

李泽被喻思询一番痛骂,顿时脸涨得通红。

他知道喻思询骂他是骂得对,但是他别无选择啊。

他只能硬着头皮对喻思询解释道:“抚台大人,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当今汉王,乃是仁主,四方百姓皆仰慕汉王德行,各路豪杰纷纷归附,百姓爱戴,如今大明早已到了病入膏肓之际,无药可救,抚台大人何不与末将一样,打开城门,投降汉王呢?”

“我呸,你个逆臣,贼子,你自己出卖祖宗,还有脸叫本官跟你一块不忠,你这逆臣,有本事就来攻城!”

李泽看喻思询如此固执,不禁开始犯了难。

他对左右部将说道:“你我家眷,皆在城内,先暂且不要攻城,一旦攻城,我怕老巡抚一怒之下,便要拿咱们家人出气了!”

众将这会心里也在犯难,他们都是浙江人,家中的亲眷不是在杭州便是在其他府县。

喻思询真要是拿他们家人开刀,他们心里还真就有点害怕。

李泽拿不定主意,便问自己的随军副将王五道:“王将军,我大军都是浙江子弟,家属亲眷皆在城内,若是贸然攻城,那喻思询万一来个鱼死网破,这可如何是好?”

王五一听,觉得这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而且还不小,万一要是搞不好,这一万五千浙江兵马就有可能出大事。

王五当即回道:“总兵大人莫慌,卑职这就派人往南京走一趟,去求问汉王意见,看汉王如何决断!”

李泽一听,当即面有笑意,他说:“如此一来,再好不过了!”

王五派人快马回到南京,把杭州的事情告诉了莫谦。

莫谦一听,立刻知道这是一件大事,他把史可法叫入皇宫,问他:“宪之,李泽在杭州遇上困难了,他们的家属都被喻思询给抓入了城中,喻思询这人,宪之你可认识?”

史可法想了想,拱手对莫谦回道:“大王,喻思询是前朝老臣,他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此人性格刚毅,脾气火爆,对朝廷极为忠诚,此事必须缓慢图之,切不可操之过急,一旦惹怒了喻思询,他极有可能做出鱼死网破的事情来。

到时候浙兵的家眷出了事,恐怕这一万多人就会出乱子了!”

莫谦点了点头,“宪之说得是,但是浙江乃江南重地,如今江南半壁江山唾手可得,总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杭州,便踌躇不前吧?”

“那是自然,大王,这杭州之事,还是得找一嘴厉之人,否则怕是不好办!”

“找谁?”

史可法想了一下,对莫谦说道:“微臣举荐一人,由他前往杭州,或许可令喻思询投降!”

“是何人?”

“黄端伯!”

“黄端伯?这是何人?”莫谦好奇的问道。

“此人是江西建昌府黎川县人士,在南京礼部任主事,此人品德高尚,在南京六部名声极好。”

“此人现在哪里?”

“正在家,大王,您何不如学一出刘玄德,三顾茅庐如何?”

莫谦一听,立刻明白史可法的意思。

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对外喊道:“来人,给寡人准备厚礼!”

当天下午,莫谦在史可法的陪同下,带着一队士兵来到南京城西城的一条小巷当中。

史可法指着巷子里的一户普通人家的门户说道:“大王,那便是黄端伯的家了!”

莫谦看了一眼巷子里的环境,顿时眉头一皱。

这是一条很窄的巷子,一看就不是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这种地方,只有平头百姓才会住进来。

这黄端伯身为礼部官员,居然住在这种百姓居住的地方,看来应该不是一个贪官。

想到此,莫谦的眉头便舒展开来。

他最恨的就是当贪官的,还有一种就是当官不办事的。

想到这些,莫谦心里就有无尽的恨意,所以他定下了极为严苛乃至于有些苛责的贪污斩首铁律,哪怕是贪污一两银子,他也要斩。

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官本位的文化一直是主流。

老百姓无一人不想当官,哪怕是在三百多年后的后世,考上一个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制,吃上一份皇粮的铁饭碗,那也是国内诸多精英们最爱干的事情。

考编制成了所有精英都疯狂的一件事,为什么,还不是这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

莫谦最恨的就是这个。

在这个国家,但凡是当官,手里多少有点权利,只要有权,他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高人一等。

他们看百姓的时候鼻孔朝天,动辄对你爱答不理,亦或是对你言语恐吓。

你要是得罪他了,或者是碍着他的利益了,他分分钟有一百种方法把你抓进牢里。

权利滥用,莫谦最恨的就是这个了。

此时看到黄端伯家的大门,莫谦心中可以肯定,这人肯定不是什么贪官。

贪官哪能住在这种破破烂烂的小院里。

来到院门前,手下伸手去敲门,

不一会,院内传来一妇女的声音。

“谁啊?”

莫谦隔着院门喊道:“大嫂你好,我们是元公先生的朋友,今日特来拜访,还请开门!”

院门打开,探出一张四十多岁妇女的脸。

“我家相公的朋友?我家相公出门去了,不知你们是?”

史可法出口解释道:“大嫂,元公先生去哪了?”

“老爷去会友去了,说是下午回!”

“那就快了,我们是特意来拜访元公先生的,不知方不方便让我们进屋坐坐!”

妇女看到提着的礼品,顿时脸上扬起了笑容。

“快请进,快请进,我这就给你们泡茶!”

进入院内,莫谦看到院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在院内还有一张方桌和四把凳子,上面摆着茶具,看来是平常喝茶的地方。

进入屋内,光线顿时变暗了许多。

屋里的家具较少,除了几张凳子,和一张吃饭的桌子,便再无其他了。

墙上倒是挂着几幅字画,莫谦看了一下,觉得字写得不错,比他那楷书的毛笔字好看多了。

几人坐下后,黄夫人端来了几杯热茶,莫谦接过喝了一口,觉得茶叶的味道不怎么样,便猜出黄端伯的家境不怎么好。

莫谦对身边的史可法说:“看这情况,黄端伯的家境不怎么样啊?”

史可法笑着解释道:“黄大人为官清廉,素来讨厌贪污受贿,他脾气很急躁,与贪官污吏融合不到一块,故而家境较为清贫!”

“这是好事,若是天下官员都如他这一般,何愁天下不大治?若是今后我的手下都是这种官员,我哪怕是给他们加两倍的俸禄我也愿意,只要他们不贪,我就会确保他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

“大王仁义,其实为官之人,有几人一开始是想做贪官的,只是到了这位子上,便有许多人会想方设法的拉你下水,就比如这南京城,多少达官贵人,多少富豪,他们家财动辄几十万两几百万两,他们想干什么,就拿银子去买通官员。

一万两不够就砸十万两,反正一直砸到你同意为止!”

“此种歪风邪气,必须扼杀,我曾明令下达过,行贿受贿者,同刑!”

“大王此法甚好,难怪江西湖广之地听不到贪污之闻!”

“也有,只是少罢了,人心不足蛇吞象,总有些不怕死的!”

“也是。”

两人谈话之间,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和交谈声。

正在外面的黄夫人看到来人,马上喊道:“老爷,你咋才回来,家里来客人了!”

黄端伯一听,顿时愣了一下。

他问:“客人?什么客人呢?我黄元公两袖清风,南京城里的朋友一只手算的过来,今日是谁来我家做客啊?”

“元公先生,我来做客,你欢不欢迎啊?”

黄端伯一听声音,便看到史可法走了出来。

黄端伯没见过史可法,但是看时刻器宇轩昂,又穿着一身不菲的服饰,便好奇的问道:“你是谁?”

乐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