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360章:不孝子孙朱佑樘

大明,京师。

龙抬头刚过没几天,可却已没一点喜庆的味道,整个京师上下都被江南巨变所震惊。

越来越多的消息也通过商贾之口,传遍了北直隶地区。

大街小巷都在热议,黥兵这汹涌的攻势,尤其是传言中,还绘声绘色的将黥人描述成了青面獠牙的野兽。

当听到一日克定海、半日克宁波、一刻钟打垮数万明军,数个时辰攻破镇江时,所有有识之士都陷入了极度的惊诧之中。

甚至隐隐出现传闻,说什么“黥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加之阻断漕运带来的恐慌,更是掀起了北直隶地区粮价腾贵。

虽说可以绕开镇江,取道陆路供粮!可是路途增加不说,还增添了不少损耗。

而且陆路还得征发民夫来输送粮草,这于大明朝廷来说是取死之道!

因为黥人若是继续阻断漕运,怕是江西、安徽、湖广的百姓都死绝了,也不过能维持个几年。

至于收复镇江,那么就需要再度调兵、聚兵,从以往作战来看,人少了打不过、人多了朝廷又扛不住。

所以即便是寻常市井百姓都明白,眼下朝廷是遇到了大麻烦,北方各路土匪,也都蠢蠢欲动。

大明文武同样一筹莫展,他们心里头都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议和!

可是谁也不愿意说出来,这毕竟是被东秦牵住了牛鼻子,议和的话指不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他们谁也不想担待下来,更多的是期望皇帝可以放出风来,指派一个心腹来把此事给议了。

就如另一个时空的俺答封贡,本质上就是一次俺答武力逼迫大明开关互市,当时俺答带兵打到了北京城。

嘉靖皇帝迫于压力,亲自授意了互市开关,表示俺答撤军,明朝才会考虑开放互市,可俺答一撤军后,嘉靖又立马翻脸,就是不想背这个罪责。

最终俺答再次起兵后,这这才不情不愿的定了下来,还要等到隆庆登基,才真正册封了俺答,俺答也答应了上贡,可这背后毕竟是大明军事上的妥协,带来的政治妥协。

而黥人攻克镇江,带来的震动更大,毕竟江南可是赋税重地。

就在这种恐慌情绪的发酵下,天津外海出现了几条黥人兵船,他们在登陆后,瞬间引发了北塘和天津三卫的崩溃,连打都没打,卫指挥使就带着人跑了。

好在,东秦只是送来了一封国书。

……

乾清宫。

弘治皇帝已是瘦骨嶙峋,自腹痛开始,壮年的弘治皇帝便是日渐消瘦、食量锐减。

此番又遭遇如此大变,更显得脸色黝黑,浑身都透着一股病态。

李东阳、刘健和谢迁,都深感焦急,生怕弘治皇帝有个什么闪失。

假如弘治突然暴毙,那么黥人得知此消息后,少不了会趁火打劫,到时候国本未固,不说江南半壁,怕是整个大明都会大厦将倾。

东秦的国书也已经送到,黥人兵船直接开到天津大沽口,耀武扬威的送来了国书。

此刻这个硬皮的国书,就静静的躺在弘治皇帝的病榻旁。

而满朝重臣,已经尽数都赶了过来,太子和皇后也随侍在一旁。

“王珩来了吗?”弘治皇帝虚弱的问了句。

王珩立马出列,叩首道:“微臣在!”

弘治皇帝目光投向他,问道:“你出使过东秦,觉得黥人议和,能有几分的诚意?”

“这个……这个微臣不好说!不过有一事微臣倒是觉得可信。”

“何事?”

“那就是黥人此战,多是为了开港互市而来!”

弘治皇帝沉默了一会,又问道:“即是说,大明同意开港,黥人就能撤军?”

“怕不仅仅是如此,东秦国书中,有一条是海关共建,其围绕关税的条款就有数条,想必今后东秦的来往货物,都将由东秦来裁定关税。”王珩答道。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心里头觉得很是诧异,东秦同民间走私,一点儿关税也无需付出,为何偏偏大费周折,换来一个开港通商,还搞出个海关来。

且条款上写的明明白白,关税每年都会交由大明押解入京,这更是让满朝文武都摸不着头脑。

唯一棘手的就是所谓的内河航运权,假若签订,东秦兵船便可在长江畅通无阻。

还有一条便是行法权和设立领事馆,即黥人在大明违法,只能交由黥人领事馆裁决。

这就意味着今后黥人,在大明将是人上人的存在。

大明文武只是没见识,不意味着他们就傻,他们对于开港抱着无足轻重的态度,唯独对这两条,以及宗藩权互认,有些拿不定主意。

“那你说,黥人果真为了商贾之事,就肯动刀兵?”弘治皇帝又问。

王珩思索了一阵,点头道:“臣在东秦待了不过几天,就发觉每天都有大量的商货被黥人的工厂做出来,仅靠东秦自然是消用不完,所以他们热衷于将商货卖出去,港口更是极其的繁忙。

臣也翻阅过东秦同琉球签订的条款,以及在琉球的行事,发现他们攻打琉球之后,竟是在上边建起了做糖的作坊,靠着白糖生意狠狠的赚取银子,眼下整个琉球,几乎全部都在种植甘蔗。这说明黥人行事,以利益为导向,从不做无利之事!”

弘治皇帝苦笑一声:“看来黥人,举国就是一个大商号,重利轻义!可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朕倒是要看看,举国贪念都被激起之时,黥人会是个什么样子!”

王珩无奈的叹了口气,弘治皇帝话虽如此,可在场的文武都是心知肚明,一股深深的挫败感,在黥人打进宁波城时,就扎进了大明君臣的心中。

读圣贤书的大明,居然被读生意经的东秦捏住了命脉。

可是想硬气都不行了,弘治皇帝明白群臣的心思,他也不想背上这份耻辱的条约。

但望着年幼的朱厚照,再想到自己的身体,他内心的父爱,就让他不得不做出妥协。

再扛下去,耗费国力不说,万一他突然暴毙了,那么这帮臣子,一定会哄骗朱厚照,让他来签下这份和约。

与其让儿子登基就背上一个巨大的包袱,倒不如当爹的,帮他最后一把。

弘治只祈求朱厚照能够轻装上阵、重整山河,将今日之屈辱尽数洗刷!

“李阁老,您是两朝元老,朕就问你一句话,这仗还能不能打下去!”弘治语气中已经有些哀求,似乎想再得到点希望。

李东阳沉默了一会,认真道:“陛下,若要硬拼,我大明军民数千万,自然不惧黥人!然……然黥人骤起,不待我大明妥善布置,便已然连克州县,更兼袭取了镇江!眼下……眼下实在不是继续交战的好时机!若能让黥兵先退,我大明再重整防备,则要胜黥人不难!”

弘治皇帝痛苦的抓住了被子,又问:“刘次辅呢?”

刘健出列道:“臣以为,眼下不当继续打下去!要胜黥人,必调九镇精兵十万,方有可为!而要调这十万人马,至少需要两三年的经营,要耗费银两数百万计!所以朝廷当务之急,乃是开源节流,只要银子多了,万事可为!”

“谢于乔,你以为呢?”

谢迁深明上意,坦然道:“打,眼下断然是打不过,所以不能再继续打下去!再打下去,那便是不智也!好在黥人猖狂,携余威仅是让我们定约,犹如当年之夫差,何其短视。而今我大明不过是受些屈辱,可我地大物博、人口兆亿,假以时日,便如那勾践卧薪尝胆一般,定可洗刷此耻辱!”

“呵,几位阁臣的意思都是不能打下去,唯独你谢于乔最坦诚!也罢也罢!”

弘治皇帝苦笑着闭上眼睛,缓缓念道:“朕自御极以来,宵衣旰食、兢兢业业,自知德行有亏、资质平平,故而从来都是体己百姓、广开言路!休养生息多年,终有所成。奈何黥人酿祸,浙东败坏,镇江告破,漕运中断!此大明开朝至今,未有过之凶险和耻辱!

念及兆亿黎民之生计、念及时局如此,朕决议,遣全权大臣谢迁、副使王珩,赴宁波与黥人和谈!但求消弭刀兵,保全大明江山社稷之稳固……”

“大明列祖列宗……不孝子孙朱佑樘罪孽深重了!”

“陛下!”

一声声哀嚎响起,全场顿时跪倒一片。

而弘治皇帝早已是泪流满脸,泣不成声。

可不少文武心里却是狠狠的松了口气,黥人有些条款看似苛刻,可一没同大明约为兄弟之国,二又没有让大明纳岁币,三更是不占大明一寸之地。

这等和约,签下就能让危局化解,保得数年和平,何苦不为?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