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大明头号反贼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老友相见

我,大明头号反贼 第一百二十二章 老友相见

作者:莫问太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史缵烈和梅之焕一下子搞不懂这位从江西来的反贼的套路,一时之间还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梅之焕人老经验多,他立刻意识过来这臭小子是想策反他们两个。

梅之焕马上义正言辞的说道:“你不必假惺惺的,要杀便杀,何必在这用策反那一套,我等深受皇恩,对大明忠贞不二,岂会为了苟且活命,投降你这反贼,速速准备刀斧,送我二人上路,也好成全我与史大人一番忠义之名!”

莫谦没想到自己的打算被这梅之焕给轻松识破。

不过莫谦也不生气,他走下身来,亲手为梅之焕解开了身上的绳索,一边解一边说道:“梅公,晚辈对梅公之名可谓如雷贯耳,去岁在吉安府时,晚辈与李邦华李公对饮,谈及梅公之时,李公可是多加赞语之词,自那以后,晚辈心中便对梅公朝思暮想,日日想着早一日打入黄州府,与梅公座谈古今,畅饮三天三夜。”

梅之焕还以为这个江西来的小娃会用什么史上的案例来说服自己,没成想他压根不提投降一事,反而提出了李邦华的名字。

李邦华是谁啊,那可是前兵部尚书。

梅之焕与李邦华,两人相差不过一岁而已,李邦华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有同科之谊。

而且两人年岁相近,李邦华生于万历二年,梅之焕生于万历三年。

两人又同在天启二年遭到了阉党魏忠贤的迫害,被朝廷罢了官职。

崇祯继位,肃清阉党后,两人又一同遭到了朝廷的启用,再度入朝为官。

崇祯二年,梅之焕上书保钱谦益,温体仁本来就跟梅之焕有仇,他利用这次机会,向崇祯弹劾梅之焕,梅之焕被弹劾罢官,从此罢官回乡。

而在同年,李邦华也因为被言官弹劾,被罢官回乡,两人罢官的日子不过才相隔几个月而已。

李邦华回江西的途中,还特意经过了梅之焕的老家麻城,与梅之焕把酒言欢,两人喝酒一直到了深夜,对大明朝的前途极为堪忧。

这种经历,让这两位同龄人可谓惺惺相惜,梅之焕和李邦华都把对方作为知己来对待。

现在听到莫谦提到李邦华的名字,梅之焕不禁闻之一愣。

“孟暗兄现今何在?你把他杀了?”梅之焕不禁心中一惊。

莫谦连忙摆手,说:“怎么会,李公乃国之栋梁,晚辈岂敢杀之,李公现已弃暗投明,加入了我义军之中,现任长沙知府之职。”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孟暗兄一心为国为民,怎么会投降你这反贼?”

“此事千真万确,晚辈没必要骗您!”

听到这话,梅之焕不禁眼睛都大了,他不敢相信,当初自己引以为傲的知己,眼下却成了反贼。

不过梅之焕想了想,觉得李邦华投敌的可能性还是不大,他觉得是莫谦这小子在骗他。

“梅公不信,可在此等待三日,现在李大人正在湖广境内押运粮草,我现在就可传令命李公命他来黄冈,与梅公一叙。”

“好,那你就把李邦华请来,我倒想看看你这小子是不是真有这本事,能让孟暗兄俯首称臣!”

莫谦看梅之焕态度,知道他这会还不死心,当下便手书一封,交给亲兵道:“马上把这封信送到咸宁,接李公来黄州府!”

亲兵接过信说道:“刚钱总兵来报,李大人已经率兵攻下大冶和兴国两座城池,目前正在大军正在大冶休整。”

莫谦一听,大喜过望。

他拍案说道:“好啊,如此武昌府已经无险可守,已成孤城,命令钱骁,给我把住武昌外围,千万别走脱了巡抚唐晖和楚王!”

“是!”

亲兵拿着信就飞奔出去,坐上快船直接渡江往南。

大冶县距离黄冈不过一百里地,坐船直接南下,再从今黄石市码头登岸,在岸上换成马匹,当天便抵达大冶县城,见到了在大冶休整的李邦华。

李邦华带着一万大军和两万民夫,一路上虽然走得慢,但是却因为没有阻挡,且无需攻城,一路走的顺风顺水。

等他抵达通山时,才知道钱大有已经带兵去武昌府了。

李邦华一听钱大有如此冒进,顿时心里有点不安稳,因为在武昌府的背后,还有大冶和兴国两座县城没打下来。

李邦华当即兵分两路,一路去攻大冶,一路去攻兴国。

所幸作战十分顺利,当地的知县得知带兵来攻的是前兵部尚书李邦华,二话不说,立刻开城投降。

两座城池都不战而降,李邦华顺手就解决了攻打武昌府的后顾之忧。

李邦华把这一消息写信告知了钱大有,又得知长江东岸的黄州府也被莫谦攻破,他心里大喜,知道打下武昌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当下又写信告诉了莫谦,说自己在长江西岸迎接莫谦。

当天晚上,李邦华接到了莫谦的来信,得知昔日好友梅之焕和黄州知府史缵烈被俘。

莫谦在信中说他喜爱两人的才干,又对他们高尚的品德很是佩服,希望李邦华能够前来见上一面,帮忙说服二人投降,这样也好为义军壮大实力。

李邦华看完信,当下便把一万大军交给了参将龚成康。

龚成康这小子自打加入义军后,打仗是屡屡冲锋在前,每逢作战,必斩敌于马下。

这小子现在已经不再喜欢杀小兵了,他一到战场,两只眼睛就瞄着官军的将领,只要看到穿金甲银盔的,马上就带着部下冲杀过去,不把那敌将斩与马下,他誓不罢休。

官军现在军中都传遍了龚成康的名号,说他是官军的克星,遇上这个疯子,要么逃命,要么投降,否则非死不可。

临走前,李邦华嘱咐龚成康道:“成康,我今晚渡江去见主公,明日你率兵到武昌县城,伺机攻城,若能下武昌县城,我在主公面前为你请功。”

龚成康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就止不住了。

他心中暗道:“我滴个乖乖,一万人啊,我还是第一回带一万人打仗,这次仗要是打赢了,大王肯定要升我做总兵官了。”

李邦华嘱咐了一些细节后,便带着三十人跟着亲兵出了城,一行人连夜赶到江边,由停靠在江边的一艘快船接走,借助风力,快船缓缓逆流而上,在早晨抵达黄冈城外水门。

得知李邦华来到,莫谦马上从被窝里爬了起来,亲自来到水门迎接李邦华的到来。

被莫谦一同叫来的,还有梅之焕和史缵烈这两位俘虏。

两人昨天被莫谦安顿在了府衙当中,虽然没有了人身自由,但是莫谦对他们也算照顾有方,给好酒好菜,又安排了原来的仆人伺候他们。

等到第二天一早,二人跟着莫谦来到水门,看到从船上下来的李邦华时,梅之焕的眼睛瞬间湿润了。

谷“孟暗兄,别来无恙啊!”

李邦华看到站在岸边的梅之焕,顿时也是一愣,虽然早就知道这次来的目的,但是在看到梅之焕的样子时,李邦华不禁心里也是一揪。

“信天老弟,你怎么成这番模样了?”

看着梅之焕胡子花白,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看起来比他这个六十二岁的人还要老上五岁。

梅之焕闻言不禁眼泪婆娑。

“孟暗兄,一言难尽啊!”

李邦华踏上岸后,先是给莫谦行了礼。

“见过主公!”

莫谦赶紧扶起李邦华的手道:“李公辛苦了,一把年纪还让您带兵出征,真是难为您了!”

李邦华摆手道:“为主公大业,为国家前途,为百姓能够过上安生的好日子,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呢,主公,且让我于老兄弟畅聊一番。”

“李公请便!”

李邦华来到梅之焕跟前,拉起梅之焕的手说:“信天老弟,咱们自打麻城一别起,有八年没见面了吧?”

“可不是,整整八年,想不到孟暗兄如今却精神矍铄,而且却是老态龙钟了!”

李邦华知道自己这位老弟被冤枉的事情,也知道他被崇祯皇帝罢官不再启用的过往。

他说:“信天老弟,咱们老友见面,这次定要一醉方休,这位想必便是黄州知府史大人吧?”

史缵烈没想到眼前这位精神抖擞的老人还真是大明朝的前兵部尚书,心里那是震惊不已。

听到李邦华喊他,当下赶紧行礼道:“史缵烈见过李公!”

李邦华看着他说道:“我听说过你,知县山阴时,飓风来袭,乡民死伤众多,你收敛百姓尸首,筑塘坝防灾,做的很好啊。”

史缵烈没想到自己的往事还能被李邦华提起,不禁有点小小的激动。

还未等他答话,李邦华便又说道:“史大人,我与信天老弟叙旧,缺一倒酒之人,可否代劳?”

“学生遵命!”

李邦华问莫谦要一顿美食,亲自款待了自己的昔日好友。

三人在营中从早上喝酒一直喝到午时末,这才从营帐内走出来。

莫谦不知道李邦华对这两人到底说了些什么,从两人出来之后,马上就跪在了莫谦身前请罪,并且表示愿意加入义军。

莫谦心中那是别提多高兴了,把李邦华叫来真是一步秒棋。

“二位请起,二位都是国家栋梁,不论是管理地方还是带兵打仗,都是顶尖人物,我得二位大人,就如那刘玄德得孔明,曹孟德遇郭奉孝。”

莫谦一阵吹捧,把史缵烈和梅之焕说的心里暖暖的,好话谁都爱听,两人又都是降臣,能够得到莫谦这种赞美,这明显是非常好的待遇了。

新得了两位大臣,莫谦心里大喜。

他当下叫来军中将领,又把李邦华和梅之焕史缵烈一块叫来开会,准备部署下一步计划。

提出计划前,李邦华率先站出来说道:“禀主公,昨夜我已命参将龚成康,率兵一万于今早北上武昌县,想必现在大军已经抵达城外,怕是要发起进攻了!”

武昌县,就是今天的鄂州市,明清俩朝,武昌府就有两个武昌。

一个是现今湖北武汉的武昌府,一个是现在的鄂州市。

武昌府和武昌县分为两成,府城治所和湖广布政使司的治所都在武昌府城内,现在兵围武昌府的,便是钱大有。

而武昌县则位于武昌府的东南侧,与黄州府城黄冈县对江而立。

龚成康率兵打的便是武昌县。

说到武昌县,史缵烈立刻站出来说道:“主公,属下认为武昌县不必先用兵攻打,属下愿意渡江入城,说服知县林增志投降。”

莫谦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他问:“可有把握?”

史缵烈点头道:“不敢说有十成,九成是有的,主公可能不知,那林增志乃是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是崇祯元年的进士,崇祯二年任的武昌府蒲圻知县,崇祯四年调任武昌知县,此人品德高尚,对百姓多有爱戴,武昌县百姓多加称颂,此等良才,主公完全可以重用,若是城破杀之,实乃可惜!”

莫谦一听这人居然是自个江西老乡,心里不禁有些暗喜。

他转头对李邦华说:“李公,安福老乡,你家吉水离安福不过几十里路,可曾听说过?”

李邦华点了点头,“听说过这人,此人倒是个良才,就是有点迂腐,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他来投降,不如这样,我与史大人一同过江,亲自去劝降,想必定能成功!”

“好,就依李公的意思,来人,护送李公和史大人过江!”

李邦华和史缵烈乘坐小船来到江的西岸,刚一靠岸,就见一群士兵跑了过来。

“什么人?”

“我是李邦华,你们参将龚将军在哪?”

小兵一看来人,还真是李邦华,赶紧说道:“小的见过大人,龚将军正在准备攻城!”

李邦华一听这话,赶紧下船登岸,对那小兵说道:“我有急事,快,带我去见龚将军!”

小兵不敢耽搁,赶紧带着李邦华和龚成康往阵前赶。

李邦华和史缵烈被小兵带着来到龚成康跟前,看到龚成康正准备下达攻城的命令,李邦华赶紧喊道:“成康,且慢进攻,且慢!”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