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明朝之旅 > 第六十七章 躲不过的贤名

我的明朝之旅 第六十七章 躲不过的贤名

作者:一个大伊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9: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慕辰收到大虎的来信,看到信件中的好消息,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大明百姓赞扬他,皆是因为他解决了饥荒之事,百姓们能够吃得饱饭,若这种赞扬放在汉王身上,还能承担得起,只可惜于自己而言有害无益。

朱慕辰深知老朱家的德性,贤王的名号于他来说,就是一道催命符,眉头皱的紧紧的。

佰小曼有些不解,“王爷,武昌城内的百姓感激你,皆是你舍弃了王府的利益,拿出王府的钱财赈灾,只是百姓的一点风评,你又何苦忧心?”

“小曼,你不懂,树大招风,本王虽是赢得百姓的拥戴,但是当今的天子可是忌惮的很。”说着,朱慕辰修书一份,加急送到武昌城。

武昌城内,庞蛮为自家王爷感到高兴,王爷能赢得如今名声,全倚仗着自身的能力,瞅着招募来的新兵,个个身体强壮结实,皆是勇武的好汉,“还是王爷厉害,都不用标下费心!”

忽然,有人拿着书信走进来,脸上带着慌张之色,气喘吁吁,庞蛮看着上面的印鉴,急匆匆的展开信件,双手捧着,等看到上面的内容,虽是不解,但王爷之命,他向来不会抵抗。

“王爷吩咐了,让我们在武昌城内大肆宣扬,王府所作所为,乃是响应当今圣上的英明决策,人群中混进我们的人,穿着百姓的衣服,感激陛下皇恩浩荡!”

手底下的人干活也麻利,大街小巷的开始说起皇上的名声,张大虎刚刚从外面执行任务回来,脸上带着疑惑,“明明武昌城开始赈灾之前,皇上并没有下达命令,怎么武昌城之内的风向变了?难道是皇上又要……”

“万万不可胡说!”庞蛮看着四周无人,语气中带有警告,“皇家之事哪是我们可以议论的?你我的项上人头不要紧,你连王爷的安危都不顾了吗?我如此做,自然是王爷的命令,你我作为属下,理应遵从命令!”

张大虎自知说错了话,立刻拍了拍嘴,再也不敢乱说了。

武昌城内不出半天,消息就已经传开了,百姓们纷纷疑惑,武昌城饥荒最为危难之时,也不见皇上出来。

如今饥荒没了,却是传出皇上仁德,若是皇上真的为了武昌城,也就不会调走楚王了,百姓心知肚明,并没听信只言片语,反而被几个说书先生一引导,朱慕辰贤王的名号,坐的更稳了!

许多天下有志之士、文人墨客,心中思量,自然知道楚王如此做到底为何?

“楚王当真是大才,既救了天下百姓,又不揽功名,还让君王安心,我们大明得此藩王,实在是百姓的福气。”

“皇家的斗争虽是看不明白,也不是我等可以议论的,但楚王做事小心谨慎,滴水不漏,比之其他藩王,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大明的楚翘啊,只有楚王让我竖起大拇指!”

坊间的消息传的快,朱慕辰本以为他的计策实施下去,百姓一定听风得风,听雨得雨,谁知传的更加的离谱了,很是无语,这不就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吗?

该做的已经做了,朱慕辰要是再有其他动作,恐怕皇上那边也不满,只能轻叹一口气,走一步看一步,反正现在神机营还握在手心,皇上短时间之内,不会拿他怎样。

李裕安把消息报到了御书房,朱棣虽是震惊,百姓竟然不听信流言蜚语,反而更加相信楚王,百姓目不识丁,大多都是随大流之辈,但这次却让他目瞠口呆。

跪在地上的李裕安冷汗蹭蹭,承受着帝王的威压,真害怕下一刻还没有北伐,皇上和楚王先打起来了。

把书信放在了火盆子里,朱棣面色淡淡的,“楚王知道收敛,派自己身边的人宣传朕的功德,这件事就此作罢,至于那些传流言蜚语之人,离间朕和楚王的关系通通抓起来。”

以目前局势来看,朱慕辰确实有着臣服之心,可这天下之大,那些个酸朽文人,嘴上说话没个章法,万一传到楚王耳中,他仗着自己实力强大,起兵造反也是一桩麻烦事。

若是朱慕辰能够安分的当个大明的贤王,那朱棣自然没有意见,给他贤王的名号,也是衬托他这个皇上推举贤能拥护子民,让天下士子皆可安心入朝。

再说,如今楚王在风口浪尖上,朱棣心中微微安心,全天下都在帮着朝廷注视着楚王,但凡他有风吹草动,那都是有负皇恩!

这几日朝会,朱慕辰小心谨慎,但是皇上那边竟然真的没有消息,甚至还问了几次神机营的情况,他都一一作答,朱棣很是满意,再三叮嘱让他加快时间。

这时间得加快,国库的银子也是哗啦啦的往出流,看的明朝大管家夏原吉一个劲儿的抹着眼泪,老泪纵横。

马上面临北伐,不是兵部跟他支出银两,就是礼部问他要钱,皇上最紧要的就是神机营了,夏原吉也是照做。

整个神机营仅仅两万多人,可是耗费的钱财竟不计其数,夏原吉倒抽一口气,当初楚王把那些人培养出来,得费了多大的心思?

再次感叹朱慕辰的挣钱能力,心中暗暗决定,等到有时间,一定要去拜访楚王。

户部尚书夏原吉,站在御书房内瑟瑟发抖,愁眉不展,巧妇难成无米之炊,他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找到皇上这里。

朱棣算得上是千古一帝,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但偏偏这么厉害的皇帝,天天都在为钱财这种俗物懊恼,心中纵有远大的蓝图,却因没钱举步艰难。

御书房里跪着呜呜泱泱的一众人,太子首当其冲,“父皇,如今户部每日的开销,都已经缩减到清粥小菜了,你看夏大人身上穿的这件朝服,都已经磨破了。”

“父皇让我查私盐之事,儿臣虽然尽力了,但是没钱,实在是难以下达命令,这处处都需要钱……”

三杨也是一顿哭诉,脸上都苦哈哈的,伸手要钱,杨荣率先站出来,“皇上为了一个北伐,我们大明六部都运行不开了,不用等到敌人攻打……还请皇上仔细斟酌,还百姓一个安稳!”

正好借着没钱,阻止皇上不日北伐,杨荣此话一出,杨世奇紧随其后,“楚王的办法虽好,但是我们大明还需要休养生息,只有神机营拿到了足够的银两,其他官员的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倒也不至于揭不开锅那么严重,只是官员,还得填补腰包,才能完成任务,只能跟皇上请命。

既然你一言我一语,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没钱没粮就不能打仗了,朱棣很是烦忧,哑口无言,北伐虽是楚王等人建议,但是也是他拍案决定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若是他收回成命,让天下人如何看待他这个皇上?

压着心中的怒火,朱棣好声好气,“出了问题,自然要想办法,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北伐?如今士兵整装待发,若是此时放弃,恐怕打压我方士气,此举万万不可!”

御书房内,又僵持了片刻,太子朱高炽带着几人出去,不欢而散。

朱棣烦忧的靠在贵妃榻上,看着端来茶水的小景子忍不住吐槽,“你说咱们这诺大的大明,不是前些天楚王都已经想办法了吗?钱到哪里去了?”

“这一个个的都管朕要钱,朕又不是个摇钱树,逼来逼去,不就是不让朕带兵北伐吗?左右为难,现在朕就像是那风箱里的老鼠,实在是没地儿躲了!”

气得咳嗽了几声,小景子赶紧把茶送到皇上面前,顺了顺背,弓着腰身笑着回应,“大明会赚钱的人多了去了,钱肯定到了商人的手里,以老奴之见,老奴见过最会赚钱的商人,就是楚亲王了。”

点到即止,小景子退到了一边,又替皇上续上了茶水。

朱棣闻言,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一拍桌案,脸上的愁云全都消散,“朕怎么忘记了,还有个楚王,他可是赚钱的奇才!”

心头大患已经解决,朱棣哈哈大笑,小景子对上皇上的视线,谦卑的低下头来,“皇上说的是,皇上真是英明!”

虽然楚王是个奇才,但皇上的燃眉之急解决不了,这把火迟早烧到人的身上,楚王,老奴也不得不卖了你了。

朱棣今日高兴,小景子不愧是自己身边的知心人,“多亏了你提醒着朕,现在命人去楚王府传召,让楚王立刻进宫,不得有片刻耽误。”

还是早早解决,不然明日这个时候,太子又该带人来御书房了,他总不能用一个理由打发。

小景子领了命令,满脸堆笑拱着身退出去。

朱慕辰正在王府里,逗着两个女儿,孩子身体很是健康,这两日,外面的太阳暖和一些了,能够在花园里晒晒太阳。

忽然,管家带着一小太监急匆匆的走来,太监来了,莫非是宫里出了大事?

“楚王,陛下命你进宫一趟,有要事相商!”小太监毕恭毕敬的回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