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吹牛吹大了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吹牛吹大了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莫谦决定组建一个文臣班子,他要设立一个中枢部门。

莫谦对在座众人说:“诸位,咱们现在地盘是越来越大了,这治下的土地和百姓也越来越多。

这地盘大了,人多了,这领导班子的建立也就迫在眉睫,我决定组建义军中枢政府,正式确立咱们义军的文官领导体系。

咱们现在还处于打天下的初步阶段,我决意先暂时建立民政司,专管钱粮民生。

再立廉吏司,专管官员升迁任免,再加之前的刑罚司,三司衙门为我义军政府的基础领导班子,负责治理地方。”

莫谦说完这话顿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喝茶的时候,莫谦用余光偷瞄了一下下方。

组建三司衙门,地下的武将们倒是没什么反应,但是李邦华等一群文官却是个个精神抖擞。

李邦华等人都是文官出身,对于政治可比军事有兴趣的多。

莫谦放下茶杯,继续说道:“至于这三司衙门的主官,曹国祺为民政司司长,李公为廉吏司司长,至于这刑法司嘛,你们可有什么合适的人可以推荐?”

众人一番冥思苦想,李邦华本想举荐自己的好友梅之焕。

但是一想到梅之焕是新降之人,贸贸然就高居司长的位置,怕是会惹人闲话。

而且莫谦对于司法有他自己的一套,跟大明朝的司法完全不同,乃是三权分立的政策,就这一点,不熟悉义军司法制度的梅之焕明显不合适。

李邦华思来想去,忽然脑海里想到一个。

他起身对莫谦说道:“主公,老臣想到一人,可任刑法司司长一职!”

“哦?是什么英才,李公速速说来。”

“这人主公也认识,便是现今的袁州知府王忠毅。”

“王忠毅?”莫谦眉头一皱。

“对,就他,老臣与此人有过几次照面,聊过几回,此人年少英才,是大儒李贽的崇拜者,又接触了过西洋的学识,对律法和西洋文化颇有研究,有西儒风范,此人虽年少,但可堪称大才,此人担任刑法司司长一职,最合适不过了!”

莫谦一听这话,脑海里回味一番,想起这王忠毅现在已经是袁州知府了。

这人莫谦倒是见过很多回,有很深的印象。

王忠毅年纪不大,但是政绩却很突出,而且在判案上非常有一套,或许是受了自己的一些影响,在王忠毅的治理下,袁州地区可以说是夜不闭户,这在这个年代已经相当可以了。

“好,那就依李公所荐,任命王忠毅为刑法司司长。”

“李公,您现在是廉吏司的司长了,我这三母地盘的官员可全都由你来负责安排了,你可得好好得给我选贤任能啊,而且一定要给我把官员的廉洁问题放在首位。

官员可以加薪,但是绝不能贪污,希望李公能将廉吏司的廉字深入官员们的心中。”

李邦华深知自己身上的重任,当下郑重的说道:“主公放心,老臣定不辱命,绝不辱没廉吏司这三个字!”

“好,有李公这句话便好,今后这江山重任,可就放在李公肩上了。”

确立了文武班子后,莫谦的政府算是基本有了一个雏形。

虽然还没做到像后世那样方方面面都有官员管理,也没有像大明朝一样各级部门齐全,但是基本的草台班子算是搭建完毕。

宣读完三位司长的人选,李邦华又站出来问:“主公,咱们义军的治所放在哪?”

“南昌啊,怎么,李公有新地方可选?”

李邦华说:“老臣认为,南昌并不适合成为我义军政府治所所在,原因有二,第一便是南昌无险可守,且航运不便,远不如现在的武昌城。

其二,将治所放在武昌,咱们义军的势力范围就大了,往北可上河南,往西可入四川,往东可攻南直隶,水师练成之后,大军可顺江东下,直捣南京,届时主公再入南京称王,半壁江山便入了主公瓮中。

武昌地利远胜于南昌,将治所定于南昌,对于主公今后的皇图霸业并无何好处,若是定于武昌则不可,荆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重地,可谓天下之中,主公在此立足,可威名播四海,扬名于中华,虽有小害,但更多的还利。

昔日诸葛武侯禁言刘皇叔占据荆州,便是凭借荆州为基,这才有了三分天下,主公今日定武昌,则霸业可成!”

“好,李公说的好,那就依李公所言,将总督府迁来武昌,本督亲自居中指挥,传令,命南昌各司各院都迁至武昌来,李公,你可先行做好安排。”

“是!”

确立了以武昌为治所之后,第二天,莫谦便命人把总督府的牌匾挂在了楚王府大门口处。

楚王府占地极广,而且极为奢华,莫谦本不想在如此奢华的地方居住办公,但是李邦华说莫谦若是到巡抚衙门办公的话,武昌城内的地盘就要小了。

武昌城本来就因为楚王府占地过一半从而导致民居都给盖到了城外,如果莫谦再把楚王府闲着不用的话,那等于就要多占一块地盘办公,如此一来就会有好几个衙门没地办公。

考虑到这些,莫谦只好在楚王府中住下,过上了‘穷奢极欲’的生活。

......

崇祯九年农历五月十五,一封圣旨传召至广东省巡抚衙门上。

熊文灿虽然被朝廷任命为两广总督,但是他的办公地点还设在广东巡抚衙门上。

自打熊文灿诏安郑芝龙后,凭借郑芝龙的力量,熊文灿很快便扫清了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盗。

海盗肃清,崇祯一高兴,又加封了熊文灿为两广总督。

现在的熊文灿,乃是东南沿海真真正正的土皇帝,当官当的那叫一个惬意。

熊文灿这人,有三个善于。

第一就是善于诏安,对付土匪强盗,很有一套,当初诏安郑芝龙,就是他的得力之作,如果没有他成功诏安郑芝龙,那民族英雄郑成功也不会成为国姓爷,不会收复宝岛台湾,而是会成为他爹一样,成为一名海岛游击队队长。

第二个善于便是熊文灿很会做官,舍得花钱上下打点关系,这一点让熊文灿在官场有很好的官声,不管是谁对于这种同僚还是下属都是非常喜欢的。

第三个善于便是熊文灿很会吹牛,经常喝多了就瞎几把吹,有时候吹完了自己都不记得了。

四月中旬,熊文才正在府中喝茶,忽然听到城中的手下报告说城里来了一群皇宫里的太监。

熊文灿一听是皇帝身边的太监,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马上将这些太监请到了自己府上做客。

一番客套询问之下,熊文灿这才知道这群太监是来帮皇帝采购珠宝的。

太监们在巡抚衙门呆了四五天后,跟熊文灿已经非常熟悉了。

这天晚上,熊文灿又请宫中的几位太监喝酒。

酒喝的差不多时,带队的太监带着醉意对熊文灿说:“总督大人,我们这次南下,途径了湖广和江西,总督大人您是不知道啊,那湖广和江西现在已经成了反贼的天下,我们南下的时候,都是化妆成商人才跑过来的。

现在中原到处都是反贼,连湖广和江西也落入了反贼的手中。

万岁爷整天整天的睡不着觉,每日里跟朝中大臣商讨剿灭反贼的计略,但是这反贼如今却越剿越多,难道这大明朝,难道真的要亡了吗?”

熊文灿喝了点酒,现在也有点上头了。

他听到太监说的这话,顿时气的拍案说道:“哼,这朝中的百官,都是一群草包,蠢货,整天拿着俸禄,却不能为陛下分忧,我看他们都是一群祸国殃民的败类而已,若我前往,讵令鼠辈至是哉!”

太监一听这话,顿时两眼放光。

他喝完杯中的酒,将杯子重重摔倒在地,对熊文灿说道:“大人好气魄,实不相瞒,咱家不是什么前来采买珠宝的,而是奉陛下的旨意,特意前来面见总督大人的,大人既然认为自己有救世的大才,看来这剿灭诏安反贼的大任,只有大人您能胜任了。

大人不愧是我大明朝的忠臣,我这就回去面见万岁,亲自为大人举荐!”

熊文灿听到太监说的这话,顿时脑子一下子便清醒了。

他这才意识到刚才自己吹牛逼吹大了,居然吹到皇帝的特使面前去了。

熊文灿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但是他刚吹出去的牛又不能收回,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当着太监们的面继续表现自己忠臣的一面。

五月十五日,朝廷的圣旨到达。

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熊文灿领着一帮人跪在院中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两广总督熊文灿,为官以来公忠体国,甚得朕心...命熊文灿即刻些任两广总督及广东巡抚一职,加兵部尚书衔,湖广巡抚,郧阳巡抚,总督湖广全省军务,速速负责诏安江西反贼莫问一事,钦此!”

熊文灿接到圣旨人都是懵的。

他好好的一个两广军务总督,广东巡抚,怎么又突然间调到湖广去担任俩地巡抚了。

熊文灿先领旨谢恩,然后马上拿出一锭五十两的官银塞入传旨太监的手中,舔着笑脸问道:“公公远道而来,这一路上肯定很辛苦了,还请公公先入内喝茶!”

传旨太监手中摸到冰冷的银子,顿时心情凉爽了不少,对福州这闷热的天气也有了些许的好感。

他随着熊文灿进入了厅内,落座之后很快便有侍女上前给他打扇子,驱赶闷热。

“公公,这朝廷怎么忽然调我去湖广去诏安去了?”

“熊大人,您在广东,与江西做邻居都多久了,您该不会不知道这江西的莫问现在成什么气候了吧?”

熊文灿陪着笑脸说道:“不瞒公公,下官已经打听过了,这诏安一事,怕是很难啊!”

太监一听这话,立刻板着脸说:“熊大人,这时候你可不能打退堂鼓啊,陛下那可全指望着您呢,这次您要是能成功诏安那莫贼,对于我大明朝便是大功一件,老奴就祝总督大人旗开得胜,早日诏安成功!”

熊文灿送走太监,双手捧着圣旨那可真是欲哭无泪。

回到屋内,他狠狠的甩了自己一耳光,自言自语骂道:“叫你吹牛,叫你吹牛,现在牛皮吹大了吧,看你怎么收场!”

熊文灿虽然极其不愿意去赴任,但是圣旨都下来了,他不得不乖乖的上任湖广。

由于湖广治所武昌已经被莫谦占领,熊文灿的总督府没了着落,他只能前往郧阳,先暂时在郧阳巡抚衙门住下。

一到郧阳,熊文灿便开始谋划起来该如何诏安莫谦。

上任湖广之前,熊文灿通过各方渠道已经了解清楚了莫谦的底细。

对于莫谦如何起事,又如何发展壮大的,熊文灿现在算是知道了个明明白白。

这小子才二十岁,起事不过两年,却已经占据了几乎整个江西,还外加半个湖广。

这厮可比李自成张献忠之辈的李厉害多了。

李张等人不过是流贼而已,没有固定的根据地,他们是打到哪抢到哪,朝廷官兵一直在围剿他们。

但是莫谦明显不一样,这个反贼可是厉害的很。

他不光能攻城略地,还能把攻下的城池当成自己的根据地。

他不光在各地安插知县知府,还在各地练农兵,组建军队。

现在他又自任江南总督,这分明是已经在组建政权,打算与朝廷分庭抗礼了。

这哪是反贼,这分明是枭雄!

对付这种有大志向的枭雄,想要诏安他,那必须得拿出能够让他满意的条件来才行。

熊文灿看着朝廷给他的底线,心中那是欲哭无泪。

一个江南总督的名号有啥用,人家自己都封自己了。

但是这诏安的工作还得继续下去。

熊文灿亲笔写了一封书信,命令自己的幕僚派人南下送往武昌府,试探一下莫谦对于诏安的反应。

六月初十,正在武昌船厂督造战船的莫谦看到梅之焕匆匆赶来向他汇报。

“主公,新任湖广总督熊文灿来信,问主公是否愿意接受诏安。”

乐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