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覆长生 > 第148章

覆长生 第148章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9:12: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时代的胥吏,为何祖祖辈辈都是家传?

原因很简单。

出身名门的人才,不屑去当小吏;

出身寒门的人才,不愿去当小吏。

而那些想当小吏,又有一定才能的人,却不知道该怎么发掘!

田宅军功爵位制度的限制,决定了目前不能开科举,只能算军功。

问题在于,不是每个擅长内政的人,都擅长打仗;也不是每个打仗的人,都能平平安安,不缺胳膊断腿。

对很多士兵来说,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爵位高低,只能靠运气。

殷姮想要通过实行“小吏凭借政绩,也能升为官员”这一政策来打破死循环。但这么一来,第一批小吏的素质就必须十分优秀,才能服众。

否则,推些草包上去乱搞,无异于将好牌打烂。

偏偏合适的人选,宁愿当门客,都不愿去当小吏!

看见殷姮面露郁闷之色,殷长赢轻笑道:“孤都把答案告诉你了,阿姮,你怎么还没反应过来?”

答案?

殷姮愣了一下,想到一个可能,不由睁大眼睛,就听见殷长赢轻描淡写地说:“昭国的官位,纵只是斗食,也无任人挑拣的道理。他们既看不上这位置,便罚去做城旦吧!”

殷姮惊住了。

还有这种操作?

看见她呆在原地,有点反应不过来,殷长赢平静道:“此法,阿姮并非想不到,只是不愿去想。”

“不,我觉得……”殷姮艰难地说,“这思路太过清奇,我确实想不到。”

这不是夸奖,是真心话。

殷姮做梦也没有想到,殷长赢的破局思路这么不拘一格。

既然你们不愿当小吏,孤就先把你们贬去当罪犯,去做苦力。

他的理由也很正当——孤的国家,官位都是孤说了算,只有孤给不给,还没有你们看不上的道理。

讲道理,对于这条逻辑,殷姮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

她犹豫了一下,才问:“那……假如他们当城旦的时候,死了呢?”

殷长赢不以为意:“命该如此,又有何干?”

“……”

殷姮懂了。

殷长赢的想法很简单——国家缺一大批官吏,这些门客刚好合适,但大王不好夺公卿门客,这些门客也不可能会真心实意地去当小吏。

既然如此,就反其道而行之。

只要想办法让公卿放弃门客,比如,让门客去顶罪,顺手把这些门客全都贬为城旦(最低等的罪犯),就行了。

这么一来,公卿和门客的人身契约关系自然就解除了,而城旦的生涯,哪怕仅仅是几个月,也足以令人改头换面,彻底将对方的傲气打磨干净。

至于门客们会不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拷打死,受不了落差自杀,或者干了太多苦活,一命呜呼,殷长赢根本不在意。

因为基层的缺口再大,目前也只是几百,没到上千人。

而受安信侯谋反案株连,从而被贬为城旦的知识分子,远远不止这个数,至少有上万人之多。

几万的人竞争几百的岗,虽然他们自己不知道,可对殷长赢来说,就代表,他只需几百人活下来就行了。

剩下的,死了就死了,又有什么关系?

殷姮有些没办法接受:“可……”

基层缺人,确实是她提的没错,可她并不希望殷长赢用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啊!

殷长赢知道她本性仁善,并没有改变她的意思,只是牵着,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问:“阿姮以为,若你我同去一地,为父母官。摒开身份之别,谁更能治理好当地?”

殷姮想了一下,真心实意地回答:“自然是大兄。”

“哦?为何?”

“因为我不会杀人。”

这句话,殷姮说得很平静。

说完,她想了想,甚至还心平气和地加了一句:“在这纷乱的世道仲,大兄能以铁血手段,扫平一切动荡,终结战争,开创千古未有之伟业。换做是我,最终的结局,只可能是被背叛而死。”

这并非吹捧,也非幻想,而是真真切切地事实。

哪怕没有“巫”的力量,顶多只是将昭帝一统六国的步伐,推慢十几年而已;

就算“天医”强横一世,最后也因为暗地里的背叛与冷箭,才来到这里。

人心贪婪,欲壑难填。

你给了他一分,他还想要两分;你给了他一亩,他反而会觉得,你良田千顷,为什么不能分我一半,甚至全给我。

仁慈、贤明和先进的思想,或许能影响后世。

但对当下而言,想要中止混乱,膺服众人,靠得只能是铁腕、强权、利益、信念,乃至屠杀和肃平。

以天下为棋局,以人命为棋子。

唯有如此,方能成就无上霸业。

殷姮自己做不到这点,但她不会干涉别人,强硬勒令对方不许去做。

只不过……

“莫要担心。”殷长赢淡淡道,“天底下,无人敢背叛孤。”

这句话看似与殷姮的回答有所差距,但殷姮知道,他说得是真的。

那个赌约,其实无所谓。

无论殷姮有没有被说动,都无碍大局。殷长赢已经铁了心要罢相,并且把朝中公卿的门客们,顺便贬一大半当城旦。

唯一的不同点就在于,假如殷姮没被说动,那么殷长赢过几天就开始清算姜仲一系;假如殷姮被说动了,就让姜仲再在相位上待几个月。

毕竟,殷长赢只是暗示“长信侯门客过多,鱼龙混杂”,让姜仲把门客和心腹臣子当替罪羊,可没说不追究这件事了。

而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简单,他要抬高殷姮的地位。

宴饮皆列上座,不过是表示恩宠的方法之一,只能证明殷长赢很看重这个妹妹。

但“这个人在大王心中很重要”和“这个人在大王面前,说话很有分量”,无疑是两码事。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姜仲的嫡长子,对姜仲来说,当然很重要。

可嫡长子说话,姜仲能否听进去?这可未必。

只有这两者合二为一,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殷姮一句话可以决定他们的命运,才没人敢做那些无意义的试探,在她面前跳来跳去。

这么一来,自然没有人敢背叛殷姮,因为背叛她,就等于公然和殷长赢做对,只有死路一条。

殷姮沉默了一下,才问:“我身边的人……有什么不妥吗?”

“并无不妥。”殷长赢随口回答。

他对这些无关紧要之人,并没什么兴趣,话锋一转,便回到之前的问题上:“阿姮不是想知道,长信侯究竟许诺了乐平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