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乃郑氏四代目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嘉兴

我乃郑氏四代目 第二百一十三章 嘉兴

作者:四联折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9: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嘉兴的历史可谓悠久,它位于钱塘江与东海交会之处,紧挨沿海。

此处揽江、海、湖之形胜,素有吴根越角、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春秋时,吴越两国便在此风云角逐,及至三国时,吴帝孙权改称此地为嘉兴县, 以后历代皆沿用其名。

到唐代时,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俗话说“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可见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此后嘉兴一直都是繁盛之地,及至明代被称为“江东一都会也”,繁华热闹,商贸不绝。

可惜在明清易鼎之际,清军攻破嘉兴城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屠杀,史称“嘉定三屠“。

几次屠杀使嘉兴城损失惨重,已不复当年繁华,这种状况直到康熙这次南巡仍未好转。

据记载主刀嘉定三屠的便是之前提过的那位攻进广州成为首任广东提督的李成栋。

说起李成栋这个人确实很有意思,他是击灭隆武帝的“首功”之将,还是生擒绍武帝的“不替”功臣,又是为清朝夺取江浙、福建、两广等广大地区的第一功臣。

不可思议的是,也恰恰是忽然之间,这个人良心发现,摇身一变,又成为永历帝的不贰忠臣,与金声恒、王得仁一起在南中国“反正”, 重新成为明朝的“忠臣义士”,而且蹈死不顾,死而后已。

最后他乱流趋敌, 赴水而亡,被永历帝亲口谥“忠武”二字, 赠太傅、宁夏王。

真所谓忠奸实难言, 全靠后人说。

此次东宁方面大军尽出,北军五镇、中军五镇出动士卒近三万,加上从松江、苏州等地裹挟的民壮,何祐号称总计有十万大军的明军主力齐聚嘉兴。

随着大军一起行动的前伪清松江知府鲁超看着前方不远的嘉定城缓缓开口道:“嘉兴自唐代以来皆是水城格局。”

他看何祐做出了倾听状,连忙继续卖弄道:“除小西门水关外,四面各有水陆城门一座,西门曰通越门,南门曰澄海门,东门曰春波门,北门曰望吴门,京杭运河至西南两面城门入城由东北两座城门出城,运河河水同时绕城,形同护城河堤。”

看不惯一介降官的卖弄模样,左武卫统制毛兴冷声道:“左右不过是个府城,纵然有从杭州来的援军,再加上城内民壮,也不过几千的守军而已, 在我大军面前还能翻出什么浪花?!”

鲁超闻言连连称是, 讪笑地住口不言。

何祐瞥了眼毛兴道:“撒出去的斥候们可传回了消息,敌人动向如何?”

早在抵达嘉兴城下之前, 何祐就往东、北、南三个方向派出了大量斥候以监视伪清援军动向。

面临明郑大军压境的境况,大部分清军选择了据坚城不出,为明军斥候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以嘉兴为中心,四面各处要道、水道皆散布着明军的斥候、探子,稍有风吹草动即刻便被明军所知。

面对何祐的询问,毛兴抱拳道:“回禀的探哨来报一切正常,尚未有大部清军集结而来的消息。”

何祐点点头继续问道:“拷饷一事办的如何了?”

“沈统制在负责此事,已经散下去了两个镇,应该很快就能有收获。”

沈诚在何祐的命令下将两镇数千人以协为单位分散至乡镇间,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有组织地对当地的豪门大族们劫掠粮饷。

何祐特别吩咐对那些子弟在清廷中任官或者登科的豪门大户,绝对不能放过,立场不容混淆。

在明军高效快速地劫掠下,嘉兴地区的官绅富豪们很快开始四散逃亡。

大家逃亡的第一站自然便是銮驾所在的杭州,于是短短数日间,便见无数嘉兴豪族士绅们聚集在杭州城门外大声哭嚎。

“天杀的贼军,将我家中钱财劫掠一空,地契统统焚烧,田地都分给了那些好吃懒做的穷汉,请圣上为我等作主!”

“我家二郎现任成都府推官,还请开门放我进去!”

但把着城门的清军们不为所动,冷冷地看着城下吵闹的士绅们,连个派出来回话的都没有。

等这些士绅们情绪难以自制,开始有过激举动时,城头上的清军们在上官的命令下齐齐探出头,人人弯弓搭箭,瞄着下面的士绅们。

看见城头上一片冒着寒光的箭簇,那些过激的士绅们瞬间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大家稍稍后退继续哭喊,而城头的清军也默契地收箭躲回城垛。

明军对嘉兴地主大户的劫掠如火如荼,粮食和金银浮财等能带走的一律带走。

而像带不走的财富如土地之类的,明军往往会召集四周乡人,将搜刮出来的地契当着大伙的面烧掉,然后慷慨大方地将这些带不走的土地分给老乡们。

何祐当然知道,仅仅靠着这些还不足以让满脸都写满了“麻木”的伪清民众们支持他。

但至少,这些伪清民众暂时是不会反对他了。

而对这些豪门大院的扫荡,既提高了士卒的士气,也增加了军队的补给,让深入敌境的何祐部后勤压力大减。

持续数日的拷饷收获颇丰,趁着军心士气正旺,何祐果断地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沈诚部在劫掠乡绅的同时也从各镇各乡收罗了近二百来条小木舟及许多门板,随军民壮们冒着守城清军的弓箭火铳,连夜抢造出了五六道浮桥来。

战鼓咚咚作响,北军和中军两个炮营总计七十多门陆战炮齐声轰鸣,响彻天地,白色的硝烟和红色的烟火瞬间笼罩了整片区域。

面对着明军占据压倒优势的火力,清军方面大惊失色,根本不敢露头,在城上躲藏的士卒们不约而同地明悟了为何松江府会如此快的易手。

除了松江骤然遭袭准备不足外,敌人强大的火力恐怕也是重要的原因。

嘉兴府城北门设着三座小口径虎蹲炮,在明军炮火的间歇,城头守军试图用三门火炮回击,但三门炮很快就在明军的着重关照下被击毁报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