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498章:可不要胳膊肘往外拐

华夏八年年末,宁波海关总署长刁高翰,照例递解本年度的关税税银到大明京师。

随行的还有使节兰小丰,负责递交国书,知会大明济州岛事宜。

只是他们刚在天津上岸,就感受到一股不一样的气息。

大明朝廷这次派出了三千营,专职护送关税银子,一路上还让各卫所迎候接待。

刁高翰打听后才得知,天津和河间等地,正在闹“河北响马”。

据说有匪号为刘六、刘七者,在霸州文安县打家劫舍,拉拢起一支不少的人马,而匪首齐彦名也响应。

一时之间,竟是闹得河北都有些地方不靖,

正德四年十月,大明朝廷增派监察御史驻守天津、真定等地,“专理捕盗”。

刘六、刘七家属均被抓住,官府将匪属尽皆屠戮,以为震慑。

又抓住匪首齐彦名,可却被刘六、刘七破狱救走,整个河北为之一震。

为了关税银子能稳当的入京,大明朝廷便是派出三千营,不单单如此,甚至还调用两千新军,负责沿途警戒。

不怪大明文武太小心,实在是关税银子太多了!

华夏八年的关税银子总额,已经达到三百六十七万余两,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广州海关和宁波海关,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

繁盛的往来贸易,不知不觉就让大明财政,开始非常的依赖关税。

大明户部官员,更是越看东秦越顺眼,他们也成为坚定的开海派,认为只要开放沿海所有港口,关税定能再上涨一倍。

“刁署长,往年你来递解银子,可曾遇到这种状况?”

“不曾,今年也是第一次碰到,往年虽说也有明军护送,但没这么多,看来这“河北响马”,还真是有点本事!”

“这件事怕是得赶紧告知国府,咱们在天津,情报力量还是太薄弱了一些!”

兰小丰坐在马车上,觉得这伙河北响马,怕是同南赣义军差不多。

假如如此的话,国府肯定有兴趣,在河北复行南赣之事。

“大明京畿重地,居然能让几个盗匪闹的风声鹤唳,看来之前许多顾虑,都是多余的!”刁高翰不由一笑。

兰小丰也道:“是啊!来之前,我还觉得给大明新作物,是资敌。现在来看,就大明朝廷这个德行,就算是年年丰收,也能让老百姓活不下去!”

“所以啊!君上让我们几个海关,也进行红薯的推广。你信不信,我们几个海关加上商贾,推广起来会比大明官府还快?”

“我信!”兰小丰叹息说:“还是君上看的明白,我们再怎么不择手段,也不能把刀子对准大明的百姓。

他们不仅仅是咱们的同胞,更是一群只想吃饱饭的苦命人,能让他们得到真正实惠的,似乎也只有新作物、廉价农具。”

……

两天后,车队平安抵京。

刁高翰轻车熟路的来到承天门外,大明户部官员,礼部左侍郎王珩,还有内阁大臣费宏,领着一众文武,早已经在大门处迎候。

刚见面,一行人就熟络的互相告礼。

眼下的户部尚书叫屠勋,才能不如之前的王整,胜在听朱厚照和刘瑾的话,在他的宽松“财政”下,豹房已经修建完毕。

他同其他官员,也有些疏远,同刁高翰交接文书后,便是带领官员,开始验色称重。

费宏和王珩,都不屑于同屠勋为伍,这些文武就一分为二,两帮人还刻意拉开些距离。

王珩问道:“刁大人,今年关税税银这般多,我看在你们给出的通报中,说今后将用银元兑付税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刁高翰笑道:“这事乃是我国,正在推行废两改元政策,也就是今后不用银子的重量来进行定价和议价!您看,这就是我们新铸的银元!”

王珩接过银元看了一眼,背后是一个头像,前边则是稻穗花纹,边缘有齿轮状,铸造的倒是十分的精美。

他看了看后,将其递给一旁的费宏。

“这一元就相当于一两银子?”费宏皱眉道。

“没错!采用的是我东秦推行的标准度量衡,一元就相当于一两。”

“何必多此一举?而且这一元银币,没有一两的银吧?”费宏有些不高兴,觉得这就是强取豪夺。

“确实没有,不过我国国府认可银币,你们拿银币同东秦做生意,与东秦有关的商贾做生意,都保证能够当一两银子用!”刁高翰笑道。

费宏思索一会,倒是没有穷追不舍,在他看来,关税本就是意外之财,黥人能每年奉上,那么让他们得点好处,也不是不可。

只是这个银币,听说正在沿海流行,大明的军机重臣们,虽然不懂金融,却觉得黥人不会多此一举。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用银币和用银两,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吧?”费宏追问一句。

“这里头门路我也不甚了解,但这是我国货币改革的一大步,也是银行体系、金融体系建立的基础!

简而言之,今后我们将以金本位来发行银元,银元不会因为其不是足银所铸造,就不是货币!今后即便是含银量下降,那么只要国府信誉还在,就能一直用‘元’这个单位,来进行日常的经济活动!”

费宏思索一会,想起明初的大明宝钞来,突然就觉得黥人办这事,可能同当时的宝钞一般,只不过黥人不是用的纸,而是用的银,并且他们国府还在收税和贸易中,带头使用这个银币。

这么说来,黥人办事倒是真比大明严谨,至于这金本位之说,费宏也权当听了个新名词。

“那好吧!此事我们也不再议,可我听说,我大明派去海关的监察官员,都在抱怨你们东秦的干部嚣张跋扈,动不动就呵斥责罚,他们大多都递了辞呈,此事又作何解释?”费宏又问。

刁高翰一笑说:“这件事情,大人心里比我更清楚,我倒是希望大人,多派一些年轻的御吏来海关,至少他们不会想着同商贾蝇营狗苟、暗中掺和走私,说实话,按照我东秦的律法,这些人早就吊秋千了!”

费宏微微一囧,这件事情上,他真的愿意更相信黥人,可大明官员再海关里,动辄被责罚斥骂,这也不能不过问。

“虽说如此,可大明官员事关我大明尊严,你们东秦无权问责处罚!”费宏义正言辞。

刁高翰点头说:“行,这都是小事,我回去后会让人注意的!”

费宏这才满意,又望向兰小丰说:“这位就是兰大人吧?此番听说有要事交涉,到底是何事?”

兰小丰拱手一礼,挥手让人抬上来一个小袋子:“其一,我国君上宅心仁厚,特将在海外发现的新作物,赠予大明,以表两国友好往来之意,也期望这个叫红薯的新作物,能够让大明更多百姓受益!”

“哦!?”费宏和王珩都是一惊,旁边陪同的官员,也纷纷围了过来。

王珩亲手将麻袋打开,拿出一个红薯说:“这玩意是新作物,能吃?”

兰小丰拿出一个小册子说:“红薯不挑地,可以果腹,尤其适合在山地种植,轻松可以几千斤的亩产!”

“不可能!”

“没错,我虽为官多年,可以前也是种过地的,这天下哪有几千斤亩产的作物?”

立马就有官员站出来反驳,这对于他们来说,过于的匪夷所思。

兰小丰不屑道:“我东秦行事,什么时候如你大明群臣一般爱说虚言?具体如何,你们一种便知!”

费宏和王珩都翻阅了一会种植小册子,两人都偏向相信。

“如此作物,实乃祥瑞也!我等代替大明百姓,谢过贵国国君的康慨!”

“不客气!”兰小丰紧接着又拿出一份国书,呈递给王珩说:“此乃我国国君照会国书,我国正式对济州岛提出主权声索!”

王珩有些懵,忙拿过国书一看,大惊道:“这是拿着他国的疆土私相授受,我大明绝不会这般下贱!”

兰小丰笑道:“这只是知会你们一声,你们愿意去旨说明与否,不影响东秦半分抉择!”

王珩自觉失态,忙道:“你们此举,有违之前的条约!”

“王大人!”兰小丰严肃道:“我国学者研究多年,发掘济州岛乃我华夏故地,我们既然自认为是华夏传人、炎黄子孙,自然要将故地取回!大明当年无故舍弃,今又有何脸面,来阻止我东秦收复故土?难不成大人,胳膊肘要拐向外人?”

这话不好接,对东秦声明为华夏子孙,大明一直都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可在往来中,却又不得不认这个事。时不时还有拿出同为华夏子孙这句话,来同东秦解决一些纠纷。

眼下东秦按照华夏故地这个依据,来声索他国疆土,还要拉上大明!岂不是今后许许多多的地方,即便是大明疆域,也能被用相似的理由,给强取豪夺去。

“此事……还请贵使稍待几日,我等还要请示皇上再说!”

“无妨!我相信大明,不是这么恩将仇报的野蛮之邦!”兰小丰拍了拍装红薯的袋子说。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