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覆长生 > 第2章

覆长生 第2章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9:12: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前世记忆的支离破碎,阿蘅只记得昭帝殷长赢横扫**,一统天下,却暴毙出巡途中。伴随着他的死,不可一世的大昭也在短短几年就走向了灭亡。

但这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又有谁能知晓?。

那些史书上或出现过,或未曾提到的人,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也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

就好像她这辈子的父亲,昭王殷楚。

史书上展现的他,差不多就是姜仲手中的一件货品。仿佛殷楚上位这件事,全都是姜仲一手包办,殷楚本人则懦弱到毫无作为,先是只能被赶到郑国去当质子,后来只能任凭姜仲摆弄一样。

但阿蘅真正生活在昭国,了解昭国体制之后,就会发现,大错特错!

昭国自卫君变法后,近百年来,从上到下都严格执行卫君定下的政策,其中就有一条——昭国公子,若无功勋,便与庶人无异。

意思就是,哪怕你爹是昭王,只要你不是太子,那么你想躺着当贵族老爷?不行!你必须为国家立功,才能封官拜爵,否则就赶你出去当普通百姓。

至于怎样才算立功呢?

很简单,只有两条路——战功,以及,去其他国家当质子。

昭的几代君王,襄王、文王,还有如今的昭王楚,都有当质子的经历,才更有竞争王位的资本。

所以,殷楚根本不是什么被赶去当质子的小可怜,他是为了积累功劳,主动请缨,拿命去赌一场富贵的疯子。

胜则称孤道寡,败则尸骨不存。

而此刻,这个执掌昭国的疯狂赌徒令卫士远远地守在宫门口,殿中侍人宫人都退下,只留了长子殷长嬴一个人在侧。

阿蘅非常好奇。

殷楚临死前会对殷长嬴交代什么?这些话,会不会对“昭帝”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直接地决定了两千年来的走势呢?

如果能“听”到,甚至“看”到,就好了。

她正这样想着,却突然觉得轻飘飘的,仿佛灵魂离开了身体,不自觉地向昭王的寝殿飞去。

昭王寝宫中,门窗紧闭。

正午炽热的阳光透过窗户纸,洒向光滑的石板,带来刺目的光亮;而宫殿深处,却只有闪烁的灯火,映着垂死君王枯瘦的面容,忽明忽暗,遍布阴影。

昭王的床榻已经被挪到墙边,殷楚吃力地靠墙坐着。

由于病痛的折磨,这位正当壮年的君王早已瘦脱了型,但他的目光仍旧如同鹰凖一般锐利,牢牢地盯着跪在榻前的长子:“长赢,你可知,孤为何要立你为太子?”

未满十三岁的殷长嬴,身高却已接近八尺,他的身材是少年成长时特有的消瘦,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

很显然,他早就反复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平静地回答:“回父王,儿子不知。”

殷长嬴很清楚,父亲对他们母子并没有多少感情,否则不会任凭他们在郑国挣扎五年之久,却绝口不提接他们回来之事。

虽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他的曾祖还在位,这位年老的君王已经打仗打得快疯魔了,在国内也是唯我独尊,由不得任何人反对。祖父、父亲地位都不稳,自身尚难保,更不会分心去管他人。

但襄王一死,继任者文王缠绵病榻,殷楚作为太子代监国事,大权独揽,却仍不主动开口向郑国索要宋姬母子,弄得郑国本来想借机敲诈点好处,最后发现这竟是个烫手山芋,不得不主动将二人送回。

可以说殷楚此举经过了一定的政治考量,并最后得到了不错的结果。但反过来也能证明,他并不在乎宋姬母子。

谁也无法保证,郑国真会送他们回来,一直扣在手里当人质也并非不可能,昭国不就捏着祝王的长子楚启、次子楚缓,始终不送他们回祝国吗?

听见儿子的回答,殷楚却没有丝毫不满,因为他知道,关于这个问题,殷长嬴并非真的不知晓,否则殷长嬴就该回答“长幼有序”这一标准答案了。

但很显然,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这个。

殷长嬴不能明着说出来,因为我比异母弟弟优秀,你才立我当太子,并由子贵母,立我母亲当王后,彻底稳固我的身份。而不是因为,我是你的长子。

毕竟,这一真相违反世俗“嫡长子继承制”的认知。

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殷长嬴已经比绝大多数同龄人要出色太多。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多蠢货认为嫡长子继承是天经地义的,就像庶民跪拜公卿,公卿效忠天子,是日升月落一样永远不变的天理。

但他们难道不想想,如果人人都讲道理,那么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晋国是怎么被瓜分的?陈国又是怎么被臣子窃取,篡夺的?

“阿政,你听好。”殷楚一字一句,说的十分郑重,“‘圣贤之言’‘礼乐规矩’,都只是用来驾驭臣子的。身为君王,你只需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明晰自己该做什么,知晓周围的人该怎么用。然后,胁之以威,诱之以利!”

“喏!”

殷长嬴肃然答应,但殷楚怕儿子记得不够牢,哪怕每句话都要忍着锤心之痛,说的非常吃力,却还是仔细为殷长嬴解惑:“世人皆道孤能做父王嗣子,乃是因为长信侯姜仲重金贿赂寿阳夫人。殊不知,若孤无大功,被父、祖铭记在心,一切便是枉然。”

这也是殷楚平生最得意之事。

他生母极不受宠,而他的父、祖甚至根本不记得他这个人!这导致殷楚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习武了。

不识字,不会武,就代表在昭这套制度中,就算从军,也只能去当一个卒子,而不是当军官,哪怕他是王孙也不例外!可不当军官,他如何能入父、祖的眼?

殷楚一直渴望一个机会出人头地,而不是像一个仆人般长大之后,还要被赶出王宫,沦为庶民,操持贱业,终日为生计奔波!

而他人生中,有且仅有一次出头的机会,那就是他大伯悼太子之死!

太子病死,自然需要新立一个太子。提名里排第一的人选就是襄王的次子,殷楚的父亲安国君,也就是后来的文王。

但那时,安国君被派去郑国当了质子,如果想争取太子之位就必须尽快回国。

这时候就面临一个问题,昭必须在郑有个质子,谁去换安国君回来?

如果没人愿意去换回安国君,那么很可能结果就是,太子之位根本落不到安国君手上。等不到他回国,整件事就尘埃落定了。

安国君的兄弟们自然不肯放弃竞争太子的机会,跑到郑国去做质子,这个质子的人选只能从他的儿子里挑。

可那时,昭郑之间关系一度恶化,谁都能看得出来,为了争夺中原霸权,不出数年,昭郑之间必有一场大战。去郑国当质子,很可能命就没了。

这时候,最不受宠,几乎被所有人遗忘的殷楚,跳了出来,说,我愿意去郑国换回父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