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 第340章:当在伯仲之间

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340章:当在伯仲之间

作者:龙越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2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大夏惩治商贾,最大的影响就是让宁波海商,隐隐已经偏向东秦。

不仅有中等身家的海商跑到东秦请求入籍,更有大商贾开始在东秦置办家宅。

各路情报也不断由商贾递送而来,让颜政对刘大夏的动作,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刘大夏似乎也没有遮掩的心思,他即便是知道海商们,可能会传递情报,却还是将他们往死里得罪,事后也不多加限制。

颜政同样也没有遮掩的心思,他知道商贾传递情报,注定是双向的,他也不在乎刘大夏知道这边的情况。

每期的报纸上,他都发文表达对谈判的关切,并且亲自在报纸上,对减少双屿驻军进行了说明。

时不时还会高兴的宣告,大明使者再度赴秦,谈判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而每次谈判完后,总是会有一句“双方坦诚的交换了意见”,或者会有一句“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友好磋商”。

总之这段时间的东秦报纸上,看不出一点儿火药味,读起来隐隐都有些让人气愤。

而在几经拉扯后,颜政也同意大明的请求,答应让他们派出官员,去监督清查双屿驻军的人数。

原先要的三口通商,也变为了仅仅只需开放泉州,作为互市港口即可。

不明觉厉的学生,认为此举乃是丧权辱国,居然爆发了一阵学生请愿参军的热潮。

颜政对此很满意,在这种战前的和平气氛下,他总是会时不时的关注,又造了多少枪炮,又招了多少新兵,又下水了多少舰船。

…………

六月底,刘大夏惨澹经营数月,总算是在宁波府完成了聚兵,此次一共调集了两万三千余人入浙。

除去一万二千人被编入各个卫所,补足兵额以外,便是从其中挑选出了一万一千人的精壮,重新编成了一军。

这支军队的主力就是那两千江西兵,由金泽作为统领,以原先的江西兵中的将领为骨架,重新搭建了班子。

浙江参将赵文星和邓志鸣,则作为这支新军的副统领,各领其中一部,刘大夏带来的李应,也领其中一部。

真正做到了分散金泽的权力,又保证了金泽能够指挥战局。

能凑够这一万大军,刘大夏觉得已经尽了全力,这些日子以来,皇帝的旨意来了四道,从旨意变化就能看出,皇上也在顶着压力。

刘大夏不敢过多耽搁,好在黥王为了开关互市,居然真的急不可耐,已经将双屿岛上的驻军撤去大半。

如今的双屿岛,黥人只有一个营,也就是只有区区七百余人。

这让刘大夏陷入了狂喜,他一面继续放风,可以开关互市,一面又表示,黥人得先全部撤军,才能进一步商议。

总之就是一个拖字,拖到这支军队操练完毕。

七月初一,大军会营。

随着各路人马进入新设的营寨,刘大夏坐在大椅上,拿着望远镜左瞧右看起来。

眼下大明已经彷造出了望远镜,用的是天然水晶取代玻璃,除去模湖一点外,没有太大的影响。

越看他心里越高兴,这些兵经过挑选,再领取了饷银和新的兵器后,果真是更加的像样起来。

等到都来齐全后,刘大夏挥了挥手,立马有人抬出来一批绑着红绸布的大炮。

大军会营,自该振奋一番军心!

刘大夏带来的所有大炮,整整二百余门,此刻不断被抬了出来。

其中有大明彷造的,也有从东秦购置而来的,这些大炮都被红绸布缠绕着,显得格外的惹人注意。

等五十门大炮被布置好后,刘大夏再次下令,让一旁的令旗官挥舞令旗。

随着十几面大鼓被敲的震天响,一支支火把被点燃。

全场的士卒都在好奇看着,以往会营,少不了也有会有“高升”千放。所谓高升,与三眼铳类似,只能朝天放个响。

火器自打在宋代出现,就使得原先的传统武器相形逊色,这种逊色不是由于火器威力大,而是由于火器使用时,会有火光硝烟和巨大的轰鸣声,所以也就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元明清三朝,都曾经册封过大炮!

这就使得会营中,火器成为了最壮军威之所在。

只见数百名士卒,齐齐的举着火把,当旁边的士卒将炮弹塞入炮膛后,他们便是上前一步。

随着令旗再次挥动,这五十门炮依次点火!

彭……彭……彭——只见红光一闪,炮口火光暴出硝烟奔腾,一声声巨响如雷霆万钧。

在场的士卒皆是目瞪口呆,如此霹雳火器,绝大多数人还是初次见到。

等一轮炮击后,便又是一轮!这次乃是二十五门炮齐发!

这让军营大地都在轻微震动,声势更是直达云霄。

之后,便又是五十门炮齐射,随着子铳快速装填,一时之间彷佛只听到炮声不断。

不到一刻钟,炮声歇了,浓烟缓缓散去。

只见六百步处的标靶,已经是一片粉碎。

哗啦——全场士卒皆是大惊,旋即便是激动的嗷嗷大叫起来。

刘大夏也被震撼到了,如此密集的发炮、如此迅速的发炮,他觉得此炮用来对付骑兵,比碗口铳要好过百倍。

“杨贺,你觉得我军之大炮,比之黥人如何?”刘大夏笑问一旁的杨成德。

杨成德也在心中暗惊,他见识过黥人的大炮几次,不过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么多大炮齐发。

他拱手道:“当在伯仲之间!”

“那五十门炮轰击,比之那日黥人轰击双屿岛,孰强孰弱?”

杨成德回想了一下,拱手道:“当是不相上下!”

“那若是这两百余门炮,具是打在双屿岛上,你说黥人能够扛得住?”刘大夏笑问道。

“怕是任谁也阻挡不住!”杨成德由衷的说。

刘大夏放声一笑:“黥人终究是蛮夷,过于狂妄,殊不知我大明富有四海,倘使奋力为之,这样的炮,造个数千门又有何难?黥人大炮再勐,终究是最尔小国,哪能敌我大明之人力物力!”

“总督大人说的是!”杨成德忙奉承。

刘大夏自得的笑了笑,又微微的叹了口气:“大明富有四海,若是朝廷节用而爱民,小小黥人又那里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说完后,他便是挥手让人操演火绳枪。

在杨成德的回忆和指导下,刘大夏已经知道黥人乃是排成紧密的三列。

只是当他用这种战术时,发现火绳会互相干扰,远不能做到击发自如。

于是紧密的三列就变成了松散的三列,由于缺乏刺刀,所以还配备有长矛兵!

刘大夏也是通过杨成德之口,才知道了枪上可以安置刺刀。

可他从东秦购置的火绳枪,都没有带刺刀卡槽,他也只得让工匠去琢磨。

对于有利的东西,刘大夏的胃口很好,可不会管这是什么黥人的东西。

他通过检验黥人的三列战术,也觉得这种战术弥补准头,使得在五十步,可以保证击中更多的敌人。

在火器运用一事上,他还是挺佩服黥人的。

他窥得其中奥秘后,也觉得黥人火器犀利,不外乎是打的更远、威力更大。

可若都在彼此的射程中,鹿死谁手真不一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