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432章:我走后,那管洪浪滔天

颜政对第一批公务员寄予厚望,视他们为朝议院和内阁大员的储备人才。

仅仅派出去不到四个月,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让他有些意外。

这说明离莫城越远,地方的权力越有可能任性。

这也是所有制度都会面临的难题,在交通和联络方式不便的古代,这种情况更是如此。

可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原本颜政就是打算,让这些人自由发挥,看看在国府约束虚弱的状态下,能不能涌现出一批才能卓越的年轻人。

结果却是让他大跌眼镜,出问题的不是什么贪腐问题,也不是什么碌碌无为的问题,而是一群急着表现的年轻人,为了做出政绩,不顾民力的进行建设,导致出现一大堆的问题。

这件事也很典型,也给颜政提了一个醒。

在这种飞速发展的阶段,官员们都面对的极其确定且广阔的未来,所以他们不一定会去犯小错误,反而会有很激情参与建设,因为他们面临的,几乎都是美好的前程。

当个几年干部就升上朝议院,这在眼下的东秦算是常事!

可正是因为如此,肯定也会有头脑发热,急于表现的地方官,他们把官场当作名利场,把政绩当作是仕途的垫脚石。

他们这些人不会贪腐,却比贪腐的危害更大,他们不会不办事,却比不办事的造成的破坏更大。

颜政思索良久,觉得自己之前,一直在忽略这件事情,他不认为刘明峰是孤例,只是此人不幸,恰巧撞上最不该操之过急的职位。

他忙连夜找来阿苦,就这个问题进行洽谈。

阿苦也承认有些疏忽,不过却认为,在莫州市的范围内,不太可能存在这种情况。

因为莫州市不少家庭中,都有学生在上学,若是有这种类似的事情,那么一定会有举报出来。

“这么说来,离莫城越远,这类事情越有可能存在?”

“没错!其实咱们对于琉球、澎湖、甚至是秦南市,掌控的都不算强,若不是几个市长每月都有述职报告上交,我们怕是连当地的情况都无从知晓!”

颜政点头说:“这个问题我也了解,所以才派出几个心腹去掌控这几地!这次鸡笼闹的一团糟,也是事先没料到这种情况,我怕是想一天一夜,也想不通鸡笼五十个干部,居然会被一个刘明峰给拉拢分化,也想不到玩政治这么厉害的刘明峰,却是个不懂得实事求是的主!”

阿苦不由一笑:“心思用错了地方,自然以为手握大权、玩弄政治,就能做出政绩。他们对君上的安排明显是不满的,对鸡笼的发展前景应该也持悲观态度。所以才想着尽快弄出政绩,好早点调离鸡笼!他们一走,无论摊子多烂,都是继任者的事!”

“屋檐滴水代传代,后官不算前官的账!”颜政想起这句明国谚语,官本位思想真是害死人啊!这群人才能怕是有,可是思想没端正,初心也不是为民为国,他们服从的只是权力!只是那一顶乌纱帽。

他相信,鸡笼的五十个干部,应该都在刘明峰的拉拢和忽悠下,结成了利益共同体,都想着早些弄出政绩,好早点离开鸡笼这个贫瘠之地。

只是在推行过程中,遇到巨大的阻力,造成的结果事与愿违,这才出现官员,想要检举揭发。

假若推行顺利,那么这些百姓吃的苦、受的罪,将再也没有人提起。

“阿苦,你同我说实话,眼下咱们东秦的农民,负担重不重?出工制度要不要废除?”

阿苦想了想,摇头说:“负担不重,出工制度也不能废除!”

“我在莫州市所见的状况,都是农户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出工也是一年比一年少,原因就是水渠和水塘开挖之后,可以使用很多年!修路的话,也不是年年月月都要修路!且出工可以获得赋税减免,百姓也知道出工所进行的劳动,乃是有利于他们自己!

所以积极性其实很高,这项制度也是东秦特色,在各村之中,甚至每年都会主动去进行一些集体劳动,例如整修晒谷场、集体采购农机,这些都是以往出工,教会了各村民众,在关键的时候,必须团结一致!这是一件好事,非但不害民,反而极其有利于建设!

农户们最大的负担,也不过是农业品和工业品,这都只能通过供销社进行交易,所以他们要付出更高的劳动所得,才能购置一些商业品。但是论衣食,东秦的农户远胜于明国中产之家,即便是肉蛋鸡鸭,也能在一年三节中,出现在农户的饭桌上!这样的日子,要多美有多美!”

颜政沉默了一会,点头说:“看来制度没问题,人有问题!鸡笼这事,也是因为处于草创阶段,所以民力才在短时间内被竭泽而渔。假如是个开发不错的地方,这些干部想折腾,也找不到新的法子!

不过即便是这样。鸡笼这档子事,还是给咱们提了个醒。今后要格外的注意,不能唯政绩论,也是时候建立监督和评判机构,还得让老百姓,有渠道能够说出委屈。就像你说的,莫州市的干部就不该太胡闹,因为家家户户都有学生!”

阿苦颔首说:“确实应该有监督,事实已经证明,庸官不会办事,可能官,同样会坏事!”

颜政笑着叹了口气,原本以为是进京赶考交了合格卷,没想到回过头一看,眼下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这次鸡笼,你带着一批信得过的去,顺带带上一个营!我也不打算外放你了,你这些天在军队中和干部中,物色一批人,今后以供销社为节点进行监察活动。”

阿苦忙鞠躬说:“定不辱命!”

…………

…………

鸡笼,临时市部大楼。

刘明峰趁着年节,再次召开全体干部会议。

除去十一个轮休的干部外,全员都到场。

比起几个月前的意气风发,刘明峰此刻显得有些疲惫,双眼里布满血丝,肤色也变得黝黑。

移民开始出现逃亡了!驻军也已经发出增援请求,实在是生番太多,驻军已经不敢分散打击,只敢据守移民点。

鸡笼的开发甚至可以宣布失败,就连初期的粮食,都已经损耗的差不多了,若是想再坚持下去,必须请求调粮。

好在此时的鸡笼军政分离,所以刘明峰没有遭到军方的弹劾,军方也只帮着打生番,不问生番大出草,到底是谁酿造的。

“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情况很危急,我们在鸡笼的建设遇到了一些麻烦!但是我们五十个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前途命运就寄托在这片土地上,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君上失望,否则的话,咱们这辈子也就难冒头了……”刘明峰声音有些嘶哑,一边说一边用目光扫视在场的人。

在座干部大多低着头,也有几人对刘明峰怒目而视,陈俊友就是其中之一,他悍然写那封信,就是不愿再看到百姓受苦,不愿再看到百姓被生番砍去脑袋。

他非常后悔起初的时候,同意刘明峰的举措,假如当时有人坚持一二,反对一二,怕是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才不到四个月,物资充沛、人员齐整的鸡笼先遣队,就将两万移民起了再度逃亡的心思。

“可是粮食不够!”突然有人打断道。

刘明峰望了那人一眼,挤出几个字:“粮食我有办法!”

“办法是什么?你不会还想着,不告诉国府实情吧?”那人语气质问起来。

“不能告知国府,这一次五个市,若是只有我们要调集粮食,君上会怎么看?”刘明峰态度坚决。

“那就看着两万人饿死?”陈俊友也怒了,他早先就对刘明峰的“为官之道”不满,没想到才几个月,这厮就捅了篓子。

“我说了,粮食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

“你们放心,我认识个明国商贾,能够赊欠一笔粮食给我们!只要撑住这一会,等下季水稻种出来,也就扛过去了!”

“这算什么办法?”

“就是,这些百姓有何过错,要陪着你一起举债?”

“商人不得干扰司法行政,你是代表国府欠下的,还是代表这些百姓?”

越来越多人不满了,场面隐隐有失控的趋势。

彭——刘明峰一巴掌拍在桌上,阴恻恻的说:“我早已有言在先,咱们这批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办这些事,你们可都点了头!眼下出了岔子,咱们只能同舟共济!你们也看到,这些日子也不是没有成果!我们修建了大量的水渠和水塘,鸡笼山也已开出一条小路!

大家相信我,只要扛住这一阶段,咱们农业自给了,立马就能翻身!到时候鸡笼山上的硫磺,也能迅速繁荣商贸!到时候多给百姓一些补偿,他们也会谅解我们的!”

事到临头,刘明峰还在摆事实画饼,不少人存有侥幸之心,都纷纷低下了头。

陈俊友却是气的不轻,他勐的站起,将胸口写着职位姓名、代表干部的白底黑字小方布扯了下来,他怒斥道:“让百姓谅解我们?我呸,我在明国就被当官的欺压够了,我娘也是被胥吏给打伤害病死的。你做你的白日梦去,我辞职回去种地,也不跟着你再湖弄百姓!”

说完后,陈俊友就转身退场。

全场哗然,不多时,又有几个干部,一起扯掉小方布出门而去。

刘明峰脸色铁青,可又无能为力,只能让人跑上去力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