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386章:恰同学少年(二)

第二天,李勇早早起床,部队养成的习惯,改都没得改。

洗漱之后,就开始做早饭,家里的存粮不错,有肉蛋白米,还有几斤白糖。

他不在家的日子里,李剑都是寄宿在学习,只有寒暑假和农忙假,才会回家看看。

像他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都有个类似或者更惨的故事,到了学校后,也常常会抱团取暖,关系比之寻常学生,要深上好几分。

李勇一边做着早饭,一边想着待会要不要穿军装。

他决定去看一看张大姐,觉得总要有始有终,人家成婚了,自得去祝贺一番。

想着想着,菜就烧糊了!又舍不得扔,只得放在自个的碗里。

李剑闻着糊味,也迷迷糊糊的爬了起来,见到兄长在厨房,便慵懒的洗漱好,像其他孩子一般,坐在桌前等着。

其实他今年已经十七岁,比他哥哥还要高上一截,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学校锻炼,使得他肤色黑亮,身强体壮。

不一会儿,李勇就端着两个菜走进屋来,一边走一边说:“我待会要出去一趟。”

李剑似乎早有预料,点头说:“我也要出去一趟,杨子文他们约我去看戏!”

“什么戏?”

“白蛇传,今天大兴村会放。”

“哦,那多带点钱去,待会请子文他们吃个饭,沾沾咱家的光嘛!”李勇笑道。

李剑也笑了笑:“哥,衣锦还乡的感觉,是不是特痛快?”

“嘿,痛快!贼痛快,昨天哥的脚都软了!”

“那我也去当兵行不行?”李剑突然道。

李勇愣了一下,板着脸说:“不行!我已经当兵了,也算是为国流血了,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君上,你没必要再当兵,好生干点其他营生,也是为国做贡献嘛!”

“我说笑的!”李剑故作轻松的一笑,他昨晚也苦恼了许久,脑海中突然就有了当兵这个念头。

……

兄弟两飞快的吃完早餐,稍微收拾一下就出了门。

李勇终归是没选择穿军装,只穿了一件土蓝色的中山装。

走到村口时,发现村里开了个小店铺,他问道:“原先这里没小店铺吧?”

“哦,这是杨贵家开的,就那个老婆是倭国女子的人,去年开起来的,政策上也没有不允许,就开下去了。”

“这买卖倒是做的聪明!”他一边说一边领着弟弟进了店。

女店主正在哄着孩子,她家一共已有三个孩子,一个在背上、一个在店里写着作业、一个在地上爬、肚子里好像还有一个。

李勇和李剑却是见怪不该,因为这种孩子多的情况,在东秦是普遍常态。

早先政策不明的时候,有些单身汉发了两三个老婆,那种人家的孩子更多。

也就人人都有地分的东秦,才能扛得住这种婴儿潮。

加之又有牛痘接种、助产钳和卫生防治的措施,使得婴儿的死亡率不高。每村还有个共建的托儿所,专门集中看护三岁到六岁的小孩,减轻他们父母的照看成本。

在宣传上,东秦也有生育崇拜,颜政对生育的态度就是“人多力量大,每个孩子都是国君的好孩子”。

所以能生敢生多生,就是“女黥人”为东秦做出的贡献,谁家没有两三个孩子,媳妇都不好意思出门。

“欢迎光顾,店里的货物,都是我家夫君从城里置办回来的,绝对都是好的货物!”这个女店主就是杨奈末(和田奈末),她看见来了客人后,便是鞠躬告礼,笑容温馨的说。

李勇笑着点了点头,这倭女的口音怪怪的,不过看上去倒是颇为的和气,稍微发肥的脸上,也显出一抹富态。

“小剑,你要吃点啥?”

李剑看了看,指了指货架上的炸蚕豆。

“来一斤!”李勇掏出一块碎银子,又指着旁边的红枣说:“这个来两斤,有海兰港来的干货没?”

海兰港就是海参崴,打通航线后,那边输入战马、干蘑菇、人参、珍珠,还有各色的干货。

杨奈末一脸歉意的鞠躬道:“实在抱歉,干货太贵,以往只有红白喜事时,才会有人购买,我们小店才开不久,没有存货!”

“无妨!那就再来一斤红豆!”

杨奈末拿出秤称重,称好之后,便用一种较为粗糙的包装纸包好,包成一个四方的形状。

算账之后,她便是拿出一把钢剪,将李勇的碎银子剪下一块,用专门的秤称重后,又找回了李勇十几文。

买卖做完,她还附赠了两块自己做的糕点,一直送二人到了门口。

“倭女除了矮一点,其实还好!做的糕点挺好吃。”走远后,李剑一边吃着糕点一边说。

“是挺好,挺贤惠的!”

“那哥,之前乡里组织相亲,不就是发的倭女吗?可惜,你没去。”

“不是!我相亲,你可惜什么,这关你什么事?”李勇笑问道。

“当然关我事,你早点找个婆娘,我回家就不用自己做饭了嘛!”

“哈哈!”

兄弟二人都是一笑,等到了村口处时,两人才分道扬镳。

……

大兴村,李剑没几步就走到了这里,这个村据说是“资格最老”的五村之一。

也是最早一批明裔的聚集地,比李剑他们这批,整整早了有大半年。

李剑一边吃着蚕豆,一边坐在村口等着。

大概半个时辰后,三个穿着学生装的少年飞奔而至。

几人都是背着个斜挎包,气喘吁吁的来到李剑身旁。

“呼,累死我了,戏还没开始吧!”

“还早着呢,怕是还得好一会才开演!”

“呵,都怪杨子文,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怎算是白跑了,最起码锻炼了身体!国君都说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懂不懂?”杨子文笑道,他是四人中肤色最黑的,也是国君最狂热的拥戴分子,为了国君一句话,可以把自个晒得像黑炭的狠人。

“别拿国君的话来压我们,咱们讨论的是该不该跑!这不是锻炼的问题,而是行路方式的问题,你不要搞混淆了。”一旁的陈俊友直接反驳,他长着个圆乎乎的脑袋,眉毛也是一高一低,显得格外的有喜感。

杨子文显是被话堵住了,强辩道:“那咱们是不是到了目的地?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最重要嘛!”

“非也!”四人中长得唇红齿白的王森,笑呵呵道:“有的事情是我们追求结果,绝不能将其用在过程中,如立宪!最终实现立宪是我们的目的,而不是在过程中死扣立宪!这可是国君在文章中说明的。”

“得了吧,你们今天要扯这些,那戏也不要看了!”李剑幽幽的来了句。

四人皆是一笑,一人抓了一把蚕豆后,便齐齐往村子里头走去。

他们都是同班同学,虽不在一个村,但都在大岗中学就读。

等来到戏台前后,四人便是找了个好位置,从书包里拿出一块破麻布来,垫在地上。

又将带的吃的喝的,悉数摆放在上边,而周遭已有不少人,如同他们一般。

“听说你哥回来了?”杨子文问了句。

李剑点了点头,略带自豪的说:“昨天回的,得了个二级勋章,说是带着一个连,打退了数千明军,从定海打到宁波!”

“厉害了!”王森接话道:“我可听说了,就连铁十字勋章,也只发出几枚了,这个二级勋章就在铁十字勋章之下!”

杨子文也赞叹:“不容易,你哥怕是下次扩军,就能升个营长,到时候可就半只脚踏进了军队指挥层!”

陈俊友问:“那你哥这回,就没同你说说,打仗的事?”

“唉,他说没意思,每次碰到明军,打几轮枪后就冲锋了,明军无一不溃!攻城也是如此,一顿炮下去,明军就没有半点抵抗能力了!”

四人都在报纸上看过华夏军势如破竹,上边的文字经过夸大化处理,他们还认为,在明国打了不少硬仗。

现在一听,其余三人都是一脸的失望,原本还以为能捞着故事听。

又说了一会,四个人就都掏出带的课外书,各自翻阅了起来。

自打铅活字铸造开始后,铸造一年就满足了印刷需求,连带着印刷了好几本明国的书。

四人拿着的,全部都是《三国演义》,他们都喜欢这类话本。

价钱也不贵,只需要三十文钱就能购置一本,再怎么平常的人家,都买得起。

看了一会后,李剑不由叹道:“三国的忠臣良将,那一个不是少有大志,咱们临近毕业,却都没有个主意!昨日我同我哥说了此事,他也给不出建议!”

此言,令的其余三人都没了看书的兴致。

“说的甚是,我现在都没没想好,到底该去干嘛!我姐姐是让我继续深造,说这国府要办的大学,就像是明国的进士一般,去读了肯定有好处!”杨子文说。

“我……我已经决定了,要去考公务员!”陈俊友喃喃道。

“你想当干部?”李剑诧异道。

陈俊友挠了挠头说:“我看了关于设市的文章,一开始那边就是草创,我想去……试试看,我数学不行,铁定是进不了各个理工组深造的。索性……还是去考个干部吧,干的好,也能造福一方!”

“这是好事啊!”杨子文高兴道:“你自己觉得行就好,咱们老师也说了,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