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 > 第一二六章:抗灾策略,大面积灾荒到来

年底,山西境内大雪纷飞,气温很低,但任然有许多人在雪中忙碌着。

在范家长,这里今年修了一个水库,是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等新建筑材料修建而成的。

“大家加把劲儿,再过半个时辰就吃午饭!”

负责的人在指挥着几乎全乡的劳动力,上千的人忙着将四处的雪弄到水库中去。

天气虽然冷,但他们干的热火朝天。不仅是干活有工钱拿,包一日三餐,更重要的是这个水库是他们明年用来灌溉农田的,是他们自己用的,自然更加上心。

今年山西少雨,百姓担心明年会更干旱,不想变成陕西那样连年大饥荒。

现在的季节是春夏少雨,冬天多雪。雪融化了就是水,将之堆积到水库中去,就能积累不少水资源,等耕种时就能多灌溉一些田地,会多一些收成,多些收成那就是会多救许多人的性命。

同样的事情,这个时候在山西各地发生着。有水库的将雪堆积到水库中去,有池塘的就堆积到池塘中去,总之就是想方设法储备水资源。

山西如此,陕西也是如此。其他省份就很少这样了,他们没有如此迫切,也没有张昊,刘备他们这样的人来主导做这些事。

铛铛铛!

“时间到了,大家先吃午饭!”

负责的人敲锣,让人已经把午饭准备好了。

平时百姓是一日三餐,但张昊下令给干活的人提供一日三餐。

水库周围搭建着不少帐篷,干活的人围过来吃饭。

“猪肉炖粉条,好东西啊!”

“大冬天的也能吃到这么多菜,那个玻璃大棚真是好东西啊!”

“我们要感谢巡抚大人,不是他,我们怎会吃到这种好东西!”

山西境内已经建了一些玻璃大棚,将种植的蔬菜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让人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玻璃大棚不只是种蔬菜和水果,也在尝试种土豆,玉米,红薯。只是目前规模不大,张昊还在不断扩大玻璃制作,扩大玻璃大棚的规模。

将来在漫长而低温的冬天就能种出数量客官的玉米,土豆,红薯。

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尤其是那些流民,只要包吃包住他们干活十分拼的。所以,官府制作玻璃,水泥,蜂窝煤等等的成本不会太高。

原料自己开采,劳动力基本是包吃包住就可以了,所以成本不高。

这是特殊时期,将来天灾减轻了,没了,就要给工人开工钱,到时候成本就上来了。

虽然成本不高,但玻璃大棚也不是普通人能搭建的,现在都是由官府组织搭建,组织培训如何运用。

地主要搭建玻璃大棚,可以高价卖给他们,还能换一些钱粮,是一个不错的买卖。

而且地主也不缺盖一个玻璃大棚的钱,他们有钱粮,要享受,要在无法在外种植农作物的冬天吃到新鲜蔬菜,水果,就需要花钱搭建玻璃大棚。

张昊让人专门组建了搭建玻璃大棚的队伍,以及培训使用玻璃大棚的队伍,给这些地主提供服务,只要他们愿意给高价的钱粮的话。

除了玻璃大棚在冬天作用不小外,蜂窝煤,焦炭,蜂窝煤炉子等等也在寒冷的冬天发挥着重要作用。

眼前这些在水库干活的百姓用的帐篷里就放着燃着蜂窝煤的炉子,可以烧水,取暖,煮饭,一举多得,很实用。

现在张昊也在组织人大量的开采煤炭,这也是制作玻璃,水泥,红砖,钢筋等等的重要燃料,同时也是在冬天用来调节玻璃大棚内温度的燃料,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明末,煤炭的运用还不太大,主要是用来冶炼。用来做饭,取暖都很少。

因此现在的煤是很便宜的,而且陕西,山西有不少煤,成本更低。

在水库干活的人有肉有新鲜菜吃,有炉子烤火……对于他们来说这比待在家里更加好过,因为他们家里更冷,只能整天待在炕上,这还是需要家里有足够的柴火,不然就只能受冻。

他们宁愿在这里干活,我不愿意回家待着。

目前煤炭开采量不多,还无法让煤炭走进普通人家里,需要先满足官府的工程需要。

他们白天铲雪弄到水库中,雪几乎天天下,经过一晚上就能积起不少,整个冬天许多人都在这样忙碌这。

张昊冒着雪在山西四处巡查,看看哪里有灾情,看看水库的情况,看看各地工坊的情况,真是忙个不停。

武则天负责平阳府,有她在,张昊就不用去平阳府巡查,能节省不少精力。

武孀负责管理张昊和武则天合伙的生意也是做的越来越大,将玻璃,纺织,香水,香皂等等生意做到了京城,做到了中原地区。

工坊也在朝其他地方扩建,雇佣的工人不断增加。

张昊有时间会去看看,给武孀传授一些做这些生意的窍门和经验。

武孀也在外地收购一些粮食然后运回山西,陕西,低价卖出去,为救灾出一份力。当然张昊和武则天获得的利益,捐了不少出来救灾。

时间到了初春,北方还是大雪覆盖,江河的冰还没有解冻的迹象。

直到阳历四月北方的冰才开始解冻,整个春天都比较冷,时不时的还下雪。

然而从春末到夏天,山西今年的雨水比去年还少。

还好提前修了不少水库,池塘,冬天铲雪堆积储备了一些水资源,不然今年山西会有不少人挨饿。

“还好我们冬天水库弄了不少雪,不然都没有水来种地。”

“还好种的大部分都是玉米,土豆,若是种小麦,黄米,恐怕就没有什么收成可!”

“陕西今年又是大旱,真怕我们山西也变成他们那样,今年玉米就别卖了都存着吧,明年日子恐怕更不好过!”

山西少雨,然而陕西又是干旱,已经持续五六年了。即使今年陕西大面积种了土豆,玉米,但只能说收成比往年多一些,只是养不活所有人,仍然需要朝廷赈济。

不仅是陕西,山西,今年就连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雨水也比往年少了许多,粮食减产。

北方大范围的灾害已经到来。

……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