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391章:将侵略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得到国君首肯,首领振臂高呼,立马就聚集两百余人。

这些人大多都是老人,来自原先的各个部落,他们属于被历史车轮碾压而过的人。

在东秦,再也找不到一片猎场,可以让他们过以前那种日子。

他们也知道,部落已经由于农耕,彻底的变成了村庄,族人们也不再想要饥一顿饱一顿的狩猎生活。

他们无力改变这种趋势,可又想要固执的坚守信仰,对于他们而言,与其当个种地不如年轻人的累赘,倒不如抱着信仰,在血祭祖灵中死去。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颜政和首领交谈几次后,也就明白他这种想法很朴实,就如同告老还乡意愿一般。

这些老人们,他们年轻时所被告知的一切,都是彩虹桥和祖灵,他们通过一场场的血祭祖灵和猎头,渐渐的成长起来。

即便知道这是不对的,可这一切都根植于他们的血液中,他们更想用以前那种方式过完余生。

即便是死在了血祭祖灵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安心的闭上眼,让灵魂可以渡过彩虹桥,去给祖灵一个交待。

就好比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住进城里学会了在城市中生活,可他多少会有些卷恋原先的生活方式。

颜政也只得一声长叹,在一个观念爆发的年代,不单单是原住民老人,就连大量的明裔老人,也会被渐渐淘汰。

他也只得给予他们兵甲火枪,派人教会他们一些战阵,只期望他们能在吕宋的深山密林中,过的更轻松一些。

……

华夏五年1月29日,朝议院迎来今年第一次集体会议。

颜政作为国君出席,军方代表则有安山、张三风和赵云毅。

朝议院经过多次的重组和外派之后,此刻只有一半的席位在任,空缺的席位,就等着今后的基层官吏升上来。

所以无论是朝议院还是内阁,此刻都是颜政的一言堂。

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许多年,即便是满任之后,宪法中的特别条例,也能让颜政行使国君的特别权力。

会议开始前,玉墨拿着一本牛皮册子,念着《征讨吕宋议桉》。

她音色极好,就如后世的新闻发言人一般,缓缓念道:“华夏国自战胜明国起,北方商路已开,人口涌入速度持续加快,东秦国土,十年内就将几无耕地可再开发。若不积极对外开拓,势必导致人均土地占有率下降,国民生活水平降低。

且自各个工业计划实现以来,工业产能持续增长,对外市场压力较大。因此必须开拓南洋市场,而吕宋,乃是我国进取南洋的首要障碍,其地理位置重要,乃是南洋津梁,物产丰饶,其国主却残暴无知,国力更是不济,国土上多有未开发之地,实乃上天为华夏造就的天然疆域……”

众人安静的听着,心里头却是非常的吃惊。

以往同明国作战,那么多有大义、自卫反击、迫不得己的话语在里头。

然而这份议桉,字里行间都是在说,吕宋土地好肥沃,位置好重要,上边的国家又弱,简直就是上天赐给我们华夏的宝地。

这与之前的形象反差太大,然而下一刻,玉墨就念道:“吕宋自宋代起,便是中原王朝之藩属,我国与明国同文同种,又有互认藩属之约定,故而吕宋自古以来便是华夏之地,奈何中原王朝式微,被蛮族所窃取……”

这下连安山和张三风,都听出了不对劲,这个道理很明显就是瞎掰的,过于的牵强附会了一些。

不过他们还是明白了国君的意思,那就是华夏一族乃是先进文明的代表,去统治吕宋不是天经地义的嘛?

颜政也笑意满满的听着,他把议桉弄得这么露骨,就是要让所有国民都明白。

要想生活越来越好,就必须不断抢来耕地、资源和物产,要让他们把什么“师出有名”、“仁义”都给统统抛掉。

这也宣告着今后,华夏国行事,将完全的利益化。教育上也会更加的强调“华夏”、“非华夏”这个概念。

谁让已经有了激进的资本呢?现在放眼周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吕宋挺无辜,成为华夏转变之路上的第一个祭品。

随着玉墨念完,军方代表发言,论证了打赢吕宋简简单单。

而后各部代表也发言,均是支持这个议桉。

最后全票通过,颜政当场签字盖章,内阁也用印,宣布议桉生效。

……

翌日,华夏日报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人口、土地、封建王朝解决不了的周期律》,另一篇就是《征讨吕宋议桉》。

这也是第一次出现这么直白露骨,富有侵略性的文章,还明明白白的告诉国民,这一仗不打,这块宝地不去夺取,那么今后人口一多,土地不够,大家就等着天下大乱。

如此**裸的灌输,令的不少善良的国民,都有些无所适从,可看着列举的道理,又觉得非常有道理。

加上自古以来这个理由,以及传播文明、教化土民这个说辞,不少人读着读着,也就说服了自己。

至于激进分子,则是为这两篇文章而呐喊不已。

颜政之前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此时也起了作用。

原本这是用来激励国民,让他们明白,不奋起拼搏,就会被淘汰。

而现在则是反过来,咱们去占据土地,本就是天理,是物竞天择!那些失去土地的种族,都是活该被淘汰的种族。

总体来说,所有国民对此事,都能做到支持。除了一些明裔老学究,他们骂一句强词夺理,又暗暗担忧什么“国虽大,好战必亡”。

……

大岗乡中学,少年四人组也看到了这份报纸。

开学之后他们就开始各自准备,公务员考试在4月初,升学考试在6月。

李剑的海军梦,还在老师的劝阻中,国府给出了许多选择,唯独对去当兵这一条,有些不热衷。

不过这也难不倒李剑,他通过了解之后,发现眼下东秦海军,多数是疍户子弟,普通人也可以申请,只要经过扫盲,便是可以去报名去海军训练所。

他也已经想好了,拿到中学毕业证,就去海军训练所报名。

他们看着这期的华夏日报,最吸引他们的反而是第一篇文章。

有了逃荒的经历,又在东秦上了学,他们想的也更加的深刻了一些。

四人皆是眉头紧皱,甚至隐隐开始担忧起来,就眼下东秦这种生孩子的情况,怕是再有几年就能把东秦撑破。

“原来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最大根源是土地和人口问题!”陈俊友叹息了一声。

杨子文亦是叹道:“贫者无立锥之地,可人却是越来越多,吃的不够了,自然就要生乱!一生乱,就会有大量的贫苦百姓被饿死!等饿死到一定数量,那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周期!

所谓盛世,也不过是人口快速恢复,故而盛极必衰!这么简单的道理,被君上一点一点的细讲,真有醍醐灌顶之感。若不控制人口,就必须不断开拓出新的耕地!”

“可既然能开拓新的地盘,又何必控制人口?”李剑笑道:“世界之大,未开发的土地如此之多,这就需要咱们锐意进取。”

其余三人皆是点头赞同,他们读完这篇文章后,宁可去驱逐和抢夺其他种族的地盘,也不想再让华夏国民经历王朝末年的浩劫。

他们不明白的是,从这两篇文章开始,他们从国君的少年,变为了帝国的少年。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