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 > 第一一零章:刘邦:没想到吧,我是始皇帝的间谍

大唐,公元651年,即永盛元年。

永盛,是嬴政(李承乾)的年号。

夏末。

长安城,晋王府。

就是刘邦(李治)的府邸。

“王爷,今日齐王派人送了不少礼品到来,说是为王爷您祝寿,此外还有一封信!”

晋王府的大管家郭总管拿着一封信来向刘邦禀报。

“齐王?”

刘邦想起来了,齐王就是李佑嘛,封地在齐州。

“嗯,把东西放入府库。”

刘邦接过书信对郭总管说道。

这个郭总管是太监,从小服侍李治(刘邦)的,用着比较顺手。

打开信看了看,齐王李佑信中先是问候李治,然后说说曾经的兄弟情,最后问李治对朝廷新政的看法,齐王李佑还特意表明他是支持大哥李承乾的,支持朝廷新政的,还让李治(刘邦)回信。

“回信?好啊!”

刘邦最近不是第一次收到兄弟们的书信了,很多兄弟借着他快过生的日子送来大量的礼品,附带书信想探探他的口风。

吴王李恪,还有李愔等王爷都来了礼物和书信。

最近这些王爷安排来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明里暗里的。

“嘿嘿!”

刘邦坏坏的笑着,来到书房给齐王李佑回信,主要说的是皇帝一意孤行推行新政,所有文武都反对,现在长安城议论纷纷,有不少人说皇帝的坏话,认为这个皇帝荒唐等等的话。

只为了透露一个信息给齐王李佑:皇帝新政不得人心,文武对皇帝很失望,怨气越来越大。

就是告诉齐王李佑,要造反赶紧的,时机来了!

“兄弟们节哀啊,我是个怂恿你们造反的间谍啊!”

写好书信,刘邦一副悲叹的样子。

自从皇帝嬴政(李承乾)罢免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大臣又组建内阁,大力推行新政以来,一些王爷就开始活跃起来,他们想拉拢这些大臣,也想拉拢在长安城的刘邦(李治),等造反时,就可以里应外合。

刘邦十分配合加怂恿的给那些想造反的王爷回复了书信,之后与他们之间的书信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隐秘,讨论的事情越来越大,越来越露骨!

就差直接说:兄弟我们联合一起干掉皇帝,以后我做皇帝,你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兄弟们啊,闹得越凶死得越快啊,你们可不知道始皇帝和张昊他们的厉害啊!”

刘邦做起了想造反的王爷之间的桥梁,撮合李佑,李恪,李愔他们联手造反,他在长安城拉拢一些大臣,到时候里应外合!

李佑,李恪,李愔等野心勃勃的王爷最希望得到的是火药和火器的制作方法,虽然他们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弄到一些火药和火器,但仿造很难,尤其是火药配方很难自己配置出最适合的比例。

为了获得火药和火器的制作方法,他们开始安排人针对孙家,尤其是崇祯。

收买,威胁,绑架等手段他们都在用。

最近孙家出了不少事,来了几波人,还有一些家丁被收买了,好在目前都还没出大事,张昊对孙家上下进行了清理。

知道火药和火器制作方法的还有长孙无忌,最近长孙无忌也是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长孙无忌被罢免在家,但家里每日都十分热闹!

至于那些负责制作火药和火器的人,工序是分开的,很少有能掌握要整制作工序的,而且这些人被保护得最严。

“最近有些人越来越不安分!”

夜里,长孙无忌睡不着,独自坐在书房里感叹:“陛下啊,这次你真是错了,不应该好高骛远,不该盲目推行新政啊!”

长孙无忌知道那些人在拉拢他,知道那些人心怀不轨,他不会造反,他韬光养晦,等那些人造反,皇帝无法收拾局面时再站出来稳定大局,到时候皇帝就会放弃新政,听从他的治国策略。

“折腾一下也好,正好解决那些不安分的人!”

长孙无忌很有自信,相信到时候他能够稳定局面,要是选择坐看风雨。

然而,让长孙无忌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一天,他出门在长安城闲逛,会遭遇大量游侠的刺杀,最终被杀死!

齐王李佑动手了,他手下养了不少游侠死士,安排他们来长安城刺杀大臣,搅乱局势。

首先遭遇刺杀的是长孙无忌,同一天褚遂良在家里也遭到了刺杀,受伤不轻,但没有死。

当天还有一些在长安城的文武被刺杀,有的死了,有的受伤了,有的逃过一劫!

当晚,长安城戒严,抓捕刺客,但一晚上刺客倒士死了不少,但没有抓到一个活口。

第二天,有传言说皇帝派人杀了那些阻拦新政的文武。

很有阴谋的气息,但许多人将信将疑啊!

十多天后,最先尝试推行新政的地方,有人起义造反。

很快有其他地方响应!

一时间,似乎天下大乱了。

初秋,西突厥突然带兵来到大唐边境侵犯!

此外沿海突然多了一些海盗,他们在沿海烧杀抢掠!

内有起义,外有敌人。

大唐一下变得风雨飘渺,谣言四起,多是批判皇帝推行新政倒行逆施的,弄得民不聊生。

尽管大唐报在努力做舆论导向,但短时间内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这其中也有故意为之的原因。

秋收后,齐王李佑,吴王李恪等几个王爷公然起兵,要将倒行逆施又昏庸无能的李承乾(嬴政)赶下皇位,再选一个贤明的人继承帝位!

加上起义的兵马,几路大军向长安城而来。

“齐王李佑,吴王李恪等人起兵造反,格杀勿论!”

嬴政大张旗鼓的调遣兵马去镇压叛乱,讨伐西突厥,清剿沿海的海盗!

“陛下,现在你该知道错了吧!”

一些文武大臣如此想着,认为皇帝快完了。一些人出来再次劝皇帝悬崖勒马,但皇帝根本不理会。

“唉!执迷不悟!”

他们再次失望,“既然如此,那就换个皇帝吧。”

这似乎是大势所趋。

然而,意外发生了。

几路造反的兵马合成两路,一路以齐王李佑为首,一路以吴王李恪为首,但两路大军没到函谷关时,就突然遭遇伏击,被快速剿灭。

“孙飞,你怎么在这里?”

“孙起,是你!原来李承乾不是不用你,而是将你布置在暗中,原来如此,我们中计了!”

带兵埋伏齐王李佑和吴王李恪的兵马分别是岳飞和白起率领的。

早在李世民还在时,太子李承乾(嬴政)就建议李世民适当打压孙家,于是岳飞,白起就被用没有实权的高官俸禄养起来了,一沉静就是十年。

齐王李佑和吴王李恪等人以为这是李承乾(嬴政)早就谋划好的,故意让岳飞和白起在暗中布局,就为了防止以后有人造反。

但他们错了,当初嬴政(李承乾)那么做,是为了方便岳飞,白起他们在水浒传世界做事。

这次事情严重,嬴政特意找岳飞和白起回来帮忙的。

而薛仁贵带兵去打西突厥去了。

长安城那些暗中参与造反的人,如今基本被嬴政派人拿下了。

一场造反风波来得快,去的也快,让天下人傻眼!

也让许多人明白了,这是皇帝做的局,要彻底的为新政扫清障碍。

李恪,李佑等人就地被处决了,那些造反的重要人物和家人将被发配去东南亚或者印度半岛,在那里杨广会接收他们。

全部杀了浪费人力,不如发配到东南亚和印度半岛去开发新世界。

造反的王爷被镇杀,许多参与其中的人被问罪。

嬴政用雷厉手段让天下人惊惧,现在原本反对新政的一些文武开始转变态度选择妥协,有的直接辞官归隐。

不管怎样,新政是势在必行,没人能阻拦了。

这次也让世家门阀的力量被削弱了许多,更加无力与皇帝对抗了。

……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