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470章:殖民必备良药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470章:殖民必备良药

作者:龙越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颜政在南投待了十天,而后在经过秦中市时,再度下榻两天,对当地进行实地走访。

整次走访得到的具体信息十分之多,对华夏国民的各个阶层,都有更直观的了解。

发现许多问题,也发现不少闪光点,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心里有了一个底。

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飞速变化的生活,城市居民的面貌已经大变,开始出现市井阶层新观念。

诸如对工人态度的改变,就让工匠这个旧有概念,在华夏国焕发出第二春。

市民阶层的追求也出现很大的变化,他们对教育的重视,更是超过乡村地区。

这些改变都是来自于他们自身的工作,只要是工人家庭,必定就会对知识更加认可,也有更开拓的视野来要求他们的子女。

只不过城市中的生育率远不如乡村地区,差距在一倍左右,城中的养娃成本,使得生孩子在很长时间内,都只是净投入的事。

不像农村,孩子只要有个七八岁,就能帮着一起种地,算是半个劳力,养娃的成本相对较低。

所以城乡对立已经隐隐出现,观念变化必定导致认知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导致更大的隔阂。

颜政一路上,都在思考看到的乡村现状,考虑着农户们的问题。

结果很无奈,他实在想不到一个法子,在这样的生产力下,将这种趋势逆转。

想来想去,他所能找到的答桉,只有两条,一条是生产力继续发展,一条是扩张!

要让农民人均土地达到几百亩,要让他们一户人家,就能种几百亩地,要让农机取代大部分工作。

若是做到这一点,就如后世的米国大农业一般。

米国农业模式形成的根源,不是规划的好,而是在殖民开拓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形成,其幸运的地方,在于当时柴油机的大规模应用,造成生产力指数级增长,大量的农业机械被发明制造出来。

东秦不可能人均上千亩地,但人均几百亩,同样能解决大问题。

所以对于这些观念的东西,颜政决定不管了!他原本还想反旧、割封建主义的尾巴。

可他知道,这么做的效果不会太好。有一位先贤已经替他踩过坑了,为了后世名声好一点,他选择退让一步。

……

等回到莫城时,已经是五月下旬。

颜政还没到红房,就看见一群穿着工服的人侯在三院大门口。

他们不是一伙,看服饰就知道,一伙是造船厂的人,一伙乃是医学系的人。

他们围着马车,颜政刚下来,他们就齐齐躬身道:“君上,我们是来道喜的!”

颜政怔了一下,忙问:“何喜之有?”

两个组的人谦让一下,造船厂的厂长刘承允年长一些,便先禀报道:“君上,我们造船厂,成功造出您所要的五桅杆、一千吨级的铁肋木壳大风帆船!”

说着就有人传过来一个模型,刘承允一脸激动的呈上前来。

颜政郑重的接过,五桅杆是指五根高大的主桅杆,真要算的话,这艘船有九根桅杆,采用横纵帆的结构。

船头看上去有点像后世的轮船,不过更加的圆润,其船身越往船尾便是越窄,宛如一个拉长的水滴状。

“建造过程中的难度,都已经攻克了?”颜政问。

刘承允自得道:“不瞒君上,建造这么多桅杆、一千吨级的船,咱们造船厂也属首次,主要就是船身的平衡问题,其不像运输舰可以把肚子造的大大的,牺牲一点机动性也无所谓。这艘船高桅、横纵帆结合,这么多桅杆加上风帆,单单理清就是门功夫!

胜在我们发扬敢想敢干的精神,坚持政治*挂帅,一边实践一边建造,在造船中学习造船。深刻的贯彻君上的一系列精神,这才渐渐摸索出门路,得到船身和桅杆比,对船只平衡的影响关系。只要运用我们发现的计算方式,就能轻松造出更大吨级的船!”

“这么牛逼!”颜政都惊到了,这伙人弄出了计算公式?

刘承允笑道:“这也是物理系的学生帮忙的结果,引入受力分析这个概念,很轻松就能得出!不过这船,造到一千吨级左右,应当也是极限,至多可能也就一千五百吨级!”

“为什么?”

“这个……”刘承允思索着说:“涉及操帆的人员、操帆的复杂度,以及风帆受风的一系列原因,当超过一定吨级后,那么无论如何,船只的速度、操作难度,都会上一个大台阶!”

“边际效益递减!”颜政概括道。

刘承允不清楚这个名词,只说:“这船试航结果非常喜人,其骑浪的船身,风帆又高大,跑起来比以往船只,要快上差不多一倍!又抗风浪,相信再试航几次,就能定型!”

颜政满脸笑意的望着模型,他不知道的是,这船已经相当于后世的飞剪船,在总结构和原理上,几乎都是一致。

在技术叠加和知识叠加下,船头设计又是颜政按照后世船只画出来的,已经掌握铁肋木壳造船的东秦造船专家们,很自然而然就弄出了这条船,这么一艘风帆战舰时代的究极版船!

没错!就是究极版!若是吨位再大,那么就会得不偿失。

飞剪船在史上只服役很短一段时间,原因就是被突飞勐进的铁甲舰技术给淘汰。

不过其创造了从广州到伦敦,只用89天的记录,比同时期的铁甲舰还要快上一些。

颜政高兴道:“造船厂立了大功,刘厂长再升一级职称,成为特级工程师!其余人员同样升一级,发放三个月的工资作为奖金,允许你们造船厂,评选出十大优秀工匠,来与国君共进晚餐!”

刘承允激动一躬道:“谢过君上!君上万寿无疆!”

颜政又望向医药系,只见为首的学生掏出一个小玻璃瓶,里头有一些澹黄色的粉末。

“回君上,在化学系的帮助下,磺胺实验室制取成功!”这次来汇报的就是杜文嵩。

“成功了?”颜政忙接过一看,“验证功效了没有?”

杜文嵩答道:“进行人体**试验了,受伤的劳工在服用和外敷这些粉末后,比没服用的愈合要快。菌落试验也表明,确实能起作用!”

《剑来》

颜政望着这些粉末,错愕的抬头道:“东秦的技术,真已经进入自我升级中了?”

一旁的一个女生不由一笑:“只是大规模生产还在研讨之中,不过不比硫酸生产更难,化学系的人都说,花上两三个月就能做出计划书!”

颜政点了点头:“好好干!磺胺一出,华夏国将天下无敌!”

历史上,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纯属偶然,是从染料中被发现,当时的科学家发现其有抑菌的作用。

而这种染料却早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果没有那次偶然,或许磺胺的发现,还要晚不少。

所以制取的原理和过程都不难,东秦此次制取的也只是磺胺类药物中的一类,专业名称应当叫“对氨基苯磺芬”。

不过在当下这个时代,这药物可谓是逆天的存在!

这种逆天在于,他能化学合成!这使得大规模制取的难度较低,虽有不少副作用,可其对鼠疫、呼吸道感染哦、各类炎症、霍乱、疟疾等各类能找到的疾病,都有效果。

还极其方便储藏和运输,使用过程中也只要口服,不像青霉素口服会影响药效。

…………

回到红房后,颜政难掩激动的心,他半躺在椅子上,桌上放着船模和磺胺。

他不知道这在历史上的份量,不过磺胺这玩意,肯定能拯救不知道多少的生命!

东秦今后只要玩命堆产能,把磺胺弄成白菜价,那么就算是拯救亿万黎民。

许许多多病毒和细菌感染,也都将有一味神药来应对。

颜政看了一会,不由会心一笑,彷若是自己播撒下的种子,今日终于结出让人满意的果实。

这也算是他和东秦,为整个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只是这些贡献,在这个时代,实在是武装殖民的必备良药!

风帆跑的快,加快在大洋上的反应时间,磺胺可以应对各种菌落、病毒引起的病症,可以避免水土不服。

加上已经投产的青蒿素,足以让疟疾不再是威胁。

只要把产能堆上去了,那么东秦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蓝雅,替我去防务部传令,就说要召开大会!让他们做好准备,议题是南洋!”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