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刘宋汉阙 > 第365章 《千字文》

刘宋汉阙 第365章 《千字文》

作者:三林校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6: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督学使者,顾名思义。朕是要让你去督促士子们读书,还有……盯着些各地的书院。”

刘义真此时正在两仪殿交代巢尚之前往两地的工作。

“寒门子弟读书,远不是开个书院,发个教材就行。”

读书的成本是一会事,但愿不愿意读书又是另外一回事。

哪怕再过两千年,有些父母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完书,而是希望其尽快的变成劳动力,更何况是现在?

只有让那些父母知道,他们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是浅薄的,是糟蹋孩子的,才有可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孩子送来读书,从而让寒门与世家的力量逆转。

这其中,又有什么比巢尚之这名状元带来的诱惑更大呢?

“这次你去河北还有河南当督学使者,必然要乘金车、着红袍、戴玉佩。同时朕也会让锦衣卫通知各州县的长官为你洗风接尘。”

还是那句话。

刘义真是俗人,长安的百姓是俗人,关外的百姓更是俗人!

钱财和权势,永远都是最好的榜样。

苏秦被秦王赶出秦国,后来佩戴六国相印的故事激励了几代读书人?现在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出现在关外,刘义真就不信他们不动心。

巢尚之稍稍咽了口唾沫:“陛下,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不过!”

这种宣传怎么夸张都不为过。

要不是如今刘宋的国策是休养生息,刘义真都想亲自带着巢尚之出去转几圈,把巢尚之逼格加持满满。

“放心,天下士子见卿,怕是都会以卿为榜样,发愤读书。”

此外……

“这篇文章你可拿去作为孩童启蒙之物。”

巢尚之打开后,发现竟然是一篇韵律齐整的千字骈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刘义真交给巢尚之的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千字文》。

最早的千字文是由三国时期钟繇编篡的,只不过此文在西晋战火当中毁于一旦,后世已经没有踪迹。

东晋王羲之也编过一部千字文,不过王羲之书法虽然是顶级,诗文却差了些,所编篡的千字文质量不佳,并没有流传开来,早早被摒弃。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

这篇后世流传的千字文是梁武帝时期,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育子辈,而下令让当朝才子周兴嗣所作的文章。

《大明第一臣》

通篇一千字,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平日里读书所用的字词也基本都被包含在其中,可谓是启蒙神器。

刘义真不是没有想过《三字经》这个比《千字文》更好用的启蒙读物,只是一写到“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的时候刘义真便放弃了。

他要的是启蒙读物,又不是《推背图》……

何况《千字文》这种文体偏向于骈文的,比之儒学色彩更重的《三字经》也更适合这个时代。

更好不意味着更适合,这玩意在刘义真很早的时候便知道了。

巢尚之翻看着这篇《千字文》,对刘义真的钦佩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这种上马能伐敌,下马能治国,平时还能写写文章的皇帝从哪找?

“朕会派几名御史和锦衣卫和你随行,剩下的。便全靠你了。”

巢尚之要去做的,是一件巨大的、艰苦的、时间跨度很长的事情。

是一件起步时间要以年、五年、十年来算的一件事,刘义真要想方方面面照顾到不太可能,只能是尽可能先保证巢尚之的安全。

“谢陛下隆恩。”

刘义真自己觉得对巢尚之的支持不重,但在巢尚之眼中已经是丰厚到无以复加。

有了名,有了人,有器。

这样子还无法完成天子对他的气虚,巢尚之自己都想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督学使者,顾名思义。朕是要让你去督促士子们读书,还有……盯着些各地的书院。”

刘义真此时正在两仪殿交代巢尚之前往两地的工作。

“寒门子弟读书,远不是开个书院,发个教材就行。”

读书的成本是一会事,但愿不愿意读书又是另外一回事。

哪怕再过两千年,有些父母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完书,而是希望其尽快的变成劳动力,更何况是现在?

只有让那些父母知道,他们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是浅薄的,是糟蹋孩子的,才有可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孩子送来读书,从而让寒门与世家的力量逆转。

这其中,又有什么比巢尚之这名状元带来的诱惑更大呢?

“这次你去河北还有河南当督学使者,必然要乘金车、着红袍、戴玉佩。同时朕也会让锦衣卫通知各州县的长官为你洗风接尘。”

还是那句话。

刘义真是俗人,长安的百姓是俗人,关外的百姓更是俗人!

钱财和权势,永远都是最好的榜样。

苏秦被秦王赶出秦国,后来佩戴六国相印的故事激励了几代读书人?现在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出现在关外,刘义真就不信他们不动心。

巢尚之稍稍咽了口唾沫:“陛下,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不过!”

这种宣传怎么夸张都不为过。

要不是如今刘宋的国策是休养生息,刘义真都想亲自带着巢尚之出去转几圈,把巢尚之的逼格加持的满满的。

“放心,天下士子见卿,怕是都会以卿爲榜样,发愤读书。”

此外……

“这篇文章你可拿去作为孩童启蒙之物。”

巢尚之打开后,发现竟然是一篇韵律齐整的千字骈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刘义真交给巢尚之的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千字文》。

最早的千字文是由三国时期钟繇编篡的,只不过此文在西晋战火当中毁于一旦,后世已经没有踪迹。

东晋王羲之也编过一部千字文,不过王羲之书法虽然是顶级,诗文却差了些,所编篡的千字文质量不佳,并没有流传开来,早早被摒弃。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

这篇后世流传的千字文是梁武帝时期,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育子辈,而下令让当朝才子周兴嗣所作的文章。

通篇一千字,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平日里读书所用的字词也基本都被包含在其中,可谓是启蒙神器。

刘义真不是没有想过《三字经》这个比《千字文》更好用的启蒙读物,只是一写到“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的时候刘义真便放弃了。

他要的是启蒙读物,又不是《推背图》……

何况《千字文》这种文体偏向于骈文的,比之儒学色彩更重的《三字经》也更适合这个时代。

更好不意味着更适合,这玩意在刘义真很早的时候便知道了。

巢尚之翻看着这篇《千字文》,对刘义真的钦佩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这种上马能伐敌,下马能治国,平时还能写写文章的皇帝从哪找?

“朕会派几名御史和锦衣卫和你随行,剩下的。便全靠你了。”

巢尚之要去做的,是一件巨大的、艰苦的、时间跨度很长的事情。

是一件起步时间要以年、五年、十年来算的一件事,刘义真要想方方面面照顾到不太可能,只能是尽可能先保证巢尚之的安全。

“谢陛下隆恩。”

刘义真自己觉得对巢尚之的支持不重,但在巢尚之眼中已经是丰厚到无以复加。

有了名,有了人,有了器。

这样子还无法完成天子对他的气虚,巢尚之自己都想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