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乃郑氏四代目 > 第一百三十六章 通商

我乃郑氏四代目 第一百三十六章 通商

作者:四联折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9: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次前往泉州共计劫掠回惠安百姓六千余人,但由于计划出现意外,突袭变成了遭遇战,明军这边失踪加伤亡的士卒总计近六百人,代价还是很大的。

看完毛兴和王隆联名奏报的战事过程,不少人感慨万正色这个人还是很敏锐的。

伪清虽然在海上已经垮了,但仍然不能小觑, 众臣觉得好像还是抢掠朝鲜更合适一点。

郑克臧知道众臣的想法后在心中叹息,可惜硝石不够了,今年估计难有大的军事行动了,劫掠一事也只能暂告一段落。

王隆在奏报中主动请求郑克臧降罪处罚,毕竟是由于他的行动暴露了太多信息才被万正色察觉了陆师的存在。

郑克臧满意他的认罪态度再加上毛兴和裘武在一旁求情,只是对其罚俸降阶,以作警告。

泉州的移民作为第一批同宗同源的移民受到了东宁朝廷的高度重视。

这次户部将移民的安置工作做的十分细致,不像对待其他国家的移民那般粗暴,不仅允许此次移民以家庭为单位分配,还充分考虑到了每个人的意愿和长处。

愿意种地的就去开垦,会养蚕的被分派到了桑蚕种植区,不愿意种地地可以进制糖局和新设立的纺织厂做工,可称得上优待。

尽管如此,由于迁移过程中明军的手段比较激烈,很多移民仍对东宁抱有怨恨和敌视。

可郑克臧很清楚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只要他能保证这些新移民能在东宁过上安稳的日子,那便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随着西侧的平原纳入统治,开垦的耕地大大增加,东宁的粮食进口量大幅度减少。

民众们不再需要担心饿肚子的问题,但如何让民众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成了郑克臧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他将目光盯在了商贸上。

不久前郑克臧接到出使朝鲜使臣传回来的消息,本是为了设立归侨馆的出使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礼部主事王丰是此次出使朝鲜的使臣,他很清楚东宁使团之前在朝鲜遭到的冷遇。

他心中猜到了上边的想法,这次出使估计就是做个样子走个过场,只要将郑克臧保护华人的意思通报给朝鲜方面就算完成了任务。

却不想他这次出使受到了朝鲜君臣的隆重接待。

王丰乘坐着船只在朝鲜半岛东南的釜山浦登陆,他第一时间向港口的朝鲜官员亮明了自己东宁使臣的身份。

港口的官员不敢擅专, 客气地将王丰一行人迎入港口市舶衙门暂歇, 随即将情况层层上报,最终到了此地最高行政长官东莱都护金承杰的手中。

不像这些消息闭塞的基层官吏,金承杰是清楚济州倭乱的真相的,他听说东宁使臣到来的消息后脑门冒汗,心中叫苦这可是个烫手山芋。

他一边派人飞报汉城,一边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下令将东宁使臣妥善安排在草梁倭馆附近的馆舍中歇息,不作其他安排。

接到东宁使臣来访消息的肃宗内心是很高兴的,澎湖海战之后他就一直想找机会缓和与郑氏的关系。

眼见机会自己来到了家门口,他下令东莱都护即刻护送东宁使臣至汉城,并嘱咐沿途各府县要好生接待护送。

“见过贵使,本官东莱都护金承杰,奉命护送贵使前往汉城。”

看着眼前一脸和煦笑容的金承杰和他身后隆重的送使队伍,王杰突然感觉这次出使好像跟自己设想的不太一样。

王丰在金承杰的陪伴下向汉城赶去,一路上各地官府好吃好喝好玩的招待着,让王丰深感惬意。

借由路上的无数宴会,王丰与金承杰很快熟悉了起来。

“金兄,此次贵上态度突然转变不知是何缘故啊?”, 在路上王丰再次主动与金承杰搭话, 希望能借由对方的回答, 增加对朝鲜朝堂局势的了解。

金承杰心道我如何知道中央两班和王上的想法,只好拱手苦笑道:“王兄,此事已谈过多次了,在下委实不知啊。”

王丰闻言轻笑道:“纵然不知,但亦应有所猜测吧,想来想去无非是澎湖之战我东宁赢了的缘故。”

金承杰口风很严,嘴里念叨着:“为人臣者,不敢妄猜主君心思。”

王丰心道此人软硬不吃,转移话题道:“那不知金兄对我东宁是何观感?”

金承杰看了眼王丰认真道:“说实话,东宁横行海上,对朝鲜来说并非好事。”

他顿了顿后道:“贵主的侵略性太强了,千里海岸朝鲜是没办法防守的,在下真心希望王兄此次前往汉城能促成两国间的和平。”

王丰闻言打起哈哈道:“金兄说笑了,两国本就是和平友邦啊。”

金承杰也不拆穿,随着一起笑道:“那就祝愿此行能让两国友谊再次加深。”

队伍一路穿府过县,旬日后终于抵达汉城府城郊,在离着汉城还有十里地时,王丰听见队伍前方突然传来一片喧闹声,他连忙撩开车帘向前望去。

就见数百人列香亭、龙亭、仪仗、鼓乐,其余乐伶吹打表演,期间有舞百兽者,环绕作态,整个迎使队伍好不热闹。

队伍正中央,数名朝鲜民众共竖一幡,上书曰:万国同欢争蹈舞,两仪相对自生成。天下太平垂拱里,海东无事凿耕中。

汉城府尹郑仲俊亲率属僚来到车前与王丰见礼,随后在朝鲜官军的迎导下队伍入城。

王丰入城后的第二日,朝鲜礼曹闵昭奉肃宗之命,设宴招待了王丰。

开席闲话稍叙后,闵昭开门见山地询问王丰此行的目的,王丰没什么好隐瞒地直接将设置归侨馆的事情告知了闵昭。

闵昭听完后,没有立刻表明态度,挥手将席间下人尽数遣退后道:“贵使可能也知道,前段时间我国济州遭到了倭寇的侵扰。”

王丰目光闪烁轻笑一声,点点头道:“略有耳闻。”

闵昭面色不变继续道:“素闻延平王素来重视海防,不知贵使可有什么防备倭患的经验可教我?”

王丰呵呵一笑道:“我东宁素无此患,恐怕要让闵大人失望了,不过司马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满足其利,或许有作用吧。”

闵昭眼中精芒闪过,“愿闻其详。”

“其中详细在下一个小小的礼部主事岂能了解更多,左右不过是通商罢了,仅作建议供贵国参详。”

闵昭听见这话后陷入了沉思。

第三日朝鲜领议政大臣金寿恒宴请王丰,对这次宴请他本是满怀期待的。

想着经过前日跟闵昭的那番话后,今日宴会上金寿恒没准会主动跟他继续探讨两国通商的可能。

却不想并非如此,虽然在宴席上金寿恒当着王丰的面屡次赞叹延平王年轻有为,不断释放善意,其余作陪的朝鲜官员也对王丰表现的很热情。

但在王丰主动将话题拉到通商一事上后,遭到了金寿恒的委婉拒绝,他隐晦地向王丰透露这是肃宗大王的意思。

宴会在王丰的迷惑中悄然结束,此次朝鲜接待时的姿态放得很低,却为何在沟通过程中又突然变得强硬,他百思不得其解。

按照流程,王丰在几日后的朝会上作为东宁使者拜见了朝鲜肃宗。

肃宗对王丰的态度不冷不热,十分平淡,客气地询问了几句延平王的近况后,对王丰所提出的设置归侨馆和通商之事均予以拒绝。

王丰心中叹息可能还是在畏惧伪清吧,既然如此,恐怕济州的“倭患”仍将持续啊。

就在王丰出了景福宫回到馆舍后不久,几个神神秘秘的朝鲜商人突然前来拜访。

“京商掌班林尚道、莱商二班许成悟见过大人。”,领头的二人冲王丰拱手行礼自报家门。

在二人的讲述下,王丰总算搞懂了朝鲜前恭后倨的缘由。

虽然王丰此次出使没有大张旗鼓的打着旗号,但他被汉城府尹陪伴入城的一幕还是落入到有心人眼中。

朝鲜接待东宁使臣的消息最终还是被在汉城的清朝商人探知。

肃宗出于无奈只好在明面上强硬地拒绝了王丰的要求,但暗地里派遣具有浓厚官方背景的商团与王丰暗中联系通商之事。

“交易之地肯定不能设置在东莱,太过引人注目了,朝廷的意思是就设在济州,贵方也比较熟悉。”,林尚道毫不避讳地向王丰阐述着朝鲜方面的提案。

“货物方面除了人口绝不允许随意买卖外,其他商品如铁、铜等物会设置每次交易上限,普通商品不设限额。”

王丰表面上做出赞同神色,心中哂笑,这人口的事情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你了。

等林尚道将朝鲜的提案讲述完毕后,负责记录的书吏对着王丰颔首表示已经全部记下。

王丰请林道尚转告他背后的人,此事他会立马派人赶回东宁禀报给朝廷决断,至于他本人则将呆在朝鲜,居中作为双方的联络官。

林尚道点了点头,拱手告辞离去,在临出房门时他突然扭头,眼神略微有些复杂地看了眼王丰,犹豫片刻后轻声道:

“希望通商后济州之事不会再有,朝鲜于中国乃是重要藩篱,便如神宗皇帝不会坐视日本侵略朝鲜,清国亦绝不会坐视,还望贵使谨记。”

说完后,他再次躬身一礼退出了房间。

王丰嗤笑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