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天纵英才麒麟儿 > 第六十六章 孤军向北

三国:天纵英才麒麟儿 第六十六章 孤军向北

作者:沧海逍遥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4: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羌族起兵一事事关重大,姜维丝毫不敢耽搁,简单收拾衣冠,便急匆匆地赶往皇宫。

抵达皇宫不久,蒋琬也赶来了皇宫。

刘禅便在偏殿接见了两人。

见到刘禅和蒋琬,姜维赶紧把马岱提供的情报给刘禅汇报了。

刘禅圆嘟嘟的脸蛋泛起了一丝得意:“羌族人心思汉,欲归附大汉,孤以为这是件极好的事情啊!”

蒋琬说道:“人心思汉的确是好事,然而我大汉距离上次北伐不到一年,如今蜀中仍是疲惫,国库也极为空虚,倘若此时大军北伐,难度不小。”

姜维也皱了皱眉头,他心知蒋琬所言非虚。

自己南征交趾,基本上没有怎么消耗蜀汉的国库,但倘若现在北伐,就不得不靠国库支撑了。

不过在姜维看来,羌人反魏,这件事于蜀汉而言利大于弊,无论如何都是要鼎力支持的。

只可惜蜀汉的国力又决定了,蜀汉此时无法大规模地调动军队,在雍凉和曹魏打大规模的会战。

也就是说,蜀汉当下要守住现有北方战线还勉强可以,但论及北伐,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姜维说道:“阿斗、公琰,我大汉如今尚需休养生息,无法派出大军入雍凉北伐,然而羌人反魏归汉,乃是天赐良机,战机不可失,我提议,出兵一万接应迷当大王。”

“出兵一万?!”蒋琬有些惊讶。急忙说道:

“伯约,曹魏在雍凉屯有重兵,故丞相诸葛孔明每次北伐都是兴兵十万之众,尚难取全功,出兵一万,怕是太少了些吧!”

刘禅也说道:“大哥,出兵一万的确太少了,就算蜀国无法支撑十万大军北伐,至少也要出兵五万,方有取胜的可能性啊!”

姜维却说道:“阿斗,五万大军,倘若在雍州一打就是一年,国库撑得起么?军粮撑得起么?大汉现在的国力还撑不起北伐,至少需要三年的休养生息。”

蒋琬点了点头,他心中清楚,防守战和攻击战完全是两回事儿,譬如守汉中,因为有汉中的屯垦,军粮不必长途运输,所以打起仗来守几年都没问题。

但是进攻战就不一样了,因为运输能力有限,运输的粮食会在运输途中消耗巨大,倘若孤军深入,被断了军粮,很容易陷入绝境。

南中之战时,姜维一直最担心的就是粮食问题,好在东吴在交州驻军不多,但屯粮却是不少,顺利的化解了粮食问题。

倘若全部是靠从蜀汉调粮,交州肯定是极难打下来的。

姜维便叹道:“只可惜当年恩师诸葛孔明的木牛流马失传了,否则后勤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刘禅好奇地问道:“诸葛丞相没有把木牛流马之术传给你么?”

姜维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丞相所传,皆为行军战阵之法,并未传我木牛流马之法,而且我还怀疑,木牛流马并非恩师诸葛孔明所制,而是师母黄月英的杰作。”

刘禅点了点头,觉得姜维说得有道理,平日里与诸葛亮相处,的确从未见他摆弄过木工之术,怎么会突然制造出木牛流马来。

蒋琬便问道:“不知道黄月英有没有将这等神物的制作方法传下来?”

姜维想了想诸葛果和诸葛瞻两姐弟,一个醉心于经商,一个沉迷于奇门遁甲,似乎都不怎么对木工感兴趣,诸葛瞻还稍好点,但似乎也没听过他会制作木牛流马这等神物啊!

于是叹息说道:“应该是没有传下来,可惜啊!”

蒋琬见眼下的确没有办法发动北伐,然而作为同朝为臣的朋友之谊,他又万分地担心姜维孤军北上,觉得这样做过于冒险。

于是对姜维说道:“伯约,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毕竟信中所言,迷当大王是准备五月举事,还有近两月的时间可以筹划。”

姜维却说道:“公琰兄,此事拖不得,毕竟是在曹魏的眼皮子底下起事,曹魏在雍凉遍布耳目,一旦事泄,可就不好收场了!”

“可是一万兵马太冒险了!”蒋琬仍然不放心。

“公琰兄,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我这次率军去雍州,目的与恩师诸葛孔明北伐有本质的不同。”

“有何不同?”蒋琬追问道。

“恩师诸葛孔明目的是北伐中原,收复汉室江山;而我的目的是支援迷当大王反魏,收复这一支羌人部落,增添我大汉实力。所以我此行,其实算不得北伐。”

刘禅听姜维说此行的目的并非北伐,终于稍微心安了一些,便对伯约说道:“大哥你想好了只要一万兵马?”

“是的,只要一万!”姜维郑重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大汉境内的所有精兵,任你挑选!”刘禅豪气地说道。

姜维想了想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刘禅笑道:“就怕大哥你跟我客气。”

姜维便把他看中的部队一一说了出来:

“陛下,我只要一万人,这其中包含了我南征时陛下给我的三千御林军,仍由梁绪统帅;此外花鬘带到成都的两千南蛮兵,都是十里挑一的精锐,我也要了。”

姜维顿了顿,接着说道:“关银屏麾下有三千东吴兵,这三千人留给别的将领带我还不放心,不如也交给我。”

最后,姜维面带狡黠地对刘禅说道:“阿斗,最后还有两千的兵额,我可要狮子大开口了哦!”

刘禅笑了笑:“大胆的开口,大哥的请求,我一定答应。”

“好吧,我要带走两千白耳军!由傅佥统率。”姜维一点没跟刘禅客气。

蒋琬一听姜维要带走两千白耳军,顿时脸色一变。

白耳军,可是蜀汉最精锐的部队,这支部队最早创建于徐州,乃是当年刘备在徐州陶谦麾下时,创建的部队,这支部队的主要兵源乃是大汉赫赫有名的丹阳兵。

自徐州起,白耳军便一直跟随刘备转战各地,由在刘备阵营中与赵云齐名的陈到统率,以装备精良,忠勇无畏著称。

因为白耳军全身着铁甲,持长枪铁盾,头盔上有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故名“白毦军”,也称白耳军。

白耳军曾多次挽救刘备于危难之时,跟随刘备一路从徐州到荆州再到入蜀,直到刘备称帝,成为御林军的一支。

然而如今的白耳军,早已不再是以丹阳兵为核心了,因为原有的丹阳兵大多早已战死或者退役,即便如此,军中仍有不少骨干是最初那一批丹阳兵。

之后补充进来的士兵,也都是从各军中遴选的精兵,无论装备水平还是战斗素养,在蜀汉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蜀汉国力弱小,无法装备太多的甲士,即便是白耳军,也无法做到人人着全身铁甲,但因为白耳军的战斗方式乃是类似秦军的长枪方阵,所以铁质胸甲加铁质头盔,还是可以做到的。

白耳军兵额只有两千,姜维竟然一口气把两千白耳军全部都要走,不由得令蒋琬倒吸了一口凉气。

“伯约,此事不妥,即便是故丞相诸葛孔明北伐,也从未要过白耳军,这可是拱卫皇宫的精锐啊!”

姜维反驳道:“如此精锐,不放在边关征战沙场,却要留在成都守卫皇宫,太久没有闻到鲜血的气味,终日困顿于安宁之中,即便是白耳军也会堕落的。”

“白耳军以鹰羽为饰,当有雄鹰之志!是雄鹰,注定该翱翔九天之上!雄鹰震翅凌空飞,天高海阔任翱翔,这才是正途!岂能困于皇城,碌碌老去?”

听到姜维的一番话,刘禅顿觉热血上涌,于是拍案而起,大声说道:

“大哥说得对!雄鹰注定该翱翔九天之上!大哥要白耳军,我便全部给你。此外汉中有八万驻军,如有需要,大哥可随时调用。”

最后,刘禅不无激动地说道:“此番北上,大哥仍以代天子巡雍凉的名义北上,愿大哥能够率领雄师,在雍凉建功立业,为我大汉再立新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