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刘宋汉阙 > 第174章 永初宝钱、国库殷实

刘宋汉阙 第174章 永初宝钱、国库殷实

作者:三林校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6: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作坊的盘子越来越大,刘义真也露出了自己最终的獠牙。

“以后凡官府所收作坊税款,皆要用新铸五铢结算。”

古代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最本质的价值只有两个——

稀缺性和官府信用。

稀缺性自然是就是要铸造良币,让劣币不再被百姓和官府承认。

官府信用则是要让百姓相信自己手里的钱币是有价值的,可以随时在官府那里兑换。

现在刘义真就是要用官府和世家之间的大规模交易仅限新五铢钱这一点恢复市场上已经有些混乱的货币体系。

收税时只收取新五铢,付给佃户工资时也只能用新五铢钱。如此,新五铢自然会在市场大规模流通,重新占据市场份额。

但是仅凭货物兑换的这点价值还是不够的,刘义真还需要找一种稳定的兑换机制。

除了黄金,舍我其谁?

其实黄金和白银在华夏古代大部分时间都是法定称量货币。都是依靠自身价值行驶货币职能,粮食、布匹也是如此。

之所以没有演变成“金本位”,主要还是黄金太少了,不足以支撑一个几千万人的经济市场。

好在刘义真知道华夏的黄金储量基本都在山东、河南这两个地方,只要刘裕能北伐成功,彻底确保这两个地方的安全,刘义真就可以将这两个地方的黄金全部掏出来当做“金本位”的基础,满足王朝的盘子。

至于现在,当然是能有多少搞多少。

看着刘义真将成车成车的黄金拉走,户部的人几乎都快给刘义真跪下了。

“钱,流通起来才是钱。不然都是废物。”

国库中的黄金被刘义真拉走了三成,统统铸成了黄金钱币。

“根据市价,这一枚金币差不多可以兑换十贯五铢钱。”

“往后建康京畿地区皆可用五铢钱来兑换金币。”

南朝真正繁华的地区也就扬州和荆州。

所以刘义真也没打算把摊子摆的太大,只要控制好京畿地区,其他的可以在未来中央有实力以后继续推行。

刘裕现在是彻底不再管钱上的事情,完全交给刘义真去搞,对于黄金五铢也只是好奇拿了几枚玩玩。

除此之外,这些用于兑换的金五铢也被刘裕赐名为“永初宝钱”。

永初宝钱的面世让一些原本对于新五铢钱还持观望态度的世家放下心来,甚至还主动将旧的五铢钱给抛出让官府回收重新铸成新五铢从而稳定市场。

这其中利用新旧币损耗的差价,官府又在里面狠狠捞了一笔,转眼之间国库就又重新变得殷实起来。

可还没等刘裕高兴,刘义真又把钱取走去让人勘测未来的紫金山金矿。

那里的金矿和铜矿足够维持刘裕去北伐的资金,这才是刘义真真正想给刘裕凑钱的法子。

对于这个事关给国家命脉的大事,刘义真还专门让王买德去了一趟紫金山勘察。

紫金山位于闵地,也就是未来的福建,从建康去那里一般都是走内陆水系,先到苏州,之后顺着钱塘江水系进入福建。

但这次刘义真却让王买德坐海船前去。

现在的海船技术在经历了东吴的发展后其实已经相当先进。

三国时期东吴就可以找到夷州,甚至开拓到辽东、南越,乃至身毒的海上航线。到了东晋之后海船技术更是突飞猛进。

比如说刘裕首次面对的“发家副本”孙恩卢循之乱,人家就是从海上打到建康的。

特别是水密舱壁技术的发明,就是把船体分解成了数个密闭的船舱,这样就算其中一个船舱漏水,也不会影响船的行进。

这项技术大大减少了因为大海凶险而沉船的事故,确保了航海的安全。

王买德虽然不解刘义真何意,但既然刘义真发话,自然也是带着护卫启程。

可等到坐上海船王买德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他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能适应的!

在长江里还好,一出了长江,那种颠簸让王买德天天昏昏沉沉的卧在自己的船舱内。

颠簸倒还好,最让王买德崩溃的是海船上的那股味道。

就和南方人受不了北方人身上的羊膻味一样,北方人同样受不了海船的海腥味。

加上海船的船舱内阴暗潮湿,这让王买德渡过了他有生以来最艰难的半个月。

好在他最后还是完成了刘义真交给他的任务——

发现了紫金山金矿。

有刘义真帮忙开挂,找一个没长腿的东西还是很简单的。

在找到紫金山金矿后,王买德便马上联络当地官员封锁金矿,并开采一部分后再次用海船运往建康。

有了紫金山金矿的支持,刘义真改革经济的形势一片大好,朝廷的财政在短短几个月内就飙升到足够刘裕进行北伐的数额。

这下所有人都服了。

哪怕是徐羡之也感叹道:“纵使范蠡复生,怕也不过如此了。”

就连一些世家都跑出来对刘义真歌功颂德,仿佛之前刘义真割他们的肉都是不存在的。

不管之前刘义真做的多过分,就凭刘义真帮世家把隐藏的佃户洗白,刘义真都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更别说在此次推行新五铢钱、开设工坊中赚钱的都是世家,这更让他们觉得——

秦王这人能处,有钱是真带大家赚。

造成这种局面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世家本身就积累着雄厚的财富,遇到机会他们肯定膨胀的特别快。

但刘义真就是希望他们膨胀起来。

不膨胀起来,怎么让他们疯狂?

只有疯狂了,他们才能去做那些胆大包天的事情,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整天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去过日子。

钱有了。

兵不缺。

粮食在这两年没有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情况下也积攒了不少。

现在的刘裕是意气风发,只想着快点进行北伐大业。

但或许是上天都不愿意看刘裕完成这千古伟业,又搞出来幺蛾子。

“辅国将军、交州刺史杜慧度启禀天子——”

“林邑国发生内乱,此乃光复日南、九真故郡的千载良机,还请天子发兵南境!”

南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