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本布衣 > 第0018章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朕本布衣 第0018章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作者:桃里不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庄

小潘举人是跟着官府的衙役一起回到张庄的,现在的官府的意思也是很明显,既然流寇要来了,那么,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能搜刮多少就搜刮多少。

至于官逼民反,那又如何?

朝廷自有屠刀。

届时,也无非就是杀一批通匪的暴民而已。

人头上报上去,又是一场大捷。

死的人多了,粮食也就不缺了。

百姓嘛,一茬一茬的就像是韭菜一样,死了也就死了,数字而已。

不过,小潘举人倒是没有领悟到这一点,他只知道,朝廷这一轮加税下来,自家似乎有可以兼并土地了。

农民要交税,上交的是银子。

而收购粮食,只有自家能做,他们就可以低价买入,这是赚一笔。

农民没有了土地,求着自家,把土地献给自己,主动卖儿卖女,主动为奴,这又是一笔。

潘家一门双举人,又有族学,已经是围绕这潘家双举人形成了一个大家族。

朝廷要征税,仰仗的便是这些士绅。

没有士绅,税就收不上来。

相对而言。刘文远家里就是要逊色许多。

刘家虽然也有同族,但是,一来,刘家只有一个举人,此外就是,几年前时候,发生了一场瘟疫,恰逢刘文远去参加院试,父子相伴,反倒是躲过了一劫,只是,同族之间,染了瘟疫,死了一大片。

如今,刘善才被张牧给活剐了之后,分了刘家的田产,这就导致刘家更是落魄,现在刘文远也只能帮着潘家干点事儿。

小潘举人基本上是不管事儿,只是吩咐了一下,就开始让官差加税。

加多少。

朝廷没说,全看各自理解,小潘举人倒也是光棍儿,吩咐的时候只是说,不能让流寇得到一粒粮食。

然后,管家申老九倒也没有多说废话。

勒令整个张庄的百姓,挨家挨户都必须要把粮食全都拿出来,上交到潘家粮仓当中。

理由也很简单,不能让流寇把粮食给抢走,放在潘家粮仓安全。

潘家扩招了家丁,手底下也有乡勇,保护安全,这不是问题。

最开始,张庄的百姓还真是有不少把粮食上交到了潘家的粮仓,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我把粮食上交到了你们潘家的粮仓,你怎么给官差银子了?

再一打听,这个狗日的原来是交税?

整个张庄都是跟着爆炸了。

这个税,你也不说收多少,上不封顶。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徭役,一部分农民立刻沦为了没有土地的佃农,又或者是流民。

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把粮食老老实实的放进了潘家粮仓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农民,更多的农民还是没有交税的,随后,申老九立刻带着家丁带着官差,凶神恶煞的开始逼迫这些农民交出最后一粒粮食。

没有钱,你就卖儿卖女。

没有钱,就把你家里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全都给拿走。

自然,在这个过程当中,申老九可是一点都没闲着,作为潘府的大管家,自己稍微往家里捞一点,这不过分吧?

申久,这也是识文断字,秀才出来的。

若是潘举人在这里,他的这些手段自然是瞒不过潘举人,好歹,潘举人还是讲究一个可持续性竭泽而渔,不至于做的太绝,多少还是要给人一条活路的。

但是,小潘举人就不一样,他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就是在揣摩经义文章,等着科举呢。

而申老九自然也是明白,小潘举人好糊弄,老潘举人不好糊弄。

不趁着这个机会把事情闹大,把钱捞够了,这简直就是对不起自己。

这是申老九的看法,此外,便是整个潘家家族。

从前,多少还是受到潘举人的约束,纵然也能搜刮好处,但是,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现在,潘举人不在,那是恨不得敞开了搜刮,借着朝廷征税的这个机会拼了老命的兼并土地。

你潘举人,家里两万亩地,别人求着把土地送给你,你家里还有粮食生意,丝绸生意,可是,我们家才几百亩地。

你儿子读个书,每年买书,购书,请名师,那都是要天文数字,可是我们自己呢?也就是几百亩地,要买书,要科举,要请名师,要上下打点,几百亩地哪儿够?我儿子也要中举人,我儿子也要当进士,我要过的比你潘举人更好。

潘氏家族都在搜刮,稍有不慎,直接破门而入,抢走最后一粒粮食,税还不够,就逼着你变卖土地。

一些潘家的旁支也是被同样被祸害了。

粮食,土地,人口。

潘举人一时不在,小潘举人不管事儿,一时之间,让整个张庄民怨四起。

而小潘举人这个时候却是在揣摩经义文章。

他只知道朝廷加税,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反正,这个税,你怎么加都是落不到他们家的脑袋上,这个时候,还是要想着往上走一走,中进士,当官。

刘文远这段时日也是在跟着小潘举人一起揣摩经义文章,今年,举人试在前,进士科在后,若是想要恢复刘家的荣耀,首先,起码,自己得是一个举人,秀才那是不够的。

“父亲的书信来了!”

小潘举人打开了手中的书信,仔细的看了一遍,而后笑着开口道:“父亲已经找了吏部,捐了一个官儿,若是有一个实缺,即可填补空缺!”

《瑞鹤图》,那是给小潘举人求前途的,潘举人不可能拿着《瑞鹤图》去找吏部,又去拜访主考官。

“如此,便是要恭喜潘兄了!”刘文远笑道。

小潘举人道:“父亲还是提到了上次殿试,皇上亲自出题,让考生作答,我可是要做好准备!”

小潘举人倒是十分的自信,潘举人在信中提到,他要在京师多逗留数日,再来看看主考官是谁,届时,也好让自己提前知晓主考官的喜好,文风如何,那个时候,再来让自己写几篇文章,让主考官点评,识得自己的文风,如此科举,进士不难。

小潘举人的水平还是有的。

他现在,想要的是殿试。

刘文远好奇道:“不知道这殿试内容如何?”

小潘举人一笑道:“皇上,殿试有八问,第一,跟朕共治天下的是士大夫,但如今士大夫品行不端,朕想让士大夫们恢复古道,有何办法?“”

其二,女真人的地盘地窄人寡,一旦去攻打朝鲜,三韩不守,这是为什么?

“其三、如今三协和天津、登莱之处朝廷都有重兵把守,导致朝廷军费激增,有何办法消灭后金,恢复疆土?”

“其四、现今流寇蔓延,朝廷缺钱缺饷,一些人不奉公体国,一味让朝廷减免钱粮,朝廷难道不知道抚恤百姓的道理吗?有什么办法既能抚恤百姓,又能充实军费?”

“其五、屯田是解决军费的办法,为何总是不见实际效果?漕粮和马匹都是军队所紧缺物资,为何总是被拖欠?有什么办法杜绝此类问题?”

“其六、如今有没有办法收复河套?对于归降的蒙古人如何安排?蒙古插汉部和河套部联合起来了,有什么办法将他们分开?”

“其七、流寇势大,海盗也时常骚扰,加上水灾、旱灾频发,有什么方法应对之?”

“其八、唐、宋之时文武分的不是那么细致,本朝太祖对人才的任用也颇为灵活,有什么办法提升武将的地位?”

刘文远却是微微一愣,忍不住道:“这是上次殿试内容?”

“皇上亲自出题,料来,此次出题,大差不差!”小潘举人道:“若是能对症下药,这殿试也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刘文远张了张嘴,还要说话,忽然间就听到门外一阵阵喧哗的声音。

这声音很大,一下子就传递到了小潘举人的耳中。

两人一愣,而后小潘举人径直走出了大门,就看到潘府的大门口已经是围了不知道多少农民,每一个人都在喧哗,潘家的家丁已经是十分警惕的挡在了大门口。

好在,张牧上次突袭了刘财主家里,让小潘举人多出了一个心眼,加高了自家的围墙,足足有三米多高,想要爬进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少爷,你怎么出来了?”申老九客客气气的看着小潘举人。

小潘举人道:“太吵!”

申老九怒道:“这些刁民拒不纳税,还敢在这里喧哗,打扰了少爷您读书!”

小潘举人皱眉,走了出去,看着眼前聚集的百姓道:“大家这是做什么?”

为首的一个家伙姓张,叫张涟,一看到小潘举人走了出来,立刻大声的开口道:“小潘举人,大家伙都活不下去了,还请小潘举人给我们一条活路!”

“活路?什么,活路?”小潘举人微微一愣,忍不住道:“朝廷纳税,抵御流寇,你们拒不缴税,还有理了?”

“朝廷交税,又不说收多少,我们今年已经是交了四次税了,还要我们交税,我们哪里来的钱继续交税?”张涟道:“大家伙都活不下去了!”

小潘举人指了指天道:“交税剿贼,上利国家,下利你们,你们,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儿?为朝廷缴纳赋税,怎么就活不下来去了?”

张涟气的嘴一张,而后怒道:“小潘举人,既然,交税剿贼,上利国家,下利我们,你为什么不交税,要让我们来交税?”

“我是科举出来的,我是举人,这是朝廷国策!”小潘举人理所应当的开口道。

一边的申老九却是恭敬的开口道:“少爷,你还是太宅心仁厚了,你跟这群刁民讲什么?让我来吧!”

说话间,申老九拿出了一条马鞭重重的抽在了张涟的身上。

张涟躲闪不及,被直接抽在了身上,顿时疼的张涟嗷嗷大叫,而申老九却是一鞭接着一鞭疯狂抽打,过了好一会儿,申老九才大声的开口道:“滚,告诉你们,你们这帮刁民,再不滚,他就是下场!”

没有人后退,反倒是趴在地上的张涟,嘴里哼哼了一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