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明朝之旅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班师回朝

我的明朝之旅 第一百一十六章 班师回朝

作者:一个大伊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9: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半天的准备,朱高煦郑重的来到朱棣面前,开口道:“皇上,封狼居胥的一切事宜已经准备就绪,你看何时开始祭天仪式?”

朱棣:“择日不如撞日,明日一早举行祭天仪式。”

次日,东方亮起鱼肚白,雄鹰翱翔于苍穹之上,狼居胥山顶,朱棣身穿盔甲,一步步走上去。

微风掠过,吹起他的披风,他立于山顶,开口的刹那,气势如虹,“黄天厚土,天地悠悠,今日我朱棣在此敬告天地,以此地为界,大明疆土,愿上苍佑我大明千秋万世,护我大明子民富足安康。”

风起云涌,好似苍天在回应他的祈愿。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将士,在汉王和赵王的带领下,高呼出声,声音在空荡的草原上回荡。

朱棣回头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将士们,心中甚是欣慰,此后这篇广阔天地,尽归大明了。

良久,朱棣的目光从威武的军队上移开,他远远眺望着女真部族的方向,此时此刻,恐怕除了朱慕辰,没有人能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了。

女真部落,这个以后会对大明造成致命伤的部落,早已经是朱棣的心头大患。

如今瓦剌和鞑靼被灭,朱棣把心思放在建州女真部上,合情合理。

这次大战告捷,何止是让大明将士士气高涨,对于朱棣开疆扩土的宏图伟业,也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祭天仪式结束,在军中主帐里,关于任命谁来管理瓦剌和鞑靼两部,汉王赵王以及于谦,各有推荐的人选。

不过朱棣谁的意见都没有采纳,只说这件事事关重要,需要班师回朝后和众大臣从长计议。

夜幕降临时,主帐外生起篝火,远处更是有几处篝火接连不断,朱棣等人围着篝火而坐,因为战争紧张了许久的气氛,在此刻终于轻松下来。

朱棣也少了平日里的威严与高高在上,现在端着酒碗,和汉王他们侃侃而谈。

就连于谦的脸上,也是挂满了笑容,大口大口的吃着羊肉。

“楚王,你怎么不吃啊?”于谦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朱慕辰,他手里那酒碗端了许久了,也没见他往嘴里送。

这大好的日子,但看朱慕辰,却好像是有心事儿啊。

“只是看着这大好河山,心中突然生起些感慨罢了。”朱慕辰并不打算细说,想要含糊过去。

不知于谦是酒喝多了的缘故,还是太高兴了,端起酒碗碰了一下朱慕辰手中的酒碗,还拉着他的胳膊往他的嘴边送了送。

继而附在朱慕辰的耳边问:“楚王生起了什么感慨?”

朱慕辰一饮而尽,抓起一块肉塞进了嘴里,动作豪迈。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证明自己可以;有的人穷其一生,都在向自己最在意的那个人证明自己可以。”

朱慕辰说这话时,看向了朱棣,他征战四方,保家卫国,殚精竭虑又何尝不是在向他的父皇证明他可以。

汉王朱高煦,明争暗斗一辈子,又何尝不是在向他的父皇,证明他不比别人差?

一声“父皇。”压了他们一生。

朱慕辰在看历史长河里的人,为之动情,亦为之哀伤。

山河犹在,日月亘古,可枭雄易逝。

“人活一世,谁还没有一点儿遗憾?我们回头去看那些写在史书上的人,为他们唏嘘哀哉,但那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于谦倒是看的通透。

朱慕辰闻言看向了他,两人相视一笑,结束了这个沉重的话题。

“楚王。”朱高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朱慕辰回过头,站起身来。

“汉王,有何赐教?”朱慕辰开口询问。

“赐教谈不上,就是来找楚王你聊聊天,这一次北伐大捷,你功不可没,等回京后,皇上肯定会封赏你。”

“楚王啊,能者多劳,本事越大,这肩上扛着的责任就越大啊。”赵王朱高燧也走过来,拍在朱慕辰的肩膀上。

这两人明显话里有话,刚才他看朱高煦他们俩和朱棣聊了什么,莫非是朱棣向他们谈起了建州女真族的事儿?

就在朱慕辰兀自猜测时,朱棣开口唤了他一声。

“皇上,臣在。”朱慕辰走到朱棣面前停下脚步,于谦跟在他身边,也朝着朱棣行礼。

“你们两个跟朕说说,这建州女真该如何处置?”朱棣缓缓开口。

处置两个字一出口,朱慕辰便知道,朱棣这是已经把建州三部,视作是囊中之物了,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只怕就是探囊取物了。

于谦到底是文臣,对于行军打仗并不嗜好,他认为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打下的这片疆域建造好,关于女真,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就没必要和他们交恶。

朱棣听他说完,没了兴致,目光看向了朱慕辰。

“打。”朱慕辰在对上朱棣的视线时,只铿锵有力的说了这一个字。

朱棣眼中顿时闪烁着光芒,就宛如一束光,划过了暗黑的天际。

从来没有人,能像朱慕辰这样,一个字就说到他的心坎里。

就是连汉王朱高煦听了,也是震惊不已,没想到朱慕辰心气儿还挺高,皇上问他的时候,他都是顾左右而言其他,生怕一个字说错,惹了自家老爹不开心。

这才想着,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抛给朱慕辰,没想到他一个字,就让皇上心花怒放。

“怪了。”朱高煦眉头紧锁。“这朱慕辰给皇上灌了什么**汤?”

“他们俩倒是像亲父子。”赵王加了一句。

“打是要打,但要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譬如这次北伐,天时地利人和,方能一战取胜。” 朱慕辰又接了一句。

朱棣赞同的点点头。

现如今他的三个儿子,面和心不和,想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天时地利人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朱棣是过来人,他懂。

都说知子莫若父,他怎么会不知道汉王赵王心里在想什么。

“回朝再议,此事不急。”朱棣说罢,挥了挥手。

……

南京城外,早已聚集了大量的民众,比之当初送大明军队出征时还要浩浩荡荡,毕竟出征时生死未知,不少人并不愿参与一场离别,而如今大胜归来,民心大震,基本上南京城中只要是还能动的人都来到这里,迎接归来的大军。

城门口,太子朱高炽拖着胖胖的身躯正在不住的四处张望着,烈日下,他头上的汗擦了又擦,似乎根本擦不尽。虽然军中来报,说的是大胜而归,但毕竟那是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儿子,他还是会忍不住的担心。

而在他的身后,除了一众的文臣武将之外,便是各位将领的家眷,胡善祥和孙若微的肚子都微微隆起,显然已经有了身孕。徐馨在队伍的边缘位置,她的性子并不适合这样的大场面,怀中抱着的是朱昊燃,其他人并未前来,今天的场面人多眼杂,不适合叙旧话家常,所以她就只带着小昊燃来接。

地平线上,已经缓缓出现了军队的身影,朱高炽擦了一把手上的汗,赶紧开口喊道:“锣鼓敲打起来,众爱卿,随我一同前去迎接大明军队凯旋!”

此时的朱高炽,也顾不得找人搀扶自己了,赶紧一步步向前走去,而身后的百官和家眷们也只能跟上他的脚步。

朱棣一马当先,悠然自得的向前走着,一边走,还不忘向周围的民众微笑着挥手示意,在他之后的朱高煦也是一脸笑意的跟民众打着招呼,朱高燧就冷漠一些,只是抬头挺胸的跟在身后。

跟离开的时候不同,曾经的朱慕辰在几人的队伍最后,只有等朱棣出言喊了之后,才能到朱棣半个身位之后,而此时,朱慕辰显然已经是跟朱高煦还有朱高燧并驾齐驱,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因为他的目光一直都在队伍的最前方。

即使人潮汹涌,他还是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抱着昊燃的徐馨,跟自己想的一样,果然只有她来了,如果不是昊燃现在还比较粘人的话,可能她昊燃都不会带。这倒不是说徐馨独断专权,只想一个人霸占他朱慕辰。

而是他们都明白,朱慕辰从不是喜欢形式主义的人,更不会想因为自己让大家陷入有可能的危险中,即使今日有皇帝和太子一众人亲自坐镇,肯定防卫森严,但这也是难得刺杀时机,人多眼杂,说不定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朱棣来到朱高炽身前,朱高炽赶忙跪下,高声喊道:“孩儿高炽,携文武百官与满城百姓,恭迎大明皇帝与大明王者之师凯旋回朝。”

城外所有人跪拜,口中高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明军威武,战无不胜!”

朱棣笑着,说了一声:“平身。”

朱高炽听到这话,这才开开心心的起身,伸手拉着朱棣的缰绳,转身欲走的同时,笑着小声说:“爹啊,你们可算是平安回来了,孩儿在京中一直担心着你们,要不是前方一直都有捷报传来,我都想亲自去战场找你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