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七十五章 封爵加分项

新顺1730 第七十五章 封爵加分项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9: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既然大顺压根不打算用印度的人力——或者说,如果欧洲殖民者来打大顺,那么印度是良好的炮灰人力提供地;但反过来,大顺要去打欧洲,都不如学法国人找黑叔叔更近,因为从印度调兵和从马六甲锡兰爪哇广东调兵,对于在欧洲作战这个距离, 基本没啥区别——是以,钻石湾这一仗打完,锡兰的府兵就该回家了。

早一天解散,早一天省出来军饷,也早一天不误农时。

在家靠着授田是不拿军饷的,出来打仗是要给军饷、发粮食、还得保证不能饿着。毕竟大顺这边基本上知道个非常难以理解的道理:皇帝不差饿兵。

既然大顺的统治阶层知道这么多诸如皇帝不能差饿兵、要按时发军饷、不能因为当兵的发几句牢骚就把当兵的活埋等等非常深奥的道理,那么印度的仗打到这, 这两年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后面都是些换条狗来指挥都能打的仗了,大顺士兵吃得饱还有军饷发, 那些没有海军支援的靠海堡垒,随便围一下里面也就基本投降了。

骑兵要留在加尔各答驻扎,工兵要趁着最后的季风调往直布罗陀,府兵要抓紧时间回锡兰收稻子和椰子,新一批的类似北宋从灾民中招收的兵员,不久之后将会成为轮戍印度的主要力量。

孟加拉事的关键,还是要等着大顺那边来的专业测绘队伍,完成孟加拉的清查田亩之后,才能继续执行下一步的政策。

虽然清查田亩是个无趣的过程、连同绘制地图一起都是属于无聊的范畴,但这是统治的基础。

是把遥远且晦涩模糊的殖民地,变成可查阅的资料的前提。

西拉杰这边复辟的事,已经毫无难度。大顺在加尔各答驻扎个两千骑兵、两千步兵和部分炮兵,就足够帮着西拉杰把那些反对者和背叛者们清洗一遍了。

今天这个帐篷里的交谈, 不过是给西拉杰吃個定心丸。

待西拉杰返回他自己的帐篷休息后,牛二这边也拿出来了枢密院的命令,递给杜锋后道:“杜兄还是要准备一个连, 我这边要去一趟尼巴剌国。朝廷特别从拉萨那边调来的喇麻、翻译和一些熟悉那边情况的, 我这边要派人去那边接洽一下。”

“枢密院这边, 叫我尽快派人绘制尼巴剌国的地图,还要把从拉杰沙希到加德满都的道路、贸易情况弄清楚。”

“以及其国几许人、又有多少诸侯。”

“按照前朝故事,明太祖时候,以其地广,人犷,欲分其势而杀其力,使不为边患。加之其地皆食肉,倚中国茶为命,倘以手段,足以共尊中国,封建其力而不得一。”

“至于缅甸那边,朝廷并不急。但这边可是挺急的,我这边的人,过几日跟着西拉杰回了拉杰沙希便要过去。”

“从地图来看,拉杰沙希到加德满都,不过自杭州至金陵遥远。若孟加拉事定,当先定北, 互为犄角, 然后往南。”

虽然杜锋知道, 自己打完这一仗后,多半就要调回京城了。但现在接任他的人还没来,故而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孟加拉尼泊尔这边的事,军事方面还是他说的算。

他这边还有挺多要筹备的事,如果明年接任的人不来,他还要把孟买围下来,还要清剿一下南边几个城堡的英军。

好在这些围城的事,依靠少量精锐和大量的府兵抽丁就行,三轮轮换,在收割季肯定不能用兵,但剩下的时间还很多。

至于去尼泊尔,那就指定不能靠抽丁的府兵去了。人虽不多,一个连的数量,去那边接拉萨来的人,还要办一些诸如测绘、考察、交流、埋钉子之类的事,这个连队还是要强力一些。

看完了枢密院的命令,想了一下后续自己准备要搞的作战计划,杜锋道:“这样吧,兵不厌多,我把这几个散兵连都抽调过去。我这边的事,挤一挤也出来了。”

“这一仗打完,剩下的仗,都是些熬时间的仗了。本地治里派点兵围一围,孟买那边的关键不过就是劫船而已。都是些蛋疼的仗。倒是拉萨那边,倒的确要提前准备。”

“前几天我和那些被俘的英**官吃饭,听他们的意思,他们已经派人去那边走了一趟了。”

“确实太近了,也就从杭州到金陵那么远,还是早做准备。”

杜锋对于今后的几仗,并没有任何的紧迫感。

实际上仗打到这个份上,哪怕皇帝失心疯了,把宫廷里的一条哈巴狗儿派来当主将,只要参谋部的人按照操典死板地去打,也没什么区别了。

英国的印度分舰队已经被歼灭,至少两年之内,这边一条英**舰都不会出现的。

没有军舰把握制海权,大顺之前一直和英国争夺的波斯、红海贸易,也就基本山可以把握在手里了。

奥斯曼那边的人,特别喜欢白色棉布,大顺和孟买之间的棉布金正,非常激烈。

现在好了,不用向以前一样还要维系个和平的表面。当初在亚琛英国又嘲笑大顺搞反海盗公约和反私掠船公约,是太监要查封青楼,现在也算是以此始以此终了。

而对杜锋个人而言,这一仗打完,再按部就班地把本地治里;孟买;如果朝廷选择一并向葡萄牙宣战、或者中法联合向葡萄牙外交施压没有奏效就顺便再打个果阿;如果丹麦也在欧洲战场站队普鲁士去打瑞典了,那就顺便再打个特兰奎巴,显然数人头和占地面积来算军功,封爵是够了。

当然,这个爵封的时候皇帝是否满意,此时已经和战功无关了。

战争是有目的的。

对大顺的资产阶级而言,这是一场侵略战争,把印度纳入市场和原材料基地和松苏资本主义体系的侵略战争。而且是标准的近代意义上的侵略殖民,因为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变革。

对大顺皇室而言,这是一场古典时代的征服战争,单纯以收税和进行某种程度的、并不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古典征服战争。

能给杜锋封爵,且保证杜锋的子嗣以后出生就是人上人、拉近年轻时候在黑龙江相遇时候与刘钰出生差距的,自然是皇帝。

如果孟加拉能尽快给大顺每年提供……倒也不必苛求立刻一千多万两,哪怕达到每年能有个四五百万两的直接税收收益,皇帝封爵的时候也会封的特别爽快。

再加上皇帝又不是个纯粹的商人,只知道数银子,还要考虑地缘政治的问题。

比如雪山、西域、蒙古的宗教线。

比如缅甸、孟加拉、云南之间的土司线。

这些东西,做得好,封爵的时候自然加分。

因为即便都是因功封侯,这不是大顺开国的那种其实算是老战士的列侯,而是五等爵的侯,也还分流爵和世爵、还分子嗣要不要多蒙荫加封呢。

真要是拉萨这边搞得好、税收的漂亮,按照极端情况下的尼巴剌诸国封建其力皆去朝贡;孟加拉每年提供白银千万两、硝石若干、且提供驻印军队的日常补给等……那么,皇帝龙颜大悦之下,肯定会大手一挥,流爵改世爵、嫡长子外再蒙荫剩余的,那也非常正常。

故而说,在杜锋看来,军功是封爵的底线。

而打完仗之后的政治和统治,以及周边地缘问题的处理,凸显孟加拉的战略价值,才是封爵的加分项了。

因为仗打到这一步,后面的围堡战、孟买特兰奎巴苏拉特果阿的围困战,都不是加分项了。

孟加拉越有价值,无论是白银,还是地缘战略地位,越有价值,他这个爵的加分挂件也就越多。

这一点看透了,那肯定就要内心盘算一下后续的用兵数量、抽丁府兵轮换间歇期内,把更多部队调拨给牛二,让他派人去尼泊尔那边搞事情。

牛二虽没有接触枢密院的更多军令,却也猜到,只怕杜锋手底下的精锐部队很多还有他用,而散兵部队算是编制非常特殊的单位,这时候能把散兵调派出来,也足见心思。

遂笑道:“杜兄勿要急躁,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年我在爪哇的时候,也是蛰伏许久,才摸清楚了爪哇的情况。尼巴剌国的事,也不一定要急着搞。”

“此番去,不过是投石问路。要绘图、测绘、寻路,而不是要去学王玄策。亦或者效兴国公伐日手段,去搞成城邦纷争的。”

“朝廷的意思,就是不要急。在孟加拉站住脚,那边自然好说。”

“况且,如今你也知道出海这群人的情绪。在军中还好,但凡有了‘便宜行事’这四个字的金牌,个顶个琢磨着擅启边衅欲求大功的。搏一搏,指不定就成了呢?”

“所以,一个连刚好。他真要有本事,一个连就干出来偌大的事,那是他的本事。若觉得兵力太少,情况不明,别偷鸡不成蚀把米,因着只有一个连,多半也就干点测绘什么的正事儿就回来了。”

“我怕就怕这一点,听说那尼巴剌国,巴掌大点地方,如今有城邦三十六,互相征伐而无一统之主。那群琢磨着在边疆搏功劳的,真难说不会趁机做点什么。”

“所以,一个连刚好。不要把散兵连都调过来。利刃在手,杀心便起。都觉得兴国公开了个好头,他在日本做得灵活机动得了功劳,你牛二在爪哇做得便宜行事得了功劳,我如何做不得?”

“昔日我于爪哇时候,自是想着干几票大的。还是兴国公说的好哇,屁股决定脑袋,如今屁股挪了地方,我可不想下面的人学我,便宜行事去干票大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