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王侯 > 第五章 流寇

大明王侯 第五章 流寇

作者:医者自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0: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奎牛村的人大部分都遭了瘟疫,但也不是没有幸存下来的人。

再加上李越的防治手册,很快周边村子和奎牛村的瘟疫就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而李家防治瘟疫有功,朝廷因此颁下奖赏,一时间寿县人人称李家老太爷为活菩萨。

李家顿时有成为寿县第一家的趋势!

但好消息传来没多久,一个坏消息也传入了李越的耳中。

淮南有流寇肆虐,如今正在朝寿县靠近。

朝廷方面眼下自顾不暇,自然是没什么余力来清剿这股流寇。

当然,虽没有派兵前来,但却把怀安城内的五千兵甲安顿在了寿县之外。

只是这五千兵甲,加上寿县自身的五千兵勇,想要阻拦五六万的流寇,显然有些不够看的。

“事关流寇,这种大事自然是要三家一起商量才行,如今寿县算是淮南地域颇为富庶之地,那些贼寇一定不会放过这里的。”

如今最慌张的就属李、周、黄家三大家族。

这些流寇可不会管你是不是积善之家,更不会管你有没有救济百姓穷人,他们要的就是你死,你死了你的田地财产才会属于他们。

同样慌乱的还有在怀安城上任三年的县尊。

这位大人在得知流寇即将袭来的第一时间,便拜访了寿县的三大家族。

其首选便是李家。

而今无论是民间的兵勇,还是朝廷派来的兵甲,都在李家的掌控之中,所以第一时间抱紧大腿才最重要。

“仅仅凭借我们这一万兵甲,想要阻拦住那些流寇,怕是不成啊。”胡庸之也便是如今怀安城的县尊,眉头紧皱道。

“怀安城内不下百万百姓,为何要惧怕区区不到十万的流寇?”李越站在大厅中,好奇的看着眼前这位朝廷官员询问道。

如果不是因为防治瘟疫有功,他现在是不能站在大厅中听他们说这些机密的。

“呵呵,你口中的这百万百姓,怕是巴不得那些流寇赶紧来,好跟着一起造反,都是一群刁民,又能有什么用呢?”胡庸之苦笑了一声,摇着头无奈道。

李越听到后,才终于反应过来。

明朝人与人之间的阶级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也正是如此,那些官胄世族从未把下面的平头百姓当人看。

而百姓又格外仇视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所以才会有了现在的情况。

百姓越是反抗,这些世族就越是要压迫,想让他们乖乖就范。

可越是如此,反抗的人也就越多。

阶级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没有办法消融的。

这不是后世那个人人平等公正的世界!

想到这,李越就明白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各大家族开仓放粮,如今怀安城内民生和其他地方相比已经算是不错,减轻赋税让百姓看到希望,他们自然不会和那些流寇混为一伍。”

李越无比轻松的道。

可他的话却让李守常和胡庸之顿时脸色大变。

“住口!口无遮拦,给我滚出去!”老太爷的反应很是夸张,暴怒的模样似乎恨不得把李越打出去。

李越突然意识到自己是说错了话。

这时候人对于祖宗基业的重视,他的建议说轻了是败家,说重了就是不顾族人生死祸害族业。

所以他连辩驳都没有,冲两人拱了拱手,连忙朝外面走去,离开了大厅。

“让县尊见笑了,毛头小子不知分寸,还请勿与之计较。”

见李越识趣的离开,李家老太爷立刻换作笑脸冲胡庸之说道。

“老太爷言重了,小孩子的说笑当不得真,不过流寇事宜还需老太爷多思虑,若到时真攻破了怀安城,怕又是一片血海啊。”

胡庸之也很识趣的把话题转移到了流寇上。

又过了半个时辰之后,李越被叫到了老太爷的房间里。

胡庸之此刻已经离开了李府,赶往周家和黄家。

“说说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那种话也能当着外人的面说出来?”李老太爷叹了一口气问道。

“孙儿知错了,不过话虽不能这么说,但事情却要这么做。”李越眼神坚定的道。

听到这,李老太爷终究还是忍不住眼皮跳了跳。

“胡说,你可知若真的这么做,事情过后朝廷岂能饶过我李家?到时怕是全族的人都要被你牵连。”老太爷虽然这么说,但语气却不重。

“爷爷,大明完了,虽说如今流寇声势不大,可如今朝廷腐朽,各地世族欺压百姓,天底下的百姓都有了造反的心思。外族叩关,更让朝廷分不出心来应对那些流寇,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天下必然大乱。”

李越此刻说的话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可李老太爷听后却沉默了起来。

李越所说的并没有什么不对,如今外面的世道有多乱,他比李越更加清楚。

若只是一城一地如此也就罢了,可整个大明都是如此。

这天下怎么可能不乱?

“所以你要造反?”李老太爷目光灼灼的看着李越,语气颇为平静的道。

“不,是替皇上治理淮南,如今官府多为不作为的庸官,除了搜刮钱银还会干什么?这样下去早晚淮南也会彻底乱起来,如今身在乱世,想要活下来就必须如此!”

李越目光坚定的道。

他不愿做亡国之下的亡魂,天下大乱若是没有保命的实力,最后只能沦为他人刀下的猪狗,任人宰杀。

“流寇破城,必然掠夺,到时候李家该如何?蛮夷破关必然大肆屠杀抢掠,我李家又该如何,为了李家,也应当如此,而一万兵卒不够。”

闻言,李老太爷才终于明白李越减轻赋税的内在含义。

先稳定人心,然后招兵买马壮大声势。

表面上看是为了对付流寇,其实是为了壮大自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