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448章:大帽山起义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448章:大帽山起义

作者:龙越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天后,枪炮厂献上第一支火帽线膛枪。

这是一支由燧发线膛枪改装而成的火帽枪,只需要更改药池设计,就能使之运用火帽。

颜政拿着这支新步枪,兴高采烈的来到靶场。

他亲自装填一枚纸壳定装的锥形弹,将一枚火帽放置在点火口。

随着扣动扳机,嘭的一声,硝烟顿时弥漫开来。

火帽枪击发率约等于百分之百,比之燧发枪的击发率,相当于提高一个档次。

最为重要的是,火帽枪无惧风雨,在潮湿环境下,在下雨的情况下,都能完成击发,这是火绳枪和燧发枪所无法想象的。

比之燧发枪装填,火帽枪也省却往药池内倒入黑火药的步骤,也不用牢记打开药池盖的顺序。

相当于简化装填的过程,使得射击的速度可以加快,火力的密度也将更高。

更为重要的是,火帽枪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作战的地点和时间,天气对枪械的影响被减弱,热带雨林的潮湿环境中,火帽枪的可靠性远超燧发枪。

步枪发展的这个阶段,也已是前装枪的巅峰,下一步的改进,就只有走向后膛了。

“这枪就此定型吧,这便是06式步枪了!”颜政笑着将枪还给厂长易金刚。

易金刚建议说:“可以将新发下去的燧发枪收集上来,只需要改装,就能轻易变成06式!”

颜政颔首道:“行!不过你们还得再设计一款步枪,在06式的基础上,减短枪身,使得更适合骑在马上使用,这件事你可以和军队的人商量一下!”

易金刚思索一会,倒是觉得君上的思路活络,火帽枪没有药池这个设计,在颠簸的马背上,远比燧发枪更加的好用。

“行!我马上研究定项,相信不会太难!”

颜政笑望着他说:“今后前装步枪就走到头了,后装的你们可以试着去钻研起来!”

易金刚说:“后装的话,其实螺纹炮闩运用后,后装线膛炮的射程已经超过同口径的前装滑膛炮,只不过口径越大,越难解决气密性和膛线问题。枪支的后装的话,应当没有问题,只不过零件一小,肯定更加的精密。”

“你说的很对,不过前装已经没有路可走!后装的话优势明显很大,总有个发展的过程,你们要做的,就是联合大学和其他相关的工厂,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颜政笑道。

易金刚点头说:“谨遵君上的教诲,我们一定创新挂帅,发挥敢想敢干的精神!”

颜政嗯了一声,有了硫酸工业后,他明显就有了更大的底气。

回到红房后,他拿出文稿,写上两份国君特令。

一份是要求造船厂,造一艘五桅杆、一千吨级的铁肋木壳风帆船。

在对船型进行几年的摸索后,东秦的新帆船,眼下船头具备骑浪的功能,也就是稍稍宽大翘起,从船头往船尾,渐渐变窄,宛如水滴一般。

颜政要求造一艘一千吨级的五桅杆大帆船,就是让造船厂积攒经验,今后多造此类的远洋大船。

第二个特令则是加大对吕宋的移民,要求今后来自明国移民,百分之六十都要送到吕宋去。

这份特令是在统计东秦的未成年人口后,做出的调整。

东秦本土的人口已经超过八十万,孩子是成年人口的两倍有余。

人口结构已经非常的合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政策,加大对生地的移民。

同时也要加快对吕宋土著的打击,要让他们让出所有良好的耕作区和矿产区,只有这样,才能开始慢慢同化他们。

颜政不似带英那般,对殖民地采取松散的管理,只要求能够掠夺资源和市场。

他是真的要做到人要换种、书要换文,要在精神上和物理上,实现对殖民地的彻底征服。

…………

…………

大明。

在王阳明悟道的这几个月里,大明朝堂同样不平静。

刘瑾突发奇想,劝朱厚照下令,将各省库藏尽输京师。

他可真是个小天才,国库银子不多,就将各地的库藏全部弄来,如此一来不就国库充盈。

他们这些人还能从中大捞一笔,这般皆大欢喜之事,也只有太监能想的出来。

内阁被此事吓了一跳,纷纷再次上谏,表示此举乃是大忌,若是开了这个头,天下势必大乱。

若是地方连库藏银子都没了,那么官吏的俸禄就发不出去,发不出去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就只能打百姓的主意。

各地的太监,也将从中贪污大量银两。国库能够一口吸饱,却将让地方糜烂,甚至也无力再镇压灾荒和叛乱。

朱厚照却准了,不仅准了,还特意让刘瑾专办!

他也是个小天才,看到内阁口径一致,便选择偏信刘瑾,又觉得将各地的钱弄来京师,他也能有更宽裕的财政来享受。

此举让大臣们寒心,李东阳再次请辞,朱厚照依旧不准。

刘瑾得了旨意后,立马开始大操大办,让御马监派出大量太监。

他还公然受贿索贿,开始要求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送“见面礼”。

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

令朝堂震惊的是,刘瑾又成立一个办事厂,由他本人亲自统领,京师称此为内行厂。

这个内行厂与东厂、西厂一样是监察机构,刘瑾此举,乃是因为东厂执掌丘聚、西厂执掌谷大用,都不能让其放心。

所以他胆大妄为,设立一个内行厂。朱厚照得知之后,居然也没有说什么。

东厂、西厂、内行厂同时并存之后,互相之间也开始竞争。。

江西南康人吴登显等,以竞渡龙舟戏乐,竟然被西厂诬陷,说是擅自制造龙舟,被悉数杀死抄家。

此事让南赣缙绅和平民都大为不满,加上库藏尽输京师,以及镇守太监的贪婪,导致了南赣地区百姓的生活愈发困顿。

……

正德二年五月初,南赣大帽山附近。

两千余怒气满满的汉子,聚集在一个山谷之中,在他们面前的高台上有位老道,正在哼哼唧唧的唱着。

为首的两个汉子,正在一旁焦急的等待,他们一个叫张时旺,一个叫黄镛。

他们聚众在此,当然不是为了求神拜佛,只见底下的汉子,手里都带着加了长木柄的镰刀,若是细究的话,上头指不定还写着“东秦制造”。

他们要做大事,造反的大事!

太监们在南赣来耀武扬威,纯粹是欺负错了人。

南赣地区的佃户最喜欢造反,逼得大明朝不得不设立一个南赣总兵。

而究其原因,就是南赣的佃户过得太惨,山区本就耕地稀少,他们还要面对地主的剥削,官府稍有变动,他们就得举家破产。

就拿这一次造反来说,南康知县都在暗中支持这些佃户,让他们造地主和太监的反。

不一会儿,这个老道突然睁开眼睛,拿出一张符烧化,扔在了地上点燃稻草。

随着稻草燃尽,黄泥地上居然出现一个血红的“吉”字。

“吉!吉!吉!”

“大吉!”

张时旺大喜道:“各位乡亲们,日子过不下去了,这些年年景也不好,官吏还屡屡催缴!眼下只有两条路,要么回家等着饿死,要么跟着我,一起杀狗官,杀恶财主!”

“杀狗官!杀财主!”黄镛立马跟着附和。

两千余汉子,神情激愤的振臂呼应。

随着张时旺大手一挥,他们杂乱的朝着山谷外走去。

半日后,他们来到长宁县城外。

在城里人的响应下,他们很快杀进城,先跑去县衙杀了县官,又砍了在县城的太监。

县城陷落,非同小可,南赣各地震动,山间匪徒们也串联。

十多日后,寻乌被攻破,新任南赣总兵畏敌如虎,固守赣州府城,任由乱兵肆虐。

历史上正德二年的大帽山起义,终归还是爆发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