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云赏 > 京城 第十章 友情卷:雅集(三)

云赏 京城 第十章 友情卷:雅集(三)

作者:花翎木兰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2: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明渊和林清然二人正闲聊着,远处就有一文人模样的年青人,端着酒杯径直朝他们走了过来。

那人刚站定,就自报家门:“我是户部龚尚书的三子,姓龚,名朝文,字修仁。今日幸与小侯爷相见,想讨教一二。”

听这语气是来者不善啊,李明渊上下打量他一番,一身青衣的打扮,清秀的文人气息,莫非是林清然刚才说的那人。

“既然是龚尚书的儿子,自然是才华横溢,谈不上讨教,有事请讲。”

林清然在旁也仔细观察了此人,青色的才衣,和方才那人的穿着有些相似。

“我自知才疏学浅,想与小侯爷对上几句。”龚朝文边说边朝李明渊行了一个拜礼。

林清然心想,知道自己才疏学浅,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

没等李明渊回话,龚朝文就自顾自地说道,“那就以这满地的黄叶为引,我出上句,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吟罢,龚朝文浅饮了一口酒,有些挑衅地问道,“小侯爷能否对上下句?”他心知这小侯爷平日舞刀弄枪肯定是对不上的。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李明渊都没怎么思索,开口便道。

这首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是飞花令里的一首,因为有羁族相思之情,李明渊特意熟读了,“不知对的可否正确?”他七分嘲意地问道。

“当然,当然。”龚朝文没想到李明渊竟然开口就对上,出乎了他的意料。

“既然如此,不如我再出上句,你对下句。”李明渊说道,飞花令里他能记得的也就不多,再来一首不熟谙的,只怕是对不上,不如自己主动出击。

龚朝文见此情景,只好应答,“小侯爷请出。”

李明渊思虑片刻,吟道: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李明渊吟完拿起酒杯,慢慢小酌。

这首《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龚朝文一时也记不清,是欧阳修所写,还是冯延巳所作,思量了许久,才吟道: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龚朝文自知对局已输,准备作罢离去,“小侯爷真是才高八斗,鄙人不才。”

李明渊见他知趣,并不难缠,笑道,“诗词切磋,并无输赢。”这真是算运气好,再对下去,真可就输赢难定了。

龚朝文也顺着李明渊的话接道,“小侯爷说的是,那我就先下去了。”

说完,转身怏怏离开。

林清然有些惊讶他的这番表现,“你这是大智若愚啊,比起那日船上,真看不出是一人。”

李明渊怯喜道,“这是自然,还是你的那本飞花令的功劳。只是这龚朝文,是你刚才遇到的那人吗?”

“衣赏是有些相似,面相……我没看到。”

“我看他虽不是难缠之人,但如若是梁太师派来的,那这户部看来也是要多加提防。”

经这一事后,李明渊赢了户部三公子的消息迅速传开,也不见再有什么人过来,他这也安宁不少。

未时,太子身边的随从走了过来,“小侯爷,太子有请,请随小人一同去往竹亭。”

既是太子邀请,李明渊自是前往,他起身说道,“前面带路。”

太子李明浩从他们那里匆忙离开后,就一直被梁姗姗纠缠。

去往竹亭的路上,他看到了洪学明,连忙走了过去,询问道:“洪先生,雅集的茶会准备的如何了?”

李明浩平日不喜饮酒,雅集的聚会,他都是以茶代酒。

洪学明看到太子身边的梁姗姗,心领神会,“太子,茶会现下还有些重要细节,要请您去竹亭过目。”

梁姗姗在一旁听到太子说茶会,连忙问道,“茶会?我也能参加吗?”

李明浩知道她那点学识,也不愿让她参与,“我们是要吟诗的,如果吟不出,可是要受罚的!”

“罚……罚什么?”梁姗姗支吾地小心问道。

“比如罚饮酒啊,再比如给这里的每人奉上一杯茶。”说完,李明浩笑了笑,她应该不会想再参与了。

果然梁姗姗听到又要饮酒,又要给不熟谙的人奉茶,“那我……还是不参预了吧。”

听到她无意茶会,李明浩就准备让她离开了,“恩!你先去其它地方吧,我要去竹亭了。”

“可是……”梁姗姗还要说什么,就被洪学明拦下了,“梁小姐,还是随下官一起去溪边吃些糕点可好。”

李明浩趁此机会,去往了竹亭。

梁姗姗恼怒地瞥了一眼洪学明,被拦下的她,无奈也只能作罢离开。

来到竹亭的李明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布置好竹亭后,太子李明浩就唤来了方孝知和平日里一起聚会的友人,随后他还派随从去请了李明渊。

李明渊来到竹亭后,看到里面坐的许多人,心里略有些担忧,一时停在了竹亭入口处。

林清然见他停住了,小声问道:“怎样?是怕了?”

李明渊最忌别人激他,“我小侯爷怎么可能会怕。”随即走了进去,坐了下来。

太子见人都来齐了,示意洪学明可以开始了。

洪学明意会说道:“今日我们聚在这溪流旁,都是爱好诗词的同道中人,以诗会友,在场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说完,他看了看方孝知,平日,他说完,这方孝知不都是会第一个站出来吟诗吗?怎么今日……

方孝知也听闻了刚才这小侯爷李明渊的表现,有些意外,想先由其他人试探一下。

见方孝知并无反应,洪学明又说道:“那就由我先开个头,现下已是深秋,我就用秋先赋诗一首,大家再依次用冬春夏各赋一诗可好。”

太子觉得挺有新意,道:“洪先生请说。”

“秋气吾所爱,边秋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洪学明吟完诗便坐下了。

“那我来接一首,”说话这人是太子的友人,刘祥志。

“冬冬迎社鼓,渺渺下陂船。

时丰容卒岁,游乐更时年。”

林清然想到那日千家诗里的枕流,推了推李明渊,小声提醒了一下,“枕流。”

李明渊经她一提醒,立马想起,随即吟道:

“春涧鸣幽鸟,春花欲满山。

不知尘世事,一枕石泉间。”

正是林清然那日考他那首。

《枕流》的写作者是东林党领袖人物,处在同权奸集团和阉党斗争的政治旋涡中,结合当下李明渊的现状,方孝知听他吟完诗后,问道:“不知小侯爷是有何尘世事。”

“我们只是吟诗,方先生,不必想太多。”洪学明解围说道。

“那既然如此,我就来接最后一首吧,”方孝知吟道,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太子李明浩听完拍手说道:“都很好!都很好!那接下来谁出题呢?”

方孝知此时起身说道:“那还是我来吧,今日,我们聚在溪流旁,不能光吟他人的诗,不如,我们以水为题,各自创作一首如何?”

太子认为这个题目过难,他担忧地看向自己的兄长李明渊。

洪学明本是准备对完五言,再连七言,不曾想方孝知竟然出此难题,应是有意为难。且不说这在坐的文人是否都能作上一首诗,单就李明渊,一介武将,能对上几首诗词已然是非常了得。

小侯爷是太子请来的,又是太子的兄长,这万一让方孝知又搞出些事情肯定不行。

“方先生,这题目出的是否过难。”洪学明说道。

“不是说今日是效仿兰亭,这不创作诗词,何来效仿。”方孝知最不喜欢这些假模假样的文人。

李明渊此时眉头紧锁,这方孝知难道就是梁太师的眼线?刚才说我吟的诗,现在又要创作,他一介武将,那有能力创作诗词。

洪学明见此情景,立马说道:“不如我们以水不在深为例,各自作词一首如何。今日大家只是来赏景吟诗,没必要这么为难吧。”

太子李明浩随即也说道,“洪先生说的在理,那就此以为例。”

方孝知虽还想说些什么,但也只能无奈作罢。

林清然听到后,仔细思量了一番,又要有水,又要展现当下的心情,她小声在李明渊耳边说了几句。

李明渊听完她说的,立马开心了起来,“那就我先来吧。”

吟道:

“水不在清,有影则明。

水静则立清,人静则能明。”

“小侯爷,真是厉害啊!”洪学明听完,立马发出赞叹声。

李明浩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他这兄长,原来他这么厉害了,又看了看身旁的林清然,就懂了。

“方先生,觉得我这词作得如何?无欲则静,静则明。”李明渊觉得此人如此针对自己,说不定是受了梁太师的蛊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