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明朝之旅 >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迁都北京

我的明朝之旅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迁都北京

作者:一个大伊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9: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棣坐在台阶上,手中的长剑放在身侧,他的手撑在地上,披风上染着鲜红的血。

“楚王啊,朕这双手上,染了不知道多少人的鲜血,征战沙场这么久,你说说看你的想法。”

大殿的门关着,他就这样低着头,那双鹰眸,此时竟透着些茫然,朱慕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自古以来,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时如果我们不借着机会主动出击,他日若是这些人武器先进了,照样会侵入我们的土地。”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皇上这么做,不过是想要造福全天下的百姓,是莫大的功劳。”

朱慕辰三言两语,便赶走了朱棣心上的不痛快。

他哈哈笑了两声,让朱慕辰坐到他身边去,两人再计划接下来的行动。

对于周边的那些小国家,朱慕辰建议让阿吉陪着太子朱高炽出征,这也是给朱高炽树立威望。

而朱棣则和他留在这罗刹城中,建立专属于大明朝的政权与经济。

一切尽归手中,朱棣传信给南京城中的朱瞻基,让他挑选一些能胜任的大臣,赶到罗刹来上任。

南京城中的朱瞻基,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和于谦着手安排人,而朱慕辰建造好的兵车,早已经送了十多辆到了这南京城中。

朱瞻基他们一共挑选出了六位大臣,又由这六位大臣分别挑选了几名弟子,浩浩荡荡的兵车开始从南京城出发,一路向着罗刹而去。

“二叔那边,听说也已经打下了周边几个小国家,这几天一直在跟我要能用的人才呢,看来我得向皇上建议建议,将选拔人才的周期缩短。”朱瞻基站在城门上,望着走远的兵车,若有所思道。

于谦也感觉到了,再这样送下去,只怕是这南京城里,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了。

“太孙殿下,你可得赶紧跟皇上建议建议,早点制定计划,好今年就开始实施,否则啊又要拖到下一年了,我瞧着这送回来的信中,皇上也没有要班师回朝的打算,这是计划继续前进吗?”

至于前进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他们无法预测。

就是对罗刹国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史书上,他们并未见过真正的罗刹地貌。

“我会修书一封,马上给皇上送过去,就算要再有行动,恐怕也要缓上一段时间了,得等到打下的这些地方安稳了,才好继续开疆扩土啊。”

“哎,太孙殿下,你与我的想法一致,可是皇上不这样想啊,就是不知道楚王殿下能不能劝得住皇上了。”

朱瞻基和于谦,相视一眼,两个人默契的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而远在倭地的朱高煦,也已经有样学样的,在这里建造起了兵工厂,并且还就地取材,打造了有一个造船厂,只不过数月的时间,他已经将这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而那些早就对大明朝文化有所了解的倭人,也经过他的慢慢培养,能为朝廷效力了。

他带过去的士兵,在倭地负责练兵,而收服周围小国的时候,便用的是倭人,这片土地,在朱高煦的管理下,要真正意义上成为大明朝的一部分。

这一点上,他和朱慕辰不谋而合。

……

又过了两月,罗刹周遭的小国,已经尽数拿下,而南京城来的大臣,已然到了这里。

为了不劳民伤财,朱棣决定暂时继续用旧的宫殿,只是简单的修缮了一番。

而之前因为战乱受损,朱棣更是免除了百姓们两年的赋税徭役,令百姓们好好修建家园。

这一举动,收获民心,也为朱高炽在这里建立大明朝的政权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朱棣命北地和罗刹两地的百姓,修建一条互通的道路,可以使兵车和炮车畅通无阻。

安排好一切后,朱棣决定班师回朝。

“太子啊。”午饭时,朱棣边吃边语重心长的唤着朱高炽。

“儿臣在,父皇有何指示?”朱高炽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唯唯诺诺的看向了朱棣。

“以后这里,可就交给你了,一年后朕和楚王再来验收成果,你可别让朕失望啊。”朱棣缓缓说着。

朱高炽受宠若惊,也觉得自己难当大任,抿着唇不肯说话,呆若木鸡的模样。

朱棣见他这样,颇为不快,眸色也渐渐严厉了起来,朱高炽低着头,是想点头的。

但最近他和阿吉以及将军出征,他知道这罗刹周遭的版图到底有多大,他虽然监过国,但是……

“太子,你的意思是让朕留在这里陪你吗?”朱棣放下筷子,目光从朱高炽的身上移开。

“儿臣不敢。”朱高炽赶鸭子上架道:“儿臣会替父皇管理好此地,父皇放心回朝便是,若是有不懂的,我再修书给父皇请教。”

朱棣听到这话,神色才稍微缓和了。

午饭过后,他专门给朱高炽和朱慕辰留了单独相处的机会,他的这个太子,做起事情来总是畏首畏尾的,却和楚王的关系不错。

楚王说一句话,兴许比他这个当爹的说许多句都管用。

宫殿的花园里,朱高炽和朱慕辰肩并肩走着,他愁容满面,却看身边的朱慕辰,怡然自得。

“楚王,要不你给我出出主意,看这个罗刹要怎么管理?”朱高炽一头雾水,满脸写着为难。

在等级森严,管理有序的南京城里,他都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很何况这里和南京城差别很大。

“太子殿下只需要记住一句话便可。”朱慕辰开口。

朱高炽停下脚步问他是哪句话,他语气平淡的说:“无毒不丈夫。”

管理这些地方,一定要狠。

但朱慕辰内心清楚,朱高炽很难做到这一点,可人不能总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得跳出舒适圈,这样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话间,朱慕辰从怀中掏出了一本书,递给了朱高炽。

这是他熬了好几个晚上,给朱高炽写的建议。

朱高炽拿在手上就要打开,他一把抓住了对方的手,“不着急,等我们走了之后你再打开看,我下一次来这里,不知道是多久后了,明日我和皇上就要回京了,这最后的日子,你就不打算陪我好好看看风景?”

春暖花开,微风拂面。

阳光晒在身上,很是缓和,此时花园里没有下人和侍卫,环境安静,周遭是鸟语花香,别提有多惬意了。

朱高炽丝毫都没察觉到,朱慕辰的话里,充满了告别的意味。

“这次你们回到南京,皇上恐怕就要迁都北京了吧?之前就已经定北京作为陪都了,皇上是比较喜欢北方。”朱高炽问着。

这些话题,朱棣从来不与他们三个儿子商议,都是找朱慕辰和于谦他们。

就比如现在,他们三兄弟各司其职,被分配在了三个不同的地方,但只有朱慕辰一直是陪在皇上身边的,可见皇上对他的器重。

“北京确实有利于管理整个大明朝,皇宫都已经建好了,这次回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迁都。”

“如此一来倒是也好,这样以后你回京,岂不是进了许多。”朱慕辰话这话,是在安慰朱高炽。

朱高炽嘿嘿一笑,那自从知道自己要单独管理罗刹之后就一直带在脸上的惊慌,此时消失不见,脸上是温润的表情。

朱慕辰看了,也甚是欣慰。

他们在南京城中生活了许多年,一时间要在陌生的地方长待,从此之后他们生长的地方就成了故乡,这份心情朱慕辰是能够理解的。

可这是必然的结果。

他们在这花园里,一直待到了太阳落山,这才回到了宫殿中。

翌日,依旧是艳阳高战,三分之二的神机营跟随朱棣他们,班师回朝。

从宫殿出发时,朱棣便让朱慕辰同自己坐一辆兵车,在朱高炽的目送下,队伍越来越远,直到浩大的队伍彻底消失在视线中,朱高炽才收回了视线。

他长长叹息了一声,惹得站在他旁边的将军,也多愁善感了起来。

兵车内,朱棣放松下来,慵懒的躺在塌上。

“楚王啊,这次回去,到北京朕就不走了,连续几个月的舟车劳顿,朕这副身子骨都快散架了,当真需要好好休息,迁都的事情就交给你和瞻基了。”

“皇上,这可不是小事情啊,不多臣会拿着皇上的圣旨,替皇上把这件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

“刚好,小琉球的造船厂里,生产出了几辆拉货用的车,这次就帮皇上运送奏折,试试这货车到底好不好用。”

朱慕辰这带着幽默的话,倒是把朱棣给逗笑了。

“几辆车的奏折,楚王你这是看朕这些日子太清闲了,要让朕累个半月不休吗?哈哈。”朱棣爽朗的声音,在兵车内响起来。

“臣哪里敢?不过想来那些奏折,太孙替皇上压下了不少,要不然就算是远在罗刹,皇上你也别想着偷闲。”

朱棣听闻后,赞同的点了点头,朱瞻基监国,确实能让他省心不少。

汉王和赵王,总想着建立军功夺权,太子总想着平衡他和汉王赵王之间的关系,各有所求,便会左右顾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