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乃郑氏四代目 > 第十章 新锦衣卫

我乃郑氏四代目 第十章 新锦衣卫

作者:四联折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9: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克臧看出洪磊的犹豫神情,知道他被唬住了。

心中一喜,他作为后世之人,自然知道厂卫制度的危害。

本来他想要设立的锦衣卫就并非像之前那般大权在握。

但朝政就像讲价,你得坐地起价,之后再降价就更容易达到目的。

他轻咳一声,“这原来的锦衣卫权势太大,可以监察百官,随意抓人,这次重设,可以将其职权限定在刺探情报和查处间谍一事上。”

这番话一说,洪磊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试探道:“单为此事设立锦衣卫衙门是否有些小题大作了?”

“重启的锦衣卫还担有宣传教育军队士卒的职责。”

这句话讲出了郑克臧设立锦衣卫的真正目的。

按他设想,重启的锦衣卫分两部分,一文一武,文者便如后世的军队政委一般负责士兵们的思想教育,武者便是对外刺探潜伏,对内抓捕间谍等职责。

几人包括陈绳武面面相觑,不知何为宣传教育。

你们是不懂得一个人的思想信念坚定是多么大的力量,郑克臧心中感叹。

不知道也好,这不就好忽悠了嘛。

他将其心中设想大致向众人解释了一遍。

“殿下此法甚好,教会士卒因何而战,为何而战,士气凝聚,军阵自强。”礼官郑斌第一个站队表明态度。

陈绳武也对此议赞不绝口。

“这人员从何而来?从各军中选拔?”户官杨英继续发问。

“负责刺探情报,抓捕间谍的人员当然从各军中选拔,这负责宣传教育的嘛,我意从禁海难民子弟中选拔。”

禁海难民是指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1655)清廷颁布的禁海、迁海令,要求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堪称古代版的超级拆迁工程,持续了十数年,一直到康熙十年、永历二十五年才完成全部迁界。

这期间百姓们故土难离,渔民赖海而生,不惜违背禁令,负责迁徙的绿营兵军纪败坏,纵兵杀掠之事常有,数十万人遭受血泪磨难。

由此掀起了大规模逃难风潮。

逃到东宁的难民便有四五万之多。

这些人都被安置在天兴州,大多贫穷,又对清廷极恨,正是进行抗清教育的最好人选。

看见洪磊和杨英还要再啰嗦,郑克臧脸色一沉,不怒自威。

整个大殿内的氛围变的沉闷起来,最后在郑克臧的强硬态度下,洪磊等人终于松口。

一是怕郑克臧召回刘国轩;二是锦衣卫不能随意监察百官,没触碰他们的底线;三来几人也不愿意过于得罪这位锐意进取的少年主君。

两日后在常朝上由陈绳武提出重启锦衣卫的建议,洪磊等人带头赞同,其他众臣见到六部官长的态度,或赞同或默许,少数反对的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重启的锦衣卫衙门同样设南北镇抚司,但职责与之前完全不同,北镇抚司专司间谍、刺探等事,而南镇抚司专司军队的教育宣传。

涉及到锦衣卫南北镇抚司主官人选时又有了不同意见,南镇抚司本来按照郑克臧的想法想让陈妃的大哥陈梦球担任。

这个陈梦球历史上随郑克塽降清后,是宝岛的第一位进士,最后官至山西督学,搞教育是一把好手。

但现在的陈梦球一直在家修身读书,没有官身,骤然提拔,群臣皆反对。

最后折中提拔了陈妃的二哥陈梦纬,这人才能也就平平,现任礼部主事,但胜在也是大舅子,天然站在郑克臧这边,听话。

郑克臧提拔他为第一任指挥佥事掌南镇抚司事,锦衣卫指挥使和指挥同知暂时空缺。

北镇抚司最后双方选了一个折中的人,刑官柯平的次子柯仪,此人任职右虎卫参军,和他父亲一样恪守中立,从不结党营私,为人中正谨慎,在军中风评颇好,同样授了指挥佥事掌北镇抚司事。

众臣放心此人不会借查间谍案的名义乱搞一气,而郑克臧觉得他和柯平一样勇于任事,不朋不党。

两方都能够接受这个人选,皆大欢喜。

自此,起自洪武十五年终于永历十五年,历时近二百九十年的锦衣卫再次出现。

一个个被挑选出的军中精锐,一个个身怀国仇家恨的难民少年怀着或激动向往或忐忑不安的心情加入了新的锦衣卫衙门。

这些稚嫩的种子终将成长为参天大树,再续锦衣卫的威名。

郑克臧如同对待杨瑾一般,一连几日将柯仪和陈梦纬留宿宫城,耳提面命,将这两个新衙门的章程和职责灌输给了二人。

虽然郑克臧来自后世,但潜伏、间谍这些事他并不是专业的,所提的意见也只是建设性的,但不乏许多超越这个时代的先进理念。

倒是让柯仪回去后和几个军中的经年斥候老手讨论时受益匪浅。

而陈梦纬这边因为是自家人,郑克臧就没那么客气了,将自己前世记得的各种宣传、教育理念一股脑地都讲给了陈梦纬。

把陈梦纬弄得脑袋一团浆糊,他才能平平但胜在勤勉忠心,将郑克臧的话都记了下来,打定主意回去后细细琢磨一番。

郑克臧又安排了几个礼部官员和承天学府的教习帮着陈梦纬编著宣传教育的资料。

这些资料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揭示伪清的残暴。

二是培养士卒们纪律严明,军民一家的爱民之心。

最后就是教导兵卒忠于郑氏。

在他们编篡期间,郑克臧特意抽空去视察了一番,要求将其中之乎者也,掉书袋的内容全部改成通俗易懂的文字。

这可苦了一帮老学究,一边骂着有辱斯文一边又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编写。

每编成一册,陈梦纬就安排人从街上随便拉个乞丐过来,对着他讲一遍,乞丐能听懂方算合格。

而通清案的陈、傅、高三人最终在承天府最热闹的街口被施以磔刑,由新成立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和刑部共同监刑。

出人意料地,围观百姓们对三人通清敌虽然愤慨,但对新出现的锦衣卫更感兴趣。

有那年纪大些,见识广些的人就解释说这是锦衣卫,二十年前跟着永历皇帝一起没了。

不知现在怎么又整出来了,接着科普锦衣卫如何威风厉害,倒是把一帮老百姓唬的一楞一楞的,看向北镇抚司众人的眼光充满了畏惧躲闪。

柯仪听闻此事后,想起和陈梦纬一起授课时,殿下多次提到过发动百姓的力量。

他当机立断,组织人张贴告示,讲清新的北镇抚司职责,只抓间谍不管司法。

同时还写明有提供间谍线索的民众,重奖云云,彻底打消了百姓们的畏惧。

郑克臧知道后,对左右赞曰:“柯卿年轻,可造之才。”

这事被有心人宣扬出去后,许多官员争相效仿柯仪的亲民姿态,只求能脱颖而出简在帝心。

以往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突然装出一副和蔼面容,倒让东宁的百姓们颇不适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