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382章:双喜临门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382章:双喜临门

作者:龙越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大明朝堂已然是大变,弘治皇帝勉强维持的局面,瞬间败坏。

根源就在朱厚照愈发不理朝政,每天都是寻欢作乐。

刘瑾等太监也越来越受宠信,使得见朱厚照一面,都越来越难。

几位恩师多次劝谏,反倒是让朱厚照越走越远。

只能说朱厚照是少年心性,此时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喜欢身边这些旦夕与自己欢歌玩耍的公公。

讨厌这些每天“爹味”说教、灌输仁义道德的大学士。

原本弘治皇帝的遗诏中,有要求罢免宦官出监各城门外任的旨意,可刘瑾在两个月前,居然开始均沮不行。

他还劝朱厚照下诏,要那些在外监军的宦官每人上交“万金”的“承包费”!

让年轻的小皇帝,第一次体会到了,搞钱原来是件轻便事。

更何况刘瑾已经在京师周边,置办了大量的皇庄,夺取了不少百姓的土地。

短短数月前,弘治皇帝留下的还算稳妥的摊子,就被朱厚照给弄得有些乌烟瘴气起来。

正是十年卧薪尝胆,不敌小儿败家一月!

礼部尚书张升、御史王涣都上书论谏,甚至还发动了南京给事御史李光翰等人,上书朱厚照,说明其荒唐行径,给大江南北带来的祸患。

朱厚照充耳不闻,甚至越有大臣劝谏,他就越要这么干,俨然就像是同大臣对上了。

直到钦天监的杨源,在上个月发现了“星变”,借着天象说明,太监作害已经上干天谴。

这道天象谏言,直接引爆了文官同刘瑾等宦官之间的矛盾。

朱厚照心中害怕,觉得这天象有变,总归是大事。

奈何消停十几天后,并未发现天象带来任何变化,于是他连天象这种说法,也全然不信了!

眼下的朝堂,所有大臣都是“心累”!

不少臣子也都开始了缺席,不仅朝会缺席,日常工作也开始缺席,总之一句话,那就是皇帝都不理事了,他们也跟着歇歇。

更有一些不要脸的大臣,以焦芳为首,居然隐隐有转变立场的意思,也想着讨好朱厚照,来换取高官厚禄。

…………

制敕房。

李东阳、谢迁、刘健三人,会同杨廷和以及费宏,依旧在勤勤恳恳的办公。

杨廷和显得格外的郁闷,办黥务、办黥务,这些日子竟是没有一点进展,唯一的成果,就是用刘大夏留下的小作坊,打造了十几支火绳枪。

他现在是要银子没银子,要皇上的支持也没有支持。

甚至清查盐税这事,也差点落到了御马监这群太监手里。

为了不让太监酿祸,内阁只得叫停此事。

所以眼瞅着就将无银来办黥务,压力也都压在了杨廷和肩上,谁让他过早的转向,大抓大揽了黥事?

李东阳倒是理解他,帮着求工部,直接征调了一批工匠,以免正役的待遇,来拉拢其中的优异者。

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杯水车薪,真要没有银子砸进去,别说练新军造火器,就连个大作坊也弄不出来。

“底下的官,是越做越湖涂了!”

就在几人低头苦干的时候,谢迁愤愤的骂了一声。

“何事?”李东阳问。

“哼,还能有何事,皇庄、皇店,眼下已经弄到各地,某些地方官为了邀功,竟是……竟是将官学的学田,都给了这些太监!”谢迁怒道。

“哎!”刘健叹了口气,惆怅道:“虽有负先帝,可这官,来年我便想请辞!”

“我也正有此意!”谢迁接话道。

李东阳摆了摆手说:“莫要说丧气话,眼下……咱们还是得扶着皇上再走一程!皇上年幼,只是被这几个宦官蒙骗,再劝谏劝谏吧!”

费宏一边看着折子,一边说:“只怕这群阉人,还真被皇上倚为栋梁!”

“呵,他们能干什么事?一伙只会敛财扰民的阉人,真闹出大乱子,看怎么收场!”谢迁不爽道。

众人皆默然不语,若是再这么胡来,他们定是会去集体劝谏,皇上不答应就撂担子的那种。

可万一皇上依旧是一味敷衍,他们还真不能挂印而去,这毕竟关乎江山社稷,他们好几位都是顾命大臣。

真不能将弘治皇帝临终的话,直接抛诸脑后。

……

“喜事,喜事!大喜事啊!”

临到午时,户部尚书王整忽然从外头奔来。

李东阳等人,正心头愁苦,听的喜事传来,一个个忙起身问道:“是不是皇上应了咱们上谏的折子?”

王整摆手道:“不是,皇上他玩的高兴,哪有时间看那折子!”

几人顿时泄气,李东阳望着王整问道:“那是何喜事?”

“哈哈,黥人!黥人真送来了海关税银,合计三十八万七千余两!”王整略带激动道。

“什么?”杨廷和勐的上前一步:“黥人真送来这么多税银?”

“正是!哈哈,各类账目也一一递交了一份,说是请咱们核对!运送银子的车辆,此时就正在承天门外!”

杨廷和大喜:“平白来了三十多万两!这……这太好了!”

谢迁有些诧异,喃喃道:“几个海关,也才半年光景,真有这么多税银?若是再开港几年,岂不是这税银,能破百万两?”

李东阳思忖了一会,起身道:“走,去看看去!”

说着,一行人就来到承天门,这里离制敕房没有几步路。

远远他们就看到了黥人,为首的正是黥人的外交大臣阿信。

等走近告礼后,他们才发现,户部的人正在揭去封条,一一称重,验明银子的成色,铜钱则被堆放在一旁,由专人穿串清点。

李东阳还发现,每个箱子的锁上,都被黥人灌上了铅,必须砸开才行,而且箱子开口边缘,还纹着一圈圈的圆形。

有无被打开过一目了然,箱子上还贴着一张纸,上边写明了谁封的条,封条的日期和地点,以及箱子里的钱款数目。

“黥人果真严谨!”李东阳在心里暗叹,觉得大明引用这套法门,或许漕运这方面,也就没有这么多漂没。

杨廷和已然是高兴到了极点,他朝着阿信拱手道:“劳烦贵使亲自押送税银!还请先去鸿胪寺歇息,不日本官亲自上门道谢!”

阿信笑着回礼说:“好说!只是任务在身,我必须看着所有箱子启封!”

“原来如此,贵使办事真是一丝不苟!”杨廷和奉承了一句,他是真的高兴,有了这笔黥人送来的银子,他办黥务,银子上也能宽裕一二。正是拿着黥人银子,来师黥长技以制黥!

很快,谢迁等人也见识完了,脸上的表情都显得有些复杂。

黥人送来了海关税银,这是履行条约,说明黥人真的是最重诚信。

而且不是敷衍的送来银子,其不仅严格把关,还送来了账目,让大明有据可查。

还有就是这银子数额,有些令人吃惊!

他们从未想过,几个海关能弄出这么多银子来,之前只觉得黥人条约上这款,意思意思的意味更浓。

此刻看来,反倒是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最令他们感到复杂的是,早知是如此结果,那当初还打个屁的仗,直接开港互市,岂不是省却了许多事情。

李东阳沉默不语,看了一会后转身离开。

当他回到制敕房时,发现有人送了一道加急的折子来。

他看了一眼后,勐的心跳急促了起来。

天津海关被一把火烧了?黥人发出外交照会,要求赔偿其货物损失?

太好了!总算是找到个事,可以对这群阉人做点文章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