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一百六十章 突发兵变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一百六十章 突发兵变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昨天停电了,所以有一章重复,订阅了读者可以删除下缓存,就可以看到更改过的内容)

一番恭维的话说的陈光裕是洋洋自得,通过近三天的观察,陈光裕心中这会觉得,所谓百战百胜的汉王,也不过如此嘛。

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话突然出现。

一名户部的六品小官开口说道:“侯爷,城外的贼兵近两日来攻城都不怎么用力,卑职觉得,贼兵定然是蕴藏了某种阴谋诡计,侯爷还需小心谨慎才是啊。”

陈光裕听到这话,顿时脸色一黑。

他说:“本侯自五岁起便熟读兵书,参读过古今朝代所有战役,就目前来看,南京城从未有任何一个朝代能铸造得有本朝如此坚固,如今的南京,莫说是区区莫贼,便是孙子重生,在相等兵力的情况下,也无人能够攻破!”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官员纷纷叫好,只有那六品小官表情有些尴尬。

他怯怯的退了下去,独自来到门外,看了一眼天上的繁星点点,小官叹气道:“南京危矣!”

这时,忽然身后一名官员呼喊他道:“广如老弟,你在这啊?”

官员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同僚好友礼部官员黄端伯。

“元公兄,你也出来了?”

黄端伯,江西建昌人,明末抗清史上名重一时的烈汉和诗人,崇祯元年便高中进士,次年便被吏部任命为浙江宁波推官。

崇祯五年时,黄母去世,黄端伯回到故里服丧。

服丧期间,黄端伯亲眼见识过了建昌封王益王朱慈炱作威作福、穷奢极欲的种种行为,义愤填膺,上疏朝廷,列数朱在建昌“擅增兵甲”,“擅增民词,批行郡县,骗害良民”等恶行。结果,反被朱慈炱诬谄为离间亲藩。

黄端伯于愤怒中本想弃官为僧,避居庐山,但是却被好友劝下。

八年,三年期满,恰逢江西莫贼作乱,黄端伯便在好友的邀请下迁入南京,经人举荐,在南京礼部担任礼部仪制司主事。

黄端伯人品贵重,在南京六部当中有着极好的声望。

他与同在户部为官的刘成志成了至交好友。

两人虽然都是官微言轻,但是却非常正派,历史上,两人都在清军攻入南京时选择以身殉国。

黄端伯更是被满清大将多铎被称为南来硬汉只见此人,称为南方第一硬汉。

两人如今同在南京六部任职,但是却因为官太小,提出的建议根本无法被五名守备采纳。

刚才刘成志一番非常有见解的提示,却让宁阳侯大为不快。

看到这服场景,黄端伯便知道南京城离城破之时不远了。

黄端伯对刘成志说:“广如老弟,南京怕是保不住了!”

“元公兄,你也这么认为?”

黄端伯无奈的点了点头,他说:“广如老弟可听说过昨夜浙兵闹响的事情?”

“那么大动静,怎么可能没听到,昨夜南京城内都传遍了,朝廷欠了浙江兵马八个月的饷银,还在餐食上区别对待他们,小弟听说那些浙兵辛苦守城三日,饭食却连猪食都不如,那南直隶和守皇城的兵马,却是顿顿好酒好肉,如此区别对待,迟早会出大事。”

黄端伯点了点头,“此事但凡明事理之人便知,治军不公,古往今来产生的悲剧史书难绝,有多少造反都是被逼出来的,朝廷欠响本就不对,如今又区别对待他们,依我看,不出三日,南京城便保不住了!”

刘成志一听这话,顿时便急了眼,他拉住黄端伯说道:“既如此,元公兄还不与我快去禀告侯爷!”

“有什么用?”黄端伯双手一摊。

“局势如此危机,咱们身为大明臣子,岂能不为国事担忧?”

“国事,呵呵,广如老弟,这国事早已不可为了,愚兄在建昌服丧三年,亲眼见识了大明皇室的穷奢极欲,这大明王朝,早已腐烂到了根子里,根本无药可救。”

“无药可救?”

“无药可救!”

两人顿时一阵沉默,半响后,刘成志开口道:“元公兄,你说,咱们苦读寒窗十余载,为的究竟是为什么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端伯说出了张载的千古名言。

两人都知道他们当年寒窗苦读的经历,未曾高中的时候,他们想的是今后做官一定要做个好官,做个清官。

但是自打进入官场后,却发现这大明的官场已经**到了骨子里,到处都充满了肮脏,到处都充满了勾结,交易。

这大明远远没有他们理想当中的那么好。

当看到百姓食不果腹,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看到百姓惨死在屠刀之下的时候,他们的三观早已彻底崩塌。

黄端伯明末时能称为南方第一硬汉,或许他忠于的并不是朱明王朝,忠于的仅仅是汉族衣冠和汉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吧。

作为江西人,黄端伯不止一次的在江西境内浏览过各处名胜大川。

有幸的是,崇祯八年时,黄端伯在路过吉安府时亲眼见到了在所谓的反贼治下的江西其他府县。

崇祯九年时,黄端伯回老家看望病重的父亲,又再一次路过南昌府和吉安两府。

这一次,南昌已经被莫谦攻破,南昌府彻底换上了城头的大旗,连老家黎川也被农民军攻下,汉军在建昌设立了新任知府,任命了知府等人。

回到黎川老家的黄端伯,看到了正在被抄家的益王全家。

汉王没有杀他们,但是却把他们统一押送到了南昌集体关押起来。

建昌府也改头换面了,之前的那些乡绅地主不见了,田间的农田都被均分给了百姓。

均田策在建昌府搞的有声有色,建昌百姓的脸上不时可以看到笑脸。

黄端伯震惊了,他的三观在那一刻彻底崩塌了。

他看到一个清廉的政权正在冉冉升起,他看到了同为读书人其他后生成了汉军政权的官吏。

他们每个人都接受了汉军的培养,每个人想的都是如何为百姓服务。

建昌府衙门口甚至高挂着一副对联。

谷当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

红薯这东西,黄端伯没有见过,但是却听说过这东西,听闻是一种泊来的外来物品,产量惊人。

建昌府这地方,太穷了,因为太偏僻,土地又贫瘠,百姓过的很苦,一年到头饿肚子的时候多。

但是在黎川老家,黄端伯却看到一群读书人正带领着百姓在山上开垦出来的梯土中种植着一种东西。

黄端伯一番打听才知道,这群读书人是黎川县的镇长和县衙官员,他们正在带领百姓种植一种从福建传过来的产物——红薯。

看到这一幕,黄端伯震惊了,他没想到一个反贼组建的政权,却远远比大明王朝的官员对百姓还要上心。

他们亲自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扛着锄头带着百姓在田间劳作。

看望老父后,黄端伯回到南京,他久久都忘不了在黎川老家看到的那一幕。

前段时日,黄端伯听上级说,武昌的汉军已经举兵打了过来,连克安庆太平两座重镇,南京的西边门户彻底洞开,南京没有军事屏障了。

黄端伯听到这一消息时,甚至还有惊喜,他希望汉军能够入主南京,可又不希望大明南都陷落,一时之间纠结不已。

但是看完这几日南京城几名守备的操作,黄端伯基本看出苗头来了,南京城根本不可能守得住。

就按照汉军那种攻城方法,他们当中肯定藏着能人,有人献策给汉王,攻城的主攻方向,肯定在其他方向。

至于是哪个方向,黄端伯无法肯定。

今天又看到陈光裕如此轻敌,连自己好友刘成志的警告都视而不见,黄端伯便猜出浙兵可能会反水。

但是黄端伯并不想说出来,他对刘成志说:“广如老弟,这天下大事,不是你我一二人能够改变的,这天,要变色了!”

刘成志一听这话,顿时心中一惊,他立刻知道黄端伯肯定是看出了某种端倪。

仔细一想,刘成志也就想通了,他哈哈一笑,说:“变就变,我就不信再变,还能比现在的天还黑!”

两人一同离开了都督府,行走在南京的街道之上,不一会,二人先淹没在了人潮人海的南京街头。

......

攻城第四日,今日莫谦还是让汉军进行佯攻,火炮的炮弹也开始逐渐的减少,有一发没一发的打着,听声音感觉火炮都蔫了。

聚宝门上的浙兵们这会也不怕汉军的攻城了,他们纷纷靠在城墙上面晒起了太阳。

白友松甚至还找来了几名歌姬,带着一群军官在城墙上一边饮酒,一边听曲。

看这阵仗,哪里是来打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来度假的。

白友松的身边坐着五人,这五人便是莫谦派入城内的特使,五人已经于前天晚上就亲眼目睹了一场兵谏。

兵谏以五名军官被斩首结束,但是浙江官兵的心却已经凉透了,这两日,五名特使不时能够听到浙江士兵抱怨的话。

五名特使当中有一人是莫谦的亲兵王五,他是五名特使的头领。

白友松对王五极为尊敬,他举起酒杯对王五说:“王将军,您也看见了,我们可是真心投降的,只要汉王一声令下,我们今晚便可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

王五心思细腻,莫谦正是看准了他一点,这才派他入城,特意考察白友松等人投降的真假。

王五这会已经基本可以肯定,李泽和白友松是真心想投降,只是他现在还没有十成把握,所以不敢确定。

他对白友松说:“白参将,这可不是小事,如今瓮城的四道城门,你们只把守最外面的一座,其余三座都在别人的掌握之下,贸然开门,怕是不妥吧?

白友松一听这话,赶紧说道:“王将军不必担忧,那三座城门镇守的人不过才一千多人,我不需半个时辰,便能将他们彻底赶尽杀绝,包管一个时辰内四座瓮城城门洞开,放汉军入城!”

王五听了这话,不禁点了点头,他想了想说:“这样,明日便是约定的最后一天,今晚你再带人闹一次,看看那陈光裕是何反应!”

白友松一听,当下便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当天晚上,又是吃晚饭的时候,浙江兵马又开始闹响。

这一次闹响的动静比前一次更大,闹响的兵马多达一万多人,士兵纷纷叫嚣着要朝廷马上给他们开饷银。

陈光裕得知浙兵又开始作乱,气得一拍桌子怒道:“妈的,来人,给我把李泽带过来!”

李泽慌慌张张的赶来都督府,陈光裕一看到他,立刻就命亲兵把李泽给抓了起来,五花大绑押出门外。

“李总兵,你的部下又在闹事,这次看来是真造反了,他们要是真造反,你这条命今天可就保不住了,我现在压你出去,如果你的士兵看到你停止作乱,你这总兵就还当得,如果他们执迷不悟,那今天就是你命丧之时!”

李泽不知道什么情况,但是一听陈光裕想要他的命,他顿时急了。

他辩解说道:“侯爷,末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末将今日刚巡视完城防,白天还好好的,不知道晚上又出什么事了,还请侯爷明鉴啊!”

“明鉴?我现在眼睛就明的很!”

陈光裕压着李泽来到都督府外,众人刚一出府,忽然混在浙兵队伍里的王五高声喊道:“兄弟们,杀了宁阳侯,夺了南京城,咱们就有军饷了!”

这一下可真是炸了锅,王五拔出腰刀,直接冲了上去,一刀便斩杀了陈光裕身边的一名亲兵。

后面的浙兵一看自己的兄弟这么生猛,似乎是见到了血,男人的血性被激发了出来,纷纷拔刀冲向都督府。

这一下现场顿时乱做一团,白友松和李泽两人都傻眼了。

这汉王的特使,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王五一手大刀使得虎虎生风,很快就斩杀了十几名陈光裕的亲兵,此时上万浙兵也纷纷涌入了都督府内,他们见人就杀,见财就抢。

场面一时之间乱做一团。

王五一刀劈开李泽身上的绳索,笑着对李泽说道:“李总兵,投降之日,就在今朝,还不快领兵去开城门!”

乐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